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语句
为了能够使用某一个包的成员,我们需要在 Java 程序中明确导入该包。使用“import”语句可完成此功能。在 java 源文件中 import 语句应位于 package 语句之后,所有类的定义之前,可以没有,也可以有多条,其语法格式为:
import package1[.package2…].(classname|*);
java 运行时环境将到 CLASSPATH + package1.[package2…]路径下寻找并载入相应的字节码文件 classname.class。“*”号为通配符,代表所有的类。也就是说 import 语句为编译器指明了寻找类的途径。
例,使用 import 语句引入类程序:TestPackage.java
import p1.Test;
//或者 import p1.*;
public class TestPackag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 = new Test(); // Test 类在 p1 包中定义
t.display();
}
}
java编译器默认为所有的java 程序引入了JDK的java.lang 包中所有的类(importjava.lang.*;),其中定义了一些常用类:System、String、Object、Math 等。因此我们可以直 接使用这些类而不必显式引入。但使用其它非无名包中的类则必须先引入、后使用。
Java 类搜寻方式
程序中的 import 语句标明要引入 p1 包中的 Test 类,假定环境变量 CLASSPATH 的值为“.;C:\jdk6\lib;D:\ex”,java 运行环境将依次到下述可能的位置寻找并载入该字节码文件 Test.class:
.\p1\Test.class
C:\jdk6\lib\p1\Test.class
D:\ex\p1\Test.class
“.”代表当前路径,如果在第一个路径下就找到了所需的类文件,则停止搜索。否则依次搜索后续路径,如果在所有的路径中都未找到所需的类文件,则编译或运行出错。
3、访问修饰符
Java 语言允许对类中定义的各种属性和方法进行访问控制,即规定不同的保护等级来限制对它们的使用。为什么要这样做?Java语言引入类似访问控制机制的目的在于实现信息的封装和隐藏。Java 语言为对类中的属性和方法进行有效地访问控制,将它们分为四个等级:private、无修饰符、protected、public。
变量和方法可以使用四个访问级别中的任意一个修饰,类可以使用公共或无修饰级别修饰。
变量、方法或类有缺省(无修饰符)访问性,如果它没有显式受保护修饰符作为它的声明的一部分的话。这种访问性意味着,访问可以来自任何方法,当然这些方法只能在作为对象的同一个包中的成员类当中。
以修饰符 protected 标记的变量或方法实际上比以缺省访问控制标记的更易访问。一个protected 方法或变量可以从同一个包中的类当中的任何方法进行访问,也可以是从任何子类中的任何方法进行访问。当它适合于一个类的子类但不是不相关的类时,就可以使用这种受保护访问来访问成员。
类定义
Java程序的基本单位是类,你建立类之后,就可用它来建立许多你需要的对象。Java把每一个可执行的成分都变成类。
类的定义形式如下:
<权限修饰符> [一般修饰符] class <类名> [extends 父类][implements 接口]{
[<属性定义>]
[<构造方法定义>]
[<方法定义>]
}
这里,类名要是合法的标识符。在类定义的开始与结束处必须使用花括号。你也许想建立一个矩形类,那么可以用如下代码:
public class Rectangle{
......//矩形具体的属性和方法
}
构造方法
类有一个特殊的成员方法叫作构造方法,它的作用是创建对象并初始化成员变量。在创建对象时,会自动调用类的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定义规则
Java 中的构造方法必须与该类具有相同的名字,并且没有方法的返回类型(包括没有void)。另外,构造方法一般都应用 public 类型来说明,这样才能在程序任意的位置创建类的实例--对象。
示例
下面是一个 Rectangle 类的构造方法,它带有两个参数,分别表示矩形的长和宽:
public class Rectangle {
public Rectangle(int w, int h) {
width = w;
height = h;
}
public Rectangle() {
}
}
每个类至少有一个构造方法。如果不写一个构造方法,Java 编程语言将提供一个默认的, 该构造方法没有参数,而且方法体为空。
注意:如果一个类中已经定义了构造方法则系统不再提供默认的构造方法。
析构方法
当垃圾回收器将要释放无用对象的内存时,先调用该对象的finalize()方法。如果在程序终止前垃圾回收器始终没有执行垃圾回收操作,那么垃圾回收器将始终不会调用无用对象的finalize()方法。在Java的Object基类中提供了protected类型的finalize()方法,因此任何Java类都可以覆盖finalize()方法,通常,在析构方法中进行释放对象占用的相关资源的操作。
Java 虚拟机的垃圾回收操作对程序完全是透明的,因此程序无法预料某个无用对象的finalize()方法何时被调用。如果一个程序只占用少量内存,没有造成严重的内存需求,垃圾回收器可能没有释放那些无用对象占用的内存,因此这些对象的finalize()方法还没有被调用,程序就终止了。
程序即使显式调用System.gc()或Runtime.gc()方法,也不能保证垃圾回收操作一定执行,也就不能保证对象的finalize()方法一定被调用。
当垃圾回收器在执行finalize()方法的时候,如果出现了异常,垃圾回收器不会报告异常,程序继续正常运行。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System.out.println("in finalize");
}
在 Java 编程里面,一般不需要我们去写析构方法,这里只是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成员变量
成员变量是指类的一些属性定义,标志类的静态特征,它的基本格式如下:
访问修饰符 修饰符 类型 属性名称=初始值;
访问修饰符:可以使用四种不同的访问修饰符中的一种,包括public(公共的)、protected(受保护的),无修饰符和 private(私有的)。public 访问修饰符表示属性可以从任何其它代码调用。private 表示属性只可以由该类中的其它方法来调用。protected 将在以后的课程中讨论。
修饰符:是对属性特性的描述,例如后面会学习到的:static、final 等等。
类型:属性的数据类型,可以是任意的类型。
属性名称:任何合法标识符
初始值:赋值给属性的初始值。如果不设置,那么会自动进行初始化,基本类型使用缺省值,对象类型自动初始化为 null。
成员变量有时候也被称为属性、实例变量、域,它们经常被互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