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好采购管理?就从这8个指标入手!

目录

指标1:采购成本节约额

指标2:采购价格差异

指标3:来料合格率

指标4:生产过程中因物料导致的停线次数

指标5:供应商准时交付率

指标6:供应商数量集中度

指标7:采购订单周期

指标8:战略供应商采购额占比

总结


一说到采购管理,有的人会觉得:采购管理不就是看如何省钱地买吗?这有什么好研究的?

但其实,采购管理还真不是这么简单的。它是一个战略性的行为,那要怎么做好采购管理呢?很简单,只要你把采购管理的八个指标搞明白就行了。

采购的核心职责之一,就是实现成本节约。但要注意,省钱并非简单地压低价格,而是通过策略性的谈判、比价和供应链优化来实现

指标1:采购成本节约额

这是最直观、也最受管理层关注的指标。它直接反映了你通过各项努力,为公司实际节省了多少资金。

  • 定义:其计算基础通常是以上一期的采购价格,或一个设定的市场基准价为参照。公式是:(基准价-实际采购价)×采购数量

举个例子:去年某元器件单价为10元,今年你谈判降至9元,采购总量为10万件,那么成本节约额即为10万元。

  • 核心价值:它量化了你的谈判成果与采购策略的有效性,是彰显部门价值的关键凭证。
  • 要注意的是:不要孤立地追求此数字的最大化。过度的价格压力可能导致供应商在质量或交付上做出妥协,最终会损害整体利益,它必须与其他指标,尤其是质量指标,结合评估。

那到底要怎样才能知道我们在采购这部分花了多少钱?省了多少钱呢?

很简单,我们可以利用可视化看板图就可以看到,比如我现在用的FineBI,通过拖拽组件就能生成的采购综合分析看板,上面就能清楚地看到在采购上花了多少。我把这份采购模板的链接放在这里,改个参数就能使用,感兴趣的可以点开试试:https://s.fanruan.com/3rysr(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指标2:采购价格差异

这个指标与成本节约额视角不同,它侧重于评估实际采购价格与公司内部预算或标准成本之间的偏差。

  • 定义PPV=(实际采购价格-标准成本) ×采购数量。结果为负,表示节省,低于预算;结果为正,则表示超支。
  • 核心价值:它能帮助你与财务部门协同,精准评估采购活动对整体预算和产品制造成本的具体影响。它为价格波动提供了财务语言上的解释。
  •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标准成本”本身设定必须合理且适时更新,因为一个脱离实际的标尺,无法得出有指导意义的测量结果。

说完了省钱的硬功夫,我们必须要面对另一个关键问题:价格是解决了,但我们买回来的东西能用吗?好用吗?这就引出了我们第二类指标——质量。

成本节约如果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劣质物料引发的生产线停滞、返工乃至客户投诉,其代价远超采购时的节省。

指标3:来料合格率

这是衡量入厂物料质量水平的最基础、最直接的指标。

  • 定义来料合格率=(合格来料批次÷总来料批次)×100%。假设本月接收100批物料,其中98批通过质检,合格率即为98%。
  • 核心价值:它清晰地揭示了供应商提供产品的质量稳定程度。合格率持续偏低,预示着生产中断风险增高,并会引发内部质量部门的频繁投诉。
  • 要注意的是:必须建立清晰、统一的检验标准。更重要的是,对不合格批次需要进行根源分析,判断是偶发问题还是供应商的系统性缺陷,并推动其改进。

指标4:生产过程中因物料导致的停线次数

这个指标是来料合格率的深化,表明物料质量问题所带来的最直接的运营后果

  • 定义:统计在特定时期内,纯粹由于采购的物料质量问题而导致生产线停止运行的次数。
  • 核心价值:在生产制造环境中,停线是最大的浪费之一,这个指标能够说明物料质量对生产稳定性的影响。比如某工厂因供应商提供的螺丝尺寸不符,导致5号生产线设备卡死,全线停产3小时,总共损失了36万。
  • 要注意的是:每一次停线都必须启动严肃的根本原因分析流程,并落实纠正与预防措施。

谈完了成本和质量这两个内部管控的重点,我们还要把目光投向外部:供应商。他们的表现直接决定了你的业绩,同时,内部的流程效率也至关重要。

优秀的采购管理,依赖于一个高效协同的供应商网络和一套流畅的内部运作流程。

指标5:供应商准时交付率

物料质量再好,若无法按时送达,整个生产计划将陷入混乱。我一直强调,供应商的可靠性,首要体现就是准时。

  • 定义准时交付率=(按时交付的订单数÷总订单数)×100%。通常,“按时”会设定一个合理的时间窗口,比如约定交付日的前后几小时内。
  • 核心价值:它保障了公司生产与运营计划的稳定执行。低交付率的供应商会迫使你增加安全库存,从而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并带来库存风险。
  • 这里要问:必须与供应商明确约定“交付”的界定标准,是离厂时间、到港时间还是入库时间?清晰的规则是避免争议的基础。

指标6:供应商数量集中度

这里问一个问题:同一类物料,究竟该由几家供应商来供货?

这个指标就是用来优化供应商队伍结构的。

  • 定义:它通常考察两个层面:一是公司大部分采购支出集中于前几名供应商的比例;二是单一物料品类由多少家供应商共同支撑。
  • 核心价值:供应商数量过多,会导致采购额分散,议价能力削弱,同时管理成本高;反之,供应商数量过少,则会带来巨大的供应中断风险。找到一个健康的集中度,是采购战略的核心。
  • 关键点:对于关键的战略性物料,建议培养2-3家核心供应商,构建既保障安全又促进竞争的伙伴关系。

指标7:采购订单周期

说白了,这个指标就是用来审视你内部流程的效率,从需求产生到订单发出的全过程耗时。

  • 定义:指从收到内部用户的采购申请,到完成审批、寻源、定价等直至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所需的平均时间。
  • 核心价值:周期越长,说明内部流程越复杂,效率越低。这不仅影响业务部门的响应速度,也可能让你错失市场机遇。
  • 这里要注意:要分析周期中各环节的耗时,比如审批节点过多、系统接口不畅等,需要进行针对性优化。

指标8:战略供应商采购额占比

说白了,这个指标就是从支出和影响力的角度,衡量你与核心伙伴的合作深度。

  • 定义战略供应商采购额占比=(来自战略供应商的采购金额÷总采购金额)×100%。
  • 核心价值:它反映了你的工作重心和资源是否投入在了最能影响公司竞争力的合作伙伴上。
  • 这里要注意: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来准确定义战略供应商;其次,要警惕对单一供应商的过度依赖,维持供应链的韧性与健康;最后对不同的供应商要采取不同的策略,而不是平均分配。

以上就是做好采购管理必须掌握的8个指标,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一环,与供应链其它环节的协同也是不可或缺的。我这里分享一份《供应链控制塔分析解决方案》,里面提供了供应链数据管理,整合销售、生产、采购及交货计划和供应链预测、预警与优化等指导。只有了解整个供应链管理流程,才能更好地管理好采购指标:https://s.fanruan.com/ussm0(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总结

这采购管理的八个指标共同构成了一份全面的采购绩效评估体系,我们可以用这份评估体系来对标本月或者本季度的采购指标。

你可能会问,这么多指标,要一下子全部抓吗?我的建议是,可以先从成本节约、来料合格率和准时交付率这三个基础且关键的指标入手,在你熟悉并掌握了之后,就能继续深入对标了。你看是不是这个理?

作为一个C语言初学者,如果想要写一个职工管理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大方面入手: 1. 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职工管理系统的功能和需求,比如管理职工信息、新增职工、删除职工、修改职工信息等等。根据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 2. 数据结构设计:职工管理系统需要对职工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数据结构。可以考虑使用链表、数组、栈等数据结构来存储职工信息。 3. 界面设计:界面设计是职工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方便用户操作。可以使用C语言提供的图形库或者命令行界面来实现。 4. 输入输出处理:职工管理系统需要接收用户输入和输出相应的结果。需要设计合适的输入输出处理方式,比如使用scanf和printf函数进行控制台输入输出。 5. 数据存储:职工管理系统需要将职工信息存储到文件中,可以使用C语言提供的文件操作函数来实现数据的读写。 6. 功能实现:根据需求分析,逐步实现职工管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比如新增职工、删除职工、修改职工信息等等。需要注意代码的简洁性和可读性。 7. 测试和调试:完成职工管理系统的开发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用户需求。可以使用调试工具进行调试,排除可能存在的bu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Leo.yuan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