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求分享、求一键三连
前情回顾
上一集聊到,浙江改稻为桑项目由于派系斗争出现重大事故,沈一石神操作拿出自己所有积蓄“协助”赈灾,结果却是嘉靖震怒:
嘉靖:每年几十万丝绸捏在人家手里,朕想拿点粮赈灾还得靠沈一石去做好,胡宗宪在前方打仗向朕要军饷,朕还要看人眼色行事?
吕芳:织造局是我大明的织造局,任何人打着朝廷的招牌经商营私,都是以商乱政,内阁应该查明此人立刻拿办!
严嵩:立刻以六百里加急给浙江,抄了那个沈一石的家,筹粮给胡宗宪、戚继光抗击倭寇!
于是,也不知道真的做错了什么,一个雷落到了沈一石头上,而在高翰文逮捕沈一石前,他早已自焚,留下一首诗: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归邙山!狡兔死,良弓藏;我之后,君复伤!
而内忧必遭外患,这个时候胡宗宪和戚继光又遭受了倭寇的大势入侵,一时间军饷成了最大问题,但沈一石就是个空壳,所以掠之于商后又该掠之于官了...
掠之于官
沈一石的账本其实留了两份,一份被郑泌昌何茂才烧了,另一份被杨金水寄到了宫里,锦衣卫提议为什么不把郑泌昌何茂才抓起来,杨金水一句话意味深长:
现在还不能抓。
他们都是严党的人,朝局弄成这样,内忧外患之际,皇上还没表态,现在我们贸然动手会打乱了上面部署,而且沈一石那里没钱,钱就要郑泌昌何茂才从浙江的官场拿出来,这些年他们可没少贪,想活命就得拿刀子割自己的肉。
当前只能以办案不力的罪名先将高翰文抓起来顶罪,给郑泌昌何茂才放个烟雾弹!
这时,高翰文正把沈一石处罚没的财产送往胡宗宪处充当打仗的费用。高翰文本是有良知的读书人,一见老大哥胡宗宪便两眼通红:
军务都被官场误了,下面仗都没法打!
胡宗宪却十分平静,他对浙江乃至天下的局势一直很清晰:
一误再误也非一时了,你到浙江不过一个月,论罪也轮不到你,是不是抄沈一石的家没抄出钱来?
高翰文激动道:
沈一石号称浙江首富,这次抄家却不及一个中产之家,东南局势如此危急...
胡宗宪摇了摇头,看见眼前这个颇有才情颇有良知的读书人,他忍不住想要救他:
我先给你说几句,逆耳刺心却是救命之道,你要好好听着
第一,你的才情只宜诗文风雅,你的为人却一生也当不好官;
第二,既然中了科举就一个个在翰林院写书,不应该妄论国策,圣人的书,都是给人看的,拿来办事,百无一用
这次军务之后,你立刻返回杭州,找锦衣卫主动请罪,离开浙江这个是非之地!
不出一个月,朝廷会在浙江掀起大案,那些误国误民之人一个也跑不了,你现在请罪只是沈一石之事办案不力,要是还待着就会卷进去!
高翰文感动不已,急忙离开,胡宗宪心下感叹:如果我也能请罪离开就好了...
高翰文途径淳安县,也见了一次海瑞,将之前见沈一石账册之事悉数告知。海瑞只是嘱咐高翰文缄口不语才能出狱。
胡宗宪的生机
沈一石留下的浙江账本被送入宫中,浙江官场这二十年至少贪墨了七八百万两白银,所以一起进宫的还有接到密诏的胡宗宪,毕竟他做了几年的浙江省负责人...
到了宫中,嘉靖身处内室,平时只有吕芳、严嵩进去过,旁人不得进入,嘉靖却一反常态:进来吧!
胡宗宪定在原地良久,不敢擅入,吕芳接道:
你是个识大体的,皇上说了,这里平时只有严嵩一个人能进,也是因为严嵩用了你这样的人在撑着大明江山,因此他能进,你也能进,快进来吧。
这句话暗藏玄机,事实上在电视剧中,这可能是胡宗宪最好的出路了,在大明朝只能跟三个人玩,第一个是严嵩为首的严党,第二个是以裕王为首的清流,第三个是最好也最难的以嘉靖为首的大明!
大明只有这三个派系,所以胡宗宪最好的选择,就是在此改换门庭,稳稳接住嘉靖的橄榄枝,脱离严嵩体系。
就嘉靖而言,严嵩已经老了,他需要新的体系对抗清流党,与严党颇有渊源又判出严党的胡宗宪其实是最优解。
首先可以以军功安排胡宗宪进入内阁,其次安排胡宗宪收割严党一脉,这里拿出来的钱至少足够几年国库花销,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形成新的三角体系,嘉靖、清流、以胡宗宪为首的新派系,虽然胡宗宪式微一点,但有嘉靖的扶持也问题不大,但这个机会似乎要被浪费了...
嘉靖首先发言了:
公忠体国,实心用事,这都是你的长处,但太圆滑,不肯得罪人,放任下属跟朝里的人共同贪墨,视若不见,现在打仗没钱了,你这个总督怎么当?
大家要非常注意嘉靖的说辞:
你的优点我都知道,我也十分欣赏;
但你总是不想得罪人,这个人是谁,为什么不想得罪就很圆滑;
我知道你没贪,但是你不想站队也会坐视局势越来越差,对此你怎么看呢,要不要接我的橄榄枝?
胡宗宪不想在潮浪中颠覆,又想以退为进甚至一走了之:
臣本不是封疆之才,三月时候就曾经请辞。
胡宗宪自以为有三条出路:
投入嘉靖怀抱,这个要跟恩师严嵩翻脸,他良心上做不到;
急流勇退,辞官返乡,这个是他最想做的;
将功补过,这个是实际后面会发生的,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啊;
见胡宗宪不买账,嘉靖显然不满:
不要拿请辞当借口,什么水清濯缨,水浊濯足,朕还不是如此昏君!
你管的地方已经贪墨如此了,为什么不给朕说,是怕得罪严嵩还是怕得罪严世蕃!
面对嘉靖一再逼问胡宗宪表态,胡宗宪选择以退为进,嘉靖依旧不依不饶,让胡宗宪将账本看完。
期间,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以及不停的选择成本的镜头切换,加上体力的透支,胡宗宪竟然有些站不稳了!
账本触目惊心,但胡宗宪可能内心还有些隐隐作乐,于是张口就来:
触目惊心,臣难辞失察之罪!
我们前面说过,对于浙江的贪墨,胡宗宪其实一清二楚,但他这个时候却再次开始了表演,甚至开开始了加戏:
失察误国,是重罪,请陛下严惩!
眼看胡宗宪还是想请罪离场,急流勇退,嘉靖必须在内心深处给胡宗宪交个底,给他把自己真实的判断给出来,防止他摇摆:
你又不在内阁,更不是首辅,误国还算不到你头上(暗指严嵩)
一个浙江二十年便贪墨几百万两,两京一十二省加起来一共贪了多少,严嵩这个首相当得真是值啊!
胡宗宪惊住了,跪在那里望着嘉靖,嘉靖持续表达观点:
做人难,做官难,都不难。
不做小人,做个好官,这才难。
严嵩是对你有知遇之恩,你不愿背恩负义,不做小人,朕体谅你。
可不要忘了,你是我大明的官,不是他严嵩的官!
说到此,嘉靖开始翻毁堤淹田旧账,而这笔旧账足以致严党于死地:
朕问你一句,今年五月淳安、建德大水到底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重点转折,之前胡宗宪是将所有事情一个人背了。但通过杨金水的信息传递,其实大家都对毁堤淹田一清二楚,这里嘉靖就是要胡宗宪表态。
一旦胡宗宪表态,只要说出实情,那么就意味着胡宗宪接了嘉靖橄榄枝,在可知的格局中,胡宗宪会有更好的发展。
此时胡宗宪不得不表态,这很关键:
皇上,臣有肺腑之言泣血上奏!
皇上肩负祖宗社稷,治大国如烹小鲜。
今年正月,鞑靼兵犯山西;三月京师饥荒;四月山西饥荒;五月东川土司内乱;五月江西流民暴乱...
本月沿海倭寇战事已到决战时刻,国事艰难至此,倘若兴起大狱,天下立时大乱!
皇上现在问及大水之事,臣无言以对,也不可言对,恳请朝廷在适当时候再行彻查。
臣的苦心不只是为了严阁老的知遇之恩。
注意以下这句话,基本决定了胡宗宪的结局
严嵩当政二十年,到底贪没贪,是别人打着他牌子在贪,还是他自己,皇上比微臣更了解...
其实只要不包括最后那句,胡宗宪就稳了,但最后这句影响非常大,基本上就是胡宗宪的表态:
皇上,严嵩贪没贪你不清楚吗,这么多年他到底帮谁贪污,贪污的钱谁花了,你不清楚吗,你给我说这些合适吗?
胡宗宪的表态就是:
皇上,我不会出卖严嵩
严嵩这些年在帮你贪污,你也不要在我面前给他泼脏水;
按理说,胡宗宪的表态非常糟糕,他不接橄榄枝就算了,还非要点名是嘉靖在贪污,这嘉靖肯定是忍不了的,但前面描述的紧迫形势却让嘉靖说出了:
知道什么事公忠体国吗,这就是!
好,大水的事先不说了。说道严嵩,朕也不比你了解,大家都想为他开脱,但能开脱的只有他自己,你把这笔烂账带着去找严嵩吧,不要说来过宫里!...
胡宗宪离开后,嘉靖有所不解,世上竟然有人不为权利所动,于是问道:
吕芳,这胡宗宪到底是什么人啊?
吕芳多年伺候,经常左右为难,当然知道胡宗宪的处境
奴才打个比方,胡宗宪像个媳妇。
上面要孝顺公婆,中间丈夫也得顾着,底下还有那么多儿女要操劳,辛苦命,两头不讨好。
嘉靖微微一笑,随即收回了笑容:
他说得有道理,东墙刚修好,西墙又倒了,天下这么大,现在换了严嵩,其他人未必能当好这个家。
所以,嘉靖在此已经动了心要换严嵩,他想得到胡宗宪的支持,但胡宗宪给出了谨慎回答,所以嘉靖再次放下了倒严的决心。
但根本问题依旧存在,严嵩太老了,管不住严党了!
胡宗宪见严嵩
胡宗宪到严府已经半夜,此时他已经一天没吃饭了,严嵩眼含温情:
来了好,来了就好,坐下说。
还没吃饭吧?现做来不及了,把晚上的剩饭热热对付一下吧!
严嵩首先问了一句自己最关心的事,这个涉及到徐阶是否骗他:
你去向赵贞吉借粮,他是怎样借给你的,是一去就借,还是你以调军粮的名义他没法才借的,是不是上面有人给他打招呼了?
胡宗宪为难道:
恩师,无论如何,我借到粮了,各有各的难处,没有根据的事我不敢乱说。
严嵩叹道:
你真是会当媳妇两头瞒啊!
严嵩看着两箱浙江的账本,敏锐的问抄出了多少财产?在得知只有一万多两后,一下就懵了,呆坐在那里:
国事不堪问了,东南抗倭,西北鞑靼,东北土蛮,还有几个省的灾荒,眼下都指望着沈一石的财产,怎么只有这些...
严嵩突然警觉起来,宗宪你糊涂啊,如此账册怎能给我看,你快把他带进宫中,如果其中涉及到了严世蕃等人,也是他们罪有应得,不论谁问你是否来过,我不认账就是,有事我担着!
胡宗宪大为感动,默默的离开了...
第二天严嵩进入宫中,发现胡宗宪跪在两个箱子旁边,嘉靖问道:
严嵩,你知道箱子里装的什么吗?
严嵩开始为胡宗宪掩饰:臣不知道...
后续嘉靖点名浙江贪墨情况,责令严嵩处理浙江官场,掠之于商行不通就开始掠之于官了...
这次胡宗宪进京的结果是:
严世蕃、张居正、高拱退出内阁权力中心;
严嵩仍然是首辅,但实际权利交给徐阶;
赵贞吉上位顶浙江省长职位,主抓审理郑泌昌何茂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改稻为桑项目也落到了赵贞吉手里;
下一集我们看郑泌昌何茂才如何落马。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喜欢的同学可以四连支持:

想要更多交流可以加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