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由通渠有道于 2024 年 7 月发布,深入剖析了末端无人配送行业的发展态势。报告涵盖行业概况、市场格局、企业及产品、研究结论等板块,全面呈现行业现状、机遇与挑战。
行业概况:末端配送面临快递员紧缺、效率瓶颈、成本高、服务要求高的挑战。末端无人配送采用无人车替代电三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快递运输环节的问题,具有降本增效、提升服务可塑性等潜在价值。自 2016 年起产品化,2023 年开启场景化试点。产业链涵盖部件、系统、整车制造、运营服务、应用场景等环节,且多地出台政策支持,行业标准逐步完善。
市场格局:2023 年末端配送用车市场规模 1334 亿,预计 2030 年城市末端无人配送产值 977 亿元。主要应用于开放道路 “点到点” 中转短驳与工厂园区货物转运等场景。商业模式以销售整车为主,租赁整车和运力服务为辅。初创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企业、物流企业、汽车厂商四类企业竞争,“科技公司 + 物流企业” 合作模式渐显优势。制造工厂产能逐步提升,但实际推广不足,行业发展面临路权、成本、效率、安全等挑战。
企业及产品:末端无人配送车由底盘、控制套件、上装、APP、安全员、数据平台构成,产品呈现室内外打通、容量扩大化、上装模块化、模式多元的特征。京东物流、新石器、行深智能等企业积极布局,推出多款产品,在载货空间、续航里程、速度等方面各有特点,部分企业还提供独特服务体系或商业模式。
研究结论:市场规模商用分工程验证期、疫情催化期、示范应用期、规模运营期四个阶段,2024 年已进入小批量示范应用期。创新模式包括人机协作、直分直送、室内外一体、共享无人运力。中短期需解决降本、合法、场景、交付、合规问题,同时面临竞合关系、终极模式、归属、人机关系等课题。未来将呈现人机协作、大小无人车分工、直分直送与短驳中转、室内外打通的发展趋势。
点击文后阅读原文,可获得下载资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