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承德市交警支队响应公安部230号文和302号文精神,引入了广东振业优控交通信号控制专业团队,共同组建起交通信号优化中心。依托该优化中心,对主城区82个路口的基础信息展开342次调研巡查,建立路口台账,针对路段、路口问题,实施平峰绿波协调、高峰红波协调,以及采取精细化配时、相位相序调整、可变车道等措施,提高通行效率,改善交通秩序,优化交通环境。
以下简要介绍八个在设施规范化、组织精细化和管控智能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案例路口(排名不分先后)。
迎宾路-府前桥路口
路口概况:迎宾路-府前桥路口周边密布行政办公区及住宅区,高峰期车辆出行集中,交通压力大。其中,南、北进口设置了借道左转。
问题描述:(1)高峰期路口各方向车流集中,处于饱和状态,南、北进口车辆排队长度高达200m。(2)东、西、南进口均设置右转专用车道,但右转车辆相对较少,右转车道空置明显。(3)南、北进口左转车辆进入借道区时,上阶段车流未能及时清空,存在安全隐患。
南进口借道左转借道区情况
优化措施:(1)将东、南、西3个进口的右转专用道调整为直右可变车道,完善相关标志、标线;并根据调整情况,重新分配东、西进口车道,适应交通需求。(2)配合路口交通组织调整及车流特性,重新设计信号控制方案。其中,东、西进口改为单放控制;北进口左转车在东单放相位(D相)进入借道区,并设置延后8s进入借道区,保证借道区车辆得以清空。
路口交通组织改造图
路口优化后放行相位图
优化效果:早高峰各进口平均排队长度优化率为48.8%;各方向基本无二次排队现象;平均排队次数优化率为13.8%。晚高峰各进口平均排队长度优化率为33.9%;除东进口偶尔存在轻微二次排队外,其它方向基本无二次排队现象;平均排队次数优化率为24.2%。
西进口优化后
东进口优化后
南进口优化后
北进口优化后
案例亮点:直右可变车道可通过“时间搭接”实现“空间借用”的效果,在路口直行或右转车流分布不均衡、不对称,或道路条件不允许增设右转车道时,能有效提高右转车运行效率,从而缓解路口交通压力。
迎宾路-半壁山桥路口
路口概况:迎宾路-半壁山桥路口位于承德市双桥区迎宾路北端,西侧通过半壁山桥连接武烈路,东侧有多个大型住宅区。迎宾路作为连接城区、开发区南北走向的主干道之一,高峰期车辆出行集中。
问题描述:(1)北进口单放与南北左转相位不连续放行,导致该相位左转绿灯时间过短,利用率较低。
路口优化前放行方案
(2)路口采用东西对放的放行方式,高峰期,东进口直行、西进口左转车流量较大的情况下,直左冲突严重,路口秩序混乱。
早高峰东、西进口车辆冲突
(3)早高峰,南北进口直行存在空放,东进口排队长;平峰时段空放现象明显。(4)东出口50m处设有两处停车场出入口,高峰时期进出停车场的车流对东出口通行影响较大。
高峰期进出停车场车辆影响通行
(5)北进口往后80m为路段2车道展宽5车道,高峰时段北往南车流量较大,受瓶颈位影响,通行效率较低。
瓶颈路段通行效率低
优化措施:(1)信号控制相位优化。取消北进口单放小相位,早高峰东、西进口采取搭接放行,高峰期南北直行相位拆分为二次放行。
路口优化后放行方案
(2)精细化配时方案。压缩南北直行放行时间,增加东西放行时间;压缩平、低峰周期。(3)交通组织优化。取消左转待行区,调整停车场出入口,并设置高峰限时禁左标志牌。
取消左转待行区
增设高峰限时禁左标志牌
优化效果:早高峰各进口平均排队长度优化率达52.8%;平均排队次数优化率为30.7%;二次排队及空放现象消除,优化率为100%。平峰各进口平均排队长度优化率达到41.0%;空放现象消除,优化率为100%。晚高峰各进口平均排队长度优化率达53.1%;二次排队长度优化率为80%;平均排队次数优化率为20.5%;空放现象消除,优化率为100%。
优化后路口运行情况
案例亮点:通过相位调整+精细化配时+交通组织调整等多种措施方式,提高通行效率,改善交通秩序,保障路口的正常通行。
武烈路-九华山桥路口
路口概况:武烈路南北走向,为连接主城区、开发区的主干道之一,高峰期车辆出行集中,武烈路-九华山大桥路口交通压力较大,拥堵明显。
问题描述:北进口左转车排队长,东进口桥上左转早晚高峰车流量大,平峰南进口存在空放。
平峰南进口空放
优化措施:(1)早晚高峰压缩南北直行时间,适当增加东西进口放行时间。(2)压缩平峰、低峰的路口周期,减少空放及人车等待时间。(3)东进口直行车道调整为直左车道,提高左转车辆通行量。
东进口直行车道调整为直左车道
优化效果:路口通行效率提升,北、东进口左转车辆长排队情况得到缓解,南进口空放现象也基本消除。
案例亮点:通过交通组织+精细化配时等措施,解决路口空放、左转车积压、排队过长的问题。
武烈路-丽正门大街路口
路口概况:武烈路-丽正门大街路口附近分布大量居民区、商场及著名景点避暑山庄等流量吸引点,旅游旺季平峰时段前往避暑山庄的游客居多,路口通行压力大。
路口区位图
问题描述:东西方向直左冲突严重,路口内部出现车辆交织拥堵。
东西方向直左冲突
优化措施:(1)将路口自适应控制方式调整为定时控制。(2)东进口直行车道调整为直左车道。(3)平峰时段调整相序,避免东西方向直左冲突;高峰时段采用“单放+对放”的放行方式,提高通行效率。
东进口更改车道功能
优化效果:高峰东进口排队长度得到缓解;平峰东西进口直左冲突消除,路口整体通行效率得到提高。
案例亮点:基于实际情况,采取调整控制方式、相序以及车道功能等措施,消除路口冲突,提高通行效率。
碧峰门大街-丽正门大街路口
路口概况:碧峰门大街-丽正门大街路口附近有大量的住宅区、学校、幼儿园以及著名景点避暑山庄,高峰时段车辆出行集中,各向流量较大。早高峰,北进口交通压力尤其大。
路口区位图
问题描述:原配时方案中北进口放行时间较少,无法满足早高峰期间北进口车流通行需求,导致车辆排队长。
北进口排队长
优化措施:调整早高峰时段配时方案,减少东、西方向放行时间,增加北进口放行时间。
优化效果:早高峰北进口通行效率提升,车辆消散时间由89分钟减少至61分钟,排队长度由853m降低至572m,最大通过辆由492辆每小时增加到675辆每小时。
案例亮点:采取信号配时优化,解决北进口单个周期放行时间不足导致排队长的问题。
火神庙环岛路口
路口概况:火神庙环岛路口周边小区、商场、商业街众多,高峰期车辆和行人出行集中。
问题描述:(1)路口全天放行顺序为进口道顺时针放行(下图数字顺序1-4,分别为南、西、北、东),并设置了相邻相位间合流小相位,但由于南进口左转流量大且西进口存在掉头需求,出现北进口车流放行时,南进口左转、西进口掉头车流未驶出环岛,并与进入环岛的北进口车流在西出口产生冲突,导致环岛内秩序混乱、通行效率低。(2)北进口设置为一次过街,其他进口为二次过街,各方向行人闯红灯频繁,存在安全隐患。
环岛路口放行示意图
优化措施:(1)各进口道放行间合流小相位放行时间设置为10s,避免下一相位车流过早进入环岛与现行流向互相抢道。(2)取消西进口放行时,北进口车流提前进入环岛小相位(D相位),缓解西出口车流冲突情况。
优化后路口相位方案
优化效果:西进口车流冲突和行人闯红灯现象消除,环岛内通行秩序得到有效改善,整体通行效率提高。
案例亮点:通过精细化相位时间与相位相序,缓解车流交织形成的“打结”现象,让环岛“转”起来,达到四个进口通行效率最大化。
武烈路
(八一街-都统府大街)
路段概况:路段全长246m,附近有大量居民区、商场、大剧院、博物馆及著名景点避暑山庄等流量吸引点。
问题描述:武烈路-八一街路口采用定时控制方式,武烈路-都统府大街路口采用感应控制方式,因两路口平峰周期不同,但距离较近,路段车辆停车频繁,行车体验欠佳。
优化措施:两路口放行相位不变,均调整为定时控制方案,统一平峰运行周期,并设计双向绿波协调。
路段协调示意图
优化效果:实现了相邻两个路口的短间距协调,达到不停车连续通行的效果,提高了路段整体通行效率。
案例亮点:采取定时控制+统一周期+协调控制,减少车辆停车次数及通行时间,降低行车延误。
迎宾路
(通河街-嘉迎街)
路段概况:路段全长1.5公里,早晚高峰时段车流量较大。
问题描述:(1)早高峰路段南北方向上游路口绿灯时间均大于下游路口,易出现南北方向车流回溢情况。(2)高峰时段,迎宾路-嘉迎街路口整体车流量达到饱和状态,南进口车辆排队尤其长。
优化措施:(1)对沿线路口进行单点优化,便于后续进行截流控制。迎宾路-嘉迎街路口适当压缩北往南放行时间,统一周期为144s;迎宾路-九华山大桥路口高峰期增设北进口单放小相位;迎宾路-通河街路口高峰期调用北进口单放小相位。(2)早晚高峰,对路段南往北车流进行截流,缓解交通压力。
路段优化思路
优化效果:路段早高峰南北方向车流回溢情况消除,迎宾路-嘉迎街路口南进口早晚高峰排队长问题得到缓解,早高峰平均排队长度从770m缩短至280m;晚高峰从560m缩短至300m。
优化前早高峰
优化后早高峰
优化前晚高峰
优化后晚高峰
案例亮点:基于路段、路口问题,通过相位、配时调整+协调控制等方式来解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