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ka
码龄22年
  • 654,745
    被访问
  • 110
    原创
  • 1,344,052
    排名
  • 2,589
    粉丝
  • 1
    铁粉
关注
提问 私信

个人简介:发现原创,鼓励原创,支持原创,推动原创。

  • 加入CSDN时间: 2000-07-23
博客简介:

出版人周 筠

博客描述:
决不要害怕刹那——永恒之声这样唱着。
查看详细资料
个人成就
  • 获得57次点赞
  • 内容获得663次评论
  • 获得8次收藏
创作历程
  • 9篇
    2011年
  • 2篇
    2010年
  • 28篇
    2009年
  • 21篇
    2008年
  • 41篇
    2007年
  • 39篇
    2006年
  • 6篇
    2004年
TA的专栏
  • 世界是平的
    1篇
  • 书里书外
    22篇
  • 发表是最好的回忆
    7篇
  • 少有人走的路
    2篇
  • 最近
  • 文章
  • 资源
  • 问答
  • 帖子
  • 视频
  • 课程
  • 关注/订阅/互动
  • 收藏
搜TA的内容
搜索 取消

那时年少轻衫薄

最近沉醉在Yelz的博客文章中了,呵呵,人生难得一沉醉。 一个IT高手,写一笔这么漂亮的游记,很久没熬夜的我,连夜把他msn space上的博客文章全点开看了,还在baidu上google他的个人资料信息,巴不得能多找点他的旧时篇章看看。后来和Yelz混熟了,老着脸找他要文章看,他也还真发来一篇“信封里的流年”。 很喜欢他回忆大学生活的那篇“那时朝露染晨衣”,看了好几遍,勾起了往日
原创
发布博客 2006.09.30 ·
5056 阅读 ·
0 点赞 ·
6 评论

打开心灵——SD2.0大会更显大家风范

去九华山庄,几乎熟门熟路了。一样碧蓝的天,一样的小刀子风,一样的,哦,不完全一样的SD2.0大会。 怎么个不一样呢? 感觉,没那么多的夸张了,更加大气而沉着,浪费更少,但热情一点都没减少。 再看来的朋友,不少新面孔,老面孔也都见到了,可见人数增多了。在这样的冬天里,一个技术大会,有这样好的场面,而且我观察了几个分会场的听众面孔,相当专注——真为CSDN高兴。 看来,
原创
发布博客 2008.12.06 ·
2053 阅读 ·
0 点赞 ·
2 评论

自信和勇气——步步高

 博文武汉团队成立于2003年8月,那个让我倍感狼狈的夏天,那一年我有了可爱的宝宝,但体力上的屡屡不支让我面对挑战经常感到心力匮乏。就这样,跌跌撞撞走了4年。今早看到linux的博客,不喜欢回顾以往的我,花了一点时间想团队成立最初的岁月。再看现在的lisa、元玉,她们的脸上都不再有当年的稚气,代之以沉稳坚毅,而纯真依旧。我坚信,3年以后,我会在团队中看到更多如她们一样沉稳坚毅的面容,而纯真依旧。l
原创
发布博客 2007.06.20 ·
4821 阅读 ·
0 点赞 ·
2 评论

(转)五年教学实践与思考的结晶——推荐邹欣老师的《现代软件工程讲义》目录

(转)五年教学实践与思考的结晶——推荐邹欣老师的《现代软件工程讲义》目录2011-11-28 07:15:21按:自打2007年结识邹老师,出版他的第一本书《移山之道》,从懵懵懂懂到慢慢开始体会他于此间的努力,也是好几年的功夫。这两年带团队和做产品渐有所悟,对邹老师的苦心理解更深,愈发敬佩。再回首云遮断归途再回首荆棘密布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
转载
发布博客 2011.11.28 ·
6820 阅读 ·
1 点赞 ·
2 评论

《现代软件工程》:师生的关系是怎样的?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1/05/16/2048044.html作者:邹欣(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发经理,《编程之美》作者)现代软件工程讲义 0 课程概述这门课的教学方案在这里. 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 可以进行调
转载
发布博客 2011.07.09 ·
5517 阅读 ·
2 点赞 ·
0 评论

李开复:身处浪潮中的“弄潮儿”的切身体会

《浪潮之巅》又不仅是一部提供“快乐阅读”的大公司商业史,它融汇了作者多年来的所见所闻,更包含了大量的独立思考与独特见解。这份心血,不仅是他个人的天赋使然,也是他始终在研究领域孜孜不倦的成果。
原创
发布博客 2011.07.05 ·
18478 阅读 ·
25 点赞 ·
19 评论

(转)《浪潮之巅》作者吴军前言:有幸见证历史(内有目录和作者简介)

前言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 的浪尖之上。一旦处在了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 顺当当地向前漂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十几年到几十年间,它们代 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近一百多
原创
发布博客 2011.07.03 ·
12128 阅读 ·
12 点赞 ·
6 评论

长成大树,长成灌木

这几天,和朋友聊职业规划,想起Xin老师在我博客后的留言——------------在条件比较好的企业,因为流程和支持都很到位,职员可以专注于某个领域。 也许可以做出很大的贡献。在条件比较差的企业,你得“盯着”很多事情——否则就会出问题。 在“盯着
原创
发布博客 2011.07.03 ·
6028 阅读 ·
2 点赞 ·
5 评论

纯真年代

有些缘分来得迟,但还是会来。比如费穆,比如《小城之春》。下午去看望扭了腰的大伯,说起费穆,这个我们的同乡,大伯的眼睛放光,说,这可是个修养很高的导演。出生于1930年的大伯,一直都是电影迷,在我小时候就喜欢和我叨咕他那个年代看过的电影,听过的戏,喜
原创
发布博客 2011.07.03 ·
4247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善良,是最不能丢失的品质

微博上一件让人很难过的事情是,药家鑫被判处死刑,但他的家人却看不到尸体,只接到骨灰。这条发自他父亲的微博被转发近万次,评论也到了数千条,其中有一些全无心肝的评论,在我看来,全无心肝的评论,没有聪明愚蠢之分,都是愚蠢,因愚蠢而野蛮。想起我敬仰的所有人,他们无
原创
发布博客 2011.07.03 ·
5078 阅读 ·
1 点赞 ·
1 评论

和小人比胸襟,和君子比本事


在微博上,一直把张颐武的微博当《菜根谭》来读。虽然比较反感他对史铁生的评价,但一分为二看问题,张颐武有其世故老辣之处。他的微博中的“年轻时”系列,每一条都会让有些阅历的过来人读了之后,忍不住拍案,想说一句“老张,你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了!”今天看到张颐武的这条微博,很提气:“年轻时看到别人真做成了事业,就议论他其实不行,只是运气好,就讨厌和他比了,这样觉得心安。反而愿意和不成事的小人争斗,为一点小利琐事争之不已,闹个不休,这样觉得痛快。古语说:“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原创
发布博客 2011.02.20 ·
7692 阅读 ·
0 点赞 ·
5 评论

尊重兴趣,是尊重生命深处的本能

长期看到黑暗的人,往往都忘记了光明是什么样子。自己内心有恐惧,所以以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害怕。最了不起的,是曼德拉、史怀哲这样的人,在怎样的黑暗中,他们看到的都是光明。
原创
发布博客 2011.02.05 ·
7193 阅读 ·
0 点赞 ·
4 评论

改变你做事的步伐

同事小勤摘录的一篇文章“如何让工作富有创造性”很好,我也去搜索了,找到的链接在这里。 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个观点:  改变你做事的步伐。  作者提出了“转换速度”这个词,我觉得很有针对性。我发现包括自己在内的好些人,之所以有做事拖拉的毛病,都是因为对自己做一件事的速度(=所耗的时间)缺乏要求,总是习惯按照既有的速度慢慢去做,而不能主动提速,这样就导致好些工作拖拉着
原创
发布博客 2010.03.12 ·
7059 阅读 ·
0 点赞 ·
8 评论

最好的日子,是用心在一人一事

这两年,总有朋友或见面,或IM上和我讨论“专注”一词。去年,这个词又多了一个兄弟,就是“知止”。其实兄弟俩本来就分不开。知止而后有定,能专注者,必能“知止”。 这篇博客讲“知止而后定”,举例好而清楚。摘录几段以励志自勉:***我宽以待人没有问题,但也宽以待己了。工作态度是有,但紧张度不够。***工作拖沓有性格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动机原因。没有利益的事自然做着没有动力。回报不高就
原创
发布博客 2010.01.24 ·
10653 阅读 ·
0 点赞 ·
24 评论

有些人认识了,就是一辈子的福份

这次去上海,因参会地点选在漕宝路,所以第一次住在上海的城乡结合部。住在这里,好玩的事情很少,唯一的好玩是我居然在此地因为打不到出租,坐了一次摩的。在武汉大概3元的价格,摩的师傅要我10元,我给他7元。师傅的口音像河南一带的。 到盛大创新院看许式伟,他带我去看他们窗前的一片“开心农场”,原来这里有个钉子户,怎么都不肯走,就留下了这一片风景。钉子户种菜、有狗,有好几株高大肥绿的芭蕉;门前的小河虽然
原创
发布博客 2009.12.06 ·
8045 阅读 ·
1 点赞 ·
7 评论

专心致志求精进——给自己的生日祝福

前两天,先生买回来稻盛和夫的《活法》(2)。因为很喜欢《活法》(1),所以马上翻开读(2)。 依旧如(1)一样,是一些大白话,但讲的都是世间至理。 今天是自己的生日,有感自己身上的愚钝、软弱,给自己的祝福,就从这本书里选取两段话: 专心致志 【我真的相信,一个人只要专心致志就可以发现生命的真谛,甚至了解宇宙。】 专心致志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可能有很多人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一个专心
原创
发布博客 2009.10.25 ·
8431 阅读 ·
0 点赞 ·
3 评论

这样的《软件工程》课,真实,透明,清晰,强悍!

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们,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们,请大家看过来——这里,有一个不可错过的网站——http://greatsoftware.spaces.live.com/ 这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为北大、清华、北航的同学们上《软件工程》课而建的教师博客,这个博客持续建设了一年多,内容丰富。这上面的所有人,皆真名实姓,绝无虚假伪造。同时—— 1.真实记录了授课老师的所思所
原创
发布博客 2009.10.20 ·
7542 阅读 ·
0 点赞 ·
7 评论

我们不是心理医生

看《少有人走的路》,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作者身为心理医生,但他说,他并不是总那么有信心帮助病人恢复,而面对看起来是同样类型的疾病的病人,他也不能采取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因为每个病人都有自己的差异,医生都有自己的局限。 因此,作为心理医生的他,常常要冒险采用一些新的方式,看看是否对病人有效。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自己最近感到灰心,带团队,有的员工油盐不进。我说我也有类似感受。我们反省了自己的问
原创
发布博客 2009.10.11 ·
7752 阅读 ·
0 点赞 ·
8 评论

我们的内心都有伤痕

终于能集中精神来写写埋在心中已久的这个主题了。 我所从事的工作,常常会接触较多人,性格各异。带团队,要招聘人,也有机会观察不少人。 多年下来,发现:内心伤痕累累者,不在少数。这是时代造成的。 封闭的、压抑人的创造力,因而也压抑人成长的愿望、压制人内心的爱的年代,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现在好了很多,但伤痕的平复所需要的时间远比我们以为的要长。 我的妈妈,在我三个月大的时候,把我抛给奶奶,在火车站
原创
发布博客 2009.10.10 ·
6858 阅读 ·
0 点赞 ·
2 评论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谁是主人

老赵在twitter上转发了这篇博客的链接,上去看了,有共识。并给作者留言: 支持你的观点。 我认为twitter有用,博客也有用,每种记录形式都匹配于思考的某种内容结构的需要。 正如杂志和报纸的存在是合理的,图书的存在也是合理的。 思考的快捷、分享交流的及时很重要;同时,思考的深邃、经得起反复咀嚼、交流的充分也很重要。 身为这些工具的使用者,我们无非是要学会判断,从而做到取舍有度。 人,总归
原创
发布博客 2009.10.07 ·
4871 阅读 ·
0 点赞 ·
2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