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Coursera公开课】Applying to U.S. Universities(如何申请美国大学)笔记

【转载出处】http://mooc.guokr.com/course/928/Applying-to-U.S.-Universities/感谢果壳网同学的热心笔记,转到自己博客纯属方便自己整理观看,同时造福更多的人,给更多人帮助。

Week 1:

美国大学的录取是一种全方面的审查(holistic admission),不仅会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考虑学生的人格与自己学校的风格是否合拍。

本课程的目标有三个:
1、了解美国大学录取的过程;
2、学会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大学;
3、学会递交自己最好的申请材料。

美国大学的录取涉及到8种申请材料与两个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2 primary questions)。大学会从申请者提交的8种材料里面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1、申请表格。
2、有关学术能力的材料,例如成绩单。它代表学生在高中或大学三、四年的学习情况,通过它可以大致的推测出该名申请者在之后的学习中会取得多大的成绩。
3、考试成绩,例如TOEFL,SAT等考试。
4、essay或者writing sample。
5、推荐信。
6、学校的资料,介绍申请者正在就读的学校的基本信息。通过它大学可以了解你所就读的学校教学质量如何等等。
7、参与过的活动清单。
8、其他任何类别,比如面试的情况,以及有的艺术学院需要学生递交自己的作品等等。
两个重要问题:
1、这个学生在学业上会成功吗?
2、这个学生是否适合我们学校?
学校在审查申请者的材料时候,在每项上的审查力度会有所不同。其中,第2、3、6项材料有助于回答第一个问题;申请表格、essay、推荐信和参与活动的清单可以回答第二个问题。

学习与考试成绩好会成为申请时候的优势,但现实中不乏学习成绩优异的申请者没有被大学录取的情况。这就与第二个问题有关了:这个学生是否适合(fitness)我们学校。

许多学生在为自己挑选大学的时候会参考大学排名,比如US NEWS、TIMES、QS等提供的大学排名。这些排名是采用一些方法所筛选生成的(本周要求的阅读材料第一篇就提到了大学排名的问题),但是这些排名并不能告诉你哪所学校最适合你。它能提供一些学校的基本信息,但是无法告诉申请者在该学校就读期间会有什么经历,而对于我们来讲这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在挑选学校的时候,除了考虑自己所期望进入的学校之外,还要考虑被录取的概率、学费、学校的排名等因素,并做一个综合考量。

对于学校而言,适合有很多个方面。学术能力是学校看重的一个方面;有的学校也会关注申请者是否爱好学习、有求知的渴望;有的学校也会关注学生的人格(可以从推荐信里面得知);还有的学校会根据学校自身的某些需求来招收学生,例如如果学校有网球队,就会看重网球技术非常好的申请者。

那么学校是如何对申请者的材料进行评价的?
对申请者非常挑剔(比如名校)以及一些小学校同时看重学生的学业能力与合适程度,而对申请者不那么挑剔的学校以及一些大学校会想要招收更多的学生入学,就会更加看重学生的学业能力(也即是第一个问题)而不那么重视第二个问题。对于不同学校的权衡标准,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NACAC)会提供相关数据,例如某项申请材料的权重。有的学校会在自己的网站上将所招收的学生标准公之于众,例如MIT与密歇根大学。申请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策划自己的申请。

学了本周课程,需要思考如下问题:
应该如何体现出你有能力在所申请学校里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你会通过问自己什么问题来确认一所适合你的学校?
应该如何体现出你非常适合某一特定学校的?


Week 2:

讲师家里的仙人掌的例子:虽然仙人掌不需要多少工夫就能够养活,但是它从来没有长大并盛开过。这与很多申请者的状态如出一辙。许多人挤破头地想要上“好”学校,即使他们并不适合它,也会以“我能适应”为理由搪塞过去。其实,一个人上大学是为了让自己像植物一样开花、茂盛,而不是让自己一直处于勉强适应与生存的状态下。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所能让自己“茂盛”的大学。而做到这一切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自我评价。

面试官特别喜欢的一个问题:说一下你自己(Tell me about yourself)。
这个问题的答案要包含面试官希望听到的内容,而不是你的申请材料里早就已经包含的那些内容,比如你的学校、你的专业、你的家境。你的答案需要包含能够体现出你的内在、你的独特性、你的人格等内容。一个A+的成绩就可以体现这些东西,例如你得A+是因为你经常问问题,而问的出问题是因为你课下会阅读大量的课外材料,这就可以体现出你对学习的热爱等。

自己的偏好:
仔细思考一下,你希望你能在大学里得到什么?有的偏好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影响你的择校倾向;有的则不那么重要。如果说你希望 “大学附近有核反应堆”,那这个偏好就非常关键了,因为符合这个条件的学校相当有限;而“希望自己能读金融专业”就不那么有影响力,因为全世界有这个专业的学校比比皆是。

如果你还是不得其法,就从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开始列清单。学校在哪个州?学校在城市里还是乡村?学校是大是小?就算是面对这样的问题,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偏好。慢慢的发现这些,然后一步步地筛选、验证、调整顺序。清单的前面永远都是你觉得最重要的问题。

从招生人员的角度来自我评估(学业部分):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从一个招生办人员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申请材料。招生办人员审查材料的时候都会有重要的考虑因素,NACAC State of College Admission Report会提供有关这些因素的材料。其中,TOP4都是学术类的因素:
1、大学先修课程的成绩;
2、课程优势;
3、SAT、ACT等标准考试的分数;
4、所有课程的分数。
以上4项在美国比较有代表性,对于国际学生的话还需要考虑两项:
5、 英语语言考试成绩,如TOEFL,IELTS等;
6、 所在国的国家级考试成绩。

讲师着重讲了第2、1、4和6这几项,而它们共同的主题是你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经历了哪些挑战,以及你是如何应对它们的。第2项指的是必修课程,反映的是你为了拿到文凭都学了什么。如果你的必修课是自己选择的,那么你是选择了困难的课程还是容易的课程?你的成绩如何?如果你的必修课是被安排好的,那么这种安排是属于你的国家的特色,还是你的学校的特色?如果是前者,你所在国家教育体系的名声怎么样?如果是后者,你所在的学校水平怎么样?

第1项的先修课是高中生向大学过渡的课程,其运作机制与工作量同大学课程相差无几,难度也会比高中课程大,因此它对于一个高中申请者能否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非常有参考价值。

第4项是你所修过的所有课程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好坏由GPA来衡量。GPA越高自然越好,但是同样的GPA之后的分数构成可能完全不一样。比如GPA等级为B的同学,可能所有课程都是B,可能有很多A也有很多C,还可能各种等级都有但最后平均分是B。这些隐藏在后面的数据可以传达许多信息,例如该学生的强项、弱项,该学生几年学习成绩的走势等等。这些信息不仅对招生人员有帮助,而且也可以帮助你进行自我评估。

最后一项指的是高中毕业所进行的考试,而非大学入学考试(我们国家的高考就不算这个行列了)。由于是全国性的,它可以将全国学生进行横向对比,因此也具有参考价值。我们需要从审查人员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成绩能否让人觉得,我们可以在学术上取得成功。

重要的考试:
申请美国大学所必须要参加的某些考试,如SAT、ACT等都很重要,分数高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它们也不是第一位的,因此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在那上面。SAT与ACT本身就有难度,而它所测验的技巧可以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而提升。与单纯地刷分相比更重要的是根据你现有的考试分数进行规划,比如你的考试分数反映了你的什么优势或者劣势?你的考试分数趋势是怎样的,增长空间有多大?你的学术能力如何?了解这些比单纯考高分更有意义。而且,你的规划也完全可以在你的考试分数增加后进行更改。

对于国际学生而言英语语言考试也很重要。与SAT等不同的是,这些语言考试考查的只是考生的语言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因为不断地练习而得到提升。但和上面一样的是,更重要的也是根据现有的成绩作规划,比如你的目标分数是什么?你预备如何达到这个分数?当你的分数上升的时候,你的规划也可以进行相应的修改。

非学业部分的评估

通过列出自己的课余活动,来发掘自己的潜力(比如领导力)、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但“课外”的东西范围太广,可能难以下手。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基本的问题来开始评估:
1、每日学习结束后我都干些什么?
2、在我的空闲时间我都会做什么?
3、我的娱乐方式是什么?
这些问题帮助我们发现自己愿意花时间去做的事情,而且这不是想当然、心血来潮地花时间,而是长时间持续的一种模式。虽然例子不怎么恰当,但是“学习结束后经常上网”其实就属于这个范畴。不过不要忘了,了解业余生活哦天内共有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找到适合的学校,因此在自我评估的时候,我们需要花时间去想几点:
1、在这件事上花了多少精力?
2、与如果是参加集体活动,那么我在活动里面扮演了什么觉得?(例如组织者)
3、如果是与学业有关的活动,这些活动能否体现出你对学习的热爱?
(以上是视频里出现的一些内容,我们还可以自己挖掘更多)

当你完成了自我评估的时候,你就可以广泛调查自己感兴趣的学校了。我们可以通过访问学校网站等方式来了解一个学校。但是不要为了搜集信息而搜集信息,必须仔细思考网站上的信息与我有什么联系,或者它们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比如,大学通常会通过不同的侧重点来宣传自己的教育质量,有强调排名的、有强调获奖的,有强调教学设施完善的,也有强调自己的学生找工作的起薪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你自己。如果你读大学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关注学校在就业方面的信息对你来说最为必要;如果你读大学是是为了进一步深造(做科研等),那么学校的研究水平及设施就对你至关重要了。此外还有很多因素,例如学校的规模大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校内外住宿条件等等。在琳琅满目的信息中,确定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最为关键。

最后,视频还推荐了Education USA,可以查询很多有关美国留学的信息。


Week 3:

在完成了自我评估后,就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对学校进行筛选与研究了。本周视频有三个主题:
1、在哪里查信息?
2、查哪些信息?
3、如何理解与使用你所查到的信息?


在理解本周所将的内容后,你需要:【不是说你这个星期的作业就是这些】
处理好你的所梦寐以求的东西与现实的关系
制作一个学校清单
制定一个申请计划
如果你现在还不清楚你需要的是什么,那么你需要继续进行自我评估。如果你已经清楚了,你就可以开始搜集与调查了。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因此有的人完成调查的速度会比较快,有的人会比较慢。但是无论如何,你都需要在每一所你钟意的学校上花10个小时(不是总共10个小时!)。同时,你还需要鉴别你所查到的信息的发布对象是谁。有的是给美国学生的,有的是给国际学生的,有的则面向所有学校。例如UC Berkeley的本科生申请信息就有不同的分类。

在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创建一张学校清单。清单的格式随你,可以是表格式、简介式的。在这张清单上,你需要列出你所有的筛选标准(这些标准必须对你很重要),然后根据这些标准去寻找对应的学校。

如果你不知道你需要怎么去列出这些标准,你可以根据你自我评估的结果,列出你很看重的要点。比如你希望去一个大城市里的学校,你就可以列出这点。当然,光是这句话可能还是不知道该怎么给学校排序,所以你还可以追问:这座城市需要有多大?有多少人?城市的基础设施怎么样?【我们这周的作业就是做这个】

你的清单里需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信息:
qualitative information。你希望学校里有什么,或者你希望从学校那里获得什么。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学校录取要求是什么。如TOEFL的最低分等。
process information。有关学校录取程序方面的信息,例如申请的截止日期、你必须提交的档案等等。
你需要从全美4000多个学校里选出几所或十几所你最钟意的学校,光靠几个筛选标准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因此在筛选的同时,你需要逐步进行三个层次的调查工作。

层次1:
这个层次的目标是从成千上万所学校里粗略选出一部分。在初步筛选的时候你需要借助一些网站来进行筛选(这个之后会专门讲)。不过请记住:不要专门依赖某一个网站上的信息。兼听则明。

在这一个以及之后的视频里,主讲人讲的都是网站里的筛选标准分类。它们可能很重要的东西,或者是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概念:
1、专业:
根据专业搜索学校的时候要注意:你所认为的专业名称,在美国可能不一样,也许需要换个名字搜索。如果你是按所在学院来搜索专业,那么则要注意有的专业设立在别的学院名下。例如有的学校的心理学专业设置在教育学院之下。
2、Pre-major(pre+专业名):
带有pre前缀的项目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专业,但它可以为你去读那个专业打基础。例如pre-law。美国在本科阶段不设立法学院,研究生阶段才可以就读。Pre-law可以相当于给研究生升入法学院做准备的。
3、2年学院与4年学院:
只读前者拿不到本科学位,它只是一个通向本科学位的跳板。不过它的费用比较低,花费时间少,比较适合上学之后很快就准备找工作或创业的人。【我感觉国内学生申请这个的应该会比较少吧,猜测……】
后者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模式了,四年学完拿学士学位。
4、私立学校、公立学校、营利性学校:
讲师认为,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有区别的只是校园的大小、学费、助学金政策等等。营利学校的目的就不只是办学了,所以如果有对这类学校感兴趣的,需要更加注意教学质量这个方面,仔细判断。

以上内容不包括一切,更具体的标准需要依照自己的偏好(what you want)来制定与筛选。但是选学校除了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偏好与需求之外,还必须考虑另外一个因素:现实。换句话说,就是自己是否够格进入喜欢的学校。你需要思考并回答这两个问题:
我准备好应付那些高标准学校的一切没有?例如,你能不能在一群“学神”中间生存下来?你应付得了高强度的学习工作吗?你能出色地读完这几年吗?
以我现有的水平被这类学校录取的概率大吗?
要确定这些,你可以以考试分数为标准来筛选学校,例如搜索SAT的要求分数。不过建议将使用这个标准与不使用这个标准所筛选出来的结果进行对比,防止遗漏某些选项。

另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财政问题。学费、生活费等开销是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有的学校会有助学金的政策。Big Future这个网站(之后会提到)就有助学金政策的方面筛选条件。但是,不要因为局限于助学金政策而漏掉了那些不需要花费多少钱就能读的大学。

一般完成了这些标准的筛选,你的学校清单所剩的学校就应该已经不多了。如果还是有好几百所,那么你就应该考虑你的自我评估是否彻底的问题了。进一步弄清楚你想要什么,然后继续筛选。

但是在进入层次2的筛选之前,我们还需要做一件事:理解你找到的信息的含义。有的因素也许会对你非常重要:
1、academic calendar(校历)。美国大学有两种模式:学期制(semester,长15周,分为春、秋两学期)与季度制(quarter,长10周,分春、秋、冬三学期)。前者课程进度较慢,学习可以很深入;后者课程进度很快,要不了多久就得开始准备考试了,当然内容也不会很深。
2、retention rate(保留率),即是大一新生在第二年选择回来上学的比率。这是一所学校是否成功或者受欢迎的重要标准。如果一个学校并没有让学生心甘情愿地留下来上课的能力或制度,学生们自然就会逃之夭夭。全美学校的平均保留率是75%。如果你感兴趣的学校保留率较低,那么你就需要弄清楚原因了:为什么这么低?学生们都做什么去了?
3、Graduation rate(毕业率)。上大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拿到学位。多少人四年拿到学位或者一般学生花几年拿到学位对教学质量是一个不错的参考。如果你感兴趣的学校毕业率很低,你也需要专门地弄清楚原因。
4、Diversity(多样性),你所钟意的学校种族构成如何?主要来自哪些国家或地区?有多少国际学生?国际学生比率很低的学校申请起来就可能不容易。
申请人数、录取率、注册率。这些可以告诉你这所学校受欢迎的程度,但更重要的是告诉你申请这所学校的难度有多大。但要注意,有的公立学校虽然显示录取率高达80%左右,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录的本州学生,因此国际学生需要注意这点。
5、分数的平均分布。包括录取学校GPA,以及考试分数(SAT、ACT或TOEFL等语言考试)。一般是查询中间的50%(mid-range)的分数,然后将你自己的分数与之进行对比。有的学校还规定了申请者某项考试的最低分数,或者是GPA最低值。

最后才提到层次1里最重要的工具:各类网站。有这些网站的帮助你搜集一些信息会更加便利。

提供排名的网站,例如US News网。但除了排名,你还可以查询class size、4-year graduation rate、6-year graduation rate等信息。虽然排名在主讲人这里不怎么被看好,但是它可以用来让你查询一些你所不知道的好学校。众所周知的名校自然不需要依靠排名来宣传自己,但是那些优秀却并不见经传的学校则有必要。反过来,通过排名你也可以得知这些学校,而不仅限于名校。A+ schools for B students以及up-and-coming schools对于查询这类名气不大的好学校很有帮助。
让你了解学校的“人格”的网站,例如unigo.com。这类网站主要是学生对学校的评论。通过它们你可以了解到一个学校里哪些学生最有名、哪些事情最重要、有哪些社团或俱乐部等等。另一方面,你还可以知道其他人对你所在的学校有没有什么刻板印象或者抱怨等等。但要注意这里面的内容都是个人的见解,带有主观色彩,不可偏信。
让你了解招生人员、教授的网站,例如collegeweeklive.com。你可以和招生人员或者该校学生进行视频聊天,通过询问你可以了解到很多网络上找不到的信息。
MOOC网站,例如coursera.org。这类网站让你熟悉一些教授的教学风格,而且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提前体验你所希望就读的那个专业的课程,看你是否真的喜欢。

层次2:
当研究进行到这个层次之后,你就需要了解一些更具体的信息了。由于此时清单里的学校并不算多,你就可以通过访问学校网站来了解信息。

1、招生信息,名为Admission、Prospective Student、Future Student等,提法不一。划分为本科生与研究生两大部分。本科生部分里面有freshman与transfer student两个选项。对于国际学生而言,只要你已经进入了大学,哪怕你打算重读一个本科,也需要在transfer student之下申请。

在这个页面里包含了申请该所学校所要达到的一切要求,例如SAT/ACT分数、语言成绩标准等等。国际学生的话学院会要求你寄送financial document,以便你之后申请签证。但financial document的寄送政策不同学校可能有所不同,有的学校要求在录取结果出来之前就寄过去,如果你没有寄你也就不会被录取;有的学校则是在录取你之后要求你寄送。

此外,有的学校还会在招生信息里公布去年所录取学生的信息,你可以进去参考他们的考试分数、GPA等。

2、Academics,包含的内容较多,大致有:
学业信息,包括学院与专业名称、专业课程表等。你可以在课程表里查看每个专业所要求修读的课程,用以判断你是否觉得感兴趣、是否愿意学。
实习信息。有的学校internship可以用来替代一门课的学分,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参加cooperative education,学生可以获得薪水、全职工作,在此期间不用上学等。
研究项目。他们的研究项目是什么?你是否有兴趣?是否愿意加入?
学生生活。指的是课堂之外的生活,例如运动(学校的球队之类的)、俱乐部或社团组织,以及校园里的重要事件等等。
国际学生办公室,专门为国际学生提供支持与服务的。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政策。
校园媒体或报刊,记录重要的学生、社团以及各种事件。

总而言之,通过了解这些你能够对这所学校的personality有大概的了解。在做完这个层次的调查之后,你的绝大多数问题都应该能够得到解答了。

层次3:
这个层次的调查完全是在你个人的基础上进行。你要做的主要是同学校的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或者网络上的交流。通过这一步你可以不用亲自去参观学校就得到一种更直观的感受。(当然,如果你有条件还是可以去的)

与他们进行联络有两种方式:

学校的宣讲会。有的学校会跑到你所在的国家或城市进行招生宣讲。由于派来的是他们的正式员工,你可以面对面地与他们进行交流、询问。一般学校会在8~9月或者1~3月进行宣讲。你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站、Education USA或者本地的媒体来了解到这方面的信息。你可以在交流后,索要该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以便以后有问题询问。
网络联系。有的招生办工作人员会将自己的邮箱公布,你可以通过发邮件的方式来询问问题。但是有几点需要注意:
你的问题应当是经过精心思考的、有深度的问题。询问一些通过前面阶段的调查就可以得到的信息并不算是好问题。
要报出你的姓名、所在地以及一些重要信息(例如我们在什么时候见过)。这样能得到回复的可能性更高。
由于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可能非常忙碌,不能立即回复你的邮件,尤其是在最忙碌的那段时间。请等待1~2个星期。此后再无回应,可以发送一封礼貌的提醒邮件过去。
一封好的邮件才会得到好的回答。

主动联络学校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向他们展示你对他们的兴趣(demonstrated interest),让他们知道你对他们很关注。这会给他们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在申请的时候多出那么一点点的优势。不过除了之前提到的,还有别的方法可以向他们展示你的兴趣:
如果学校在录取程序有optional interview,你可以选择参加,让他们觉得你在不遗余力地争取被录取的机会。而且,你还可以在面试里亲口告诉他们“why I am fit for your school”。
提前(在申请开放前)向学校寄送成绩单(SAT、TOEFL等)
尽早开始申请。
有的学校在招生信息里会要求每个学校都要展示他们的兴趣,有的学校没有这样的要求,但是你这样做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因为学校都知道,一个申请者一般会同时申请许多所学校,那么他们又怎么知道你申请这所学校是因为你真的想去,还是你只是拉来凑数呢?展示你的兴趣可以把你心中对这所学校的看法呈现出来。

申请策略:
建议一般申请学校以6~8所为宜,最多10所。因为人的精力有限,申请的学校越多,你能花在申请材料上的时间就越少,材料的质量就越不容易保证。10份精心准备的材料绝对比20份随意甚至粗制滥造的材料更有分量。

你所申请的学校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Reach School,也即是申请要求比你的现有水平高的学校,或者是本来要求就非常严格的学校(例如那些名校)。任何人申请这样的学校都不能保证能够成功。
Target School,申请要求和你的水平正好吻合的学校。虽然你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录取,但是至少被录取的概率高于上一项。
Safety School,申请要求比你的水平低的学校。申请这样的学校有比较高的录取概率,但是也不是绝对的。

你的申请名单里需要保证三种类型学校的合适分配。但是无论如何,选择这三种类型的学校时你都需要很喜欢它们,而不要为了什么目的凑数。还向上一周的内容那么说的,大学并不是要求你勉强地求生存,你需要找到一个能让自己绽放的地方。

截止日期的问题:
美国大学的截止日期一般有两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deadline admission,只有一个deadline,过了就不再接受申请材料。这里面又分为三个小类别:
Early Admission或Early Decision:一般是前一年的11月截止,2个月左右出结果。但是这种申请模式是一旦你被录取,你就必须就读这所学校。相当于签了一个人身合同。因此,当你选择这种录取模式的学校时,你必须保证你喜欢这所学校。
Early Action,截止日期与前者类似,也是2个月左右出结果。但是这种录取模式是non-binding的,录取后你也可以选择不上这所学校。
Regular Decision,截止日期是每年1~2月。不过有的学校时间也不同,加州大学系统都是11月30日,University of Texas则是前一年的12月1日。

第二个类型是Rolling Admission。不设截止日期,所有的申请材料都接收,然后进行反复比对。这类学校一般录取标准会比较多。对于这类的学校,最好能做的是早点准备好申请材料并投递,因为越到后面,当名额减少的时候,录取的标准就会变得更加严格。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根据不同的录取模式在不同的时间准备好自己的申请材料。

另外,美国大学还提供两种特殊的录取模式。第一种是conditional admission,在完成了该所学校的语言项目之后,你才会正式成为该学校的学生。反过来如果达不到,就无法被录取。一般高标准的学校不会提供这样的录取模式。
第二种是Bridge/Pathways,也就是在录取你的时候同时将你录入该学校的语言项目,一般在1年左右能够正式地成为该校的学校。


Week 4:

在完成了前三周的任务后,还是要回到第一周所提到的那几种申请材料中来,因为这些材料才是你真正要展现给招生人员的东西,同时他们也会非常仔细地审查你所提交的材料来回答第一周所提及的两个重要问题:你能否在学业上取得成功?你是否适合这所学校?

这周课程的目的有四个:
1、你需要理解学校的招生要求;
2、你需要知道如何提交你的申请材料;
3、你需要知道这些材料可以被怎么使用;
4、你需要规划你准备这些材料的时间。
基本上招生人员对每一份申请材料只有大约20分钟的审查时间,甚至更短,你就需要让你的材料直接、简洁,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你适合这所学校的理由展现给他们。在完成这些材料的时候,你需要问你自己:

我该怎么回答那两个重要问题?
我的优势是什么?如何展现出来?
我的劣势是什么?如何陈述?
我是谁?(通过阅读你的申请材料,招生人员需要知道你这个人,以便判断你是否适合这所学校)
怎样使我的申请材料直接、清晰、简洁?

一、申请表
申请表有两种大的类型,其一是许多所学校都通用的申请表,例如common application或者universal college application;其二是有些学校专门使用的申请表格,例如MIT就有自己的申请表、UC学校也有自己的申请表。

仅是填完申请表并提交并不代表任务完成的,很多时候你需要缴纳申请费;以及适用common application与universal application的学校通常会针对自己学校的情况额外要求申请者填写一些信息,叫做school supplements。有的school supplements只是几个问题,有的却是好几篇essay,难度和花费的时间精力各有不同。

申请表是你留给招生人员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此对这一步骤不可马虎。所有必要的选项必须正确地填写,答非所问可能会让人怀疑你的能力。另一方面,有的申请表在某些地方会标明“选填”,对这些部分不要轻易地跳过。试问如果它真的毫无用处,那么何必把它放在申请表里呢?

二、学业档案
你的学业档案就是你的成绩单,反映了你在你就读的学校是否学业有成。它包含你在学校里都上了什么课以及取得了哪些成绩。如果你是本科生,你还必须要提交你取得高中学历所参加的考试的成绩单。(不是高考,在我们那里似乎管这叫会考)成绩单的提交有几点需要注意:

成绩单必须要交英文版的。如果你的学校不提供英文成绩单,你需要找专业人士将其翻译成英文。有的地区的Education USA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如果他们不提供的话,会告诉你所在地区哪些公司具有这样的资质,让你去找这些公司翻译。完成翻译后,在寄送的时候必须原件与翻译件一起寄过去。
申请多所学校意味着你需要多份成绩单。有的学校还会要求你同时寄两份成绩单过去。
成绩单必须是官方的。直接从你所在的学校地址寄出才能算official,这一点与后面的SAT或者语言考试成绩单的寄送是一个意思。但是与它们不同的是在这里,学校可以接受由学校地址以外的寄出的成绩单。
如果你的学校只愿意出具一份官方成绩单,可以将其复印。但是复印件必须经过证明(attest)之后才能具有原件的效力。有的地方Education USA就提供这种证明的服务,但是有的地区你还得找专门的公司来做。如果有翻译件,那么也必须一起attest。
有的学校要求你寄出的成绩单的等级制换算成美国使用的等级制,这个过程叫credential evaluation。你需要让授权的美国机构来操作。
成绩单送到学校后,学校也有审查的方法。这里面也有几点:

课程。有的课程对你的申请更重要,也是学校更看重的地方。如果学校要求修读的课程你没有修读,在不同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后果。比如你申请的学校要求你修读微积分,如果你是数学之类的理工科专业,没有修读这门课对你的影响就会很大(因为你有条件修读但是却没有这么做);如果你是文史专业,那么这个影响就会小一些。

成绩。学校除了会看总体成绩之外,还会看每一科目单独的成绩,从而了解你这个人。假设你文史类课程分数很高,数理化很差。对艺术学校而言数理化很差影响不大,但有的学校偏重全才的学校就会觉得你不符合他们的要求。

有关成绩的很多点在前面的课程里有提及过。在这里比较重要的是,有时候你需要对你的成绩作出解释。比如你明明可以修读更有挑战性的课,你为什么没有这么做等等。填写Common application时就可以在additional information里面进行解释。如果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显得你的成绩单“不那么好看”,你需要通过解释告诉学校,让他们不要直接认为是你水平不行。

对于成绩单里的这些东西,你需要自己提前进行审查,并且思考学校会怎么看待里面的问题,然后在适合的地方作出解释。如果等到招生办来发现这些问题,那么你已经没有几乎弥补了。

三、SAT/ACT考试分数
这些考试比较重要,但是不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竞争高标准学校的时候它才会变得更加有分量。因为这个原因,有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否参加SAT或ACT考试。(fairtest.org可以查询)

有的学校不要求国际学生提交SAT等考试成绩,但是这些学校没有办法通过提到过的网站查找,所以只能碰见一个是一个。

SAT或ACT成绩单必须直接由考试机构寄出,否则招生办一律不予接受。

学校在审查材料的时候只关注你的最高分。一旦你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就不用再看了。只有你没有达到学校要求的时候,学校才会深入地审查你的分数。另外,如果你在提交申请的时候仍然打算继续考试,一定要在材料中说明并告知考试时间。通常招生人员愿意等你的最新成绩。但总的来说,没有达标并不代表你一定会被拒绝,只是被录取的几率会下降。

大多数学校都认可SAT与ACT,你可以从中选择更适合你的考试。两者有一些区别,比如SAT分为三部分,ACT分为五部分。考试内容有所不同。又比如SAT问题较少,但是较深;ACT问题较多,每道题的答题时间较短。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这两种考试的特点来选择一个更能体现“我是谁”的来考。它们的官网上都会有试考的题目,如果做完了这些还是无法区别就参加一次实战,然后根据情况决定专攻哪一个。

网上有流传SAT考试次数有限制的问题,这个并不属实。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来决定是否进行“二战”,但是所有考生二战的分数都是有升有降有不变。单纯地看概率,你第一次考试分数越高,那么你就越有可能下降;分数越低就越有可能上升。

四、语言考试成绩
语言考试如TOEFL与IELTS等有许多地方和SAT/ACT考试的要求是一致的,比如成绩单必须由考试机构寄出等等。但是也有几点不同:

语言考试只测试你的语言能力,但是它考察的是你的学术英语的能力。里面的内容在你之后的大学生活里都会用到,例如听课、读课本、与人交流或者上台展示以及论文写作等。你的英语可能比较好,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就必然能应付大学生活。
许多学校提供语言考试的标准是最低分。达标了就没有问题,如果没有达标就很可能被拒绝。因为如果你的语言成绩不达标,你很可能没办法在大学里正常地生活或者学习。有的学校还提供录取学生的语言考试平均成绩,你可以通过它才估计自己所处的位置。如果你的考试分数达标,但是离平均成绩还差不少,你可能还得准备下一次考试争取取得更高的分数。
学校通常不限定学生必须考SAT或ACT,但会介意你参加的哪一种语言考试。并不是所有的学校对待雅思和托福都是一个标准。
最后,语言考试考察的只是语言技能。当你的语言技能提升的时候,你的考试分数也可以提升!

五、Essay
这是唯一一个你向学校传达你的心声的平台。学校可以通过你自己写的东西来了解你这个人。一篇essay的主题就是要向学校传达who you are的信息。

有的同学会在自己的essay里列举一大堆自己做过的“有成就”“有分量”的事情,但这些并没有实现essay的主题。写essay最重要的是要不断的问自己:why?how?比如你写自己登山,需要着重写的不是登山这件事,而是你为什么要选择去登山?你如何克服困难做到的?它带给了你什么影响?这样才能够让学校了解你这个人。

Essay的写作有三个技巧:
Tell the story。你需要讲故事,通过不同的故事来串联其你这个人。
Get personal。需要写一些专属于你的事,而不要写得千篇一律。当然,这里也不鼓励把自己内心的黑暗面之类的抖出来。
Be detailed。尽量多的细节,这可以使你的故事生动、容易被记住。

招生人员可以通过你的essay了解你的写作水平。请保证自己写出的essay与自己考出的那个语言考试成绩相符,不然会使人怀疑。比如你的托福105,写作满分,那么你就别写出托福70分那种水平的essay。

每篇essay需要修改3~5次才能最终定稿。每次修改你可以让别人帮你检查一下遣词造句的问题,或者是站在招生人员的立场上阅读一下,提出建议。但是千万不要让别人替你代写,因为你不能指望别人能够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如果你要申请多所不同的学校,那么你很可能得根据这些学校的要求写出好几篇essay,因此你的时间必须好好规划。

最后,essay写得出彩、让人印象深刻并不容易,你要避免落入俗套,千篇一律。

六、推荐信
推荐信忌讳写得假大空。如果要让学校了解你是个怎样的人,你就必须有论点有论据地说服别人。首先,这里有三个写推荐信的要点:

详细。推荐者对你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一些形容词或词组上,他们写的内容必须有深度。而且,他们写作的时候也需要回答这几个问题:为什么你是他们见过的最聪明的学生?为什么他们相信你可以取得成功?就像essay一样,通过“为什么”这种问题来折射出你这个人来。
讲故事。推荐者肯定会和你很熟,如果他们连一两个你的故事都记不得,那么就很值得怀疑了。和上一条一样,讲故事也是要说明你是个怎样的人,相当于给论点添加论据。
其次,选推荐者的重要程度不亚于推荐信本身。一般建议选一个你的任课老师,一个不是老师的其他人(如你实习单位的老板或上司)。任课老师最好能和你要申请的专业有联系,而你的上司或老板则是可以从侧面来反映你的能力。你选的人除了自己要有一定的资历之外,还必须了解你,最好能欣赏你、和你关系很好,这样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可以更丰富。

再次,推荐信绝对不能自己写。当然,在我这里我还没看到过负责到愿意亲笔写推荐信的老师,如果你能找到一个那就谢天谢地吧!但如果你找到的、愿意帮你写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写推荐信,那么你就有义务去把这些要点教给他们。你也可以和他们讨论可以写的内容,想想你的故事等等。总而言之,一封好的推荐信是两个人合力完成的。(shared responsibility)一般来讲你本人不能够看到推荐信的内容,虽然你也有权利可以这么要求。这里建议你放弃这个权利,因为这样可以让写推荐信的人更加诚实的写作。

之后,推荐信可以选择在网上提交或者邮寄。一般学校会喜欢前者。无论如何,推荐信的准备都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尤其是如果你打算邮寄到学校的话。你需要规划好向推荐者发出请求、等待、取回推荐信的这些时间。一般留4周左右来写作会比较合适,少了则质量不容易保障,多了那么推荐者很可能会将你的请求拖到将来去做。

最后,推荐信可以不用英语写作,如果你们的母语更能写好的话。但是需要进行专业的翻译。

七、就读学校的信息(school profile)
你要申请的学校未必了解你所就读的学校,此时你需要发送一份你就读学校的简介来帮助他们了解。简介里可以有学校地址、就读学生数目、学校类型、成绩的计算方法等内容。总而言之这些是帮助学校了解你所就读的学校的水平,以及你在你所就读的学校里的水平。如果你的平均成绩是85分,你们年级最优秀的学生有96分,这给招生人员的感觉和你们年级最优秀的学生有88分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的学校规定申请人必须要有school profile,否则就不予录取。因此这份文档很重要。

如果你的学校没有专门的school profile,你就需要自己创建一个。你可以找学校里的专门人员来协助你。无论如何,你要规划好你创建school profile的时间。在提交的时候,你也可以选择网络提交或者邮件提交两种方法。

【这门课更像是面向高中生申请本科的课程,而且我似乎没有在本科生申请研究生的页面里看到有这一项。不过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仔细阅读学校的录取规则,防止有所偏差】

八、参加过的活动清单
你喜欢参加什么样的活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你是什么样的人。但是列出的活动不是越多约好。前几周的课程里有提到,你需要写出自己花费了一定时间、经常做的事情。活动的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

列出activity list有几个要点:
1、写出你每周花费多少时间在这些活动上;
2、写出你每年花费多少时间;
3、参加这项活动持续了多少年。
另外,你还需要写明你在这些活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比如组织者等。

不同学校对活动清单的重视程度、评判方式不一样。有的看重参与的程度,有的看重参与的种类。有的学校很重视这张清单,有的则不那么重视。

你需要好好回想一下自己经常参加的活动。如果没有什么活动可以写,你可以抓紧时间去参加,这没有什么时间限制。

九、其他
有的学校在上述八种档案材料之外还会有别的特殊要求。这里列出三种:
1、Statement of finance,资金证明。这个档案是你获得I-20表格的关键,而I-20关系到你能否获得F-1签证。
2、面试。有的学校不设置面试;有的学校设置可选的面试,但是愿意参加面试的人更有机会录取(例如MIT);有的学校要求所有申请者必须参加面试。这里推荐在可选的状态下去参加面试。一来这样可以如上一周课程所说的那样向学校展示你的兴趣,二来你可以亲自回答他们“你为什么适合这所学校”这个问题,这比单纯的文字叙述更有说服力。
面试需要你做好准备,可以让家人或朋友帮助你“模拟面试”,以及好好准备那些很可能会被问到的“经典问题”。不过最重要的是,你需要保持放松,更好地展现你自己。
3、有的学校,例如艺术学校,需要你提交你的作品;或者有的与写作相关的专业,也会要求你提交你写的样本。如果学校有这样的要求,你需要提前规划,认真准备。

终于到了最后了。从总体的角度来看你的申请材料,你需要用一些共同的主题来贯穿全部。你的申请材料最好能共同反应一些主题,但是又不做到相互重复。Academic document在学业方面展示你的某个主题,activity list在课外活动上展示这个主题。

但是你的申请材料的主题还不能相互矛盾,如果你在其他材料里展现你的能力,但是为你写推荐信的人却某种程度地透露了你的能力其实不怎么样;或者如果你宣称你特别热爱某个课程,但是你在这门课上的成绩却很差。这些都会对你的申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总的来说,你需要通过共同的主题将你的申请材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1+1>2的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