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需要知道的缓存知识总结

大厂技术  高级前端  Node进阶
点击上方 程序员成长指北,关注公众号
回复1,加入高级Node交流群

引言📇

HTTP缓存是一种用于提高网站性能和减少带宽使用的技术。当用户访问一个网页时,浏览器会下载页面上的所有资源(如HTML、CSS、JavaScript等),这些资源会占用大量的带宽和时间。为了减少这些资源的加载时间,HTTP缓存机制被引入。📚︎

缓存分为强缓存协商缓存两种,强缓存不能缓存地址栏访问的文件,协商缓存可以缓存地址栏访问的文件。

1、强缓存🛅

由服务器设置过期时间,在该时间到期之前,浏览器会直接从本地缓存中获取资源。

强缓存的实现方式有两种:ExpiresCache-Control

1.1、Expires❤️❤️🤍🤍🤍

Expires 是 HTTP 缓存机制中实现强缓存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在响应头部中加入一个过期时间来控制缓存。Expires 的值是一个日期,格式为:Wed, 21 Oct 2015 07:28:00 GMT。它表示该资源的过期时间。当浏览器再次请求该资源时,会判断是否在该过期时间内,如果是则直接从缓存中获取资源,否则重新向服务器请求。

要设置 Expires 头部,需要在服务器端进行配置。例如,在 Nginx 中可以使用expires指令来设置过期时间:

location / {
    expires 1h;
}

注意⚡⚡:由于Expires是基于客户端时间计算的,如果客户端的时间与服务器的时间不一致,则可能会影响缓存效果。

1.2、Cache-Control❤️❤️❤️🤍🤍

Cache-Control 是通过在响应头部中加入 Cache-Control 字段,并设置max-age值来表示该资源在多少秒内有效(即缓存的最大时长)。

Cache-Control响应头的最常用格式为:

Cache-Control: max-age=<seconds> // seconds 是缓存的时间,单位是秒

当浏览器请求资源得到的响应头中带有 Cache-Control 响应头时,浏览器会将该资源缓存到本地。在下一次访问该资源时,同时满足下述条件,浏览器就会使用本地资源(即缓存),而不重新去服务器请求该资源:

  1. 缓存时间未过期

  2. URL未发生变化

  3. 请求头中没有 Cache-Control: no-cachePragma: no-cache 这两个信息(强制刷新会在请求头中添加 Cache-Control: no-cache

注意⚡⚡:直接通过浏览器的地址栏访问的资源缓存会失效(跟强制刷新一样会在请求头中添加 Cache-Control: no-cache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页面来实践一下:

目录结构,我们准备两个文件 index.jsindex.html ,再准备两张图片:

http
|--- index.js
|--- index.html
|--- 1.jpg
|___ 2.jpg

index.js

提供一个 node 服务,用于返回浏览器请求的资源(index.html 和图片)

// index.js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const fs = require('f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let filePath = path.resolve(__dirname, req.url === '/' ? `index.html` : '1.jpg')

  res.writeHead(200, {
    'Content-Type': req.url === '/' ? 'text/html; charset=utf-8' : 'image/png',
    'Cache-Control': 'max-age=86400', // 缓存一天
  })
  const fileStream = fs.createReadStream(filePath)
  return fileStream.pipe(res)
})

server.on('clientError', (err, socket) => {
  socket.end('HTTP/1.1 400 Bad Request\r\n\r\n')
})

server.listen(8080, () => {
  console.log(`opened server on http://localhost:${server.address().port}`)
})

index.html

一个简单的页面,包含一张图片,因为我们会直接通过浏览器的地址栏访问 html,所以 html 的缓存策略会失效。这里我们判断缓存是否生效是通过页面中的图片去判断的。

<!-- index.html -->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Hello World</title>
</head>
<body>
  <h1>Hello World!</h1>
  <!-- 别忘记替换成你的图片名称 -->
  <img src="./1.jpg" title="123">
</body>
</html>

然后随便准备两张图片就可以了,我们在项目的跟目录使用 node index.js 来启动项目。如下图提示,就表示启动成功,然后我们通过浏览器访问 http://localhost:8080/ 就能看到我们的页面了。

3cd0b4792cbf3b18f713125ac43048f7.jpeg
image.png

首次请求 我们主要看图片的请求头跟响应头就行(因为html的缓存会失效)。

782afd86cb01686d5febc63f8dbf991f.jpeg
image.png
8517067ba4f67573b435cc03172cfde0.jpeg
image.png

刷新页面(非强制刷新)

第二次的请求可以看到请求的 Size 变成了 memory cache,并且 Time 也变为了 0。再进一步看请求头和响应头,请求头中的 Cache-Control: no-cache 属性没有了,并且浏览器会给出一个警告:Provisional headers are shown. Disable cache to see full headers.。大致意思就是当前使用的是缓存的临时文件,禁用缓存后才可以查看完整的请求头。

9cc936e140cb622419e7b0ea0594c8c1.jpeg
image.png
89bb1528dad7c632bbc3f9be0db17dbe.jpeg
image.png

验证缓存

上述的方法可能并不一定让你相信我们使用的是缓存文件,而不是重新请求的资源文件。

一开始我们准备了两张图片,现在使用的是 1.jpg,还有一个 2.jpg,我们把 1.jpg 删除了,然后把2.jpg 改名成 1.jpg,然后刷新页面(非强制刷新),就会发现虽然我们图片更改了,但是图片并不是我们后面改名的那个图片,还是之前的图片。

2cfa0084eed85d376e5b1b5a0ec12b04.jpeg
image.png

强制刷新后就能看到,我们替换的图片生效了,请求头中也带上了 Cache-Control: no-cache 属性。

f106cae3bcfe5197e5b4bacec00495eb.jpeg
image.png

2、协商缓存

利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来确定是否需要重新获取资源。

协商缓存有两种实现方式:If-Modified-SinceETag

当浏览器第一次请求资源时,服务器会返回该资源的 ETag 值和 Last-Modified 时间。当浏览器再次请求该资源时,它会将这些值作为请求头部的 If-Modified-SinceIf-None-Match 字段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会比较这些值与资源的当前状态,如果资源没有发生变化,服务器返回 304 Not Modified 响应,告诉浏览器可以使用缓存的资源。

如果资源已经发生了变化,服务器会返回新的资源,并更新 ETagLast-Modified

2.1、If-Modified-Since ❤️❤️❤️❤️🤍

利用响应头的 Last-Modified 来设置缓存,并在下次请求的请求头中携带 If-Modified-Since 来判断该资源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返回新的资源,并更新 Last-Modified 属性,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返回 304 跟空的 body

对强缓存的例子稍微修改一下

// index.js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const fs = require('f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let filePath = path.resolve(__dirname, req.url === '/' ? `index.html` : '1.jpg')
  const stat = fs.statSync(filePath)
  const lastModified = stat.mtime.toUTCString()
  const header = {
    'Content-Type': req.url === '/' ? 'text/html; charset=utf-8' : 'image/png',
    'Last-Modified': lastModified
  }
  // 判断资源是否发生变化
  if (req.headers['if-modified-since'] === lastModified) {
    res.writeHead(304, header)
    res.end()
  } else {
    res.writeHead(200, header)
    const fileStream = fs.createReadStream(filePath)
    return fileStream.pipe(res)
  }
})

server.on('clientError', (err, socket) => {
  socket.end('HTTP/1.1 400 Bad Request\r\n\r\n')
})

server.listen(8080, () => {
  console.log(`opened server on http://localhost:${server.address().port}`)
})

首次请求

响应头携带 Last-Modified: Mon, 05 Jun 2023 08:57:17 GMT 属性,告诉浏览器这个文件需要缓存。

0561d0d900f34d91eb9d325c6cdfd519.jpeg
image.png

刷新页面(非强制刷新)

第二次请求,响应状态码变为 304,并在请求头中携带 If-Modified-Since: Mon, 05 Jun 2023 08:57:17 GMT 属性,表示浏览器使用缓存文件。

bf463ae25eda61ff50fe162f3d58c432.jpeg
image.png

改变html文件

把 html 中 的 Hello World! 改为 Web Html,并刷新页面(非强制刷新),发现响应状态码变为 200 ,并且更新了页面和响应头的 Last-Modified 属性。

8b2bd1d5743b81fc7075d5112eee2ca0.jpeg
image.png

注意⚡⚡:如果资源的修改时间只精确到秒,而不是毫秒,可能会导致缓存失效。此外,如果服务器上的资源被修改了,但修改时间没有更新,也会导致缓存失效

2、ETag ❤️❤️❤️❤️❤️

ETag 基本上与 If-Modified-Since 一致, 利用响应头的 Etag 来设置缓存,并在下次请求的请求头中携带 if-none-match 来判断该资源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返回新的资源,并更新 Etag 属性,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返回 304 跟空的 body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const fs = require('f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crypto = require('crypto')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let filePath = path.resolve(__dirname, req.url === '/' ? `index.html` : '1.jpg')
  const fileContent = fs.readFileSync(filePath)
  const hash = crypto.createHash('md5').update(fileContent).digest('hex')
  const etag = `"${hash}"` // etag需要加双引号
  const header = {
    'Content-Type': req.url === '/' ? 'text/html; charset=utf-8' : 'image/png',
    'Etag': etag
  }
  if (req.headers['if-none-match'] === etag) {
    res.writeHead(304, header)
    res.end()
  } else {
    res.writeHead(200, header)
    const fileStream = fs.createReadStream(filePath)
    return fileStream.pipe(res)
  }
})

server.on('clientError', (err, socket) => {
  socket.end('HTTP/1.1 400 Bad Request\r\n\r\n')
})

server.listen(8080, () => {
  console.log(`opened server on http://localhost:${server.address().port}`)
})

这里的测试证明就不写,不然这文章的字数就太水了,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原文:https://juejin.cn/post/7241095368179957820

作者:——树深遇鹿

Node 社群

 
 

我组建了一个氛围特别好的 Node.js 社群,里面有很多 Node.js小伙伴,如果你对Node.js学习感兴趣的话(后续有计划也可以),我们可以一起进行Node.js相关的交流、学习、共建。下方加 考拉 好友回复「Node」即可。

df37449dac399fac2f259ad43356bfa0.png

“分享、点赞、在看” 支持一下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2021前端面试真题pdf是一个面向前端开发人员的面试准备资料,里面包含了一系列与前端开发相关的问题和答案。该pdf的目的是帮助前端开发人员更好地准备和应对面试,提高面试成功的机会。 该pdf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HTML、CSS和JavaScript基础知识:这些问题涉及到HTML标签的用法、CSS属性的应用和JavaScript语法等基础知识点,考察面试者对于前端基础的掌握程度。 2. 前端框架和工具:这些问题涉及到常见的前端框架,例如React、Vue等,以及前端开发常用的工具,例如Webpack和Babel等,考察面试者对于一些流行的前端框架和工具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3. 前端性能优化和安全:这些问题涉及到前端性能优化的技巧和策略,例如减少HTTP请求、缓存、懒加载等,以及前端安全的相关知识,例如跨站脚本攻击(XSS)和跨站请求伪造(CSRF)等,考察面试者对于前端性能优化和安全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4. 前端面试题和项目经验:该pdf中可能包含一些真实的前端面试题目,以及要求面试者提供自己在前端开发领域的项目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评估面试者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通过研究和回答该pdf中的问题,前端开发人员可以对自己的前端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复习,为面试做好准备。此外,该pdf还可以帮助面试者了解当前前端开发领域的热点和趋势,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