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 of Things》自2018年创刊以来,致力于推动物理对象与虚拟世界融合的前沿研究。该刊密切关注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通信等技术的交叉创新。
该刊虽然创刊不久,但各项指标表现的十分优异,2025年首次从中科院3区升至2区,而且年发文量不断上涨,非常有利于稿件的接收!审稿速度也很快,平均3-4个月就能录用!
一起来看看期刊详情吧~
期刊简介
【ISSN & E-ISSN】2543-1536 & 2542-6605
【期刊简介】IF:7.6 JCR1区 中科院2区
【出版商】Elsevier
【Index】SCI在检
【征稿范围】本期刊致力于推动物联网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与实践,聚焦于该领域全链条的技术创新、科学探索与社会应用。期刊优先发表具有时效性的高质量成果,包括研究论文、综述、开源软件与数据、技术教程与最佳实践、案例研究及白皮书,旨在为研究者、工程师和实践者构建全面的学术交流平台。
1 影响因子
期刊影响因子表现十分出色,2021年首个影响因子5.7,连续2年上涨后24年跃升至7.6,展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

图片来源:LetPub
2 年发文量
从下图可以看出,期刊发文逐年攀升,增长态势显著。从2022年-2024年,2年时间增长近3倍,今年截至目前已发表289篇,下半年机会多多!

图片来源:LetPub
3 国人占比
从发文国家来源来看,期刊国际化程度较高,中国学者累计发文215篇,占比达13.729%,其次是印度学者,发文173篇,美国作者发文170篇,位居第三。

图片来源:WOS数据库
4 自引率
期刊自引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下,最新自引率为7.9%,非常安全。

图片来源:LetPub
5 期刊分区
● JCR分区:1区
● 中科院分区:计算机科学3区→2区
● 预警记录:无

图片来源:LetPub
6 版面费
期刊为混合期刊,作者可选无版面费模式出版.

图片来源:期刊官网
7 录用周期
期刊官网显示:初审需4天,平均需要3-4个月录用。

图片来源:期刊官网
官网案例一:2025.06.15投稿→2025.09.05录用

3个月录用
官网案例二:2025.04.14投稿→2025.09.16录用

5个月录用
8 作者评价
【作者1】:3个月录用
6.20提交
7.15进入审稿;
8.12个月给大修意见,大修返回截止时间8.31号
8.19修回,当天就送审了
8.30审稿完毕
9.1 DIP
9.5 accept
【作者2】:2个月录用
这个期刊2025年升中科院二区了,发展趋势肯定是越来越好的。
【作者3】:
体验还是挺好的,处理得比较快,一审一个多月,7个专家,4个同意审稿,意见都挺中肯,对文章质量提升挺大的

322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