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设置星标 分享更多AI 编程出海
AI 编程工具让我们写代码的速度越来越快,而随之而来的一个新问题是:Pull Request(简称 PR)变多了,但代码质量反而更难把控了。
团队里人工做 Code Review 往往耗时费力,一旦遇到多人协作、大量功能迭代,PR 很容易堆积。对于个人开发者来说,缺少一个“专业的人”告诉你:这段代码有没有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写法、是否需要增加测试。
为了减少人工审查负担,提升整体开发质量,CodeRabbit 应运而生。
CodeRabbit 是什么?
如果要用一句最直接的方式来描述 CodeRabbit,它其实就是一个自动化的代码审查助手。
当你在 GitHub 或 GitLab 发起一个 PR,它会第一时间读取你修改过的那部分代码,然后从逻辑、可读性、异常处理、安全风险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把它发现的问题一条条写成评论,甚至还能根据上下文给出建议的修改方法,或者提示你哪些地方还需要补充测试与文档。
它在 PR 页面里做的这些事情,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reviewer 非常相似,只不过 CodeRabbit 的工作方式更稳定——它不需要等待、有问必答,而且永远不会疲倦。
相比 Cursor、Claude Code、codeX 这些偏向“写代码”的 AI 工具,CodeRabbit 的定位非常单纯。不会替你生成文件,也不会帮你实现功能,更不会参与交互式开发,它只负责一件事:审查代码。
CodeRabbit 的存在,就像是为项目加上了一层随时在线的质量把关,提醒你哪些细节容易忽略,哪些逻辑可能有风险,让整个代码库朝着更安全、更规范、更容易维护的方向推进。
为什么值得学习 CodeRabbit?
如果正处于 AI 编程学习阶段,或者平时习惯用 Cursor、Claude Code、codeX 来快速构建功能,其实更需要一个“质量守门员”。
AI 能让我们把功能写出来,但无法保证每一段生成的代码都是最优、最安全的,而 CodeRabbit 正好弥补了这一环。
个人使用它的好处,是能在每一次 PR 中“顺便学习”代码审查的思路;你会发现自己之前习惯的写法可能有隐患,或者一些你没意识到的问题,被它一针见血地指出。团队使用它的价值,则是代码风格、质量和稳定性不会因为开发速度快而下降。
换句话说,它并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工具,而是一个“刚好填补空缺”的环节。
CodeRabbit利用AI 自动 Code Review
为了让完全小白也能上手,这边准备了一个非常轻量、但能完整体现 CodeRabbit 价值的实操案例。整个过程不需要复杂环境,只需要一个 GitHub 账号,几分钟就能体验到 AI 代码审查从“发现问题”到“自动修复”的完整流程。
创建一个测试仓库
进入 GitHub,创建一个新仓库:
coderabbit-demo
在仓库里创建 date_utils.py,内容如下(这是“正常版”代码):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def days_between(date1, date2):
d1 = datetime.strptime(date1, "%Y-%m-%d")
d2 = datetime.strptime(date2, "%Y-%m-%d")
return abs((d2 - d1).days)
这个函数用于计算两个日期相差多少天。
安装 CodeRabbit
访问 CodeRabbit 官网:https://coderabbit.ai/
点击:
Sign in with GitHub
Install GitHub App
在仓库列表中选中你的
coderabbit-demo仓库设置保持默认即可
安装完成后,CodeRabbit 就已经准备好监控你的 PR。
创建一个“故意有问题”的新版代码
为了让 CodeRabbit 有事情可做,需要人为制造 2 个 bug + 1 个不规范写法。
在 GitHub 本地或网页编辑器中:
创建一个新分支:
fix/broken-version修改代码如下: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def days_between(date1, date2):
# 故意改成错误的格式(一个用斜杠,一个用横杆)
d1 = datetime.strptime(date1, "%Y/%m/%d")
d2 = datetime.strptime(date2, "%Y-%m-%d")
# 故意去掉 abs,导致负数结果
return (d2 - d1).days
这段代码在某些情况下会报错(格式不一致),也会导致计算结果出现负数。
发起 PR: base → master compare → fix/broken-version
等待 CodeRabbit 自动接管**
PR 刚一发起,CodeRabbit 就会自动开始审查,可以会看到它在评论区自动生成多个内容:
① 找出问题点
日期格式不一致会导致解析失败
建议使用统一格式
%Y-%m-%d缺少 docstring,不利于维护
可能出现负数结果,建议使用
abs()没有做异常处理
② 在具体代码行里写评论
它会直接指出哪一行可能导致 bug,并解释原因。
③ 给出更安全的写法建议
CodeRabbit 通常会带着“可直接应用”的代码块:
d1 = datetime.strptime(date1, "%Y-%m-%d")
return abs((d2 - d1).days)
只需要自己编辑代码,把它建议的内容改进去即可。
总结
在整个实操过程中,你会发现 CodeRabbit 并不是一个“炫技型”的 AI,而是一个真正能够陪你把代码写得更稳、更安全的伙伴。它不会用复杂的方式强行接管你的代码,而是像一位耐心的工程师一样,把每一处潜在的问题都单独指出来,把风险解释清楚,再把应该如何调整的思路告诉你,让你在修改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更好的编码习惯。
💡推荐阅读
如果在编程工具充值使用上遇到麻烦,推荐一个第三方共享平台 aigocode.com,一次性搞定 Codex 和 Claude Code,内容介绍和付费兑换详见文末阅读原文。
📘 我们整理了一份《AI 编程出海蓝皮书》,汇集了过去几个月团队在出海实战中沉淀下来的核心经验。内容持续更新ing
从需求、工具、部署、收款,到 SEO、推广、引流,一步步带你搞懂普通人也能启动的出海路径。这份资料能帮你快速入门、少踩坑。
扫码或微信搜索 257735 添加微信,回复【出海资料】即可免费领取。

网站SEO必备工具:Google Search Console 使用教程
CodeRabbit:AI代码审查助手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