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S 总结

32 篇文章 1 订阅

1.QOS的两种模型

QoS的实现模型主要有集成服务模型(IntegratedService)和差别服务模型(DifferentiatedService)。集成服务模型是端到端的基于流的QoS技术,它通过信令向网络申请特定的QoS服务,网络在流量参数描述的范围内,预留资源以承诺满足该请求。差别服务模型是一种基于类的QoS技术,它在网络边界将数据流按QoS要求进行简单分类,并根据业务的不同服务等级约定,有差别地进行流量控制和转发来解决拥塞问题。

1.1集成服务模型(IntegratedService)

   Int-Serv的最大缺点是可扩展性不好。路由器需要为每个资源预留维护一些必要的软状态(SoftState)信息;在与组播应用相结合时,还要定期地向网络发资源请求和路径刷新信息,以支持组播成员的动态加入和退出。这些操作要耗费路由器较多的处理器和内存资源。在网络规模扩大时,维护的开销会大幅度增加,对路由器特别是核心路由器线速处理报文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于会使路由器无法承担。Int-Serv不适宜于在流量汇集的骨干网上大量应用

   

 Qos总结

RSVP消息分为以下几类:

路径消息:每个发送主机周期性地为它产生的每个数据流发送一个路径消息

预留(Resv):预留消息携带着预留请求,沿着关于本次会话的数据流的预留路径,一跳接一跳地从接收端发送到发送端

路径撤消消息:收到一个PathTear(路径撤消)消息则删除一个匹配的路径状态

预留撤消消息:收到一个ResvTear(预留撤消)消息则删除一个匹配的预留状态

路径错误消息:处理路径消息时的错误PathErr消息)

预留错误消息:处理预留消息时的错误ResvErr消息)

证实消息:发送ResvConf消息)

1.2差别服务模型(IntegratedService)

与Int-Serv不一样,采用Diff-Serv模型的应用程序在发送报文前无须预先向网络提出申请,它通过携带在IP报文头部的QoS参数信息,来告知网络结点它的QoS需求。

这类标识QoS需求的信息犹如一种“带内”信令,报文传播路径上的各个路由器都可以通过对它的分析来获知报文的服务需求类别。Diff-Serv在提供服务时,为属于同一需求类别的分组提供同样的服务策略。因此,如果报文已被正确标记了服务类别,下游的路由器只需对这些类别进行识别即可,一般无须进行复杂的流分类。

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适宜于在骨干网络中应用。

1.2.1差别服务模型的过程

 

 2.png

1.2.2报文分类:                         

在网络边缘把不同服务质量要求的业务分成不同类。在网络核心则根据报文类别的不同进行处理。Qos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分别是COS,IPPrecedence,和DSCP,分别介绍如下:

 

 

 3.png

Qos总结

 

Qos总结

单中继段行为——PHB

   快速浏览:DefaultPHB为000000;CS为XXX000;EF只有一个固定值101110,IPPrecedence为5;AF包括AF1-AF4,一共有12个值从001010到100110前三位表示属于AF几,后三位表示丢弃的可能性。

PHB是网络节点对报文调度、丢包、监管和整形的处理,每类PHB都对应一组DSCP

  PHB只定义了一些外部可见的转发行为,没有指定特定的实现方式

  IETF DiffServ工作组目前定义了四种PHBDefaultPHB,Class-Selector PHB,EF,AF。

DefaultPHB,DSCP为“000000”;代表当前Internet尽力而为的服务

  Class-SelectorPHB,DSCP为“XXX000”,X为0或1;代表的服务等级与在现有网络中使用的IPPrecedence保持相同,当X为全0时,就是DefaultPHB

  Expedited ForwardingPHB,DSCP为“101110”;代表DiffServ网络中最高的服务质量,在有带宽确保的情况下,发包速度大于收包速度,适用于VOIP、虚拟租用线等实时业务;可通过优先队列、低时延队列或RTP实时队列等多种队列机制来实现

   AssuredForwardingPHB,RFC2597;代表带宽有保证、时延可控的服务,适用于视频业务、VPN业务等,AFPHB定义了4个服务等级(分别对应一定的带宽及缓存),每个服务等级有3个分组丢弃优先级

6.png

   在QoS具体实施过程中,网络运营商可根据业务的需求,采用多种机制灵活定义DSCP及PHB,例如可用“101110”或“101”代表EFPHB,EFPHB可通过优先队列、RTP实时队列或低时延队列来实现

 

1.2.3拥塞管理

当接口发生拥塞时,提供丰富的队列机制对拥塞的报文进行缓存和调度。

常见的对类包括以下几种:

先进先出队列FIFO( First In, First Out Queueing )

某些接口是默认开启FIFO队列的,不需要手工配置。速率大于E1 (2.048Mbps)的接口全部默认开启FIFO队列

1.2.3.1优先队列PQ(PriorityQueueing)

PQ被称为优先级队列,是因为PQ在发生拥塞时,只传优先级最高的数据,只有当优先级最高的数据全部传完之后,才会传次优先级的数据。PQ中有4个队列,分别是high,medium,normal,low,可根据数据包的IP优先级或DSCP等标识将数据包分配到各个队列中,在发生拥塞时,PQ先传high中的数据,直到全部传完之后,才会传medium中的数据,同样只有medium中的数据传完之后,才会传normal中的数据,最后等前面三个队列的所有数据都传完之后,才轮到low中的数据。由此可见,如果高优先级的队列没有传送完毕,低优先级的数据将永远不会传递,造成两级分化,使较低优先级的数据转发困难。虽然PQ只有在高优先级队列数据包全部传完的情况下,才会传下一个队列,但是可以限制每个队列一次性传输的最大数据包个数,当某个队列传输的数据包达到最大数量之后,无论是否还有数据包,都必须传递下一个队列。

1.2.3.2 定制队列CQ(CustomQueueing)

CQ中有1到16共16个队列轮循,每个队列可以限制可传的数据包总数,但实时数据不能得到保证。将数据包分配到CQ的各个队列中,当网络发生拥塞时,CQ先传第1个队列中的数据,当传到额定的数据包个数后,就接下去传第2个队列中的数据,同样是传到额定的数据包个数后,再传下一个队列,以此类推荐,直到传到第16个队列后,再回过去传第一个队列。CQ除了1到16个队列外,还有一个0号队列,但是0号队列是超级优先队列,路由器总是先把0号队列中的数据发送完后才处理1到16号队列中的数据包,所以0号队列一般作为系统队列,许多IOS不支持手工将指定数据分配到0号队列。在配置1到16号队列时,用户可以配置每个队列同一时间可以占用接口带宽的比例,相当于限速。

1.2.3.3加权公平队列WFQ(WeightedFair Queueing)

WFQ是一个基于Weight的公平队列,之所以说WFQ是公平的,是因为WFQ根据数据包的IP优先级来分配相应的带宽,优先级高的数据包,分到的带宽就多,优先级低的数据包,分到的带宽就少,并且所有的数据包在任何时刻都可以分到带宽,这就是它的公平之处WFQ根据数据流的优先级来分配带宽,优先级越高,带宽就越大。但是由于数据流是根据数据包的源IP,目的IP,协议,端口号,以及会话的socket由系统来确定,无法手工指定,因此可控性不强。在配置WFQ时,最好已经将不同的数据设置好不同的IP优先级,否则所有的流得到的带宽都是一样的,而没办法保证重要的流量。WFQ根据每个流的IP优先级,将接口的可用带宽分配给每个流,计算方法为:

例如现有4个流,IP优先级分别为0、1、3、5,WFQ将所有流的IP优先级相加,结果为0+1+3+5=9,而9做为分母;然后每个流的IP优先级作为分子,最后得出每个流分配到的带宽为优先级为0得到的带宽为0/9,优先级为1得到的带宽为1/9,优先级为3得到的带宽为3/9,优先级为5得到的带宽为5/9,这样就可以依靠流的IP优先级分配相应的带宽了,为了防止默认的数据包得不到带宽,最后需要将上面的算法重新调整,结果为4个流的IP优先级分别为0、1、3、5,将原来的优先级全部加1,分别为0+1=1、1+1=2、3+1=4、5+1=6,然后将这些值全部相加,结果为1+2+4+6=13,将13做为分母,然后每个流的IP优先级加1后的值做为分子得到最终带宽

注:所有带宽小于或等于E1 (2.048Mbps)的接口,默认都启用了WFQ,即使手工更改带宽后,仍无法改变默认队列机制。

1.2.3.4基于类的队列CBQ(ClassBased Queueing)

CBQ(Class BasedQueuing,基于类的队列)CBQ首先根据IP优先级或者DSCP、输入接口、IP报文的五元组等规则来对报文进行分类。然后让不同类别的报文进入不同的队列。对于不匹配任何类别的报文,报文被送入系统定义的缺省类。

CBQ包括一个低时延队列LLQ(Low LatencyQueuing,低时延队列),用来支撑EF(ExpeditedForwaring,快速转发)类业务,被绝对优先发送,保证时延。进入EF的报文在接口没有发生拥塞的时候(此时所有队列中都没有报文),所有属于EF的报文都可以被发送。在接口发生拥塞的时候(队列中有报文时),进入EF的报文被限速,超出规定流量的报文将被丢弃。

另外有64个BQ队列(BandwidthQueuing,带宽保证队列),用来支撑AF(AssuredForwarding,确保转发)类业务,可以保证每一个队列的带宽及可控的时延。系统调度报文出队列的时候,按用户为各类报文设定的带宽将报文出队发送。这种队列技术应用了先进的队列调度算法,可以实现各个类的队列的公平调度。

当接口中某些类别的队列没有报文时,BQ队列的报文还可以公平地得到空闲的带宽,和时分复用系统相比,大大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同时,在接口拥塞的时候,仍然能保证各类报文得到用户设定的最小带宽。

最后还有一个WFQ队列,对应BE(BestEffort,尽力传送)业务,使用接口剩余带宽进行发送。

CBQ可根据报文的输入接口、满足ACL情况、IPPrecedence、DSCP、EXP、Label等规则对报文进行分类、进入相应队列。对于进入EF和AF的报文,要进行测量;考虑到链路层控制报文的发送、链路层封装开销及物理层开销(如ATM信元头),建议EF与AF占用接口的总带宽不要超过接口带宽的75%。

CBQ可为不同的业务定义不同的调度策略(如带宽、时延等),由于涉及到复杂的流分类,对于高速接口(GE以上)启用CBQ特性系统资源存在一定的开销。

1.2.3.5Low LatencyQueuingLLQ

在之前的队列技术中,没有办法保证重要的数据能够一直得到服务,并且一直都有足够的带宽,而且还要不阻断其它流量。比如对延迟和抖动较敏感的语音或视频数据,语音或视频在通信时,需要一直保持着足够的带宽,否则就会受到影响,对于这样的情况,就需要一种队列技术能够为特定的数据流保证特定量的带宽。LLQ低延迟队列正是为对延迟和抖动较敏感的语音或视频流量设计的,LLQ为特定的流量划分特定的带宽,划给特定流量的带宽是绝对能够保证的,无论接口有多繁忙。

LLQ中的流量是能够优先传送的,但是这些流量的带宽却不能超过所分配的带宽,如果超过了,也是没关系的,这些超过的流量只有在拥塞时才会被丢弃。要将特定的流量分配到LLQ中,从而划分绝对保证的带宽,是通过MQC的方式来配置的,并且LLQ可以结合CBWFQ,也就是说从接口全部可用带宽中,划出一部分给LLQ之后,其它带宽还可以分配给CBWFQ中各类数据流。在配置LLQ时,可以像CBWFQ一样使用具体数字,也可以使用百分比。需要注意,当从接口全部可用带宽中划走一分部给LLQ之后,剩下的带宽称为保留带宽(remainingbandwidth),可以将保留带宽以百分比的形式分配给CBWFQ中各类数据流。

1.2.3.6 RTP优先队列RTPQ(Real-timeTransport Protocol Priority Queueing)

在使用LLQ时,可以做到为延迟和抖动较敏感的语音或视频数据绝对保证带宽,但是LLQ可以为任何数据流服务,不限制于任何协议。而IPRTP尽量只为对延迟要求较高的实时数据提供带宽保证,比如尽量只为语音提供带宽保证。受RTP保护的数据流,可以在任何流量之前优先传递,即使是LLQ和RTP同时出现的情况下,RTP的流量是优先于LLQ传送的。并不是所有的流量都能受到RTP的保护,只有UDP目标端口号为16384至32767的数据才能得到保护,并且可以随意定义端口号范围,所以当为语音数据流保证带宽时,并不需要知道准确的语音端口号信息。当RTP在为语音数据流提供带宽保证时,RTP是不知道有多少条语音会话的,也就是说,所有的语音会话,是共享整个带宽的,比如划分了100Kbit给语音会话,如果此时有4条语音会话,那么就是100 Kbit / 4=25Kbit,结果就是每个语音会话的带宽为25 Kbit,而不是100Kbit。

RTP可以和WFQ或CBWFQ配置于同一个出接口,但RTP只支持Serialinterfaces 和Frame RelayPVC,如果配置于接口下,那么是在整个接口生效,如果配置于PVC下,则只在单独的PVC下生效,但是如果只需要配置于某条PVC,需要在工具map-class下配置,并将map-class应用于PVC下。注:当接口下同时出现LLQ和RTP时,RTP的参数优先,例如LLQ和RTP为同一类数据流带宽保证时,LLQ的带宽为80 Kbit,RTP的带宽为60Kbit,那么该流量的带宽则为60 Kbit。

 

 

1.2.4拥塞避免

通过预测网络的拥塞情况,采取手段避免拥塞;拥塞避免可减少报文丢失率,提高网络使用效率。

1.2.4.1 尾丢弃

由于内存资源的有限,按照传统的丢包策略方法(尾丢弃Tail-Drop),当队列的长度达到某一最大值后,所有新到来的报文都将被丢弃。

当队列满时,丢弃所有到达的报文。在队列丢包期间,来自于大量TCP连接的报文都将被丢弃。对于TCP 报文,如果大量的报文被丢弃,将造成TCP超时,从而引发TCP的慢启动和拥塞避免机制,使TCP减少报文的发送。当队列同时丢弃多个TCP 连接的报文时,将造成多个TCP连接同时进入慢启动和拥塞避免,称之为TCP 全局同步。

这样多个TCP连接发向队列的报文将同时减少,使得发向队列的报文的量小于线路发送的速度,减少了线路带宽的利用。并且,发向队列的报文的流量总是忽大忽小,使线路上的流量总在极少和饱满之间波动。

 

1.2.4.2  RED算法

RED 算法在RED算法中,为每个队列都设定一对低限值(Mnimum Threshold) 和高限值(MaximumThreshold),并规定:

1.当队列的长度小于低限值时,不丢弃报文。

2.当队列的长度超过高限值时,丢弃所有到来的报文。

3.当队列的长度在低限值和高限值之间时,开始随机丢弃到来的报文。方法是为每个到来的报文赋予一随机数,并用该随机数与当前队列的丢弃概率比较,如果大于丢弃概率则报文被丢弃。队列越长,丢弃概率越高,但有一个最大丢弃概率(MaximumDropProbability)。

直接采用队列的长度和低限值、高限值比较并进行丢弃(这是设置队列门限的绝对长度),将会对突发性的数据流造成不公正的待遇,不利于数据流的传输。所以,在和低限值、高限值比较并进行丢弃时,采用队列的平均长度(AverageQueueSize)(这是设置队列门限与平均长度比较的相对值)。队列的平均长度是队列长度被低通滤波后的结果。它既反映了队列的变化趋势,又对队列长度的突发变化不敏感。避免了对突发性的数据流造成不公正的待遇。

由于RED 随机地丢弃报文,将避免使多个TCP连接同时降低发送速度,从而避免了TCP 的全局同步现象。当某个TCP连接的报文被丢弃开始减速发送的时候,其他的TCP连接仍然有较高的发送速度。这样无论什么时候总有TCP连接在进行较快的发送,提高了线路带宽的利用率。

 

 

流量监管        

定义一个最高或最低的标准。超过就丢弃。Dce端对单个、多个流或所有报文进行流量控制,提供有差别的服务质量。

流量整形         

  定义一个最高标准,超过部分缓存。Dte端对不符合预定流量特性的流进行整形,以利于带宽匹配;可对接口上每个流或所有流进行整形。

接口限速

通过对物理接口带宽的限制,提供一种对网络带宽的管理手段。

1.2.4.3 WRED算法

   RED 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TCP全局同步问题。但其不能感知任何QoS信令,所有类别的报文被同等对待,灵活性较差。为了对不同的报文队列采取有区别的丢弃策略,引入了加权随机早期检测WRED(WeightedRandom Early Detection)丢弃策略。

WRED 算法与RED算法类似,也为每个队列都设定了一对低限值和高限值,并规定:

   1.当队列的长度小于低限值时,不丢弃报文

   2.当队列的长度超过高限值时,丢弃所有到来的报文。

   3当队列的长度在低限值和高限值之间时,WRED开始随机丢弃到来的报文。方法是为每个到来的报文赋予一随机数,并用该随机数与当前队列的丢弃概率比较,如果大于丢弃概率则被丢弃。队列越长,丢弃概率越高,但有一个最大丢弃概率。

   4.并且,为了避免对突发性的数据流造成不公正的待遇,也采用队列的平均长度与低限值和高限值做比较。

   但与RED 算法不同,WRED生成的随机数是基于优先权的。它引入IP 优先权DSCP值来区别丢弃策略,可以为不同DSCP值的报文设定不同的队列长度、队列阈值、丢弃概率,从而对不同优先级的报文提供不同的丢弃策略。这是WRED的重要特点。

   当队列机制采用WFQ时,可以为不同优先级(precedence)的报文设定不同的低限值、高限值、丢弃概率。从而对不同优先级的报文提供不同的丢弃特性。

    当队列机制采用FIFO、PQ、CQ时,可以为每个队列设定不同的低限值、高限值、丢弃概率,为不同类别的报文提供不同的丢弃特性。

   当WRED 和WFQ配合使用时,可以实现基于流的WRED。这是因为,在进行分类的时候,不同的流有自己的队列。对于流量小的流,由于其队列长度总是比较小,所以丢弃的概率将比较小。而流量大的流将会有较大的队列长度,从而丢弃较多的报文,保护了流量较小的流的利益。即使WRED和其他的队列机制配合使用,对于流量小的流,由于其报文的个数较少,所以从统计概率来说,被丢弃的概率也会较小。也可以保护流量较小的流的利益。

 

 

1.2.5 流量监管

承诺访问速率CAR(Committed AccessRate)就是用于进行流量监管的一项技术,对于不同的流采取不同的动作:

直接转发——对评估为“符合”流量规定的报文继续正常转发。

直接丢弃——丢弃“不符合”流量规定的报文。

修改报文优先级后再转发——对评估结果为“部分符合”的报文,将之标记为更低优先级别的流后再进行转发。

进入下一级的监管——流量监管可以逐级堆叠,每级关注和监管更具体的目标。

   

1.2.5.1      单令牌桶

在网络流量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单令牌桶测量流量。单令牌桶主要由两个参

数构成:

1.CIR(Committed InformationRate):承诺信息速率,表示向令牌桶中投放令牌的速率,即长时间的端口平均速率。

2.CBS(Committed BurstSize):承诺突发尺寸,用来决定在部分流量超过CIR之前的最大突发流量,即为令牌桶的容量(深度)。设置的突发尺寸必须大于报文的最大长度。

在用单令牌桶测量流量规格时,是以令牌桶中的令牌数量是否足够满足报文的转发为依据的。如果桶中存在足够的令牌可以用来转发报文(通常用一个令牌关联一个比特的转发权限),称流量遵守或符合这个规格,报文被标记为green;否则称为不符合或超标,报文被标记为red。

1.2.5.2双令牌桶

   双令牌桶即C桶和P桶包括以下几个参数:

   承诺信息速率 CIR(Committed InformationRate):表示向C 桶中放置令牌的速率,即C 桶允许的流的平均速度。

承诺突发尺寸 CBS(Committed Burst Size):表示C 桶的容量,即每次突发C桶所允许的最大的流量尺寸。

峰值信息速率 PIR(Peak Information Rate):表示向P 桶中放置令牌的速率,即P 桶允许的流的平均速度。

过度突发尺寸 PBS(Peak Burst Size):表示P 桶的容量,即每次突发P 桶所允许的最大的流量尺寸。

在双令牌桶中,也有两个隐含参数为TI1和TI2,取值分别为CBS/CIR 和PBS/PIR,它主要定义了向C 令牌桶和P令牌桶中加入令牌的时间间隔.

对于双令牌桶测量,我司的实现机制与其他友商有所不同。在我司设备上,CBS 与PBS是由两个单独的令牌桶承载的,也就是说如果不允许有突发流量的话,我们的PBS 只要设置成0就可以了。而其他友商设备中两个参数是用一个相同的桶来表示的,也就是说最终桶的容量是由PBS 决定的。

每次对到来的报文进行测量时,

   如果 C 桶有足够的令牌,报文被标记为green。

   如果 C 桶令牌不足,但P 桶有足够的令牌,报文被标记为yellow。

如果C 桶和P 桶都没有足够的令牌,报文被标记为red

流量监管依据不同的评估结果,实施预先设定好的监管动作。这些动作可以是:

转发(pass):对测量结果为“符合”的报文继续正常转发的处理,也可以为Diff-

Serv 提供带有标记DSCP 的服务再转发。

丢弃(discard):对测量结果为“不符合”的报文进行丢弃。

重标记并转发(remark):对测量结果为“不符合”的报文,重新设置IP

Precedence、DSCP 或EXP 值再进行转发。

 

1.2.6流量整形

1.2.6.0快速浏览

   CIR是在一个时间段内接口能够传输数据包的速率。持续突发速率(Bc)定义了在一个时间间隔内令牌桶可以含有的最大令牌数即可以发送的流量。过量突发速率(Be)是指在第一个时间间隔内,流量被允许突发超出持续突发速率的速率即允许的最大突发流量。

通用流量整形GTS(Generic TrafficShaping)通过是限制流出某一网络的某一连接流量与突发,使这类报文在某个接口以比较均匀的速度向外发送这通常使用缓冲区和令牌桶来完成,令牌桶以来控制发送速度,超过流量的报文放在缓冲区中缓存,以后再定时发送,通过这种方法使报文的速率比较均匀。

为减少报文的无谓丢失,应在上游路由器出口对报文进行GTS处理,对于超出GTS流量特性的报文,缓存在上游路由器的接口缓冲区中。当网络拥塞消除时,GTS再从缓冲队列中取出报文继续发送。这样,发向下游路由器的报文将都符合路由器的流量规定,从而减少报文在下游路由器被丢弃的情况。若不在上游路由器出口做GTS处理,则所有超出下游路由器的CAR规定流量的报文将被下游路由器丢弃。

流量整形与流量监管的另一区别是,整形可能会增加延迟,而监管几乎不引入额外的延迟。

流量整形的核心算法有以下两种,具体采用的技术为GTS(Generic TrafficShaping),通用流量整形:

1.2.6.1漏桶算法

漏桶算法是网络世界中流量整形(TrafficShaping)或速率限制(RateLimiting)时经常使用的一种算法,它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数据注入到网络的速率,平滑网络上的突发流量。漏桶算法提供了一种机制,通过它,突发流量可以被整形以便为网络提供一个稳定的流量。

1.2.6.2令牌桶算法

漏桶算法与令牌桶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漏桶算法能够强行限制数据的传输速率,而令牌桶算法能够在限制数据的平均传输速率的同时还允许某种程度的突发传输。

在某些情况下,漏桶算法不能够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因为漏桶的漏出速率是固定的参数,所以即使网络中不存在资源冲突(没有发生拥塞),漏桶算法也不能使某一个单独的流突发到端口速率。因此,漏桶算法对于存在突发特性的流量来说缺乏效率。而令牌桶算法则能够满足这些具有突发特性的流量。通常,漏桶算法与令牌桶算法可以结合起来为网络流量提供更大的控制。

1.2.6.3 GTS通用流量整形

流量整形通过减少外出流量的速率来强迫流量遵循某种带宽的分配限制。不象流量监管会丢弃超过突发尺寸的流量,它是将突发的流量放入到流量整形的缓冲区中,当带宽可用时,再将它发送出去,或者是当缓冲的数据包的数量低于配置的限制时,再将它发送出去。

流量整形使用一种令牌桶的系统来决定是否传输、延迟或者丢弃新的数据包。使用这种令牌桶系统,每个接口都有承诺信息速率(CIR),它是在一个时间段内接口能够传输数据包的速率。持续突发速率(Bc)定义了在一个时间间隔内令牌桶可以含有的最大令牌数。当数据包到达一个接口后,它就会从令牌桶中取出一个令牌。当数据包被发送后,令牌就会释放。当过了时间间隔(Tc)后,这个令牌就会返回到令牌桶中。如果令牌桶空了,任何新到达那个接口的数据包都会被放到队列中,直到时间间隔过去,令牌又重新填入。如果CIR持续超过,令牌就会以大于它们添加的速度从令牌桶中挪走,而去填充队列并且导致数据包被丢弃掉。

为了配置GTS必须知道对于接口的目的比特速率,即承诺信息速率(CIR),它指的是流量在正常情况下发送的速率。持续突发速率(Bc)指的是在每个时间间隔内流量被允许突发超出正常流量速率的速率,以比特表示。过量突发速率(Be)是指在第一个时间间隔内,流量被允许突发超出持续突发速率的速率。每隔一个时间间隔(Tc),流量会被填充到流量整形的令牌桶中。

Tc=Bc/CIR

 

1.2.6.4帧中继流量整形(FRTS)

在以下4种情况下使用FRTS:1中心高速,分支低速的时候。2单条物理线路承载到不同目的地的众多VC。3若FR发生了拥塞,想让路由器将数据流拦住(Throttle)。4需要在同一条FR的VC上传输多种协议(IP、SNA)的数据流,并希望每种数据流都能占到一定BW。

FR中的FECN和BECN用于暗示网络上发生了拥塞,当收到带有BECN标记的数据包时,FR流量整形(FRTS)将动态的对流量进行整形。注意:FRTS只能使用在FR的PVC和SVC上。其中有一种自适应的FRTS,在每个Tc间隔内,进程将检查是否从帧中继网络中收到BECN,如果在一个Tc间隔收到BECN,那么传送速率降低25%直到降到CIR的一半为止。当且仅当16个Tc内没收到BECN,通讯速率恢复到CIR。

FRTS配置步骤

1)建立一个MAP-CLASS,名字区分大小写。

2)定义流量整形的方法,比如设置平均速率和最高速率。

3)在接口上封装FRAME-RELAY。

4)在端口上应用MAP-CLASS5,开启流量整形,一般用于源端接口。

4.物理接口限速

   利用物理接口限速LR(LineRate),可以在一个物理接口上限制发送报文(包括紧急报文)的总速率。

    与CAR相比,LR能够限制在物理接口上通过的所有报文。CAR在IP层实现,对于不经过IP层处理的报文不起作用。当用户只要求对所有报文限速时,使用LR比较简单。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