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ck 命令用于检查文件系统并尝试修复出现的错误。该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fsck [选项] 分区设备文件名
fsck命令常用选项及其功能:
- -a 自动修复文件系统,没有任何提示信息。
- -r 采取互动的修复模式,在修改文件前会进行询问,让用户得以确认并决定处理方式。
- -A(大写) 按照 /etc/fstab 配置文件的内容,检查文件内罗列的全部文件系统。
- -t 文件系统类型 指定要检查的文件系统类型。
- -C(大写) 显示检查分区的进度条。
- -f 强制检测,一般 fsck 命令如果没有发现分区有问题,则是不会检测的。如果强制检测,那么不管是否发现问题,都会检测。
- -y 自动修复,和 -a 作用一致,不过有些文件系统只支持 -y。
此命令通常只有身为 root 用户且文件系统出现问题时才会使用,否则,在正常状况下使用 fsck 命令,很可能损坏系统。另外,如果你怀疑已经格式化成功的硬盘有问题,也可以使用此命令来进行检查。
使用 fsck 检查并修复文件系统是存在风险的,特别是当硬盘错误非常严重的时候,因此,当一个受损文件系统中包含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时,务必首先进行备份!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 fsck 命令修改某文件系统时,这个文件系统对应的磁盘分区一定要处于卸载状态,磁盘分区在挂载状态下进行修复是非常不安全的,数据可能会遭到破坏,也有可能会损坏磁盘。
举个例子,如果想要修复某个分区,则只需执行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fsck -y /dev/sdb1
最后reboot重启系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