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金申请书撰写的共性问题(转)

 
最近看了我校某个学院10份国家基金申请书,因为学科不同,我纯粹是个外行。但我发现仅有两份写得比较好,其他的申请书获资助的可能性不大,毛病显然,其中有不少共性问题。
国家基金重点在探索与创新,求新!但许多申请书试图通过“目前研究很少”,“无人问津”来说明创新性。殊不知,研究很少有几种可能:一是研究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如量子计算机现在就已经的很少;二是意义不大;三是已经解决;四是根本行不通,如水变油。
 
创新点主要是指独特的研究特色(如独特的视角、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或有何理论创新或技术创新。创新点一般不大,如将创新点写成“应用实验与理论计算分析相结合,探索...规律”,或“通过...问题的研究,建立...的关系”,很难让评审人认可。
摘要通常包含五方面内容,通常是:“1)...在...方面非常重要。2)将用...研究方法,3)重点研究...内容、4)实现...目标,5)会有...科学意义" 。但一些申请书的摘要几乎全是研究方法和内容,很难让大同行看到研究的必要性与创新性,而评审人全是小同行的概率较小。
 
立项依据通常包括:1)从重要性引出科学问题;2)由研究动态说明别人的研究瓶颈,存在的问题及你的创新思路;3)如果实现项目预期目标后的重要意义(价值)三个方面。 但一些申请书用过多篇幅介绍内行均知的背景,降低了评审人的评审效率;但在研究动态介绍上却过于简单,没有讲清楚别人的研究现状与遇到的共性问题,又要浪费评审人很多时间来判断你的创新性是否可靠。
 
研究内容写的过多过大是常犯的错误。对国家以及多数评审人来讲,不指望用30-40万就能解决好多问题,只要把一个小的问题解决清楚就可以了。一些申请书的题目像一本专著的名称,研究内容面面俱到,这时就要警惕了。除了求新,国家基金撰写的另一个核心是求有限目标。如果“新”有了,但因研究内容过多没批下来,就亏大了。
 
一些申请书简历写得过于简单,只写了何时取得学位与工作/职称变化。实际上简历的内容可包括:取得学位简历、研究工作(方向与成果)简介、人才培养与学术兼职、重要学术论文与成果。特别是对于青年基金,主要看申请人的科研潜力与项目的创新思路。而科研潜力则主要通过简历与工作基础来体现。如果主持人成果较弱,只有3、4篇文章时,不妨写写这些文章的意义及别人给出的评价。评审人也害怕人们说“现在的评审只看发表文章多少,就是1906年的爱因斯坦也未必能拿到中国的面上基金”这一说法。所以,你可以用别人的评价、引用、甚至审稿意见来证明你拿可怜的两三篇文章的重要性,侧面说明你的研究潜力。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