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围绕补能充电桩行业展开分析,涵盖定义分类、构成、政策、数量、产业链等多方面内容,剖析现状、问题与未来趋势。
行业基础信息
-
定义与分类:充电桩是为电动汽车供电的装置,可按充电方式、安装地点等五个维度分类,如直流、交流充电桩等。
-
构成:主要由电源、控制板、充电接口等五部分组成,控制板和充电接口是核心。
行业发展现状
-
政策支持:2022 - 2024 年,中央及多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网络布局、车网互动等。
-
数量增长:2024 年 12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 1281.8 万台,私人充电桩增长快,车桩比有提升空间。
-
产业链协同:上游提供部件,中游负责集成制造与运营,下游为应用市场,上下游界限渐模糊。
-
竞争格局:格局分散,特来电运营量最多,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弱。
行业痛点与快充发展
-
行业痛点:单桩建设成本高,交流慢充时间长,直流快充后期速度下降,800V 快充桩对部件有新要求。
-
快充趋势:快充可缓解新能源车补能焦虑,其普及需电池、电车、充电桩技术升级,液冷充电桩能提升功率。
行业未来挑战与趋势
-
挑战:充电设施布局不均衡,技术标准不统一,电网承载压力大,盈利模式单一。
-
趋势:政策推动下沉市场与全场景覆盖,探索多元盈利模式,普及快充技术,实现智能化与网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