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之咖啡】咖啡入坑记--冲泡篇

研磨度与冲泡的关系:

咖啡颗粒研磨的粗细度,会直接影响萃取时间的长短、萃取率以及浓度的高低。咖啡豆磨的越细,粉层就会越密实,咖啡粉的整体表面积也会越大。

因此,不但咖啡粉和热水接触的比例会更高,萃取的阻力也会增加,使得萃取的时间延长、萃取率提高,萃取出来的咖啡口感就会越强烈浓郁;相对来说,也会容易造成萃取过度的情况。

反之,如果咖啡颗粒研磨得越粗,粉层的间隙较大,和热水接触的咖啡表面积就会较小,使得萃取阻力减小,萃取时间缩短、萃取率降低,让咖啡颗粒来不及释放出更多可溶性物质,容易出现萃取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萃取出来的咖啡口感清淡、薄弱。

此外,咖啡颗粒的粗细度,也是用来控制苦涩的手段之一。每种萃取器械都有各自适合的研磨度,而研磨度的标准也不是通用的,必须根据豆子的特性、烘焙度深浅、新鲜度及质量的优势而进行微调。

常见冲泡法的研磨度:

  • 法压壶:粗研磨
  • 手冲壶、虹吸壶:中度研磨
  • 摩卡壶:中细研磨
  • 浓缩咖啡:细度研磨
  • 土耳其咖啡:极细研磨

粉量的选择:

一人份(101)滤杯,使用10~18g的咖啡粉

四人份(102)滤杯,使用20~35g的咖啡粉

十人份(103)滤杯,使用40~60g的咖啡粉

手冲壶的作用及选择

  • 穿透力:为了减少滤杯里的颗粒重复吃水的机会,手冲壶所产生的水柱必须要有一定的穿透力(水柱形状上粗下细)
  • 稳定供水:注水时不会水柱忽大忽小甚至间断
  • 水柱的压力要够大,但不可用灌入大量水流的方式来达到

冲煮方法

滤杯里的咖啡分为上、下两层,而给水的目的是要要所有的咖啡粉都可以均匀的吃水,因此,给水时要考虑到上下层吃水的差异,采用分次给水的方式。

第一次给水的重点与目的(第一次给水简称“蒸”):第一次给水主要是针对表面可以看到的粉量,让表面均匀地布满水。通过观察滤杯底部滴水状态来判断给水量是否适度,只要不是水柱装都可以。

第一次给水,水柱穿透力不易过大,因为对于“蒸”来说,水柱穿透得越深,位于下方的咖啡粉颗粒的排气就会越困难。因此,第一次放水的重点是倒水要少而轻,倒水时只要将手冲壶的壶嘴尽量接近粉层即可。给水时从中心点开始,以同心圆的方式往外绕,要注意的重点是绕圈的速度不可以太慢。要让水可以成片状铺在粉层表面;而绕圈速度稍快,就可以减少水在每个点沉积的量,达到将水铺上的目的。第二次给水的时间点,就是在膨胀就要停止的时候。(如果表面有坑洞或成水柱,则表明水给的太多)

第二次给水重点是滤杯的底层,首先,要让水布满整个底层,完成这个动作后,也就意味着第一次给水时没吃到水的下层咖啡粉颗粒,也吃到水了。第二次加水之后的水位当成最高水位,然后目测出最高水位的一半。

水位下降的意义:水位下降的速度代表着咖啡粉颗粒吃水的多少。

当水位下降速度较快时,则不需要加水。因为当水流下降快过颗粒时,就表示水流正在冲刷咖啡粉颗粒,让咖啡粉颗粒处于非禁止状态。

当水位下降速度缓慢时,就意味着咖啡粉颗粒开始沉积在底部造成堵塞,让水位下降变慢。

当水位停止下降时,就表示底部已经完全堵塞,而咖啡粉颗粒也相当于泡在水里。这样的状况持续太久的话,就会产生苦涩味。

因此,水位下降迟缓或不再下降时,就是开始再加水的时间点。水位下降之所以变缓或停止,是因为底部受到阻塞。再次加水的主要目的是让底部沉积的咖啡粉颗粒可以被重开,往水面上跑(因此要有穿透力)。给水的位置,从中心开始,从内到外旋绕。

重复给水,如果后面重复4次后,最高水位和最高水位的一半位置的水下降速度开始变慢,则意味着颗粒变重开始沉积在底部。水位如果停留在最高水位一半以上的位置,就说明目前滤杯里的水量已经不够了。在水位下降完全停止前除了要开始加水外,原来最高水位的位置也需要提升,可以用更大水量来让水流速度变快。之后我们只需重复同样的动作,一直达到预估萃取量即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