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建一的讨论

建一:

>老师,我因为工作原因又出差来集中开发了…

你总是集中开发,可真得注意身体了。岁数一大,就不如年轻的时候扛造了。

你对于技术的思考和总结,已经越来越有高度,令我欣慰。有你这样的讨论,即
使我在小山村里也不孤独。

>简述的是在2006年到2013年我接触的web开发技术路线变化。

你提到的几种技术,我的体会是这样的:

1.J2EE SSH 与 orm/sessionbean 它们都不矛盾,算是不同的方面吧。它们不能
比较,互相作为补充吧。

2.在你所讨论的角度上,web service 与 SSH 一样,都是一种框架 (或架构) 手
段,它们在软件工程上的原则是相通的,比如倾向于你提到的封装、抽象、约
定,只不过是在这些方面的实现机制和强调的程度不同。就像XP和RUP其实并无本
质不同。

3.no sql 和 mongodb又是与orm/sessionbean类似的技术方向,数据留存。

我的感想:1.框架(和数据留存)都有不少技术,它们无所谓好坏,而是有各自不
同的优缺点 (包括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现有人员的技术程度也算特点,要作为
采用时的考量);工程师的责任,是针对具体项目,根据这些特点优缺点选择合适
合的技术。 2.如果不建立更全局和高度的观点来看待这些技术,是危险的。

4. 框架一直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约束"使用者的行为,而不是增加他
们的自由,以保证他们能够以更"正确"的行为使用框架所规范的底层机制,比如
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框架的创造者们成功了。但是同时,使用框架真正的方
法,是理解和构造它们,而不是单纯被动地被约束。理解和构造框架,需要更深
层次的理论知识,更多地探索这些成型的框架的构造原则和动机。

5. nosql一类的数据留存技术,一直在试图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高性能,降低
负载,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分布式 (集群、云,全算分布吧) ,二是与现有技术
的结合 (动机是方便程序员使用),比如与OO的结合,比如脱离sql。性能和负载
方面,似乎卓有成效,而与现有技术结合的方向,一部分技术似乎有这样的目
的,即能让傻瓜程序员 (我指的不是那种KISS的S,而是受到培训很少,不希望投
入时间和精力、智力)也编程序。后面这个目的,早在COBOL时代就已经有了,无
论他们取得了多少成果,我仍深感怀疑。我怀疑的原因是,创造性的工作是所有
智力活动之所以有价值的特性,而创造性工作需要严格精确地描述--没有适当的
工具和训练,我不相信正常人类可以使用正常人类语言精确描述任何意图。计算
机又不是神仙,焉能知道你想得是啥,甚至很多人自己都不明确自己想的是啥。
如果自己也不清楚,就变成了希望计算机代为决定,这涉及人是否要放弃自由意
志了。

> 曾经以为走在软件开发的路上,必须不断地在自己身上增加各种砝码,针对于具
> 体技术的砝码。然后你的重量就大了,力量就强了。结果一边走一边发现有些东
> 西慢慢变成负担,又开始甩脱直到轻松,留下的是对于负重的承受力和感知。“在
> 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
> 却是次要的。”

确实,增加的东西,一部分只是暂时的奇技淫巧、眩目的名词,短期可能效果不
错;应该减少的东西,也正是这些。应该留下来的,是基础理论。而所有的新知
识,都应该建立在自己的现有知识结构之上,是现有知识结构的一个演绎结果。

如果突然来了些新名词,却无法用我们现有的知识解释,要么,那就是我们要变
更知识结构了,要么就是这些新名词是骗人的。变更知识结构的,我遇到过的情
况是读《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 (1) lamda运算与图灵机等价,所以,这
是一套不同的思考方法; (2)这很接近于Johan Linus以前对我说的,物理或电子
出身的人难以理解"模型",可能正是因为物理和电子工程师构造出的不是数据而
是物理模型,不是对问题的认识,然后建模,而是太早套用到了似乎唯一的既定
的解决方案上。这种什么跟什么是"同构"的,在《GEB》这本大书里有深刻讨论。
确认或猜想某个问题与某个模型同构,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更容易
解和对条件依赖更不那么苛刻的模型。

新名词骗人的,那就太多了,大多数新名词我都先归到这一类,如果不是一眼就
能看出来好的,等它著名了再说吧。

> 集大成的东西内部未必单一。平台级的产品,就应当能兼容并包多种形式、各尽
> 其能的模块或子系统,朴素的脚本是利器。这部分是联想到你设计的仪器软件平
> 台,以前没觉得是因为眼界小。

你这一段总结,让我想起了linux内核。这两天我配置linux内核,哗哗失败,一
次又一次。解决不了的困难,如同跟高手过招,屡屡被缠住,不要说攻击,连自
守都困难得很。不过,与高手同行,毕竟收获也很大--如果能幸存下来。linux内
核的结构,我看到的只是make的配置,正有点你说的这个意思。

我的另一个体会,针对你提到的"眼界"。这几天哪位同学来着,重提到一个问
题,研究了一六十三招以后,发现别人早就实现了。前几年Johan Lilius来长春
的时候,我请教他关于整个体系性能的问题,他给我篇论文,198X的。我看了以
后拍大腿,正是我想要的。另一个问题,我当时请教的,他从理认上否定了解决
的可能性。对198X年的论文,我当时提到,这多么令人沮丧,我们头疼很久的问
题,不仅有人解决了,而且解决了三十多年,而且,我们还不知道它已经解决了。
他说,你在博士阶段 (或者做科学研究) 所受到的训练,正是为了提高这种能力。

我们经常看到我们过去的不足,甚至憎恨过去的技术选择,那正是成长的结果。
当然同时,也说明我们那个时候多么幼稚。幼稚,我并不是指经验少,而是指理
论太差。我们一般所说的知识,要么来自基本理论的演绎,要么来自经验的归
纳,别无他途。也正因为别无他途,所以一切新名词都是唬人的。而靠从经验中
归纳,你得活多少年才能有结果啊。所以,基本理论的修养,和从基本理论中经
过漫长的过程推导出结论来的能力,都尤其重要。

本来这只是回复你一个人的邮件,写着写着,痛感我们为幼稚啊什么的所付出的
代价,想着很多别人也可能有同样的经历,或者会有同感。所以,我把回信发到
博客里了。

>以上。保重身体!

请在集中开发中保重,这样过不了多久,你身体就会不如我了。

重申,一切不利于人类繁衍的规章都是扯淡的。
  • 3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