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募格学术撰写。参考资料:红星新闻、抖音、虎扑社区等。
2021年初,在抖音上,一个名叫“相宜”的主播火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她就涨粉940万。
和一般网红不同的是,当时的相宜是一位刚毕业的博士。带火她的视频,是她自述博士毕业后的感想,短时间内点赞数就达到了340万。
根据相宜的自述,她出生在一个很平凡的农村家庭,是一路寒窗苦读,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典型代表。
硕士博士七年,只有第一年的学费是问家里要的,之后的学费生活费都是靠国家补助、论文奖学金奖励、还有自己的努力自给自足的。
所以在相宜的博士论文致谢里,首先感谢的就是国家的资助和培养。
博士的身份加持,让相宜迅速变成“网红”,高学历人群本身自带的光环让普通大众对其更加好奇。
可网络流量带来的并非全是善意,因为相宜博士的身份,大众对她的言行,则更为挑剔。
一次直播中的口误“三峡大坝在武昌建成”,让相宜被嘲“文盲博士”,质疑声接踵而至,各种各样的舆论纷纷向她袭来。
舆论“网暴”的1年后,7月末,相宜再次发布抖音,表示已经向公安局报案并得到立案。
2021年10月17日,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出具的立案告知书显示,张女士被诽谤一案,通州分局认为符合立案标准,现已立案
博士成“网红”究竟是对是错?是不正经还是新时代职业选择?也确实值得讨论。
连遭举报的网红博士和死盯她的“举报者”
2021年初,自称家在农村,家族3代务农,经济条件并不好,但靠自身努力工科博士毕业的相宜凭借一条短视频爆火网络。
相宜的涨粉是“现象级”的,人们对博士故事的好奇,让她短时间飞涨近900万粉丝。
她将一个和大众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博士形象带到了大家面前。或许因为形象太颠覆,相宜很快也遭受到了质疑,有人质疑她学历造假,还有人爆料说她只是大专生,都是炒作。
但后续经查证,相宜本人真名叫张婷,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5级博士生,和她视频里介绍自己时说的自己是工科博士一致。相宜本人在受到质疑后也po出了自己的博士毕业证书。
学历的争议解决了,围绕相宜的还有一大争议,博士成了“网红”,做短视频,开直播,这能叫博士?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账号对这位网红女博士的二次攻击。
“大某某农场”的账号由李某运营,有关最初的过节,双方说法不尽相同。
2022年1月31日,李某在微博上发表的《我被网红女博士起诉全过程》视频中表示,在2021年1月份,一个1000多万粉丝的“有背景”的女主播对她的账号进行了恶意举报,导致她的账号一个月发不了作品,“当时我非常生气,我感觉我没有做错,我只是帮你纠正了一下你(指相宜)的古诗词的错误。”
相宜认为这是在挑刺,她称李某把她3年间拍的200多个视频,和平时的直播都翻出来“抠字眼”。“比如说,浓妆淡抹总相宜,淡妆浓抹总相宜,差一个字,少一个字,缺一个字或者说一个诗,前后两句话给颠倒说了,但那时直播和短视频都是即兴的、口语化的一个场景。”相宜认为这都是疏忽大意引起的口误,上纲上线的做法让她感到不适。
2021年年中,相宜入职西安一所大学的建筑工程学院,李某得知消息后,开始向国家信访办进行实名举报。
这样的举报让相宜和学校不堪其扰,相宜表示,自己一年多以来写过不下30封情况说明,虽然每一次举报看起来没对她造成实质性伤害,可作为一个刚入职的老师,天天接收信访举报资料,上到陕西省教育厅、教工委,下到学校党委、纪委、教工部、研究生院宣传部、人事处、学院纪委、二级学院等一系列领导,都得围着举报者的一个信访去回复,相宜表示压力很大。
相宜离开了网络,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更新视频,同时,向公安部门进行报案,公安机关也对此事刑事立案。律师周兆成表示,网络暴力属于当今互联网的新生事物,通常是指用户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言论,或者揭露他人隐私,引发大众舆论针对特定对象进行攻击,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精神持续受到折磨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博士的认知不再拘泥于口口相传的“别人家的孩子”,而新时代下,很多的硕博也更喜欢通过网络来介绍自己的求学之路。
但往往伴随着赞美一起来的,就是各种质疑声。
3月初,一位微博博主朱朱表示,自己16岁考上牛津本科数学系,现在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从牛津数学建模系硕士毕业。因为收到了来自牛津的博士offer,还有200%博士奖学金。她将继续在牛津攻读博士学位。
可随之就有人质疑该博主并没有真才实学,只是想以高学历女学霸的身份做网红。更有甚者直接称朱朱为“学术媛”。
对于质疑,最后朱朱po出了自己的牛津主页截图,直接回应了学历造假这个事情。
但和相宜的经历相似的,仍有人认为朱朱不应该企图成为高学历网红,因为这对博士来说“太不正经了”。
理智看待博士多样的职业选择
在现今越来越多人能接受知识付费的时候,硕博成为网红并因此获得收益,或许可以看成是一种新的职业选择和规划。
如果博士能通过网络更多的传达出有意义的正能量的话,或许我们更应该对此保持一个正向的态度。
就比如,朱朱分享自己的学习法,论文的高分技巧等。
朱朱分享的干货知识
就有网友表示:真的很有用
朱朱之前,还有北大的杨慧琴博士直播和粉丝聊学习。
更是让粉丝直接成绩进步特别大,不光拿到了年级第一,还拿了国奖。
而这些,都是“硕博网红”带给大家的正能量。
尽管在大多数人眼中,博士还是应该多科研,少接触网络。但高学历者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能激励别人的话,对于他们成“网红”这件事,至少不用带着抵触情绪看待。
不过,凡事也总有个度,博士们更应该向大众展示出积极和打破刻板印象的一面。如果过于哗众取宠也是要被批判的。
博士本身是很优秀的人,但同时,博士也是很普通的人。他们优秀在在自己熟知的领域里做到了顶尖,能通过自己的学识给社会带来改变。也普通在,和我们一般人一样,会刷抖音,会打错字,也会有不熟知的领域。
多点了解和包容,或许能离这个群体,更近一点。
点个在看 paper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