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mysql_ my.cnf优化,安全配置和日志

MYSQL安装优化、my.cnf启动参数优化、Innodb引擎参数优化、Linux服务器简化.编辑

 

 

目录:

1 配置说明

2 my.cnf修改

3 命令说明

 

 

---------------------------------------------------------------------1 配置
my.cnf                           #find 查找my.cnf   /etc/my.cnf
data目录                        1  查看my.cnf搜索datadir

                                      2 phpinfo搜索MYSQL_SOCKET            /var/lib/mysql/
               
     
------------------mysql 日志  通常, MySQL 的日志是放在它的数据库目录下。


mysql有以下几种日志:
  错误日志:    log-err
  查询日志:    log
  慢查询日志:  log-slow-queries
  更新日志:    log-update
  二进制日志: log-bin 



要把日志生成在 /var/log 目录下(是系统日志存放的地方,只有 root 账号有写权限),需要 MySQL 进程对这个目录有读写权限,一般是不这么做的,也考虑到安全问题,包括 MySQL 本身的数据安全,因为对 MySQL 的所有操作,都会记录到常规查询日志。MySQL 的日志就不要用 /var/log/ 目录下。

---------------------------------------------------------------------2 my.cnf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7b97470100mvnj.html  Mysql性能调优

 

 

 

[client]
default-character-set = utf8
port    = 3306
socket  = /tmp/mysql.sock

[mysql]
no-auto-rehash

[mysqld]
#default-character-set = utf8
user    = mysql
port    = 3306
socket  = /tmp/mysql.sock
basedir = /usr/local/webserver/mysql
datadir = /data0/mysql/3306/data
open_files_limit    = 10240
back_log = 600
max_connections = 3000 实际MySQL服务器允许的最大连接数16384;
max_connect_errors = 6000  可以允许多少个错误连接
table_cache = 1024  高速缓存的大小.table_cache的值在2G内存以下的机器中的值默认时256到 512,如果机器有4G内存,则默认这个值是2048,但这决意味着机器内存越大,这个值应该越大,因为table_cache加大后,使得mysql对 SQL响应的速度更快了,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更多的死锁(dead lock),这样反而使得数据库整个一套操作慢了下来,严重影响性能。
external-locking = FALSE
max_allowed_packet = 32M
sort_buffer_size = 2M 是一个connection级参数,在每个connection第一次需要使用这个buffer的时候,一次性分配设置的内存.并不是越大越好,由于是connection级的参数,过大的设置+高并发可能会耗尽系统内存资源。
join_buffer_size = 2M
thread_cache_size = 64  重新利用保存在缓存中线程的数量,当断开连接时如果缓存中还有空间,那么客户端的线程将被放到缓存中,如果线程重新被请求,那么请求将从缓存中读取,如果缓存中是空的或者是新的请求,那么这个线程将被重新创建,如果有很多新的线程,增加这个值可以改善系统性能
  根据物理内存设置规则如下:
     1G  ---> 8
     2G  ---> 16
     3G  ---> 32
    >3G  ---> 64


thread_concurrency = 16 对mysql的性能影响很大, 在多个cpu(或多核)的情况下,错误设置了thread_concurrency的值, 会导致mysql不能充分利用多cpu(或多核), 出现同一时刻只能一个cpu(或核)在工作的情况。
   应设为CPU核数的2倍. 比如有一个双核的CPU, 那么thread_concurrency的应该为4; 2个双核的cpu, thread_concurrency的值应为8.

query_cache_size = 32M 缓存机制简单的说就是缓存sql文本及查询结果,如果运行相同的sql,服务器直接从缓存中取到结果,而不需要再去解析和执行sql。如果表更改了,那么使用这个表的所有缓冲查询将不再有效,查询缓存值的相关条目被清空
query_cache_limit = 2M 单个查询能够使用的缓冲区大小.缺省为1M
query_cache_min_res_unit = 2k 它指定分配缓冲区空间的最小单位,缺省为4K。检查状态值Qcache_free_blocks,如果该值非常大,则表明缓冲区中碎片很多,这就表明查询结果都比较小,此时需要减小query_cache_min_res_unit
default-storage-engine = MyISAM
default_table_type = MyISAM
thread_stack = 192K
transaction_isolation = READ-COMMITTED  设置所有连接的默认事务隔离级
tmp_table_size = 256M 临时HEAP数据表的最大长度
max_heap_table_size = 256M HEAP数据表(内存表)的最大长度(默认设置是16M);
long_query_time = 1
log_long_format
log-bin = /data0/mysql/3306/binlog
binlog_cache_size = 8M 为binary log指定在查询请求处理过程中SQL 查询语句使用的缓存大小
binlog_format = MIXED
max_binlog_cache_size = 8M
max_binlog_size = 512M
expire_logs_days = 7
key_buffer_size = 256M  索引缓冲区的大小,严格说是它决定了数据库索引处理的速度,尤其 是索引读的速度
read_buffer_size = 1M  读查询操作所能使用的缓冲区大小,该参数对应的分配内存也是每连接独享.
read_rnd_buffer_size = 16M 针对按某种特定顺序(如ORDER BY子句)输出的查询结果(默认256K) 加速排序操作后的读数据,提高读分类行的速度。
bulk_insert_buffer_size = 64M 指定 MyISAM 类型数据表表使用特殊的树形结构的缓存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128M myisam引擎的sort_buffer_size
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 = 10G
#myisam_max_extra_sort_file_size = 10G  这个参数已经不在MySQL
myisam_repair_threads = 1
myisam_recover  自动检查和修复无法正确关闭MyISAM表

skip-name-resolve
master-connect-retry = 10
slave-skip-errors = 1032,1062,126,1114,1146,1048,1396

server-id = 1 设定为master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16M InnoDB用来存储数据字典和其他内部数据结构的内存池大小。
  应用程序里的表越多就应该分配越多的内存,如果innodb用光了这个内存就会向系统内存要。
  并且写入警告日志,根据MySQL手册,对于2G内存的机器,推荐值是20M。
  缺省值是1M。通常不用太大,只要够用就行,与表结构的复杂度有关系。

 

 

innodb_status_file

InnoDB发送诊断输出到stderr或文件,而不是到stdout或者固定尺寸内存缓冲,以避免底层缓冲溢出。作为一个副效果,SHOW INNODB STATUS 的输出每15秒钟写到一个状态文件。这个文件的名字是innodb_status.pid,其中pid是服务器进程ID。这个文件在MySQL数据目录里创建。正常关机之时,InnoDB删除这个文件。如果发生不正常的关机,这些状态文件的实例可能被展示,而且必须被手动删除。在移除它们之前,你可能想要检查它们来看它们是否包含有关不正常关机的原因的有用信息。仅在配置选项innodb_status_file=1被设置之时,innodb_status.pid文件被创建。

 

innodb_rollback_on_timeout OFF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2048M 指定大小的内存来缓冲数据和索引。
  对于单独的MySQL数据库服务器,最大可以把该值设置成物理内存的80%。
  根据MySQL手册,对于2G内存的机器,推荐值是1G(50%)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024M:autoextend
innodb_file_io_threads = 4 IO操作(硬盘写操作)的最大线程个数(默认设置是4)。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 16 InnoDB驱动程序能够同时使用的最大线程个数(默认设置是8)。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2  InnoDB记录日志的方式
  如果设置为1,则每个事务提交的时候,MySQL都会将事务日志写入磁盘。
  如果设置为0或者2,则大概每秒中将日志写入磁盘一次。
  实际测试发现,该值对插入数据的速度影响非常大
    设置为2时插入10000条记录只需要2秒,设置为0时只需要1秒,而设置为1时则需要229秒。
  建议尽量将插入操作合并成一个事务,这样可以大幅提高速度。
  在存在丢失最近部分事务的危险的前提下,可以把该值设为0。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16M 日志缓存的大小
  默认的设置在中等强度写入负载以及较短事务的情况下,一般可以满足服务器的性能要求。
  如果更新操作峰值或者负载较大就应该加大这个值。8-16M即可。

innodb_log_file_size = 128M 日志组中每个日志文件的大小在高写入负载尤其是大数据集的情况下很重要。
  这个值越大性能就越高,但恢复时时间会加长。默认是5M。Javaeye推荐innodb_log_file_size = 64M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日志组中的日志文件数目,推荐使用3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 90 最大脏页的百分数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120 事务获得资源超时设置,默认50s
innodb_file_per_table = 0  为每一个新数据表创建一个表空间文件而不是把数据表都集中保存在中央表空间里    http://zhengdl126.iteye.com/blog/1814173
[mysqldump]
quick  不缓冲查询,直接导出至stdout
max_allowed_packet = 32M

停用mysql的严格验证STRICT_TRANS_TABLES

#把sql-mode="STRICT_TRANS_TABLES,NO_AUTO_CREATE_USER,NO_ENGINE_SUBSTITUTION" 中"STRICT_TRANS_TABLES,"去掉,重启MySQL服务,问题解决……汗颜~~~

经过此役,总结数据库设计中的一个注意点,也即避免此现象的两种方法:
1、在表的设计过程中,对所有不能为空的字段设置默认值
2、配置MySQL服务,如上所述将STRICT_TRANS_TABLES去掉

 

 

#开启event

#event_scheduler = on

#myisam自动修复
myisam-recover=BACKUP,FORCE

 


# 在[mysqld] 中輸入

log-bin=/var/lib/mysql/mysql-bin

#expire_logs_days = 10
#max_binlog_size = 100M

log=/var/lib/mysql/mysql.log
log-error=/var/lib/mysql/error.log

#log-update=/var/lib/mysql/update.log  未能成功生成

long_query_time=1
log-slow-queries

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

 

 

是否启用了日志
mysql>show variables like 'log_%';
怎样知道当前的日志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顯示二進制日志數目
mysql> show master logs;
看二进制日志文件用mysqlbinlog
shell>mysqlbinlog mail-bin.000001
或者shell>mysqlbinlog mail-bin.000001 | tail

 


#详细说明
log-bin=/var/lib/mysql/mysql-bin #二进制LOG,mysqlbinlog直接读取二进制日志文件。二进制日志包含所有更新数据的语句 ,其目的是在恢复数据库时用它来把数据尽可能恢复到最后的状态。另外,如果做同步复制( Replication )的话,也需要使用二进制日志传送修改情况。log_bin指定日志文件,如果不提供文件名,MySQL将自己产生缺省文件名。MySQL会在文件名后面自动添加数字索引,每次启动服务时,都会重新生成一个新的二进制文件。

 

时间长了log bin也会占很大的硬盘空间,所以在my.ini中加上对其的限制。
#expire_logs_days = 10
#max_binlog_size = 100M

 

 

 

 

======================================= 查看当前的bin log

 

 

 

 

# show master status;

#mysqlbinlog mysql-bin.000052

 

 

 

-------------格式如下:

flush privileges
/*!*/;
# at 173
#090814 10:09:22 server id 1  end_log_pos 448   Query   thread_id=51    exec_tim                                             e=0     error_code=0
use sq_gllutf8/*!*/;
SET TIMESTAMP=1250215762/*!*/;
/*!\C utf8 *//*!*/;
SET @@session.character_set_client=33,@@session.collation_connection=33,@@sessio                                             n.collation_server=8/*!*/;
update gll_products set  sn_name='休闲裤'  ,ch_name='H957-3'  ,color='卡其'  ,co                                             mposition='60%马棉44'  ,huoqi=''  ,p_remarks=''  ,utime='2009-08-14 10:09:22'  ,                                             uip='192.168.200.96'   WHERE id = '339'
/*!*/;
# at 448
#090814 10:11:14 server id 1  end_log_pos 556   Query   thread_id=59    exec_tim                                             e=0     error_code=0
SET TIMESTAMP=1250215874/*!*/;
delete from gll_member  WHERE id = '26'
/*!*/;
DELIMITER ;
# End of log file
ROLLBACK /* added by mysqlbinlog */;
/*!50003 SET COMPLETION_TYPE=@OLD_COMPLETION_TYPE*/;

-----------------------------------


log=/var/lib/mysql/mysql.log   #对所有执行语句进行记录

----------------------------格式如下:

090814 10:11:14      59 Connect     sq_szczkj@localhost on
                     59 Init DB     sq_gllutf8
                     59 Query       SET NAMES 'UTF8'
                     59 Query       delete from gll_member  WHERE id = '26'
                     59 Quit
090814 10:11:15      60 Connect     sq_szczkj@localhost on
                     60 Init DB     sq_gllutf8
                     60 Query       SET NAMES 'UTF8'
                     60 Query       select * from gll_member  ORDER BY id DESC
                     60 Query       select * from gll_member  ORDER BY id DESC   limit  0,50
                     60 Quit
                     61 Connect     sq_szczkj@localhost on
                     61 Init DB     sq_gllutf8
                     61 Query       SET NAMES 'UTF8'
                     61 Query       select * from gll_zone  ORDER BY id DESC
                     61 Query       select * from gll_zone  ORDER BY id DESC   limit  0,99
                     61 Quit

---------------------------------


log-error=/var/lib/mysql/error.log

#log-update=/var/lib/mysql/update.log  未能成功生成


long_query_time=1
log-slow-queries

#--log-slow-queries[=file_name ] 的file_name参数可选,缺省值是host_name -slow.log ,如果指定了file_name参数的话,mysql就会把慢查询的日志记录到file_name所设定的文件中,如果file_name提供的是一个相对路径,mysql会把日志记录到mysql的data目录中。
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 #在mysql的启动配置文件或命令行参数中增加--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 参数就可以启用未使用索引查询语句了,日志记录的文件就是log-slow-queries对应的文件。

 

 

----------------Mysql的log_slow_queries日志文件设置不当错误

1,容易发生错误的设置:
log_slow_queries = ON
log_slow_queries=/var/log/slow-queries.log
long_query_time=5
这种容易导致slow-queries.log无法读取的错误(权限问题)。
常见错误提示:
[ERROR] Could not use /var/log/slow-queries.log for
logging (error 13). Turning logging off for the whole duration of the
MySQL server process. To turn it on again: fix the cause, shutdown the
MySQL server and restart it.


2,比较妥当的配置:
log_slow_queries = ON
log_slow_queries=slow-log
long_query_time=5
直接在目录/var/lib/mysql/ 下生成 slow-log 文件

 

 

 

----------------------------测试慢日志

mysql>select sleep(1);

mysql>select sleep(3);

mysql>select * from gll_products;

 

打开mysql.log和慢日志文件可以看到

select sleep(3);

select * from gll_products;

 

 

 

 

 

 

 

 

---------------------------------------------------------------------3 命令说明

 

 

 

show variables like 'long%'; 查询 long_query_time 的值


mysql>show variables like 'log_%';   是否启用了日志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log_%';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log_bin                         | ON                       |
| log_bin_trust_function_creators | OFF                      |
| log_error                       | /var/lib/mysql/error.log |
|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   | ON                       |
| log_slave_updates               | OFF                      |
| log_slow_queries                | ON                       |
| log_warnings                    | 1                        |
+---------------------------------+--------------------------+

 

 



mysql> show master logs;   顯示二進制日志數目

mysql>show variables like 'log_bin'; 确认你日志是否启用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怎样知道当前的二进制日志

查看从某一段时间到某一段时间的二进制日志
mysqlbinlog --start-datetime='2008-01-19 00:00:00' --stop-datetime='2008-01-30 00:00:00'  /var/lib/mysql/mysql-bin.000006 > mysqllog1.log

shell>mysqlbinlog mail-bin.000001   看二进制日志文件用mysqlbinlog
或者shell>mysqlbinlog mail-bin.000001 | tail

flush privileges;  刷新数据库

mysql> SHOW STATUS;  运行下列命令可以获取状态变量的值:

mysql> SHOW STATUS LIKE ‘[匹配模式]’; ( 可以使用%、?等 )  如果只要检查某几个状态变量,可以使用下列命令:

select version(); 查看mysql版本


[client] port = 3306 socket=/home/mysql/data/mysql.sock [mysqld] lower_case_table_names=1 user = mysql #--- 表示MySQL的管理用户 port = 3306 #--- 端口 #basedir=/usr/local/mysql socket=/home/mysql/data/mysql.sock #-- 启动的sock文件 datadir=/home/mysql/data log-bin=/home/mysql/mysql-bin log-error=/home/mysql/log/mysqld.log pid-file =/home/mysql/mysqld.pid bind-address = 0.0.0.0 server-id = 1 #表示是本机的序号为1,一般来讲就是master的意思 skip-grant-tables skip-name-resolve # 禁止MySQL对外部连接进行DNS解析,使用这一选项可以消除MySQL进行DNS解析的时间。但需要注意,如果开启该选项, # 则所有远程主机连接授权都要使用IP地址方式,否则MySQL将无法正常处理连接请求 #skip-networking back_log = 600 # MySQL能有的连接数量。当主要MySQL线程在一个很短时间内得到非常多的连接请求,这就起作用, # 然后主线程花些时间(尽管很短)检查连接并且启动一个新线程。back_log值指出在MySQL暂时停止回答新请求之前的短时间内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堆栈中。 # 如果期望在一个短时间内有很多连接,你需要增加它。也就是说,如果MySQL的连接数据达到max_connections时,新来的请求将会被存在堆栈中, # 以等待某一连接释放资源,该堆栈的数量即back_log,如果等待连接的数量超过back_log,将不被授予连接资源。 # 另外,这值(back_log)限于您的操作系统对到来的TCP/IP连接的侦听队列的大小。 # 你的操作系统在这个队列大小上有它自己的限制(可以检查你的OS文档找出这个变量的最大值),试图设定back_log高于你的操作系统的限制将是无效的。 max_connections = 500 # MySQL的最大连接数,如果服务器的并发连接请求量比较大,建议调高此值,以增加并行连接数量,当然这建立在机器能支撑的情况下,因为如果连接数越多,介于MySQL会为每个连接提供连接缓冲区,就会开销越多的内存,所以要适当调整该值,不能盲目提高设值。可以过'conn%'通配符查看当前状态的连接数量,以定夺该值的大小。 max_connect_errors = 6000 # 对于同一主机,如果有超出该参数值个数的中断错误连接,则该主机将被禁止连接。如需对该主机进行解禁,执行:FLUSH HOST。 open_files_limit = 65535 # MySQL打开的文件描述符限制,默认最小1024;当open_files_limit没有被配置的时候,比较max_connections*5和ulimit -n的值,哪个大用哪个, # 当open_file_limit被配置的时候,比较open_files_limit和max_connections*5的值,哪个大用哪个. table_open_cache = 128 # MySQL每打开一个表,都会读入一些数据到table_open_cache缓存中,当MySQL在这个缓存中找不到相应信息时,才会去磁盘上读取。默认值64 # 假定系统有200个并发连接,则需将此参数设置为200*N(N为每个连接所需的文件描述符数目); # 当把table_open_cache设置为很大时,如果系统处理不了那么多文件描述符,那么就会出现客户端失效,连接不上 max_allowed_packet = 1000000000 # 接受的数据包大小;增加该变量的值十分安全,这是因为仅当需要时才会分配额外内存。例如,仅当你发出长查询或MySQLd必须返回大的结果行时MySQLd才会分配更多内存。 # 该变量之所以取较小默认值是一种预防措施,以捕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错误信息包,并确保不会因偶然使用大的信息包而导致内存溢出。 binlog_cache_size = 1M # 一个事务,在没有提交的时候,产生的日志,记录到Cache中;等到事务提交需要提交的时候,则把日志持久化到磁盘。默认binlog_cache_size大小32K max_heap_table_size = 67108864 # 定义了用户可以创建的内存表(memory table)的大小。这个值用来计算内存表的最大行数值。这个变量支持动态改变 tmp_table_size = 67108864 # MySQL的heap(堆积)表缓冲大小。所有联合在一个DML指令内完成,并且大多数联合甚至可以不用临时表即可以完成。 # 大多数临时表是基于内存的(HEAP)表。具有大的记录长度的临时表 (所有列的长度的和)或包含BLOB列的表存储在硬盘上。 # 如果某个内部heap(堆积)表大小超过tmp_table_size,MySQL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将内存中的heap表改为基于硬盘的MyISAM表。还可以通过设置tmp_table_size选项来增加临时表的大小。也就是说,如果调高该值,MySQL同时将增加heap表的大小,可达到提高联接查询速度的效果 read_buffer_size = 4194304 # MySQL读入缓冲区大小。对表进行顺序扫描的请求将分配一个读入缓冲区,MySQL会为它分配一段内存缓冲区。read_buffer_size变量控制这一缓冲区的大小。 # 如果对表的顺序扫描请求非常频繁,并且你认为频繁扫描进行得太慢,可以通过增加该变量值以及内存缓冲区大小提高其性能 read_rnd_buffer_size = 4194304 # MySQL的随机读缓冲区大小。当按任意顺序读取行时(例如,按照排序顺序),将分配一个随机读缓存区。进行排序查询时, # MySQL会首先扫描一遍该缓冲,以避免磁盘搜索,提高查询速度,如果需要排序大量数据,可适当调高该值。但MySQL会为每个客户连接发放该缓冲空间,所以应尽量适当设置该值,以避免内存开销过大 sort_buffer_size = 4194304 # MySQL执行排序使用的缓冲大小。如果想要增加ORDER BY的速度,首先看是否可以让MySQL使用索引而不是额外的排序阶段。 # 如果不能,可以尝试增加sort_buffer_size变量的大小 join_buffer_size = 8388608 # 联合查询操作所能使用的缓冲区大小,和sort_buffer_size一样,该参数对应的分配内存也是每连接独享 thread_cache_size = 8 # 这个值(默认8)表示可以重新利用保存在缓存中线程的数量,当断开连接时如果缓存中还有空间,那么客户端的线程将被放到缓存中, # 如果线程重新被请求,那么请求将从缓存中读取,如果缓存中是空的或者是新的请求,那么这个线程将被重新创建,如果有很多新的线程, # 增加这个值可以改善系统性能.通过比较Connections和Threads_created状态的变量,可以看到这个变量的作用。(–>表示要调整的值) # 根据物理内存设置规则如下: # 1G —> 8 # 2G —> 16 # 3G —> 32 # 大于3G —> 64 #query_cache_size = 8M #MySQL的查询缓冲大小(从4.0.1开始,MySQL提供了查询缓冲机制)使用查询缓冲,MySQL将SELECT语句和查询结果存放在缓冲区中, # 今后对于同样的SELECT语句(区分大小写),将直接从缓冲区中读取结果。根据MySQL用户手册,使用查询缓冲最多可以达到238%的效率。 # 通过检查状态值'Qcache_%',可以知道query_cache_size设置是否合理:如果Qcache_lowmem_prunes的值非常大,则表明经常出现缓冲不够的情况, # 如果Qcache_hits的值也非常大,则表明查询缓冲使用非常频繁,此时需要增加缓冲大小;如果Qcache_hits的值不大,则表明你的查询重复率很低, # 这种情况下使用查询缓冲反而会影响效率,那么可以考虑不用查询缓冲。此外,在SELECT语句中加入SQL_NO_CACHE可以明确表示不使用查询缓冲 #query_cache_limit = 2M #指定单个查询能够使用的缓冲区大小,默认1M key_buffer_size = 1048576 #指定用于索引的缓冲区大小,增加它可得到更好处理的索引(对所有读和多重写),到你能负担得起那样多。如果你使它太大, # 系统将开始换页并且真的变慢了。对于内存在4GB左右的服务器该参数可设置为384M或512M。通过检查状态值Key_read_requests和Key_reads, # 可以知道key_buffer_size设置是否合理。比例key_reads/key_read_requests应该尽可能的低, # 至少是1:100,1:1000更好(上述状态值可以使用SHOW STATUS LIKE 'key_read%'获得)。注意:该参数值设置的过大反而会是服务器整体效率降低 ft_min_word_len = 4 # 分词词汇最小长度,默认4 transaction_isolation = REPEATABLE-READ # MySQL支持4种事务隔离级别,他们分别是: # READ-UNCOMMITTED, READ-COMMITTED, REPEATABLE-READ, SERIALIZABLE. # 如没有指定,MySQL默认采用的是REPEATABLE-READ,ORACLE默认的是READ-COMMITTED log_bin = mysql-bin binlog_format = mixed expire_logs_days = 30 #超过30天的binlog删除 slow_query_log = 1 long_query_time = 1 #慢查询时间 超过1秒则为慢查询 slow_query_log_file = /home/mysql/data/mysql-slow.log performance_schema = 0 explicit_defaults_for_timestamp #lower_case_table_names = 1 #不区分大小写 skip-external-locking #MySQL选项以避免外部锁定。该选项默认开启 default-storage-engine = InnoDB #默认存储引擎 innodb_file_per_table = 1 # InnoDB为独立表空间模式,每个数据库的每个表都会生成一个数据空间 # 独立表空间优点: # 1.每个表都有自已独立的表空间。 # 2.每个表的数据和索引都会存在自已的表空间中。 # 3.可以实现单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移动。 # 4.空间可以回收(除drop table操作处,表空不能自已回收) # 缺点: # 单表增加过大,如超过100G # 结论: # 共享表空间在Insert操作上少有优势。其它都没独立表空间表现好。当启用独立表空间时,请合理调整:innodb_open_files innodb_open_files = 500 # 限制Innodb能打开的表的数据,如果库里的表特别多的情况,请增加这个。这个值默认是300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1048576 # InnoDB使用一个缓冲池来保存索引和原始数据, 不像MyISAM. # 这里你设置越大,你在存取表里面数据时所需要的磁盘I/O越少. # 在一个独立使用的数据库服务器上,你可以设置这个变量到服务器物理内存大小的80% # 不要设置过大,否则,由于物理内存的竞争可能导致操作系统的换页颠簸. # 注意在32位系统上你每个进程可能被限制在 2-3.5G 用户层面内存限制, # 所以不要设置的太高. innodb_write_io_threads = 4 innodb_read_io_threads = 4 # innodb使用后台线程处理数据页上的读写 I/O(输入输出)请求,根据你的 CPU 核数来更改,默认是4 # 注:这两个参数不支持动态改变,需要把该参数加入到my.cnf里,修改完后重启MySQL服务,允许值的范围从 1-64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 0 # 默认设置为 0,表示不限制并发数,这里推荐设置为0,更好去发挥CPU多核处理能力,提高并发量 innodb_purge_threads = 1 # InnoDB中的清除操作是一类定期回收无用数据的操作。在之前的几个版本中,清除操作是主线程的一部分,这意味着运行时它可能会堵塞其它的数据库操作。 # 从MySQL5.5.X版本开始,该操作运行于独立的线程中,并支持更多的并发数。用户可通过设置innodb_purge_threads配置参数来选择清除操作是否使用单 # 独线程,默认情况下参数设置为0(不使用单独线程),设置为 1 时表示使用单独的清除线程。建议为1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2 # 0:如果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的值为0,log buffer每秒就会被刷写日志文件到磁盘,提交事务的时候不做任何操作(执行是由mysql的master thread线程来执行的。 # 主线程中每秒会将重做日志缓冲写入磁盘的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中。不论事务是否已经提交)默认的日志文件是ib_logfile0,ib_logfile1 # 1:当设为默认值1的时候,每次提交事务的时候,都会将log buffer刷写到日志。 # 2:如果设为2,每次提交事务都会写日志,但并不会执行刷的操作。每秒定时会刷到日志文件。要注意的是,并不能保证100%每秒一定都会刷到磁盘,这要取决于进程的调度。 # 每次事务提交的时候将数据写入事务日志,而这里的写入仅是调用了文件系统的写入操作,而文件系统是有 缓存的,所以这个写入并不能保证数据已经写入到物理磁盘 # 默认值1是为了保证完整的ACID。当然,你可以将这个配置项设为1以外的值来换取更高的性能,但是在系统崩溃的时候,你将会丢失1秒的数据。 # 设为0的话,mysqld进程崩溃的时候,就会丢失最后1秒的事务。设为2,只有在操作系统崩溃或者断电的时候才会丢失最后1秒的数据。InnoDB在做恢复的时候会忽略这个值。 # 总结 # 设为1当然是最安全的,但性能页是最差的(相对其他两个参数而言,但不是不能接受)。如果对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要求不高,完全可以设为2,如果只最求性能,例如高并发写的日志服务器,设为0来获得更高性能 innodb-buffer-pool-size = 128M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4194304 # 此参数确定些日志文件所用的内存大小,以M为单位。缓冲区更大能提高性能,但意外的故障将会丢失数据。MySQL开发人员建议设置为1-8M之间 innodb_log_file_size = 268435456 # 此参数确定数据日志文件的大小,更大的设置可以提高性能,但也会增加恢复故障数据库所需的时间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 为提高性能,MySQL可以以循环方式将日志文件写到多个文件。推荐设置为3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 90 # innodb主线程刷新缓存池中的数据,使脏数据比例小于90%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120 # InnoDB事务在被回滚之前可以等待一个锁定的超时秒数。InnoDB在它自己的锁定表中自动检测事务死锁并且回滚事务。InnoDB用LOCK TABLES语句注意到锁定设置。默认值是50秒 bulk_insert_buffer_size = 1024M # 批量插入缓存大小, 这个参数是针对MyISAM存储引擎来说的。适用于在一次性插入100-1000+条记录时, 提高效率。默认值是8M。可以针对数据量的大小,翻倍增加。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1024M # MyISAM设置恢复表之时使用的缓冲区的尺寸,当在REPAIR TABLE或用CREATE INDEX创建索引或ALTER TABLE过程中排序 MyISAM索引分配的缓冲区 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 = 10G # 如果临时文件会变得超过索引,不要使用快速排序索引方法来创建一个索引。注释:这个参数以字节的形式给出 myisam_repair_threads = 1 # 如果该值大于1,在Repair by sorting过程中并行创建MyISAM表索引(每个索引在自己的线程内) interactive_timeout = 28800 # 服务器关闭交互式连接前等待活动的秒数。交互式客户端定义为在mysql_real_connect()中使用CLIENT_INTERACTIVE选项的客户端。默认值:28800秒(8小时) wait_timeout = 28800 # 服务器关闭非交互连接之前等待活动的秒数。在线程启动时,根据全局wait_timeout值或全局interactive_timeout值初始化会话wait_timeout值, # 取决于客户端类型(由mysql_real_connect()的连接选项CLIENT_INTERACTIVE定义)。参数默认值:28800秒(8小时) # MySQL服务器所支持的最大连接数是有上限的,因为每个连接的建立都会消耗内存,因此我们希望客户端在连接到MySQL Server处理完相应的操作后, # 应该断开连接并释放占用的内存。如果你的MySQL Server有大量的闲置连接,他们不仅会白白消耗内存,而且如果连接一直在累加而不断开, # 最终肯定会达到MySQL Server的连接上限数,这会报'too many connections'的错误。对于wait_timeout的值设定,应该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来判断。 # 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show processlist命令查看当前系统的连接状态,如果发现有大量的sleep状态的连接进程,则说明该参数设置的过大, # 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小些。要同时设置interactive_timeout和wait_timeout才会生效。 [mysqldump] quick max_allowed_packet = 16M #服务器发送和接受的最大包长度 [myisamchk] key_buffer_size = 8M sort_buffer_size = 8M read_buffer = 4M write_buffer = 4M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