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架构系列(13)ArchiMate第11节:基本视角

在基本视角中,可以使用来自业务、应用和技术这三个层次的概念,但并不是每种组合都能产生有意义的结果。基于常见的架构实践以及在实际案例中使用ArchiMate模型的经验,业内定义了一些有用的基本视角组合形式。

一、基本视角概览

不同的基本视角被归类到以下类别,以表明视角关注的方向和元素:

  • 复合(Composition):定义元素内部组成和聚合的视角。
  • 支持(Support):查看由其它元素支持的元素的视角,通常是从该层向上到上一层。
  • 合作(Cooperation):针对相互合作的对等元素,通常是跨方面的。
  • 实现(Realization):查看由其它元素实现的元素的视角,通常是从该层向下到下一层。

这些基本视角是建模工作的起点。它们可以加速架构工作,支持组织标准,促进同行评审,并帮助新的建模者上手。

以下列出的视角仅作为示例,而非全部,建模者应通过选择基本视角、对其进行修改或定义新的视角来解决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点。

接下来,介绍每个视角时,都会列出所包含的元素、使用该视角的指南以及该视角所解决的利益相关者关注点。

二、视角详细介绍

2.1 组织视角

组织视角专注于公司、部门、企业网络或其它组织实体的(内部)组织结构。

可以将模型呈现为嵌套的区块图,也可以用组织结构图来表示。

组织视角在识别组织中的能力、权限和责任方面非常有用。

2.2 应用结构视角

应用结构视角展示了单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或组件的结构。

此视角在设计或理解应用程序或组件的主要结构以及相关数据时非常有用;例如,可以用来分解正在构建的系统的结构,或者识别适合迁移/集成的遗留应用程序组件。

2.3 信息结构视角

信息结构视角展示了企业或特定业务流程或应用程序中使用的信息结构,包括数据类型或(面向对象的)类结构。

领域专家和信息架构师的设计工作主要包括:定义信息架构、规划数据模型以及确保系统的设计能够支持当前和未来的业务流程。

他们需要确保信息系统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并且需要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因为这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通过有效的设计,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其信息资产,同时保证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变化。

2.4 技术视角

技术视角包含了支持应用层的软件和硬件技术元素,比如物理设备、网络或系统软件(例如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

技术视角关注的是构建信息系统所必需的技术基础设施。具体来说:

  • 物理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工作站等硬件设施。
  • 网络:涉及连接这些设备的数据通信网络,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等。
  • 系统软件
    • 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为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环境。
    • 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例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 中间件:位于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帮助不同应用间进行通讯和数据共享,如消息队列、事务处理监控器等。

通过明确描述这些技术组件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可以帮助IT团队在规划、设计和实施信息系统的各个阶段做出更合理的技术选型,并确保最终构建的信息系统能够满足性能、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

基础设施架构师、运营经理需要关注:

  • 稳定性:确保基础设施持续可靠地运行,支持业务活动的连续性。
  • 安全性:保护系统免受外部威胁和内部风险的影响,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
  • 依赖关系:理解不同组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避免因单一故障点导致的服务中断。
  • 成本:管理与维护技术基础设施相关的成本,包括硬件购置、软件许可、运维开支等,同时考虑总拥有成本(TCO)。

2.5 分层视角

分层视角在一个图中描绘了企业架构的多个层次和方面。层次可分两类:专用层和服务层。这些层次是通过使用“分组”关系对模型中所有对象及其关系进行自然划分的结果。技术层、应用层、流程层以及施动者/角色层属于第一类,即专用层。

一个完全分层视角背后的基本结构原则是,每个专用层通过“实现”关系暴露这一层的服务,这些服务进一步为下一个专用层提供支持。这样,我们可以将专用层的内部结构和组织与其外部可观察的行为(表现为该专用层所实现的服务层)区分开来。

分层视角的主要目标是在一张图中提供整体概览。此外,这种视角还可以用于支持变更影响分析、性能分析或者扩展服务组合。

总结来说,分层视角的关键点包括:

  • 两个层面类别:专用层(如技术、应用、流程、参与者/角色)和服务层。
  • 分组关系:用来创建层面的一种方式,反映了对企业架构元素的逻辑分类。
  • 实现关系:描述了一个层面如何通过提供的服务支持另一个层面。
  • 灵活性:层面的具体构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并非一成不变。
  • 用途广泛:不仅提供架构的总体视图,还支持多种分析任务,例如变更管理、性能评估等。

这样的视角有助于利益相关者理解复杂的IT环境,并促进跨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

2.6 物理视角

物理视角关注的是实际的物理设备(一个或多个物理机器、工具或仪器),这些设备可以创建、使用、存储、移动或转换材料。它还包括了设备如何通过分发网络连接,以及哪些其他主动元素被分配给了这些设备。

物理视角通常用于展示企业架构中的基础设施层面,特别是当涉及到物流、生产流程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时。

物理视角的目的:

  • 设计与规划:理解物理设备的布局、连接方式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以优化设计和未来的扩展计划。
  • 运维管理:确保物理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维护,减少故障时间,提高系统可用性和性能。
  • 风险评估与缓解:识别潜在的风险点,比如单点故障,并制定相应的缓解措施。
  • 成本控制:通过合理配置物理资源来控制运营成本,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 合规性:确保物理基础设施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
  • 支持决策: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如更新旧设备或引入新技术。

物理视角的关键作用:

  1. 可视化物理网络:展示物理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帮助理解整个物理环境的布局。
  2. 展现依赖关系:清晰地显示不同物理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变更管理和影响分析。
  3. 支持服务连续性:通过理解关键设备和服务的物理位置,可以更有效地规划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策略。
  4. 促进沟通:为非技术背景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易于理解的图表,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复杂的IT基础设施。
  5. 辅助容量规划:基于当前物理资源的使用情况,预测未来的需求,从而做出合理的扩容或升级决策。

2.7 产品视角

产品视角描绘了产品为客户或其他外部相关方提供的价值。它展示了构成一个或多个产品的(业务、应用或技术)服务的组成,以及相关的合同或协议。

产品视角的关注点:

  • 产品开发:包括从概念设计到最终交付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 产品提供的价值: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为客户提供明确的价值。

产品视角的目的:

  • 产品设计与实现:基于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来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
  • 服务组合:确定哪些现有的业务、应用和技术服务可以被利用,以及需要开发哪些新的服务来支持产品的功能。
  • 沟通与协作:促进不同团队之间的沟通,确保所有相关方对产品的目标和特性有共同的理解。
  • 决策制定:为管理层提供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关于产品策略、资源分配和投资的明智决策。
  • 过程优化:通过定义和优化业务流程来支持产品的高效生产和交付。
  • 技术实现:指导技术团队开发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支持系统,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 用户体验: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需求并超出他们的期望。
  • 市场定位:清晰地定义产品的市场定位,确保它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产品视角的关键活动:

  1. 需求分析:收集和分析市场需求及客户反馈,确定产品的核心功能和特点。
  2. 价值主张定义:明确产品将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并将此作为产品开发的核心。
  3. 服务映射:识别并选择合适的服务(业务、应用或技术)来构建产品。
  4. 接口设计:设计产品与客户的交互方式,包括用户界面和销售渠道。
  5. 合同和协议制定:确立产品供应的法律和商业条款。
  6. 事件管理:规划与产品相关的生命周期事件,如发布、更新、维护等。
  7. 原型制作与测试:创建产品原型并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功能和用户体验。
  8. 迭代开发:根据反馈不断改进产品,直至达到满意的水平。
  9. 发布与部署:准备并执行产品的正式发布,包括营销和推广活动。
  10. 监控与评估:在产品上市后持续监控其表现,并评估是否达到了预期的价值目标。

2.8 应用使用视角

应用使用视角描述了应用程序如何支持一个或多个业务流程,以及它们如何被其他应用程序使用。

应用使用视角的关注点:

  • 业务流程支持:明确应用程序如何支持特定的业务流程。
  • 服务需求:确定业务流程和其它应用程序需要哪些服务。
  • 应用程序间的交互:展示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流和服务调用。
  • 依赖关系管理:识别和记录业务流程对应用程序的依赖,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维护。
  • 变更影响分析:评估对应用程序的更改将如何影响相关的业务流程。
  • 性能与可靠性:确保应用程序能够高效且可靠地支持关键业务流程。

应用使用视角的目的:

  • 应用设计:基于业务流程的需求来规划和设计新的应用程序,或者改进现有的应用程序。
  • 流程设计:利用现有应用程序的功能来优化业务流程的设计。
  • 系统集成:确保新旧应用程序之间能够顺畅集成,并且可以协同工作。
  • 风险管理:通过了解依赖关系来减少因应用程序故障导致的风险。
  • 运维支持:为操作经理提供信息,帮助他们更有效地监控和支持业务流程。
  • 决策制定:帮助管理层做出关于IT投资、升级和技术选择的明智决策。

应用使用视角​​​​​​​的关键活动:

  1. 架构审查:定期审查现有架构,以确保其符合最新的业务需求和技术标准。
  2. 服务目录维护:维护一个详尽的服务目录,列出所有可用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及其特性。
  3. 依赖关系分析:进行详细的应用程序依赖关系分析,了解各个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4. 标准化:推动标准化策略,例如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接口标准等。
  5. 最佳实践分享:在组织内部分享成功的案例和最佳实践,鼓励知识共享和持续改进。
  6. 培训与教育:对员工进行有关企业架构、流程设计和应用开发的最佳实践培训。
  7. 变更管理:建立有效的变更管理流程,确保任何更改都经过适当的评估和批准。
  8. 性能监控:持续监控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性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9. 文档更新:保持架构文档的最新状态,包括设计原则、模式和指南等。

2.9 技术使用视角

技术使用视角展示了应用程序是如何由软件和硬件技术支持的:设备提供技术服务;系统软件和网络则为应用程序提供支持。

这个视角在性能和可扩展性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将物理基础设施与应用程序的逻辑世界联系起来。它对于根据使用该基础设施的各种应用程序的需求来确定基础设施的性能和质量要求非常有用。

技术使用视角的目的:

  • 性能分析:评估现有基础设施是否能够满足应用程序的性能需求。
  • 容量规划:基于应用程序的需求预测未来的基础设施需求。
  • 故障诊断:快速定位和解决性能问题。
  • 技术选型:选择最适合当前和未来需求的技术方案。
  • 资源优化:确保技术资源被高效利用。
  • 风险管理:识别和减轻由于技术限制可能带来的风险。
  • 决策支持:为管理层提供关于技术投资、升级和新项目启动的决策依据。

技术使用视角的关键活动:

  1. 架构审查:定期审查技术架构,确保其符合最新的业务和技术标准。
  2. 性能基准测试:对关键应用程序和服务进行性能基准测试,以确定基准性能。
  3. 容量规划:根据业务增长预测和应用需求,规划基础设施的容量。
  4. 依赖关系分析:分析应用程序和技术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确保服务的连续性。
  5. 技术选型:评估不同的技术选项,选择最适合组织需求的技术。
  6. 变更管理:建立有效的变更管理流程,确保任何更改都经过适当的评估和批准。
  7. 性能监控:持续监控基础设施的性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8. 故障排除:快速响应和解决性能问题,确保业务连续性。
  9. 文档更新:保持技术架构文档的最新状态,包括设计原则、模式和指南等。

2.10 业务流程合作视角

业务流程合作视角用于展示一个或多个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

业务流程协作的重要性包括:

1、主要业务流程之间的因果关系:识别和展示不同业务流程之间的因果联系,例如一个流程的输出如何成为另一个流程的输入。有助于理解整个企业运作的逻辑链条。

2、业务流程到业务功能的映射:显示哪些业务功能支持特定的业务流程。有助于确保每个业务流程都有明确的支持结构,并且资源被合理分配。

3、业务流程实现服务:展示业务流程是如何实现具体服务的。有助于将业务流程与企业的价值主张和服务交付直接关联起来。

4、共享数据的使用:描述不同业务流程之间如何共享数据。有助于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并优化数据流。

2.11 应用合作视角

应用合作视角描述了应用程序组件之间的关系,包括它们之间的信息流以及它们提供的和使用的服务。

2.12 服务实现视角

服务实现视角用于展示一个或多个业务服务是如何由底层的业务流程(有时还包括应用组件)实现的。因此,它在业务产品视角和业务流程合作视角之间形成了桥梁。这个视角提供了从外部来看待一个或多个业务流程的方式。

2.13 实施和部署视角

实施与部署视角展示了应用程序如何在基础设施上实现,包括应用程序及其组件如何映射到具体的制品,以及如何映射到底层的存储基础设施。这个视角对于理解应用程序的实际运行环境、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ArchiMate 3.2 Specification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一万小石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