九、存储管理--1

存储管理–1

一 .存储管理

主要知识点: 基本分区、逻辑卷LVM、EXT3/4/XFS文件系统、RAID

1.1初识硬盘

机械 HDD
固态 SSD

SSD的优势

SSD采用电子存储介质进行数据存储和读取的一种技术,突破了传统机械硬盘的性能瓶颈, 拥有极高的存储性能,被认为是存储技术发展的未来新星。

硬盘设备命名

物理硬盘:    /dev/sd[a-z]
KVM虚拟化:
/dev/vd[a-z](半虚拟化驱动)
/dev/sd[a-z](全虚拟化驱动)

HP服务器硬盘

/dev/cciss/c0d0p1	    //c0第一个控制器, d0第一块磁盘, p1分区1
/dev/cciss/c0d0p2	    //c0第一个控制器, d0第一块磁盘, p2分区2

1.2区分方式

存储连接方式区分

本地存储 例如DellR730本地磁盘
外部存储 scsi线 sata线 sas线
网络存储 以太网络(iscsi, glusterFS,ceph) 分布式

磁盘分区方式区分

MBR (MSDOS根据分区表来分区的,又叫做主引导扇区) <2TB 
分区工具:fdisk  
一共可以分14个分区(4个主分区不存在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例如: 3主 + 1扩展(n逻辑)
MBR 小于2TB的可以。
一块硬盘最多分4个主分区。
GPT >2TB和<2TB
分区工具:gdisk(parted---rhel6)
一共可以分128个主分区
GPT大于小于2TB都可以。
#注意:从MBR转到GPT,或从GPT转换到MBR会导致数据全部丢失!

二.基本分区

步骤

1.分区{主分区可以直接做格式化}

2.做文件系统(格式化)

3.挂载(目录文件)

两种查看磁盘设备方式
ll /dev/sd*
lsblk  #查看磁盘设备

2.1fdisk分区

MBR 14个分区(4个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fdisk /dev/sdb         用MBR分区     (-l #查看磁盘分区信息)
主分区创建:
n
p
1
2048
+1G
q退出不保存   w保存退出
d删除未挂载的分区
p打印
扩展分区创建:
n
e
2
enter
+1G
创建逻辑分区:
n
l
5
enter
+500M

一扇区=0.5KB
一块=8扇区=4KB

# lsblk 查看分区结果
【如果分区后无法发现分区结果,请刷新分区表后再次查看】
# 刷新磁盘列表:partprobe /dev/sdb

2.2 gdisk分区

GPT 128个主分区

1.创建分区

yum -y install gdisk  #安装分区工具
[root@lele ~]# gdisk -l /dev/sdb
[root@lele ~]# gdisk /dev/sdb

n
enter
+1G
enter
w
y

2.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centos7默认使用xfs(mkdir file systemctl)

mkfs.ext4 /dev/sdb1   #格式化成ext4格式的文件系统
mkfs.xfs /dev/sdc2   #格式化成xfs格式的文件系统

3.挂载mount使用

mount参数:
-o 指定读写权限
-a 需要定义(/etc/fstab)执行-a才会自动挂载
mount 磁盘地址 挂载点地址

查看磁盘挂载与磁盘使用空间

命令:df -Th
参数解释:
-T  打印文件系统类型
-h 人性化显示,磁盘空间大小

取消挂载

[root@lele ~]# umount /mnt/disks/
[root@lele ~]# umount -l /mnt/disk1/ #强行卸载,即使目录有资源被进程占用,也可以卸载

三、fstab开机自动挂载

3.1/etc/fstab文件实现开机的时候自动挂载

[root@lele ~]# blkid /dev/sdb1  #查看uuid和文件系统类型
/dev/sdb1: UUID="d1916638-bd0a-4474-8051-f788116a3a92" TYPE="ext4"
[root@lele ~]# vim /etc/fstab
参数解释:
第1列:挂载设备
(1)/dev/sda5  
(2)UUID=设备的uuid   rhel6/7的默认写法   同一台机器内唯一的一个设备标识
第2列:挂载点
第3列:文件系统类型
第4列:文件系统属性	
第5列:是否对文件系统进行磁带备份:0 不备份
第6列:是否检查文件系统:0 不检查
[root@lele ~]# mount -a #自动挂载

实战

[root@lele ~]# vim /etc/fstab
/dev/sdc2       /mnt/disks      xfs     defaults        0 0
[root@lele ~]# mount -a

3.2/etc/rc.d/rc.local开机自动挂载

这个配置文件会在用户登陆之前读取,这个文件中写入了什么命令,在每次系统启动时都会执行一次。也就是说,如果有任何需要在系统启动时运行的工作,则只需写入 /etc/rc.d/rc.local 配置文件即可
[root@lele ~]# vim /etc/rc.d/rc.local #将挂载命令直接写到文件中
[root@lele ~]# chmod +x /etc/rc.d/rc.local #添加执行权限
[root@lele ~]# reboot

文件系统

一、文件系统分类

1.1分类

分类:
本地文件系统,不能在网络上用。
ntfs  xfs  ext2,ext3,ext4
网络文件系统,也可以在本地用。
nfs   glusterfs   hdfs   ceph

1.2概念

作用:
管理文件的一套系统。
文件的编辑,拷贝,粘贴,移动。
inode :inoed块、i节点--索引节点。专门存储inode信息。里面是文件的属性-也叫元信息,文件名,权限,访问时间

理解inode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索引节点编号;它是文件或目录在磁盘里的唯一标识,linux读取文件首先要读取到这个索引节点。

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inode的内容

文件的字节数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文件的Group ID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查看inode信息

[root@lele ~]# stat /etc/hosts
  File: ‘/etc/hosts’
  Size: 158             Blocks: 8          IO Block: 4096   regular file
Device: fd00h/64768d    Inode: 16778306    Links: 1
Access: (0644/-rw-r--r--)  Uid: (    0/    root)   Gid: (    0/    root)
Access: 2020-07-28 19:11:48.781000069 +0800
Modify: 2013-06-07 22:31:32.000000000 +0800
Change: 2020-07-18 15:37:52.353025437 +0800
 Birth: -
 
[root@lele ~]# ls -i /etc/hosts  #-i:查看inode号
16778306 /etc/hosts

1.3.EXT

EXT 家族支持度最广:
但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慢!
修复慢!
文件系统存储容量有限!

1.4.XFS

XFS 同样是一种日志式文件系統:
高容量,支持大存储
高性能,创建/修复文件系统快fdi
格式化快
inode 与 block 都是系統需要用到時,才动态配置产生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