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类和对象
**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思想对比 : **
**面向过程 :**是一种以过程为中心的编程思想,实现功能的每一步,都是自己实现的
**面向对象 :**是一种以对象为中心的编程思想,通过指挥对象实现具体的功能
1.1 类和对象的关系
客观存在的事物皆为对象 ,所以我们也常常说万物皆对象。
- 类
- 类的理解
- 类是对现实生活中一类具有共同属性和行为的事物的抽象
- 类是对象的数据类型,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一组对象的集合
- 简单理解:类就是对现实事物的一种描述
- 类的组成
- 属性:指事物的特征,例如:手机事物(品牌,价格,尺寸)
- 行为:指事物能执行的操作,例如:手机事物(打电话,发短信)
- 类的理解
- 类和对象的关系
- 类:类是对现实生活中一类具有共同属性和行为的事物的抽象
- 对象:是能够看得到摸的着的真实存在的实体
- 简单理解:类是对事物的一种描述,对象则为具体存在的事物
1.2 类的定义【应用】
类的组成是由属性和行为两部分组成
-
**属性:**在类中通过成员变量来体现(类中方法外的变量)
-
**行为:**在类中通过成员方法来体现(和前面的方法相比去掉static关键字即可)
类的定义步骤:
① 定义类
② 编写类的成员变量
③ 编写类的成员方法
public class Student {
// 属性 : 姓名, 年龄
// 成员变量: 跟之前定义变量的格式一样, 只不过位置发生了改变, 类中方法外
String name;
int age;
// 行为 : 学习
// 成员方法: 跟之前定义方法的格式一样, 只不过去掉了static关键字.
public void study(){
System.out.println("学习");
}
}
1.3 对象的创建和使用
- 创建对象的格式:
-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 调用成员的格式:
- 对象名.成员变量
- 对象名.成员方法();
- **示例代码 : **
package com.wedu.object1;
public class TestStudent {
/*
创建对象的格式: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调用成员变量的格式:
对象名.变量名
调用成员方法的格式:
对象名.方法名();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
// 对象名.变量名
// 默认初始化值
System.out.println(stu.name); // null
System.out.println(stu.age); // 0
stu.name = "张三";
stu.age = 23;
System.out.println(stu.name); // 张三
System.out.println(stu.age); // 23
// 对象名.方法名();
stu.study();
// com.wedu.object1.Student@b4c966a
// 全类名(包名 + 类名)
System.out.println(stu);
}
}
1.4 案例-手机类的创建和使用
**需求 :**首先定义一个手机类,然后定义一个手机测试类,在手机测试类中通过对象完成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的使用
分析 :
-
成员变量:品牌, 价格
-
成员方法:打电话, 发短信
-
示例代码:
package com.wedu.test1;
public class Phone {
// 品牌, 价格
String brand;
int price;
// 打电话, 发短信
public void call(String name){
System.out.println("给"+name+"打电话");
}
public void sendMessage(){
System.out.println("群发短信");
}
}
package com.wedu.test1;
public class TestPhon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1. 创建对象
Phone p = new Phone();
// 2. 给成员变量进行赋值
p.brand = "大米";
p.price = 2999;
// 3. 打印赋值后的成员变量
System.out.println(p.brand + "..." + p.price);
// 4. 调用成员方法
p.call("阿强");
p.sendMessage();
}
}
2. 对象内存图
2.1 单个对象内存图【理解】
2.2 多个对象内存图【理解】
-
多个对象在堆内存中,都有不同的内存划分,成员变量存储在各自的内存区域中,成员方法多个对象共用的一份
2.3 多个对象指向相同内存图【理解】
-
总结 :
当多个对象的引用指向同一个内存空间(变量所记录的地址值是一样的)
只要有任何一个对象修改了内存中的数据,随后,无论使用哪一个对象进行数据获取,都是修改后的数据。
3.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3.1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
-
**类中位置不同:**成员变量(类中方法外)局部变量(方法内部或方法声明上)
-
**内存中位置不同:**成员变量(堆内存)局部变量(栈内存)
-
**生命周期不同:**成员变量(随着对象的存在而存在,随着对象的消失而消失)局部变量(随着方法的调用而存在,醉着方法的调用完毕而消失)
-
**初始化值不同:**成员变量(有默认初始化值)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初始化值,必须先定义,赋值才能使用)
3.2成员变量和属性的区别
成员变量:成员变量是在类中定义的变量,用于存储对象的数据,它可以是公用的public 私用的 private 受保护的protect
属性:是通过成员变量来体现的,通常看起来是一个公共变量,因为通常提供getter和setter方法实现。属性使得外部代码可以读取或修改成员变量的值,而不需要直接访问他们
4. 封装
4.1 private关键字
概述 : private是一个修饰符,可以用来修饰成员(成员变量,成员方法)
特点 : 被private修饰的成员,只能在本类进行访问,针对private修饰的成员变量,如果需要被其他类使用, 提供相应的操作
提供“get变量名()”方法,用于获取成员变量的值,方法用public修饰
提供“set变量名(参数)”方法,用于设置成员变量的值,方法用public修饰
示例代码:
/*
学生类
*/
class Student {
//成员变量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提供get/set方法
public void setAge(int a) {
if(a<0 || a>120) {
System.out.println("你给的年龄有误");
} else {
age = a;
}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成员方法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age);
}
}
/*
学生测试类
*/
public class Studen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对象
Student s = new Student();
//给成员变量赋值
s.name = "林青霞";
s.setAge(30);
//调用show方法
s.show();
}
}
4.2 private关键字的使用
-
需求:
- 定义标准的学生类,要求name和age使用private修饰
- 并提供set和get方法以及便于显示数据的show方法
- 测试类中创建对象并使用,最终控制台输出 林青霞,30
-
示例代码:
/* 学生类 */ class Student { //成员变量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get/set方法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 { name = n;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 { age = a;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age); } } /* 学生测试类 */ public class Studen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对象 Student s = new Student(); //使用set方法给成员变量赋值 s.setName("林青霞"); s.setAge(30); s.show(); //使用get方法获取成员变量的值 System.out.println(s.getName() + "---" + s.getAge()); System.out.println(s.getName() + "," + s.getAge()); } }
4.3 this关键字【应用】
概述 : this修饰的变量用于指代成员变量,其主要作用是(区分局部变量和成员变量的重名问题)
- 方法的形参如果与成员变量同名,不带this修饰的变量指的是形参,而不是成员变量(带this的成员变量)
- 方法的形参没有与成员变量同名,不带this修饰的变量指的是成员变量
代码实现 :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age);
}
}
4.4 this内存原理【理解】
-
注意 : this代表当前调用方法的引用,哪个对象调用的方法,this就代表哪一个对象
-
图解 :
4.5 封装思想
- 封装概述
是面向对象三大特征之一(封装,继承,多态)
是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对客观世界的模拟,客观世界里成员变量都是隐藏在对象内部的,外界是无法直接操作的 - 封装原则
将类的某些信息隐藏在类内部,不允许外部程序直接访问,而是通过该类提供的方法来实现对隐藏信息的操作和访问
成员变量private,提供对应的getXxx()/setXxx()方法 - 封装好处
通过方法来控制成员变量的操作,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
把代码用方法进行封装,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5. 构造方法
5.1 构造方法的格式和执行时机
- 格式注意 :
- 方法名与类名相同,大小写也要一致
- 没有返回值类型,连void都没有
- 没有具体的返回值(不能由retrun带回结果数据)
- 执行时机 :
- 创建对象的时候调用,每创建一次对象,就会执行一次构造方法
- 不能手动调用构造方法
- 示例代码: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构造方法
public Student() {
System.out.println("无参构造方法");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age);
}
}
/*
测试类
*/
public class Studen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对象
Student s = new Student();
s.show();
}
}
5.2 构造方法的作用
- 用于给对象的数据(属性)进行初始化
package com.wedu.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Student {
/*
格式:
1. 方法名需要跟类名相同, 大小写也要一致
2. 没有返回值类型, 连void都没有
3. 没有具体的返回值(不能由return带回具体的结果)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1. 如果一个类中没有编写任何构造方法, 系统将会提供一个默认的无参数构造方法
public Student(){}
// 2. 如果手动编写了构造方法, 系统就不会再提供默认的无参数构造方法了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System.out.println("我是Student类的构造方法");
}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age);
}
}
package com.wedu.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TestStud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1 = new Student("张三",23);
stu1.show();
Student stu2 = new Student();
}
}
5.3 构造方法的注意事项
构造方法的创建 :
如果没有定义构造方法,系统将给出一个默认的无参数构造方法
如果定义了构造方法,系统将不再提供默认的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的创建 :
如果没有定义构造方法,系统将给出一个默认的无参数构造方法如果定义了构造方法,系统将不再提供默认的构造方法
推荐的使用方式 :
无论是否使用,都手动书写无参数构造方法,和带参数构造方法
5.4 标准类的代码编写和使用
代码 :
package com.wedu.test3;
/*
JavaBean类: 封装数据
*/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age);
}
}
package com.wedu.test3;
public class TestStud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1. 无参数构造方法创建对象, 通过setXxx方法给成员变量进行赋值
Student stu1 = new Student();
stu1.setName("张三");
stu1.setAge(23);
stu1.show();
// 2. 通过带参数构造方法, 直接给属性进行赋值
Student stu2 = new Student("李四",24);
stu2.show();
}
}
6.代码块
6.1代码块的分类
代码块是类的5大成分之一(成员变量,构造器,方法,代码块,内部类)
代码块分为两种,静态代码块和实例代码块;
**静态代码块:**类加载自动执行,由于类只加载一次,所以静态代码块也只会执行一次;
格式:static{}
作用:完成类的初始化,例如:对类变量的初始化赋值。
public class Test {
/*
静态代码块:
位置:类中方法外定义
特点:需要通过static关键字修饰,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并且只执行一次
作用:在类加载的时候做一些数据初始化的操作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1 = new Person();
Person p2 = new Person(10);
}
}
class Person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我是静态代码块, 我执行了");
}
public Person(){
System.out.println("我是Person类的空参数构造方法");
}
public Person(int a){
System.out.println("我是Person类的带...........参数构造方法");
}
}
实例代码块:每次创建对象时,执行实例代码块,并在构造器前执行。
格式:{}
作用:和构造器一样,都是用来完成对象的初始化的,例如:对实例变量进行初始化赋值。
局部代码块
-
位置: 方法中定义
-
作用: 限定变量的生命周期,及早释放,提高内存利用率
public class Test {
/*
局部代码块
位置:方法中定义
作用:限定变量的生命周期,及早释放,提高内存利用率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int a = 10;
System.out.println(a);
}
// System.out.println(a);
}
}
构造代码块
-
位置: 类中方法外定义
-
特点: 每次构造方法执行的时,都会执行该代码块中的代码,并且在构造方法执行前执行
-
作用: 将多个构造方法中相同的代码,抽取到构造代码块中,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public class Test {
/*
构造代码块:
位置:类中方法外定义
特点:每次构造方法执行的时,都会执行该代码块中的代码,并且在构造方法执行前执行
作用:将多个构造方法中相同的代码,抽取到构造代码块中,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1 = new Student();
Student stu2 = new Student(10);
}
}
class Student {
{
System.out.println("好好学习");
}
public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空参数构造方法");
}
public Student(int a){
System.out.println("带参数构造方法...........");
}
}
7.继承
7.1什么继承
继承的概念
- 继承是面向对象三大特征之一,可以使得子类具有父类的属性和方法,还可以在子类中重新定义,以及追加属性和方法
实现继承的格式
- 继承通过extends实现
- 格式:class 子类 extends 父类 { }
- 举例: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
public class Fu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show方法被调用");
}
}
public class Zi extends Fu {
publ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method方法被调用");
}
}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对象,调用方法
Fu f = new Fu();
f.show();
Zi z = new Zi();
z.method();
z.show();
}
}
7.2继承的好处和弊端
- 继承好处
- 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多个类相同的成员可以放到同一个类中)
- 提高了代码的维护性(如果方法的代码需要修改,修改一处即可)
- 继承弊端
- 继承让类与类之间产生了关系,类的耦合性增强了,当父类发生变化时子类实现也不得不跟着变化,削弱了子类的独立性
- 继承的应用场景:
- 使用继承,需要考虑类与类之间是否存在is…a的关系,不能盲目使用继承
- is…a的关系:谁是谁的一种,例如:老师和学生是人的一种,那人就是父类,学生和老师就是子类
- 使用继承,需要考虑类与类之间是否存在is…a的关系,不能盲目使用继承
7.3java中继承的特点
java中继承的特点:
1.java中类只支持单继承,不支持多继承。
2.java中类支持多层继承
public class Granddad {
public void drink() {
System.out.println("爷爷爱喝酒");
}
}
public class Father extends Granddad {
public void smoke() {
System.out.println("爸爸爱抽烟");
}
}
public class Mother {
public void dance() {
System.out.println("妈妈爱跳舞");
}
}
public class Son extends Father {
// 此时,Son类中就同时拥有drink方法以及smoke方法
}
7.4继承中的成员访问特点
在子类方法中访问一个变量,采用的是就近原则。
- 子类局部范围找
- 子类成员范围找
- 父类成员范围找
- 如果都没有就报错(不考虑父亲的父亲…)
class Fu {
int num = 10;
}
class Zi {
int num = 20;
public void show(){
int num = 30;
System.out.println(num);
}
}
public class 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Zi z = new Zi();
z.show(); // 输出show方法中的局部变量30
}
}
7.5方法重写
- 、方法重写概念
- 子类出现了和父类中一模一样的方法声明(方法名一样,参数列表也必须一样)
- 2、方法重写的应用场景
- 当子类需要父类的功能,而功能主体子类有自己特有内容时,可以重写父类中的方法,这样,即沿袭了父类的功能,又定义了子类特有的内容
- 3、Override注解
- 用来检测当前的方法,是否是重写的方法,起到【校验】的作用
- 方法重写的注意事项
- 私有方法不能被重写(父类私有成员子类是不能继承的)
- 子类方法访问权限不能更低(public > 默认 > 私有)
- 静态方法不能被重写,如果子类也有相同的方法,并不是重写的父类的方法
public class Fu {
private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Fu中show()方法被调用");
}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Fu中method()方法被调用");
}
}
public class Zi extends Fu {
/* 编译【出错】,子类不能重写父类私有的方法*/
@Override
private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Zi中show()方法被调用");
}
/* 编译【出错】,子类重写父类方法的时候,访问权限需要大于等于父类 */
@Override
private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Zi中method()方法被调用");
}
/* 编译【通过】,子类重写父类方法的时候,访问权限需要大于等于父类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Zi中method()方法被调用");
}
}
7.6权限修饰符
8.抽象类
8.1抽象类的出现
当我们在做子类共性功能抽取时,有些方法在父类中并没有具体的体现,这个时候就需要抽象类了!
在Java中,一个没有方法体的方法应该定义为抽象方法,而类中如果有抽象方法,该类必须定义为抽象类!
8.2抽象类的特点
- 抽象类和抽象方法必须使用 abstract 关键字修饰
//抽象类的定义
public abstract class 类名 {}
//抽象方法的定义
public abstract void eat();
-
抽象类中不一定有抽象方法,有抽象方法的类一定是抽象类
-
抽象类不能实例化
-
抽象类可以有构造方法
-
抽象类的子类
要么重写抽象类中的所有抽象方法
要么是抽象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Animal {
public void drink(){
System.out.println("喝水");
}
public Animal(){
}
public abstract void eat();
}
//猫类继承动物类
public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猫吃鱼");
}
}
//狗类继承动物类
public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狗吃肉");
}
}
//测试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g d = new Dog();
d.eat();//不同的重写吃的抽象方法,但使用的确
//猫狗的动作都不一样,且父类没有方法实现
d.drink();
Cat c = new Cat();
c.drink();
c.eat();
//Animal a = new Animal();
//a.eat();
}
8.3模板设计模式
-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
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程序的重用性。 -
模板设计模式
把抽象类整体就可以看做成一个模板,模板中不能决定的东西定义成抽象方法
让使用模板的类(继承抽象类的类)去重写抽象方法实现需求 -
模板设计模式的优势
模板已经定义了通用结构,使用者只需要关心自己需要实现的功能即可
/*
作文模板类 创建的模板
*/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mpositionTemplate {
public final void write(){
System.out.println("<<我的爸爸>>");
body();
System.out.println("啊~ 这就是我的爸爸");
}
public abstract void body();
}
//进行实现啊,相同的部分就直接用模板的,不同的部分用子类来实现
public class Tom extends CompositionTemplate {
@Override
public void body() {
System.out.println("那是一个秋天, 风儿那么缠绵,记忆中, " +
"那天爸爸骑车接我放学回家,我的脚卡在了自行车链当中, 爸爸蹬不动,他就站起来蹬...");
}
}
8.4final关键字
-
fianl关键字的作用
- final代表最终的意思,可以修饰成员方法,成员变量,类
-
final修饰类、方法、变量的效果
-
fianl修饰类:该类不能被继承(不能有子类,但是可以有父类)
-
final修饰方法:该方法不能被重写
-
final修饰变量:表明该变量是一个常量,不能再次赋值
-
变量是基本类型,不能改变的是值
-
变量是引用类型,不能改变的是地址值,但地址里面的内容是可以改变的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inal Student s = new Student(23);
s = new Student(24); // 错误
s.setAge(24); // 正确
}
9.接口类
9.1接口概述
- 接口就是一种公共的规范标准,只要符合规范标准,大家都可以通用。
- Java中接口存在的两个意义
- 用来定义规范
- 用来做功能的拓展
9.2接口的特点
-
接口用关键字interface修饰
public interface 接口名 {}
-
类实现接口用implements表示
public class 类名 implements 接口名 {}
-
接口不能实例化
我们可以创建接口的实现类对象使用
-
接口的子类
要么重写接口中的所有抽象方法
要么子类也是抽象类
9.3接口的成员特点
成员特点
-
成员变量
只能是常量
默认修饰符:public static final -
构造方法
没有,因为接口主要是扩展功能的,而没有具体存在
-
成员方法
只能是抽象方法
默认修饰符:public abstract
关于接口中的方法,JDK8和JDK9中有一些新特性,后面再讲解
//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nter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NUM = 10;
public abstract void show();
}
//实现类
class InterImpl implements Inter{
public void method(){
// NUM = 20;
System.out.println(NUM);
}
public void show(){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Interface {
/*
成员变量: 只能是常量 系统会默认加入三个关键字
public static final
构造方法: 没有
成员方法: 只能是抽象方法, 系统会默认加入两个关键字
public abstrac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Inter.NUM);
}
}
9.4类和接口的关系
-
类与类的关系
继承关系,只能单继承,但是可以多层继承
-
类与接口的关系
实现关系,可以单实现,也可以多实现,还可以在继承一个类的同时实现多个接口
-
接口与接口的关系
继承关系,可以单继承,也可以多继承
9.5接口组成更新
概述:
-
常量
public static final
-
抽象方法
public abstract
-
默认方法(Java 8)
-
静态方法(Java 8)
-
私有方法(Java 9)
9.5.1接口中默认方法
-
格式
public default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 }
-
作用
解决接口升级的问题
public default void show3() {
}
注意事项
- 默认方法不是抽象方法,所以不强制被重写。但是可以被重写,重写的时候去掉default关键字
- public可以省略,default不能省略
- 如果实现了多个接口,多个接口中存在相同的方法声明,子类就必须对该方法进行重写
9.5.2接口中静态方法
格式
public static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 }
public static void show() {}
注意事项
- 静态方法只能通过接口名调用,不能通过实现类名或者对象名调用
- public可以省略,static不能省略
9.5.3接口中的私有方法
私有方法产生原因
Java 9中新增了带方法体的私有方法,这其实在Java 8中就埋下了伏笔:Java 8允许在接口中定义带方法体的默认方法和静态方法。这样可能就会引发一个问题:当两个默认方法或者静态方法中包含一段相同的代码实现时,程序必然考虑将这段实现代码抽取成一个共性方法,而这个共性方法是不需要让别人使用的,因此用私有给隐藏起来,这就是Java 9增加私有方法的必然性
注意事项
- 默认方法可以调用私有的静态方法和非静态方法
- 静态方法只能调用私有的静态方法
10.多态
10.1多态的概念
-
什么是多态
同一个对象,在不同时刻表现出来的不同形态
-
多态的前提
- 要有继承或实现关系
- 要有方法的重写
- 要有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class Animal {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动物吃饭");
}
}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猫吃鱼");
}
}
public class Test1Polymorphic {
/*
多态的前提:
1. 要有(继承 \ 实现)关系
2. 要有方法重写
3. 要有父类引用, 指向子类对象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当前事物, 是一只猫
Cat c = new Cat();
// 当前事物, 是一只动物
Animal a = new Cat();
a.eat();
}
}
10.2多态的成员访问特点
成员访问特点
-
成员变量
编译看父类,运行看父类
-
成员方法
编译看父类,运行看子类
class Fu {
int num = 10;
publ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Fu.. method");
}
}
class Zi extends Fu {
int num = 20;
publ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Zi.. method");
}
}
public class Test2Polymorpic {
/*
多态的成员访问特点:
成员变量: 编译看左边 (父类), 运行看左边 (父类)
成员方法: 编译看左边 (父类), 运行看右边 (子类)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u f = new Zi();
System.out.println(f.num);
f.method();
}
}
10.3多态的好处和弊端
-
好处
提高程序的扩展性。定义方法时候,使用父类型作为参数,在使用的时候,使用具体的子类型参与操作
-
弊端
不能使用子类的特有成员
10.4多态中的转型
-
向上转型
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就是向上转型
-
向下转型
格式:子类型 对象名 = (子类型)父类引用;
class Fu {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Fu..show...");
}
}
class Zi extends Fu {
@Override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Zi..show...");
}
publ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我是子类特有的方法, method");
}
}
public class Test3Polymorpi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1. 向上转型 : 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Fu f = new Zi();
f.show();
// 多态的弊端: 不能调用子类特有的成员
// f.method();
// A: 直接创建子类对象
// B: 向下转型
// 2. 向下转型 : 从父类类型, 转换回子类类型
Zi z = (Zi) f;
z.method();
}
}
10.5多态中转型存在的风险和解决方案
-
风险
如果被转的引用类型变量,对应的实际类型和目标类型不是同一种类型,那么在转换的时候就会出现ClassCastException
-
解决方案
-
关键字
instanceof
-
使用格式
变量名 instanceof 类型
通俗的理解:判断关键字左边的变量,是否是右边的类型,返回boolean类型结果
-
abstract class Animal {
public abstract void eat();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狗吃肉");
}
public void watchHome(){
System.out.println("看家");
}
}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猫吃鱼");
}
}
public class Test4Polymorpi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seAnimal(new Dog());
useAnimal(new Cat());
}
public static void useAnimal(Animal a){ // Animal a = new Dog();
// Animal a = new Cat();
a.eat();
//a.watchHome();
// Dog dog = (Dog) a;
// dog.watchHome(); // ClassCastException 类型转换异常
// 判断a变量记录的类型, 是否是Dog
if(a instanceof Dog){
Dog dog = (Dog) a;
dog.watchHome();
}
}
}
11.内部类
11.1内部类的基本使用
内部类概念
- 在一个类中定义一个类。举例:在一个类A的内部定义一个类B,类B就被称为内部类
/*
格式:
class 外部类名{
修饰符 class 内部类名{
}
}
*/
class Outer {
public class Inner {
}
}
内部类的访问特点
- 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包括私有
- 外部类要访问内部类的成员,必须创建对象
/*
内部类访问特点:
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包括私有
外部类要访问内部类的成员,必须创建对象
*/
public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num = 10;
public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num);
}
}
public void method() {
Inner i = new Inner();
i.show();
}
}
11.2成员内部类
-
成员内部类的定义位置
- 在类中方法,跟成员变量是一个位置
-
外界创建成员内部类格式
- 格式: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对象名 = 外部类对象.内部类对象;
- 举例:Outer.Inner oi = new Outer().new Inner();
-
私有成员内部类
- 将一个类,设计为内部类的目的,大多数都是不想让外界去访问,所以内部类的定义应该私有化,私有化之后,再提供一个可以让外界调用的方法,方法内部创建内部类对象并调用。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num = 10;
private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num);
}
}
public void method() {
Inner i = new Inner();
i.show();
}
}
public class Inn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Inner oi = new Outer().new Inner();
//oi.show();
Outer o = new Outer();
o.method();
}
}
静态成员内部类
-
静态成员内部类访问格式: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对象名 = new 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
静态成员内部类中的静态方法:外部类名.内部类名.方法名();
class Outer {
static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inner..show");
}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inner..method");
}
}
}
public class Test3Innerclass {
/*
静态成员内部类演示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对象名 = new 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Outer.Inner oi = new Outer.Inner();
oi.show();
Outer.Inner.method();
}
}
11.3局部内部类
-
局部内部类定义位置
- 局部内部类是在方法中定义的类
-
局部内部类方式方式
- 局部内部类,外界是无法直接使用,需要在方法内部创建对象并使用
- 该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也可以访问方法内的局部变量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num = 10;
public void method() {
int num2 = 20;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num);
System.out.println(num2);
}
}
Inner i = new Inner();
i.show();
}
}
public class Out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 = new Outer();
o.method();
}
}
11.4匿名内部类
-
匿名内部类的前提
- 存在一个类或者接口,这里的类可以是具体类也可以是抽象类
-
匿名内部类的格式
- 格式:new 类名 ( ) { 重写方法 } new 接口名 ( ) { 重写方法 }
new Inter(){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
-
匿名内部类的本质
- 本质:是一个继承了该类或者实现了该接口的子类匿名对象
-
匿名内部类的细节
- 匿名内部类可以通过多态的形式接受
Inter i = new Inter(){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
}
匿名内部类直接调用方法
interface Inter{
void method();
}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new Inter(){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我是匿名内部类");
}
}.method(); // 直接调用方法
}
}
11.5匿名内部类在开发中的使用
匿名内部类在开发中的使用
- 当发现某个方法需要,接口或抽象类的子类对象,我们就可以传递一个匿名内部类过去,来简化传统的代码
/*
游泳接口
*/
interface Swimming {
void swim();
}
public class TestSwimm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goSwimming(new Swimm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swim() {
System.out.println("铁汁, 我们去游泳吧");
}
});
}
/**
* 使用接口的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goSwimming(Swimming swimming){
/*
Swimming swim = new Swimm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swim() {
System.out.println("铁汁, 我们去游泳吧");
}
}
*/
swimming.swim();
}
}
ut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 = new Outer();
o.method();
}
}
### 11.4匿名内部类
- 匿名内部类的前提
- 存在一个类或者接口,这里的类可以是具体类也可以是抽象类
- 匿名内部类的格式
- 格式:new 类名 ( ) { 重写方法 } new 接口名 ( ) { 重写方法 }
```java'
new Inter(){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
-
匿名内部类的本质
- 本质:是一个继承了该类或者实现了该接口的子类匿名对象
-
匿名内部类的细节
- 匿名内部类可以通过多态的形式接受
Inter i = new Inter(){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
}
匿名内部类直接调用方法
interface Inter{
void method();
}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new Inter(){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我是匿名内部类");
}
}.method(); // 直接调用方法
}
}
11.5匿名内部类在开发中的使用
匿名内部类在开发中的使用
- 当发现某个方法需要,接口或抽象类的子类对象,我们就可以传递一个匿名内部类过去,来简化传统的代码
/*
游泳接口
*/
interface Swimming {
void swim();
}
public class TestSwimm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goSwimming(new Swimm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swim() {
System.out.println("铁汁, 我们去游泳吧");
}
});
}
/**
* 使用接口的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goSwimming(Swimming swimming){
/*
Swimming swim = new Swimm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swim() {
System.out.println("铁汁, 我们去游泳吧");
}
}
*/
swimming.swi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