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

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正在被别人主导着!

早上起来本该去洗漱吃饭,但我们下意识拿起手机刷短视频,看到一个美女或者感兴趣的话题,下意识的点进去,就此没完没了。

到了饭点本该是买菜做饭,而是下意识的拿起手机点外卖。

工作或者学习遇到点困难时,下意识的选择放弃或者休息会再说。

当你在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时,本应认真聆听以期学到点东西,领悟点精神。但稍微有点扰动,人还在端正的坐着,但精神已经飞向遥远的天边。

比尔盖茨的父亲曾经同时让盖茨和巴菲特写下自己成功的秘诀,他俩不约而同的写“专注”。

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情况下不是因为智商有多高,而是专注力远高于侪辈。

和尚念经,不是让佛祖感知到自己的虔诚,而是消弭周围的干扰,能够专注的感悟精深的佛理。

古人讲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可见想要获取真正的知识,不能控制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现在喧嚣的生活偏偏对我们的专注力有个极大的消耗,外部干扰让我们不胜其烦,完全没有一个连续的时间供我们学习和工作。

然后就形成了一个怪异的逻辑闭环:被打扰—>无法专注—>怨天尤人—>学习或工作效果差—>无法摆脱当前环境—>被打扰。这就导致我们一直在很差的环境里学习和工作,恶性循环。

这里的被打扰当然不只是外部的,自身的原因是更主要的,身在此地神游物外,居然是很多人自以为摆脱身体束缚而进行的灵魂旅行。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物体是运动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我们无法专注的主要原因不是外部的打扰,而是自控能力差。

我们无法控制自己不玩手机,我们无法控制自己不走神,我们无法说服自己放弃享乐,我们无法让自己持续做出改变。

庆幸的是,不是你我才有这样的烦恼,专注力本就是反人性的且极其稀缺的资源。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中显示,当动物们饥饿时,它们会专注的捕猎和获取食物,但一旦吃饱就开始享受“生活”。而人的天性源于动物性,所以如今早已实现温饱目标的我们当然没有太多危险意识和紧迫感。

这就像高考,大部分人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几乎可以说是一考定终生,所以大家都极其重视,不管是学渣还是学霸,高考的弃考率都极低。考研或者考公就不一样了,反正已经有了本科文凭,就算考不上也能去工作,有了退路了就出现大量的弃考。考试尚且如此,考前准备就更可想而知了。想当年,我们班想考研的人大概有20多个,最后真正考完的人不到10个,考上的也就2个。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话不只是说说而已。

想要控制自己的意识,就要做到两点。

第一,身心合一,动念一致。吃饭的时候要感受咀嚼和舌尖带来的美味,跑步的时候要去感受抬腿和摆臂带来的冲击,睡觉的时候就应该放松心情和肌肉,迅速进入睡眠的状态。

第二,要经常的审视自己。当前我在做什么,想什么,想的和做的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要及时把思绪拉回来,切实的感受当下的感觉。

如此这般,只要下定决心改变自己,我们的意识一定能得到控制,让我们学习和工作更有效率。

李大钊告诉我们:学要学个踏实,玩要玩个痛快。

思想和行动总是不在一起,注定是碌碌无为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