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插入优化:
1使用批量插入。
insert into table (column1,column2) value(1,'x'),(2,'y'),(3,'z');
2.按主键顺序插入,手动控制事务的提交。
3.大批量插入,load data local infile
二、主键优化
主键长度尽可能短,顺序插入。(乱序插入导致页分裂)
使用 auto_increment属性
尽可能不用UUID
三、order by优化
1、using index:通过索引返回数据,性能高,尽量使用覆盖索引。
2、using filesort:需要将返回结果放入排序缓冲区进行排序,性能较低
四、group by优化
索引 分组字段满足最左前缀法则
假如有profession、age字段的联合索引,这样分组是走索引的
select profession,age,count(*) from user group by profession,age;
这样不符合最左前缀法则,则索引失效
select age,count(*) from user group by age;
五、limit优化
大量数据查询220000-220010行的数据时,查询效率低,需要使用覆盖索引+子查询的方式优化
六、count优化
count(*)>count(1)>count(主键)>count(字段)
count(*)和(1)查询不返回值,直接累加
count(主键)查询返回值,累加
count(字段)查询返回值,判断是否为null,不为null再累加
七、updata优化
尽量根据索引字段去更新,避免行锁升级成表锁,降低效率。
文章介绍了数据库查询的多个优化策略,包括批量插入、按主键顺序插入以减少页分裂,利用索引优化ORDERBY和GROUPBY操作,使用LIMIT时结合覆盖索引和子查询提升效率,以及COUNT函数的使用技巧和UPDATE更新操作中避免表锁的方法。
765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