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理解

(一)题目要求回答:某句或某段在文中的作用。

①句子或段落在第一段时的答题方法:

一从结构上答题,句式:此句(或此段)有落笔点题(或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二从内容上答题,句式:此句(或此段)有铺垫下文(或衬托后文)、为后文打伏笔的作用。

②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间时的答题方法:此句(或此段)有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的作用。

③句子或段落在最后一段中时的答题方法:

思路一从结构上答题,句式:此句(或此段)有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的作用。

思路二从文法上答题,句式:此句(或此段)有呼应文章标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思路三从意蕴上答题,句式:此句(或此段)有使文章回味绵长(余音绕梁)的作用。

(二)题目要求回答: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很抽象。脑中有词汇才 能领悟文章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那么,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一步是答题人首先要记住这些词。

常见描写思想感情的词汇如下:

①喜悦,高兴。②热爱,喜爱。

③感动,震憾。④渴望,愿望。

⑤眷念,思念。⑥惆怅,忧愁。

⑦惋惜,怜惜。⑧厌倦,憎恶。

⑨痛苦,惭愧。⑩内疚,悔恨。

⑪伤心,悲痛。⑫遗憾,遗恨。

(三)题目要求回答:概括文章主旨、中心、主题。

主旨,指作者写此文的目的。

中心,指文章的核心思想。

主题,指文章写的主要事件。(有些文章的标题即主题)

答题句式:通过……(事情、物件),歌颂(赞美)了……(事物、品格),表达了……(思想,感情),揭示了……(道理)

答题技巧:留意每一段、特别是首段与尾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它们常常是文章的主旨、中心、主题,以之答题事半功倍。

(四)题目要求回答: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记住五种表达方式:

①叙述。
辨别方法:文中含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尾六要素。即使很模糊,但仍能找到。

作用:交待事件过程,人物表现。

②描写。

辨别方法:文中含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细节、景物、场面等描写。

作用:增强文章画面感,感染力。

③说明。

辨别方法:文章对象为动物、植物、物品等有具体形状的东西。

作用:清楚交待事物真实情况。

④议论。

辨别方法:文中含作者对某事某人的看法、主张、意见、观点。

作用:表达作者的价值观、是非观。

⑤抒情。

辨别方法: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某物某人某地的喜爱、热爱、眷念等。

作用:表达作者的情感

(五)题目要求回答: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常见修辞手法有八种
①比喻。②比拟。③夸张。
④排比。⑤对偶。⑥反复。
⑦设问。⑧反问。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A、比喻的作用
①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读者易理解;
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读者有画面感;
③使概括的事物形象化,使读者印象鲜明。
B、拟人的作用
①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
②用以表现喜爱的事物,让事物具有人的灵性,更有趣味。
③用以表现憎恨的事物,让事物形象更突出,感染力更强。
C、夸张的作用
①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鲜明的感情态度,引起读者共鸣。
②用以渲染事物的形象,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激发读者的想象。
D、排比的作用
①突出文章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
②增强语言气势,提高表达效果。
E、叠词、短句的作用
使文章富有节奏感,音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F、引用的作用
①突显描述对象的品质、特征。
②使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更具感染力。
③引用名人名言,以权威人士的语言做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④引用名著原文,使文章更严谨,可信度更高

(六)题目要求回答: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题步骤:回答此问,要采用写读后感的方法。
①充分阅读全文,理解作者表现在文中的爱憎、忧乐,掌握作者的情感倾向,理解作者写文章时的情感状态。
②如果文中包含多重含义,应根据词句的字面意义,写出此句话中包含的本义。
③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传达的情感和含义写出引申义。
④联系自身经验,组织词句,写出自己对文中所描述的现象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支持,还是反对?),以及自己对类似事件的处置方法。

七)比较阅读理解。

题型①:比较课文和课外相似文章。
答题步骤:
A.务必先读课文,熟知课文内容、结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人物表现、事件过程、思想感情,并能口语复述。
B.再读相似文章,熟知该文内容、结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等,再与课文比较,逐条写出二者的不同点。
题型②:比较两篇相似短文。
答题步骤:
A.细读前文,分别列出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思想感情等。
B.细读后文,分别列出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思想感情等。
C.对二文进行横向比较,概括说明不同点。

(八)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首先,熟知说明文三要素:
①说明对象。
②说明顺序。
③说明方法。
其次,记住说明文的三种写作顺序:
①时间顺序。
②空间顺序。
③逻辑顺序。
然后,熟知九种说明方法的辨识方法及其答题句式
①分类说明。
辨识方法:分几类进行说明,简化表述复杂事物。
举例:鲸分为两类,一类是须鲸,一类是齿鲸。
答题句式:对……进行分类说明,清楚说明了……怎么样。
②举例说明。
辨识方法:用其他事物解释说明对象。
举例:阿根廷盛产足球巨星,比如:马拉多纳,梅西。
答题句式:举了……例子,用事实说明……怎么样。
③打比方说明。
辨识方法:就是打比喻,拿另一种事物比喻说明对象。
举例:人民英雄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矗立在天安门广场南部。
答题句式:把……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怎么样。
④列数据说明。
辨识方法:文中列出数字,对说明对象进行量化。
举例:太阳看上去像只篮球,实际比地球大130万倍。
答题句式:列举……数据,量化说明了……怎么样。
⑤作比较说明。
辨识方法:文中出现“和……相比(比较)”、“和……不同”的句式。
举例:和长城相比,金字塔的工程规模不值一提。
答题句式:把……和……作比较,鲜明突出地说明了……怎么样。
⑥下定义说明。
辨识方法:文中出现“……是……”的句式,且“是”字两边的话能互换。
举例:手机,是一种移动通讯工具。如果换成“有种移动通讯工具是手机”也成立。
答题句式:给……下定义,高度凝练地揭示了……是……怎么样。
⑦作诠释说明。
辨识方法:文中出现“……是……”的句式,且“是”字两边的话不能互换。
举例:椅子,是人工制作的家具。(如果换成“人工制作的家具是椅子”就不对)
答题句式:对……进行诠释,解释说明了……具有……怎么样。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方法:“是”字两边的短语可以互换,就是定义;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⑧画图表说明。
辨识方法:直观化的图表。
举例:略。答题句式:给……画图表,具体清楚地说明了……怎么样。
⑨引资料说明。辨识方法:引用他人或其他著作的语言、文句。
举例:鲁迅曾说过,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答题句式:引用……,真实具体说明了……怎么样。
九种说明方法中,使用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

【五年级】阅读理解考点

①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②体会关键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③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④通过事、景、物理解人物的情感

⑤熟悉说明方法的作用

⑥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⑧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⑨体会人物形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