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分层/OSI分层模型的含义是什么?

网络分层/OSI分层模型的含义是什么?

首先我们想到的是,现实中我们常吃的汉堡为什么要分层,大家都知道汉堡属于快餐类,那么汉堡为什么要分层呢?做起来肯定很简单。烘焙师烘焙面包,炸鸡人烘焙鸡腿,最后由专业人员组装,方便快捷。另外,我们已经写了很多程序c语言或java,如果没有函数,把所有语句都写进主函数中,这将会导致代码非常混乱,一个错误可以导致成千上万个错误,但使用函数就不同了,函数出现错误时,只需修改该函数,而不会影响其他函数,此时函数在这里就是层次结构。

然后类比网络,假定此时的语言层是汉语,英语,而通讯设备层是电话,手机。这时,甲、乙双方可以通过电话达成口头协议,甲、乙双方可以通过电话达成口头协议,甲、乙双方通过电话达成电话英语协议,甲、乙双方也可以通过电话或手机达成汉语或英语协议…

在这个时候,改变语言层也可以顺利达成协议,改变通信设备层也可以顺利达成协议。

很明显,网络分层使层间互不影响,易于维护。

开放系统互连(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SystemInterconnectionSystemInternection)七层网络模型是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物理层:相当于硬件,负责设备间的通讯,物理层的功能决定了最大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抗干扰等。Hub工作于物理层。集线器将信号放大,远距离传输信号衰减,利用集线器使信号放大。换言之,集线器大概决定了最大传输距离。

DataLink:解决局域网间的数据通信,并将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因特网层:解决WAN之间的数据通信,并将路由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负责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应用层:A向B发送可靠的消息,应用层决定B如何使用数据。

先以生活为例,假定某一班是局域网:

教师说:张三,起来!

张三起身来。

这个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难道是张三和老师在直接沟通吗?

这一幕看似张三与老师直接沟通,实则情况说明,这一幕实际上是一大群吃瓜群众(张三的同学)在其中,但当老师说张三站起来时,只有张三有反应,难道老师说的只有张三能听到?当然不是啦,其实同学们都听得见,而且很快就断定自己是不是张三,多数人经过判断后认定不是张三,就忽略了这个消息,但张三断定自己是张三,断定这个消息是发给自己的,并作出了反应。一类就好比是局域网。

主机和B主机在局域网中进行通信,所有的主机都收到了,但大多数主机都会丢弃这个信息。

假定教师刚要讲话,李四也要讲话,教师与李四一起讲话,可能会造成全班接收到混乱的信息,因此在同一时刻局域网上只允许一台主机发送信息,如果发送信息时产生信息碰撞,那么在局域网上所有的主机都必须具有碰撞检测能力,发现信息碰撞后,无需作出响应。也就是说,张三和老师同时讲话,使学生无法听清楚他们之间到底在说什么,也就没有人对他们的讲话作出回应。

由于李四和老师都想说话,作为老师当然会谦让自己的学生先让学生说,作为学生要尊重自己的老师先让老师说,两个人开始等着,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说,这就是所谓的碰撞避免,碰撞避免的核心就是等待。

教师说张三起立的时候,大家很快就判断了自己是不是张三,判断的依据是张三的名字,其实计算机也有它的名字,它就是计算机的MAC地址,MAC地址用于识别连接数据链路层的节点,通常只有一个,长度为48位,6字节。

因此在网络传输A主机向B主机发送信息时,只需在发送时带上B主机的MAC地址,B主机在判断B主机是否为自己发送信息。

LAN中主机和主机之间有消息碰撞,那么必然是主机越少,碰撞的可能性就越小,但假设LAN中主机很多,那又会怎样呢?那么如何减少碰撞呢?

交换机在数据链路层上。

可降低碰撞次数,交换机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数据转发,主机先向转换器发送信息,转换器识别你要发送给谁,然后转换器传递给谁,但当交换机的信息发生碰撞时,并不向其他主机传递碰撞信息。对碰撞区域进行划分,一区域的信息碰撞对其他区域没有影响;数个开关包含数个碰撞区域。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