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什么时候扩容
- 在JDK1.7中,当HashMap中元素数量超过当前容量与负载因子(默认为0.75)的乘积时,会触发扩容操作,扩容后的容量为当前容量的两倍。例如,初始容量为16,当元素数量达到12时会触发扩容,扩容后的容量为32。
- 在JDK1.8中,当HashMap中链表长度超过阈值(默认为8)时,会将链表转换为红黑树,而不是立即进行扩容,只有当红黑树节点数量超过容量与负载因子的乘积阈值时(默认为64),才会进行扩容,扩容后的容量为当前容量的两倍。因此,在JDK1.8中,扩容的条件是链表长度超过阈值并且红黑树节点数量超过容量与负载因子乘积阈值。
HashMap的长度为什么是 2的 N 次方
为了能让 HashMap 存数据和取数据的效率高,尽可能地减少 hash 值的碰撞,也就是说尽量把数
据能均匀的分配,每个链表或者红黑树长度尽量相等。我们首先可能会想到 % 取模的操作来实现。
下面是回答的重点哟:
取余(%)操作中如果除数是 2 的幂次,则等价于与其除数减一的与(&)操作(也就是说hash % length == hash &(length - 1) 的前提是 length 是 2 的 n 次方)。并且,采用二进制位操作 & ,相对于 % 能够提高运算效率。
这就是为什么 HashMap 的长度需要 2 的 N 次方了
最简回答:HashMap的长度选择为2的N次方是为了提高散列算法的效率和分布均匀性,通过使用2的幂次方作为长度,可以确保哈希码的高位和低位可以均匀参与到散列计算中,减少哈希冲突的发生,并提高散列算法的效率和性能。
本文讲述了HashMap在JDK1.7和1.8中的扩容机制差异,以及长度选择为2的N次方的原因,目的是为了提高哈希冲突减少和散列算法效率。
47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