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List 底层机制详解:动态数组的扩容、增删与源码剖析

ArrayList底层原理

摘要:要理解 ArrayList 的底层原理,我们可以从 Java 源码的核心实现入手。ArrayList 本质上是动态数组的实现,它通过对底层数组进行扩容和缩容操作,实现了大小可变的集合功能。以下结合 JDK 源码(基于 JDK 8)详细解析

一、类的定义与核心属性

首先看 ArrayList 的类定义和核心成员变量,这是理解其底层的基础:

public class ArrayList<E> extends AbstractList<E>
        implements List<E>, RandomAccess,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
   
   
    
    // 序列化版本号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8683452581122892189L;

    // 默认初始容量(无参构造器使用)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CAPACITY = 10;

    // 空数组(用于空实例)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EMPTY_ELEMENTDATA = {
   
   };

    // 默认空数组(无参构造器初始化时使用,与上面的区别是首次添加元素时会扩容到10)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
   
   };

    // 底层核心数组:存储ArrayList的元素(transient修饰表示不参与默认序列化)
    transient Object[] elementData; 

    // 实际元素数量(size != elementData.length,因为可能有未使用的容量)
    private int size;
}

核心属性解析

  • elementData:底层真正存储元素的数组(Object类型,支持泛型)。
  • size:当前集合中元素的实际数量(不是数组长度)。
  • DEFAULT_CAPACITY:无参构造器首次添加元素时的默认容量(10)。
  • 两个空数组的区别: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用于无参构造,首次添加元素时会扩容到10;EMPTY_ELEMENTDATA 用于指定初始容量为0的构造器。

二、构造方法:初始化底层数组

ArrayList 有三个核心构造方法,决定了底层数组的初始状态:

1. 无参构造器

public ArrayList() {
   
   
    this.elementData =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 初始化时将 elementData 指向默认空数组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延迟初始化:此时数组长度为0,首次添加元素时才会扩容到默认容量10(避免初始化为10但不使用的内存浪费)。

2. 指定初始容量的构造器

public ArrayList(int initialCapacity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