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到了区块链技术在行业应用中的几大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并最终推动区块链的商业化落地。在正式开始这一话题之前,我想先回顾下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脉络,与区块链做一个对比。
都说区块链是多个技术的综合体,其实云计算也是,它基本上是计算、存储、网络、软件等多个层面的技术集大成者。在过去十多年里,云计算走过了概念炒作、底层技术研发、服务产品化、行业试点应用等一个又一个阶段,才终于迎来了今天的全面商业化落地。
云计算这些年走过的路、踩过的坑,区块链恐怕也要再来一遍。就目前的情况看,区块链在解决可信存证、价值流通、数字资产生成、权益分配、清算结算和支付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性能、通用性、普及度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因此,要真正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价值互联网体系,赋能至各行各业,必须要从技术框架、产品体系、生态建设、应用实践四个方面同时发力。
技术框架是基础支撑
新技术的创新往往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每一次技术迭代升级都会对传统技术提出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新要求。区块链技术无疑也是如此。作为一种新技术的综合体,它需要更加强大的技术框架作为支撑。
这样一个技术框架,必须具备性能稳定可预期、通用性好、多业务适配、合理的分层解耦等要素。从目前基础设施发展的情况看,由于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并趋于成熟,基础设施已经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但由于区块链应用需要更高性能、更高安全性和更高稳定性要求,因此技术框架依然要在性能、稳定性等方面持续优化。
不仅如此,区块链在应用过程中,自身的延展和迭代也非常迅速,这就要求底层的技术框架必须具备良好的通用性,并适配多业务场景。除此之外,区块链在商业化普及应用过程中还具备典型的解耦特征,也就是说区块链应用就像积木一样,相互独立又可以彼此灵活地组合在一起,这同时就要求底层技术框架必须能够支持区块链合理的分层解耦。
产品体系是关键路径
任何一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如何实现技术的产品化都是其商业化落地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区块链自然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区块链技术涉及的应用场景多、适用的行业也很广,这样一来就需要区块链的产品体系要具备商业化一站式能力,可支持行业用户的区块链化,并提供必要的功能闭环和多场景适配能力。
目前,区块链领域的主流玩家都在秉承开放的策略,打造区块链即服务BaaS,同时融合自身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能力于一身,为企业提供整体一站式的产品体系,以便让企业在接入区块链时可以更加快速地做好应用。
此外,在不同行业应用区块链的过程中,都希望实现应用场景的闭环。比如,在智能汽车领域,区块链的应用就需要能够打通车载OBD智能终端、数据提供方、数据平台公司、数据使用方等多个环节。因此,区块链的产品体系必须具备功能闭环和多场景适配能力。
生态建设是重要保障
区块链应用正逐步从金融领域延伸到实体和服务领域,包括电子信息存证、产品溯源、物联网、智能制造等,诸多平台企业和互联网公司都在尝试用区块链技术改造现有场景和服务。但众多涉足区块链领域的企业也发现,这是一个异常庞大的生态系统,单靠某一两家企业很难提供全面的区块链服务。
在区块链生态中,既包括提供区块链最底层的协议代码和基础软硬件设施,也包括为了让区块链产品更加实用以及面向开发者提供服务的通用应用及技术,比如智能合约、安全、BaaS、防伪溯源等。同时,各行各业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也是整个区块链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中,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和服务提供者必须要在区块链安全、区块链工具、区块链业务适配等领域形成合作伙伴矩阵,彼此之间各有分工,又相互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速区块链的商业化落地。
应用实践是核心所在
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兴技术之一,一方面需要通过概念普及,提升人们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认知,并引起各方关注以持续加大投入;另一方面更需要关注其在各行各业的实际应用,只有通过应用实践才能发现问题,并持续推动区块链技术的进步,才能让区块链的商业化取得实质性突破。
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践中,价值可衡量、通用性、模块化、行业灵活适配等核心能力是必须要具备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既要标准化,也要个性化。对于各行各业来说,越是标准化的技术和产品,其应用的难度就越小。就像乐高积木那样,通过对3200块左右标准化砖块的不同组合叠加,能够拼装成任何一个你能想象到的造型。
只有这样,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践才能全面渗透到各行各业,真正实现价值的落地。如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践已经展开,并开始应用到电子商务、社交通讯、文件存储、银行结算、资产交易、身份验证、市场预测和物联网等众多领域,在这些应用场景中,区块链的通用性、模块化、行业灵活适配等特点也日益凸显。
下一期,我们继续阐述商业化落地中的困难,该如何突破,还请期待。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