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源码
https://github.com/souyunku/SnowFlake
分布式ID生成算法的有很多种,Twitter的SnowFlake就是其中经典的一种。
注:
1B就是1个字节。
Byte、KB、B、MB、GB之间的关系是:
Bit——比特 ; B ——字节;KB——千字节;MB——兆字节;GB——吉字节;TB——太字节
1bit=0.125b ;1B=8 Bit ;1KB=1024B 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1位,不用。二进制中最高位为1的都是负数,但是我们生成的ID一般都使用整数,所以这个最高位固定是0.
41位,用来记录时间戳(毫秒)
41位可以表示正整数(计算机中整数包含0),可以表示的数值范围是:0至 2 41 − 1 2^{41}-1 241−1,
减1是因为可表示的的数值范围是从0开始算的,而不是1.
也就是说41位可以表示 2 41 − 1 2^{41}-1 241−
深入理解Twitter SnowFlake分布式ID生成算法

本文介绍了Twitter的SnowFlake算法,这是一种经典的分布式ID生成方案。算法使用41位时间戳、5位数据中心ID、5位工作节点ID和12位序列号,确保生成的ID全局唯一且按时间顺序递增。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分布式系统中生成不重复的69年内的毫秒级ID。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97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