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端工程化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管是面试还是我们在公司做基建都会经常提到前端工程化,那么为什么经常会说到前端工程化,并没有听过后端工程化、Java工程化或者Python工程化呢?我们理解的前端工程化是不是一直都是Webpack的性能调优,或者是一个cli工具呢?今天我们带着问题来一起寻找一下答案吧!
文章目录
一、前端工程化简介
我们整天再说前端工程化,那我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前端工程化这个
概念?我们来一起回顾前端的发展历史,通过这个发展历史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会有【前端工程化】这个概念。
1. 前端发展历史
看下面流程图我们可以看出来
第一阶段:前端最早期的只是HTML、CSS、JS(此时只是前端发展的一个雏形,【JS】还没有模块化的概念),随着页面发展我们发现一个页面引入太多JS脚本,将大大增加维护成本;
第二阶段:已经出现了模块的概念,会按照模块的概念进行拆分,我们如何拆分模块,如何放置这些模块?此时已经有了一个工程化的概念;
第三个阶段:模块已经划分出来,但是我们部署的时候还是想合并在一起,就涉及到了早起的打包处理;
第四个阶段:前端进一步复杂之后,前端需要承载的功能更多了,逐步开始进行前后端分离,前端也可以独立的开发了。此时前端也出来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说:SPA、Angular、Vue等。此时就要开始考虑路由如何规划?开发时如何调试?开发完如何构建?构建完如何发布?这一切的东西才构成了【前端工程化的概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来,前端工程化绝不只是webpack或babel构建这一块,前端工程化是一个整体,从前端开始写代码 --> 如何构建 --> 如何发布测试 --> 如何上线 --> 上线后的应用状态如何监控等,这一套的流程我们把他叫做【前端工程化】。
二、工程化整体流程
**下图所示,就是我们从零开始整个前端工程化的考虑范围**
1. 从创建项目与开发阶段--> 我们要使用脚手架,对应的Eslint规范以及我们要使用什么UI组件库
2. CI --> 持续集成: 在一个集中的环境去构建我们的项目(避免不同协作人员环境不同带来的Bug)
3. CD --> 持续部署
下面面试题 【前端项目应该如何部署上线】 会对 CI/CD做详细的介绍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40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