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SIP 服务器的 INVITE 请求的 SDP 段中指定子码流,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了解子码流相关信息
不同的视频设备和编码标准对子码流的支持和表示方式可能不同。例如,在 H.264 编码中,可能会通过不同的 Profile 或 Level 来区分主码流和子码流,或者在视频流的封装格式中有特定的标识。需要先明确设备所支持的子码流的具体参数和标识方法。
在 SDP 中指定编码格式和负载类型
- 按照常规的 SDP 语法,在 “m=video” 行中指定视频媒体流,并列出支持的负载类型。例如 “m=video 5000 RTP/AVP 96 97 98”,这里假设 96、97、98 是与视频编码相关的负载类型。
- 使用 “a=rtpmap:” 属性来明确每个负载类型对应的具体编码格式。如 “a=rtpmap:96 H.264” 表示负载类型 96 对应 H.264 编码。如果子码流也是 H.264 编码,可能会有不同的参数设置,比如 “a=rtpmap:97 H.264/Substream”,这里通过在编码格式后添加 “/Substream” 来示意这是子码流的编码格式,但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要求进行更准确的标识。
指定子码流的分辨率、帧率和码率等参数
- 分辨率:可以在 “a=rtpmap:” 属性中按照 “编码格式 / 分辨率” 的格式添加。例如 “a=rtpmap:97 H.264/Substream/320x240” 表示子码流的分辨率为 320x2402。
- 帧率:使用 “a=framerate:” 属性指定,如 “a=framerate:15” 表示子码流的帧率为 15fps。
- 码率:有些设备可能支持通过特定属性指定码率,如 “a=bitrate:500000” 表示子码流的码率为 500kbps,但并非所有设备都能识别和支持这种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考虑设备兼容性和配置
- 不同的视频设备和服务器对 SDP 中指定子码流的方式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调整,确保双方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子码流的相关参数。
- 有些设备可能需要在设备的管理界面或配置文件中进行额外的设置,以启用子码流并使其与 SDP 中的指定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