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编制背景
国家《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最新政策文件明确支持常规公交高质量发展,切实解决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成都市委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交通结构方面要求围绕市民出行和货物运输两大重点,全方位全过程推进交通运输低碳转型升级,推动交通运输结构向公交优先调整,交通领域治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规划控源、制度激励、智慧赋能,加快建设低碳化高效化、立体化多层次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运输结构向公交优先调整。
为服务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满足市民美好生活期盼,按照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着力优化交通结构,坚持‘轨道引领、公交优先’,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推广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首选”相关要求,开展成都市公交发展和场站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范围与年限
规划范围为成都中心城区范围(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郸都区、新津区)。规划面积4007平方公里,集中建设区152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764万人。
规划年限为2035年,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限保持一致;近期规划年限为2025年。
规划目标与内容
规划目标为构建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站运一体的公交线站体系,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与竞争力,引领绿色出行,支撑“三个做优做强”建设。
规划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从城市发展要求和人的出行需求入手,研判成都公交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二是匹配需求,优化公交线网层级网络;三是以站固网,重构场站功能体系、优化场站空间布局;四是数字支撑,强化智慧公交建设。
后台回复“240110”,可获得下载资料的方法。
欢迎扫下面二维码加入智能交通技术群!
点击文后阅读原文,可获得下载资料的方法。
欢迎加入智能交通技术群!
联系方式:微信号1851544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