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器-VC6.0全解及调试技巧

来源:看雪技术论坛

1、Run-Time Library
Run-Time Library是编译器提供的标准库,提供一些基本的库函数和系统调用。
我们一般使用的Run-Time Library是C Run-Time Libraries。当然也有Standard C++ libraries。
C Run-Time Libraries实现ANSI C的标准库。VC安装目录的CRT目录有C Run-Time库的大部分源代码。

C Run-Time Libraries有静态库版本,也有动态链接库版本;有单线程版本,也有多线程版本;还有调试和非调试版本。
可以在"project"-"settings"-"C/C++"-"Code Generation"中选择Run-Time Library的版本。

动态链接库版本:
/MD Multithreaded DLL 使用导入库MSVCRT.LIB
/MDd Debug Multithreaded DLL 使用导入库MSVCRTD.LIB

静态库版本:
/ML Single-Threaded 使用静态库LIBC.LIB
/MLd Debug Single-Threaded 使用静态库LIBCD.LIB
/MT Multithreaded 使用静态库LIBCMT.LIB
/MTd Debug Multithreaded 使用静态库LIBCMTD.LIB

C Run-Time Library的标准io部分与操作系统的关系很密切,在Windows上,CRT的io部分代码只是一个包装,底层要用到操作系统内核 kernel32.dll中的函数,在编译时使用导入库kernel32.lib。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嵌入式环境中,我们一般不能直接使用C标准库。
在Linux环境当然也有C标准库,例如:
ld -o output /lib/crt0.o hello.o -lc
参数"-lc"就是在引用C标准库libc.a。猜一猜"-lm"引用哪个库文件?
2、常见的编译参数
VC建立项目时总会定义"Win32"。控制台程序会定义"_CONSOLE",否则会定义"_WINDOWS"。Debug版定义"_DEBUG",Release版定义"NDEBUG"

与MFC DLL有关的编译常数包括:
_WINDLL 表示要做一个用到MFC的DLL
_USRDLL 表示做一个用户DLL(相对MFC扩展DLL而言)
_AFXDLL 表示使用MFC动态链接库
_AFXEXT 表示要做一个MFC扩展DLL
所以:
Regular, statically linked to MFC _WINDLL,_USRDLL
Regular, using the shared MFC DLL _WINDLL,_USRDLL,_AFXDLL
Extension DLL _WINDLL,_AFXDLL,_AFXEXT

CL.EXE编译所有源文件,LINK.EXE链接EXE和DLL,LIB.EXE产生静态库。
3、subsystem和可执行文件的启动
LINK的时候需要指定/subsystem,这个链接选项告诉Windows如何运行可执行文件。
控制台程序是/subsystem:"console"
其它程序一般都是/subsystem:"windows "

将 subsystem 选成"console"后,Windows在进入可执行文件的代码前(如mainCRTStartup),就会产生一个控制台窗口。
如果选择"windows",操作系统就不产生console窗口,该类型应用程序的窗口由用户自己创建。

可执行文件都有一个Entry Point,LINK时可以用/entry指定。缺省情况下,如果subsystem是“console”,Entry Point是 mainCRTStartup(ANSI)或wmainCRTStartuup(UNICODE),即:
/subsystem:"console" /entry:"mainCRTStartup" (ANSI)
/subsystem:"console" /entry:"wmainCRTStartuup" (UNICODE)
mainCRTStartup 或 wmainCRTStartuup 会调用main或wmain。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入应用程序的Entry Point前,Windows的装载器已经做过C变量的初始化,有初值的全局变量拥有了它们的初值,没有初值的变量被设为0。

如果subsystem是“windows”,Entry Point是WinMain(ANSI)或wWinMain(UINCODE),即:
/subsystem:"windows" /entry:"WinMainCRTStartup" (ANSI)
/sbusystem:"windows" /entry:"wWinMainCRTStartup" (UINCODE)
WinMainCRTStartup 或 wWinMainCRTStartup 会调用 WinMain 或 wWinMain。

这些入口点函数,在CRT目录都可以看到源代码,例如(为了简洁,我删除了原代码的一些条件编译):

void mainCRTStartup(void)
{
        int mainret;

        /* Get the full Win32 version */
        _osver = GetVersion();
        _winminor = (_osver >> 8) & 0x00FF ;
        _winmajor = _osver & 0x00FF ;
        _winver = (_winmajor << 8) + _winminor;
        _osver = (_osver >> 16) & 0x00FFFF ;

#ifdef _MT
        if ( !_heap_init(1) )               /* initialize heap */
#else  /* _MT */
        if ( !_heap_init(0) )               /* initialize heap */
#endif  /* _MT */
            fast_error_exit(_RT_HEAPINIT);  /* write message and die */

#ifdef _MT
        if( !_mtinit() )                    /* initialize multi-thread */
            fast_error_exit(_RT_THREAD);    /* write message and die */
#endif  /* _MT */

        __try {
            _ioinit();                      /* initialize lowio */
            _acmdln = (char *)GetCommandLineA();        /* get cmd line info */
            _aenvptr = (char *)__crtGetEnvironmentStringsA();        /* get environ info */
            _setargv();
            _setenvp();
            __initenv = _environ;
            mainret = main(__argc, __argv, _environ);
            exit(mainret);
        }
        __except ( _XcptFilter(GetExceptionCode(), GetExceptionInformation()) )
        {
            _exit( GetExceptionCode() );        /* Should never reach here */
        } /* end of try - except */

如果使用MFC框架,WinMain也会被埋藏在MFC库中(APPMODUL.CPP):
extern "C" int WINAPI
_tWinMain(HINSTANCE h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LPTSTR lpCmdLine, int nCmdShow)
{
// call shared/exported WinMain
return AfxWinMain(hInstance, hPrevInstance, lpCmdLine, nCmdShow);
}
对于ANSI版本,"_tWinMain"就是"WinMain";对于UINCODE版本,"_tWinMain"就是"wWinMain"。可参见afx.h:

#ifdef _UNICODE
#define _tmain wmain
#define _tWinMain wWinMain
#else
#define _tmain main
#define _tWinMain WinMain
#endif

全局C++对象的构造函数是在什么地方调用的?答案是在进入应用程序的Entry Point后,在调用main函数前的初始化操作中。所以MFC的theApp的构造函数是在_tWinMain之前调用的。
4、不显示Console窗口的Console程序
在默认情况下/subsystem 和/entry开关是匹配的,也就是:
"console"对应"mainCRTStartup"或者"wmainCRTStartup"
"windows"对应"WinMain"或者"wWinMain"
我们可以通过手动修改的方法使他们不匹配。例如:

#include "windows.h"
#pragma comment( linker, "/subsystem:/"windows/" /entry:/"mainCRTStartup/"" ) // 设置入口地址
void main(void)
{
MessageBox(NULL, "hello", "Notice", MB_OK);
}

这个Console程序就不会显示Console窗口。如果选/MLd的话,这个程序只需要链接LIBCD.LIB user32.lib kernel32.lib。

其实如果不想看到Console窗口,还有一个更直接的方法:那就是直接在EXE文件中将PE文件头的Subsystem从3改成2。在EXE文件中,PE文件头的偏移地址是0x3c,Subsystem是一个WORD,它在PE文件头中的偏移是0x5c。
5、MFC的库文件
MFC的库可以静态链接,也可以动态链接。静态库和动态库又有Debug和Release,ANSI和Unicode版本之分。

静态MFC库主要有:
ANSI Debug NAFXCWD.LIB
ANSI Release NAFXCW.LIB
Unicode Debug UAFXCWD.LIB
Unicode Release UAFXCW.LIB

动态链接库主要有;
ANSI Debug MFCxxD.LIB (core,MFCxxD.DLL),
MFCOxxD.LIB (OLE,MFCOxxD.DLL),
MFCDxxD.LIB (database,MFCDxxD.DLL),
MFCNxxD.LIB (network,MFCNxxD.DLL),
MFCSxxD.LIB (static)

ANSI Release MFCxx.LIB (combined,MFCxx.DLL)
MFCSxx.LIB (static)

Unicode Debug MFCxxUD.LIB (core,MFCxxUD.DLL),
MFCOxxUD.LIB (OLE,MFCOxxUD.DLL),
MFCDxxUD.LIB (database,MFCDxxUD.DLL),
MFCNxxUD.LIB (network,MFCNxxUD.DLL),
MFCSxxUD.LIB (static)

Unicode Release MFCxxU.DLL (combined,MFCxxU.DLL),
MFCSxxU.LIB (static)

上面的LIB文件除了MFCSxx(D、U、UD).LIB以外都是导入库。
MFC动态链接库版本也需要静态链接一些文件,这些文件就放在MFCSxx(D、U、UD).LIB中。例如包含_tWinMain的appmodul.cpp。
6、结束语

研究这些问题的动机是想弄清楚我们的程序是如何装载、运行的。但是,由于Windows不是开源平台,我也只能研究到PE文件(Windows上可执行文件的格式)。entry point、subsystem都是PE文件头的一部分。

Windows 在进入PE文件的entry point之前做了些什么,就看不到了,只能大概推测:应该是创建一个进程,装载PE文件和所有需要的DLL,初始化C变量,然后从某个起点函数开始运行。不同的subsystem,应该有不同的起点。调用这个起点函数时应该传入PE文件的entry point地址。

 

------------------------------------------------------

大家可能一直在用VC开发软件,但是对于这个编译器却未必很了解。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停留在“使用”它,而不会想去“了解”它。因为它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宁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C++语言和软件设计上。我们习惯于这样一种“模式”:建立一个项目,然后写代码,然后编译,反反复复调试。但是,所谓:“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我们精于VC开发环境,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得更加游刃有余呢?

  闲话少说。我们先来看一下VC的处理流程,大致分为两步:编译和连接。源文件通过编译生成了.obj文件;所有.obj文件和.lib文件通过连接生成.exe文件或.dll文件。下面,我们分别讨论这两个步骤的一些细节。


  编译参数的设置。主要通过VC的菜单项Project->Settings->C/C++页来完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页的最下面Project Options中的内容,一般如下:

/nologo /MDd /W3 /Gm /GX /ZI /Od /D "WIN32" /D "_DEBUG" /D "_WINDOWS" /D "_AFXDLL" /D "_M
BCS" /Fp"Debug/WritingDlgTest.pch" /Yu"stdafx.h" /Fo"Debug/" /Fd"Debug/" /FD /GZ /c

  各个参数代表的意义,可以参考Msdn。比如/nologo表示编译时不在输出窗口显示这些设置(我们可以把这个参数去掉来看看效果)等等。一般我们不会直接修改这些设置,而是通过这一页最上面的Category中的各项来完成。

  1) General:一些总体设置。Warning level用来控制警告信息,其中Level 1是最严重的级别;Warnings as errors将警告信息当作错误处理;Optimizations是代码优化,可以在Category的Optimizations项中进行更细的设置;Generate browse info用以生成.sbr文件,记录类、变量等符号信息,可以在Category的Listing Files项中进行更多的设置。Debug info,生成调试信息:None,不产生任何调试信息(编译比较快);Line Numbers Only,仅生成全局的和外部符号的调试信息到.OBJ文件或.EXE文件,减小目标文件的尺寸;C 7.0- Compatible,记录调试器用到的所有符号信息到.OBJ文件和.EXE文件;Program Database,创建.PDB文件记录所有调试信息;Program Database for "Edit & Continue",创建.PDB文件记录所有调试信息,并且支持调试时编辑。

  2) C++ Language:pointer_to_member representation用来设置类定义/引用的先后关系,一般为Best-Case Always表示在引用类之前该类肯定已经定义了;Enable Exception Handling,进行同步的异常处理;Enable Run-Time Type Information迫使编译器增加代码在运行时进行对象类型检查;Disable Construction Displacements,设置类构造/析构函数调用虚函数问题。

  3) Code Generation:Processor表示代码指令优化,可以为80386、80486、Pentium、Pentium Pro,或者Blend表示混合以上各种优化。Use run-time library用以指定程序运行时使用的运行时库(单线程或多线程,Debug版本或Release版本),有一个原则就是,一个进程不要同时使用几个版本的运行时库。Single-Threaded,静态连接LIBC.LIB库;Debug Single-Threaded,静态连接LIBCD.LIB库;Multithreaded,静态连接LIBCMT.LIB库;Debug Multithreaded,静态连接LIBCMTD.LIB库;Multithreaded DLL,动态连接MSVCRT.DLL库;Debug Multithreaded DLL,动态连接MSVCRTD.DLL库。连接了单线程库就不支持多线程调用,连接了多线程库就要求创建多线程的应用程序。

  Calling convention可以用来设定调用约定,有三种:__cdecl、__fastcall和__stdcall。各种调用约定的主要区别在于,函数调用时,函数的参数是从左到右压入堆栈还是从右到左压入堆栈;在函数返回时,由函数的调用者来清理压入堆栈的参数还是由函数本身来清理;以及在编译时对函数名进行的命名修饰(可以通过Listing Files看到各种命名修饰方式)。Struct member alignment用以指定数据结构中的成员变量在内存中是按几字节对齐的,根据计算机数据总线的位数,不同的对齐方式存取数据的速度不一样。这个参数对数据包网络传输等应用尤为重要,不是存取速度问题,而是数据位的精确定义问题,一般在程序中使用#pragma pack来指定。

  4) Customize:Disable Language Extensions,表示不使用微软为标准C做的语言扩展;Eliminate Duplicate Strings,主要用于字符串优化(将字符串放到缓充池里以节省空间),使用这个参数,使得

char *sBuffer = "This is a character buffer";

char *tBuffer = "This is a character buffer";

  sBuffer和tBuffer指向的是同一块内存空间;Enable Function-Level Linking ,告诉编译器将各个函数按打包格式编译;Enables minimal rebuild,通过保存关联信息到.IDB文件,使编译器只对最新类定义改动过的源文件进行重编译,提高编译速度;Enable Incremental Compilation,同样通过.IDB文件保存的信息,只重编译最新改动过的函数;Suppress Startup Banner and Information Messages,用以控制参数是否在output窗口输出。

  5) Listing Files:Generate browse info的功能上面已经提到过。这里可以进行更多的设置。Exclude Local Variables from Browse Info表示是否将局部变量的信息放到.SBR文件中。Listing file type可以设置生成的列表信息文件的内容:Assembly-Only Listing仅生成汇编代码文件(.ASM扩展名);Assembly With Machine Code生成机器代码和汇编代码文件(.COD扩展名);Assembly With Source Code生成源代码和汇编代码文件(.ASM扩展名);Assembly, Machine Code,and Source生成机器码、源代码和汇编代码文件(.COD扩展名)。Listing file name为生成的信息文件的路径,一般为Debug或Release目录下,生成的文件名自动取源文件的文件名。

  6) Optimizations:代码优化设置。可以选择Maximize Speed生成最快速的代码,或Minimize Size生成最小尺寸的程序,或者Customize定制优化。定制的内容包括:

  Assume No Aliasing,不使用别名(提高速度);

  Assume Aliasing Across Function Calls,仅函数内部不使用别名;

  Global Optimizations,全局优化,比如经常用到的变量使用寄存器保存,或者循环内的计算优化,如

i = -100;

while( i < 0 ){ i += x + y;}

  会被优化为


i = -100;
t = x + y;
while( i < 0 ){i += t;}
Generate Intrinsic Functions,使用内部函数替换一些函数调用(提高速度);
Improve Float Consistency,浮点运算方面的优化;
Favor Small Code,程序(exe或dll)尺寸优化优先于代码速度优化;
Favor Fast Code,程序(exe或dll)代码速度优化优先于尺寸优化;
Frame-Pointer Omission,不使用帧指针,以提高函数调用速度;
Full Optimization,组合了几种参数,以生成最快的程序代码。

  Inline function expansion,内联函数扩展的三种优化(使用内联可以节省函数调用的开销,加快程序速度):Disable不使用内联;Only __inline,仅函数定义前有inline或__inline标记使用内联;Any Suitable,除了inline或__inline标记的函数外,编译器“觉得”应该使用内联的函数,都使用内联。

  7) Precompiled Headers:预编译头文件的设置。使用预编译可以提高重复编译的速度。VC一般将一些公共的、不大变动的头文件(比如afxwin.h等)集中放到stdafx.h中,这一部分代码就不必每次都重新编译(除非是Rebuild All)。

  8) Preprocessor:预编译处理。可以定义/解除定义一些常量。Additional include directories,可以指定额外的包含目录,一般是相对于本项目的目录,如..Include。


  连接参数的设置。主要通过VC的菜单项Project->Settings->Link页来完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页的最下面Project Options中的内容,一般如下:

/nologo /subsystem:windows /incremental:yes /pdb:"Debug/WritingDlgTest.pdb" /debug /machi
ne:I386 /out:"Debug/WritingDlgTest.exe" /pdbtype:sept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Category中的各项设置。

  1) General:一些总体设置。可以设置生成的文件路径、文件名;连接的库文件;Generate debug info,生成Debug信息到.PDB文件(具体格式可以在Category->Debug中设置);Ignore All Default Libraries,放弃所有默认的库连接;Link Incrementally,通过生成. ILK文件实现递增式连接以提高后续连接速度,但一般这种方式下生成的文件(EXE或DLL)较大;Generate Mapfile,生成.MAP文件记录模块相关信息;Enable Profiling,这个参数通常与Generate Mapfile参数同时使用,而且如果产生Debug信息的话,不能用.PDB文件,而且必须用Microsoft Format。

  2) Customize:这里可以进行使用程序数据库文件的设置。Force File Output ,强制产生输出文件(EXE或DLL);Print Progress Messages,可以将连接过程中的进度信息输出到Output窗口。

  3) Debug:设置是否生成调试信息,以及调试信息的格式。格式可以有Microsoft Format、COFF Format(Common Object File Format)和Both Formats三种选择;Separate Types,表示将Debug格式信息以独立的.PDB文件存放,还是直接放在各个源文件的.PDB文件中。选中的话,表示采用后者的方式,这种方式调试启动比较快。

  4) Input:这里可以指定要连接的库文件,放弃连接的库文件。还可以增加额外的库文件目录,一般是相对于本项目的目录,如..Lib。Force Symbol References,可以指定连接特定符号定义的库。

  5) Output:Base Address可以改变程序默认的基地址(EXE文件默认为0x400000,DLL默认为x10000000),操作系统装载一个程序时总是试着先从这个基地址开始。Entry-Point Symbol可以指定程序的入口地址,一般为一个函数名(且必须采用__stdcall调用约定)。一般Win32的程序,EXE的入口为WinMain,DLL的入口为DllEntryPoint;最好让连接器自动设置程序的入口点。默认情况下,通过一个C的运行时库函数来实现:控制台程序采用mainCRTStartup (或wmainCRTStartup)去调用程序的main (或wmain)函数;Windows程序采用WinMainCRTStartup (或 wWinMainCRTStartup)调用程序的WinMain (或 wWinMain,必须采用__stdcall调用约定);DLL采用_DllMainCRTStartup调用DllMain函数(必须采用__stdcall调用约定)。Stack allocations,用以设置程序使用的堆栈大小(请使用十进制),默认为1兆字节。Version Information告诉连接器在EXE或DLL文件的开始部分放上版本号。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各个参数是大小写敏感的;在参数后加上“-”表示该参数无效;各个参数值选项
有“*”的表示为该参数的默认值;可以使用页右上角的“Reset”按钮来恢复该页的所有默认设置。


  其它一些参数设置

  1) Project->Settings->General,可以设置连接MFC库的方式(静态或动态)。如果是动态连
接,在你的软件发布时不要忘了带上MFC的DLL。

  2) Project->Settings->Debug,可以设置调试时运行的可执行文件,以及命令行参数等。

  3) Project->Settings->Custom Build,可以设置编译/连接成功后自动执行一些操作。比较有
用的是,写COM时希望VC对编译通过的COM文件自动注册,可以如下设置:

   Description: Register COM

   Commands: regsvr32 /s /c $(TargetPath)

   echo regsvr32 exe.time > $(TargetDir)$(TargetName).trg

   Outputs: $(TargetDir)$(TargetName).trg

  4) Tools->Options->Directories,设置系统的Include、Library路径。


  一些小窍门

  1) 有时候,你可能在编译的时候,计算机突然非法关机了(可能某人不小心碰了电源或你的内存不稳定等原因)。当你重启机器后打开刚才的项目,重新进行编译,发现VC会崩掉。你或许以为你的VC编译器坏了,其实不然(你试试编译其它项目,还是好的!),你只要将项目的.ncb、.opt、.aps、.clw文件以及Debug、Release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删掉,然后重新编译就行
了。

  2) 如果你想与别人共享你的源代码项目,但是把整个项目做拷贝又太大。你完全可以删掉以下文件:.dsw、.ncb、.opt、.aps、.clw、. plg文件以及Debug、Release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3) 当你的Workspace中包含多个Project的时候,你可能不能直观地、一眼看出来哪个是当前项目。可以如下设置:Tools->Options->Format,然后在Category中选择Workspace window,改变其默认的字体(比如设成Fixedsys)就行了。


  4) 如何给已有的Project改名字?将该Project关掉。然后以文本格式打开.dsp文件,替换原来的Project名字即可。


  5) VC6对类成员的智能提示功能很有用,但有时候会失灵。你可以先关掉项目,将.clw和.ncb删掉,然后重新打开项目,点击菜单项View->ClassWizard,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一下“Add All”按钮;重新Rebuild All。应该可以解决问题。  

转载自http://chenjinfeng.itpub.net/post/11258/384347   转载请注明.

------------------------------------------

VC调试入门

概述
调试是一个程序员最基本的技能,其重要性甚至超过学习一门语言。不会调试的程序员就意味着他即使会一门语言,却不能编制出任何好的软件。
这里我简要的根据自己的经验列出调试中比较常用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用。
本文约定,在选择菜单时,通过/表示分级菜单,例如File/Open表示顶级菜单File的子菜单Open。

设置
为了调试一个程序,首先必须使程序中包含调试信息。一般情况下,一个从AppWizard创建的工程中包含的Debug Configuration自动包含调试信息,但是是不是Debug版本并不是程序包含调试信息的决定因素,程序设计者可以在任意的Configuration中增加调试信息,包括Release版本。
为了增加调试信息,可以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打开Project settings对话框(可以通过快捷键ALT+F7打开,也可以通过IDE菜单Project/Settings打开)
选择C/C++页,Category中选择general ,则出现一个Debug Info下拉列表框,可供选择的调试信息 方式包括:
 命令行 Project settings 说明
无 None 没有调试信息
/Zd Line Numbers Only 目标文件或者可执行文件中只包含全局和导出符号以及代码行信息,不包含符号调试信息
/Z7 C 7.0- Compatible 目标文件或者可执行文件中包含行号和所有符号调试信息,包括变量名及类型,函数及原型等
/Zi Program Database 创建一个程序库(PDB),包括类型信息和符号调试信息。
/ZI Program Database for Edit and Continue 除了前面/Zi的功能外,这个选项允许对代码进行调试过程中的修改和继续执行。这个选项同时使#pragma设置的优化功能无效


选择Link页,选中复选框"Generate Debug Info",这个选项将使连接器把调试信息写进可执行文件和DLL
如果C/C++页中设置了Program Database以上的选项,则Link incrementally可以选择。选中这个选项,将使程序可以在上一次编译的基础上被编译(即增量编译),而不必每次都从头开始编译。
断点
断点是调试器设置的一个代码位置。当程序运行到断点时,程序中断执行,回到调试器。断点是 最常用的技巧。调试时,只有设置了断点并使程序回到调试器,才能对程序进行在线调试。

设置断点:可以通过下述方法设置一个断点。首先把光标移动到需要设置断点的代码行上,然后
按F9快捷键
弹出Breakpoints对话框,方法是按快捷键CTRL+B或ALT+F9,或者通过菜单Edit/Breakpoints打开。打开后点击Break at编辑框的右侧的箭头,选择 合适的位置信息。一般情况下,直接选择line xxx就足够了,如果想设置不是当前位置的断点,可以选择Advanced,然后填写函数、行号和可执行文件信息。
去掉断点:把光标移动到给定断点所在的行,再次按F9就可以取消断点。同前面所述,打开Breakpoints对话框后,也可以按照界面提示去掉断点。

条件断点:可以为断点设置一个条件,这样的断点称为条件断点。对于新加的断点,可以单击Conditions按钮,为断点设置一个表达式。当这个表达式发生改变时,程序就 被中断。底下设置包括“观察数组或者结构的元素个数”,似乎可以设置一个指针所指向的内存区的大小,但是我设置一个比较的值但是改动 范围之外的内存区似乎也导致断点起效。最后一个设置可以让程序先执行多少次然后才到达断点。

数据断点:数据断点只能在Breakpoints对话框中设置。选择“Data”页,就显示了设置数据断点的对话框。在编辑框中输入一个表达式,当这个 表达式的值发生变化时,数据断点就到达。一般情况下,这个表达式应该由运算符和全局变量构成,例如:在编辑框中输入 g_bFlag这个全局变量的名字,那么当程序中有g_bFlag= !g_bFlag时,程序就将停在这个语句处。

消息断点:VC也支持对Windows消息进行截获。他有两种方式进行截获:窗口消息处理函数和特定消息中断。
在Breakpoints对话框中选择Messages页,就可以设置消息断点。如果在上面那个对话框中写入消息处理函数的名字,那么 每次消息被这个函数处理,断点就到达(我觉得如果采用普通断点在这个函数中截获,效果应该一样)。如果在底下的下拉 列表框选择一个消息,则每次这种消息到达,程序就中断。


Watch
VC支持查看变量、表达式和内存的值。所有这些观察都必须是在断点中断的情况下进行。
观看变量的值最简单,当断点到达时,把光标移动到这个变量上,停留一会就可以看到变量的值。
VC提供一种被成为Watch的机制来观看变量和表达式的值。在断点状态下,在变量上单击右键,选择Quick Watch, 就弹出一个对话框,显示这个变量的值。
单击Debug工具条上的Watch按钮,就出现一个Watch视图(Watch1,Watch2,Watch3,Watch4),在该视图中输入变量或者表达式,就可以观察 变量或者表达式的值。注意:这个表达式不能有副作用,例如++运算符绝对禁止用于这个表达式中,因为这个运算符将修改变量的值,导致 软件的逻辑被破坏。

Memory
由于指针指向的数组,Watch只能显示第一个元素的值。为了显示数组的后续内容,或者要显示一片内存的内容,可以使用memory功能。在 Debug工具条上点memory按钮,就弹出一个对话框,在其中输入地址,就可以显示该地址指向的内存的内容。

Varibles
Debug工具条上的Varibles按钮弹出一个框,显示所有当前执行上下文中可见的变量的值。特别是当前指令涉及的变量,以红色显示。

寄存器
Debug工具条上的Reigsters按钮弹出一个框,显示当前的所有寄存器的值。

进程控制
VC允许被中断的程序继续运行、单步运行和运行到指定光标处,分别对应快捷键F5、F10/F11和CTRL+F10。各个快捷键功能如下:
 快捷键 说明
F5 继续运行
F10 单步,如果涉及到子函数,不进入子函数内部
F11 单步,如果涉及到子函数,进入子函数内部
CTRL+F10 运行到当前光标处。

Call Stack
调用堆栈反映了当前断点处函数是被那些函数按照什么顺序调用的。单击Debug工具条上的Call stack就显示Call Stack对话框。在CallStack对话框中显示了一个调用系列,最上面的是当前函数,往下依次是调用函数的上级函数。单击这些函数名可以跳到对应的函数中去。

其他调试手段
系统提供一系列特殊的函数或者宏来处理Debug版本相关的信息,如下:

宏名/函数名 说明
TRACE 使用方法和printf完全一致,他在output框中输出调试信息
ASSERT 它接收一个表达式,如果这个表达式为TRUE,则无动作,否则中断当前程序执行。对于系统中出现这个宏 导致的中断,应该认为你的函数调用未能满足系统的调用此函数的前提条件。例如,对于一个还没有创建的窗口调用SetWindowText等。
VERIFY 和ASSERT功能类似,所不同的是,在Release版本中,ASSERT不计算输入的表达式的值,而VERIFY计算表达式的值。

关注
一个好的程序员不应该把所有的判断交给编译器和调试器,应该在程序中自己加以程序保护和错误定位,具体措施包括:

对于所有有返回值的函数,都应该检查返回值,除非你确信这个函数调用绝对不会出错,或者不关心它是否出错。
一些函数返回错误,需要用其他函数获得错误的具体信息。例如accept返回INVALID_SOCKET表示accept失败,为了查明 具体的失败原因,应该立刻用WSAGetLastError获得错误码,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有些函数通过异常机制抛出错误,应该用TRY-CATCH语句来检查错误
程序员对于能处理的错误,应该自己在底层处理,对于不能处理的,应该报告给用户让他们决定怎么处理。如果程序出了异常, 却不对返回值和其他机制返回的错误信息进行判断,只能是加大了找错误的难度。
另外:VC中要编制程序不应该一开始就写cpp/h文件,而应该首先创建一个合适的工程。因为只有这样,VC才能选择合适的编译、连接 选项。对于加入到工程中的cpp文件,应该检查是否在第一行显式的包含stdafx.h头文件,这是Microsoft Visual Studio为了加快编译 速度而设置的预编译头文件。在这个#include "stdafx.h"行前面的所有代码将被忽略,所以其他头文件应该在这一行后面被包含。
对于.c文件,由于不能包含stdafx.h,因此可以通过Project settings把它的预编译头设置为“不使用”,方法是:
弹出Project settings对话框
选择C/C++
Category选择Precompilation Header
选择不使用预编译头。

转自http://www.vczx.com/forum/showthread.php?s=72c5c792f16f3ea70147379124e0be37&threadid=16转载请注明.

  • 0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