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档是天津市西青区 2021 - 2035 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主要围绕西青区国土空间的保护、开发、利用和修复展开,涵盖现状、目标、规划策略及实施保障等内容。
规划背景与目标:为落实国家和天津市战略要求,解决区域发展问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编制本规划。目标是到 2025 年现代化活力新城建设取得进展,2035 年基本建成大运河闪亮明珠、现代化活力新城,2050 年全面建成。
现状与问题:西青区位优势明显,历史文化悠久,生态本底优越,产业基础雄厚,人口持续增长。但存在空间发展缺乏统筹、土地利用效率待提升、生态空间需优化、公共服务设施有短板、城市安全格局待优化等问题。
发展战略与规划布局
实施区域协同、乡村振兴、生态重构、产业重塑、交通重组、人文重兴等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
划定 “三区三线”,构建 “两心三带三区,多点支撑” 的国土空间格局,明确主体功能定位与规划分区管控,优化国土用途结构。
各领域规划
农业方面,实施耕地 “三位一体” 保护,优化农业生产空间格局,统筹乡村空间布局,推动乡村振兴。
生态方面,构建区域协同生态格局,强化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升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城镇建设方面,优化城镇空间格局与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保障住房供应,重塑蓝绿空间,打造现代化活力城镇。
城区规划上,优化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加强城市控制线管控,打造津城服务新高地。
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构建遗产保护空间体系,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推动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塑造城乡特色风貌。
交通规划中,完善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强化天津南站枢纽功能,打造站产城一体化先行区,同时完善城市交通体系。
基础设施方面,建立健康循环的水系统、清洁高效的能源系统、资源可持续的环卫体系,建设智慧基础设施,推进大型能源廊道及综合管廊建设。
城市安全方面,构建城市安全格局,提升灾险抗御能力,强化城市应急能力,提升综合防范应对能力,推进韧性城市建设。
国土整治方面,推进生态修复、农业空间综合整治,提升城镇空间节约集约水平,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实施保障:加强党对规划实施的领导,明确各部门责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通过分街镇规划传导、专项规划指导约束、详细规划落实,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建设空间信息平台,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执法监督,明确近期重点建设地区与项目,确保规划落地。
后台回复“250328”,可获得下载资料的方法。
本公号使用腾讯元器(使用DeepSeek R1大模型)创建了智能交通技术AI服务,欢迎扫码进入体验(或在后台使用私信对话)。
欢迎加入智能交通技术群!扫码进入。
点击文后阅读原文,可获得下载资料的方法。
联系方式:微信号1851544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