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猫:台湾城邦成长的秘密

 
城邦成长的秘密
 
 
上个月不小心做了一次意外的顾问,吃了一个三个小时的饭,并被问了一个天大的问题,题目是:城邦为什么能变成这么大?

虽然打从城邦开业的第一天我就在城邦上班,但是城邦会变成这么大,倒跟我没啥关系(凶手不是我);身在城邦虽然有直接亲历的体验,但身在此山却也有云深不知的知障。
所以三个小时的饭吃下来,尽管没打算要瞒什么,但回答实在不成系统,完全无法说服请客的主人。逼不得已只好回头重新思考,在这里写一篇迟到的分析。
回到一九九六年的十二月,麦田、猫头鹰、商周等三家原始成员,刚刚合并为最早的城邦,当年三家的总营业额大约只有一亿多。十年过去,三个出版社变成三十个,而营业额成长则高达六五○%,成为全台最大的店销书出版公司,十年平均年复合成长率约为二十三%(这里只计算图书城邦,不含杂志集团部份)。
六倍半的营业成长中,三家原始成员的贡献约占一半多一点,另外一半则是十年间自体衍生的二十几个出版品牌的贡献。
城邦这样的纪录不只在台湾少见,即使放眼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也许有人会说,那有什么稀奇,如果李嘉诚肯投资我几十亿,我到处买也可以把小公司买成全国第一啊。
但实情是小城邦使用的资金,多半花在内部成长上,绝少用来对外购并。以城邦现有的三十个出版社品牌为例,大概只有三、四个算得上是购并,其他大部分都是自体衍生、内部创造的新品牌。总编辑可能来自外部,但是编辑选书一定都是从零开始,新品牌的第一年,通常都只见支出不见收入。
所以资金只是成长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有资金未必能行,但没有资金则一定不行)。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能找到城邦成长真正的关键因素来,不是为了自夸(我没有什么好自夸的,因为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面对出版产业如今这个看起来对规模化需求更为迫切的此刻,如果我们能认真思考城邦到底是怎么办到的,找到为什么一个中等规模的出版社,可以在十年间变成全国最大的原因,那么我们不只可以理解集团是如何成长的,同时也可以理解真正激发出版社保持活力的核心力量到底是什么。

这样城邦十年实验的结果,也许就不是只有让人惊讶的价值而已,我们的探索可能对整个产业,甚至对每个从业人员,都会有重大的意义。
城邦的第一年,三家独立出版社的合并,首先是从管理平台开始的。最早整合的部门是财会、人事、行政、仓储、物流、业务部和企划部门(只有编辑、印务是出版社自主)。部门整合的逻辑很简单,就是:「 如果集合有力量,就集合;如果分散有力量,就分散」。

这个逻辑说来简单,但是实际上判断哪个部门该集合还是分散,则很困难。例如营销企划部门。

以后见之明来看,城邦十年实验的结果证明,营销企划部门还是分散比较有利。可是十年前没有人有这个能力预知这件事,这个结论是经过长期内部自行调节,而最终浮现的趋势。

现在对城邦内部的出版社而言,如果它负担得起一个营销人员的编制,它就会想办法自己配置一个人,而不仰赖平台提供的营销功能。编辑部自己养人一定会增加人事开支,为什么不把成本放在平台,让平台去负担成本就好呢?
答案当然很简单,因为统合的营销部无法照顾单书。统合的营销部也许可以处理每个月二十种书,但是绝对不可能处理每个月八十种书。最后的结果就是,对大集团而言,营销企划应该回到出版社(编辑部)才能真正发挥力量。营销部跟编辑部一样,规模不会产生效益。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印务部门。印务部起先是各出版社各自为政的,后来先整合了采购窗体行政流程,然后再整合了纸张议价和印刷厂服务审查,现在城邦则开放各编辑部自行选择他们喜欢的印务配合模式。有些人使用平台的印务发包功能,有些人自己有编制内的印务人员,有些则完全仰赖印刷厂提供的统包服务。

城邦十年来,部门整合完全没有争议的大概只有人事、行政和信息MIS部门。其他从财会、仓储到业务部门,到底要集合还是分散,多多少少都还有大大小小的争论。但无论如何争论,有利与否总是一个衡量评估的指标。
那么城邦成功的关键就是在长期磨合中,终于找到了「哪些功能要集合,哪些功能要分散」的营运模式吗?
恐怕又不尽然。因为营运模式总是变动的,偶尔就会调整。模式毕竟只是结果,重要的是产生那个结果的权衡标准,也就是原先那个「如果集合有力量,就集合;如果分散有力量,就分散」的逻辑。

不过这几年来我逐渐有新的体会,那个逻辑仍然只是结果,背后还是有更重要的原因。因为集合或分散的逻辑不难理解,可是能让那个逻辑在组织中通行,后面需要一个理念,来确保集团化的阶层管制,不会压抑(或者忽略)那个逻辑。

什么理念呢?对我而言那个理念就是 ,让出版社拥有自作主张的权力。

如果出版社想要配合不同的经销商,好,你就去配合;想要对某本书砸下重资作营销?行,你就去砸;想换印刷厂?可以,你就去换;想要成立自己的业务部门?没问题,你就去成立;一定要出哪本一定赔钱的书?也罢,你就去出吧──只要你愿意自己负担成本,所有得失损益最后都会算在你自己帐上,这就是你拥有的权责对等的自主决策权。
就是这样吗?看起来这是个再平常不过的利润中心制度而已嘛,全台湾不知道有几千几万家集团公司采用这种制度,这样会很了不起吗?
我不晓得有多少出版业以外的公司能做到这件事,但是对出版社而言,这个自主决策权却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一本书从选书到上市,每个步骤都需要有人花力气去照顾。选书人不是选完就没事,他得谈判合约条件,监督制作过程,寻找一本书最完美的生存策略,控制成本,确保质量,推动营销部门认识(甚至爱上)这本书,给它最好的上市安排……
而一个成熟的编辑,能够从头到尾一路照顾的书非常有限,公司如果要成长,就必须有其他成熟的编辑来照顾别的书。而成熟的编辑最好是让他自己做决策,而不是由别人帮他做决策。不然,你就会听到许多编辑抱怨,都是业务没有好好推我的书,都是营销没有花钱打广告,都是企划没有用心办活动,所以我的书才卖不好。
集团必须形成一个容许各编辑部,依照它自己的利益决定自己行动的态度,和容许这种分歧可以在组织中存在的架构,这样最大的成长动力才有可能点燃。
依我所见,这应该才是城邦成长的终极奥秘。(选自台湾城邦 老猫)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