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排序之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

前言

  建议先看排序综述,传送门: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之一:八大排序综述

简介

  插入排序(英语:Inser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插入排序在实现上,通常采用in-place排序(即只需用到 O(1)O(1) 的额外空间的排序),因而在从后向前扫描过程中,需要反复把已排序元素逐步向后挪位,为最新元素提供插入空间。

步骤

  一般来说,插入排序都采用in-place在数组上实现。具体算法描述如下:

  •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该元素可以认为已经被排序。
  • 取出下一个元素,在已经排序的元素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
  • 如果该元素(已排序)大于新元素,将该元素移到下一位置。
  • 重复步骤3,直到找到已排序的元素小于或者等于新元素的位置。
  • 将新元素插入到该位置后。
  • 重复步骤2~5。

演示

  wikipedia的大数据规模演示:

insertsort from wikipedia

  wordzzzz的小数据规模演示:

insertsortfrom wordzzzz

代码

/* 
 * 插入排序
 */ 

template <typename T> 
void InsertSort(T *array, const int length) {
    if (array == NULL)
        throw invalid_argument("Array must not be empty"); 
    if (length <= 0)
        return; 

    for (int i = 1; i < length; ++i){                   //外循环,一次插入一个数据
        T tmp = array[i]; 
        int j = i - 1;                                  //内循环,从i-1开始
        while (j >= 0 && array[j] > tmp){               
            array[j+1] = array[j]; 
            --j; 
        } 
        array[j+1] = tmp; 
    } 
}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typename T> 
//void InsertSort(T* array, int len)
//{
//	for (int i = 1; i <= len - 1; i++){
//		T temp = array[i];
//		for (int j = i-1; j >= 0; j--){
//			if (array[j] > temp){
//				array[j + 1] = array[j];
//				array[j] = temp;
//			}
//
//		}
//	}
//}

void InsertSort(T* array, int len)
{
	for (int i = 1; i <= len - 1; i++){
		T temp = array[i];
		int j = i - 1;
		while (j >= 0 && array[j] > temp){
			array[j + 1] = array[j];
			j--;
		}
		array[j + 1] = temp;		
			
		}
}

int main()
{
	int A[] = { 5, 7, 2, 3, 1, 8, 4, 9, 6, 0 };
	int length = sizeof(A) / sizeof(A[0]);
	InsertSort(A, length);
	for (auto v : A){
		cout << v << ends;
	}
}

算法复杂度

  • 数据结构 数组
  • 最坏时间复杂度 O(n2)O(n2)
  • 最优时间复杂度 O(n)O(n)
  • 平均时间复杂度 O(n2)O(n2)
  • 空间复杂度 总共 O(n)O(n),需要辅助空间 O(1)O(1)

分析

  如果比较操作的代价比交换操作大的话,可以采用二分查找法来减少比较操作的数目。该算法可以认为是插入排序的一个变种,称为二分查找插入排序。

  如果目标是把n个元素的序列升序排列,那么采用插入排序存在最好情况和最坏情况。最好情况就是,序列已经是升序排列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的比较操作需 n1n−1 次即可。最坏情况就是,序列是降序排列,那么此时需要进行的比较共有 12n(n1)12n(n−1) 次。插入排序的赋值操作是比较操作的次数减去 n1n−1 次,(因为 n1n−1 次循环中,每一次循环的比较都比赋值多一个,多在最后那一次比较并不带来赋值)。平均来说插入排序算法复杂度为 O(n2)O(n2) 。因而,插入排序不适合对于数据量比较大的排序应用。但是,如果需要排序的数据量很小,例如,量级小于千;或者若已知输入元素大致上按照顺序排列,那么插入排序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插入排序在工业级库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STL的sort算法和stdlib的qsort算法中,都将插入排序作为快速排序的补充,用于少量元素的排序(通常为8个或以下)。

  下一篇将介绍插入排序的升级版:希尔排序。

系列教程持续发布中,欢迎订阅、关注、收藏、评论、点赞哦~~( ̄▽ ̄~)~

完的汪(∪。∪)。。。zzz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blog.csdn.net/u011475210/article/details/79014058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旨在通过融合先进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校园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成熟为智慧校园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该方案强调了数据的重要性,提出通过数据的整合、开放和共享,构建产学研资用联动的服务体系,以促进校园的精细化治理。 智慧校园的核心建设任务包括数据标准体系和应用标准体系的建设,以及信息化安全与等级保护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和移动校园的概念,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和产教融合就业平台的建设。此外,校园大脑的构建是实现智慧校园的关键,它涉及到数据中心化、数据资产化和数据业务化,以数据驱动业务自动化和智能化。 技术应用方面,方案提出了物联网平台、5G网络、人工智能平台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以打造多场景融合的智慧校园大脑。这包括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智慧图书馆、智慧党建等多领域的智能化应用,旨在提升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在实施层面,智慧校园建设需要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案提出了主题梳理、场景梳理和数据梳理的方,以及现有技术支持和项目分级的考虑,以指导智慧校园的建设。 最后,智慧校园建设的成功依赖于开放、协同和融合的组织建设。通过战略咨询、分步实施、生态建设和短板补充,可以构建符合学校特色的生态链,实现智慧校园的长远发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