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和RESTful风格框架

摘要:

本人在前辈《从MVC到前后端分离(REST-个人也认为是目前比较流行和比较好的方式)》一文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基于Spring的符合REST风格的完整Demo,具有MVC分层结构并实现前后端分离,该项目体现了一个具有REST风格项目的基本特征,即具有统一响应结构、 前后台数据流转机制(HTTP消息与Java对象的互相转化机制)、统一的异常处理机制、参数验证机制、Cors跨域请求机制以及鉴权机制。此外,该项目的完整源码可移步到我的Github参考,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ithubofrico/RestSpringMVCDemo。

一. MVC 概述

  1. 理解 MVC

MVC是一种经典的设计模式,全名为Model-View-Controller,即模型-视图-控制器。其中,模型是用于封装数据的载体,例如,在Java中一般通过一个简单的POJO(Plain Ordinary Java Object)来表示,其本质是一个普通的java Bean,包含一系列的成员变量及其getter/setter方法。对于视图而言,它更加偏重于展现,也就是说,视图决定了界面到底长什么样子,在Java中可通过JSP来充当视图,或者通过纯HTML的方式进行展现,而后者才是目前的主流。模型和视图需要通过控制器来进行粘合,例如,用户发送一个HTTP请求,此时该请求首先会进入控制器,然后控制器去获取数据并将其封装为模型,最后将模型传递到视图中进行展现。综上所述,MVC的交互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MVC 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MVC模式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诞生了,直到今天它依然存在,可见生命力相当之强。MVC模式最早应用于Smalltalk语言中,最后在其它许多开发语言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随着包括Struts、Spring MVC在内的MVC框架的出现,MVC模式真正落地,并使得开发更加高效、代码耦合度尽量减小、应用程序各部分的职责更加清晰。

既然MVC模式这么好,难道它就没有不足的地方吗?我认为MVC至少有以下三点不足:

  1. 每次请求必须经过“控制器->模型->视图”这个流程,用户才能看到最终的展现的界面,这个过程似乎有些复杂;
  2. 实际上视图是依赖于模型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模型,视图也无法呈现出最终的效果;
  3. 渲染视图的过程是在服务端来完成的,最终呈现给浏览器的是带有模型的视图页面,性能无法得到很好的优化。

二. REST

为了使数据展现过程更加直接,并且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我们有必要对MVC模式进行改进。不妨这样来尝试:首先从浏览器发送AJAX请求,然后服务端接受该请求并返回JSON数据返回给浏览器,最后在浏览器中进行界面渲染。
  改进后的MVC模式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也就是说,我们输入的是AJAX请求,输出的是JSON数据,市面上有这样的技术来实现这个功能吗?答案是REST。

1.认识REST

REST全称是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转移),它是Roy Fielding博士在2000年写的一篇关于软件架构风格的论文,此文一出,威震四方!国内外许多知名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始采用这种轻量级的Web服务,大家习惯将其称为RESTful Web Services,或简称REST服务。]

如果将浏览器这一端视为前端,而服务器那一端视为后端的话,可以将以上改进后的MVC模式简化为以下前后端分离模式,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见,采用REST分格的架构可以使得前端关注界面展现,后端关注业务逻辑,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那么,如何使用REST架构将应用程序进行前后端分离呢?我们接下来继续探讨,

REST本质上是使用URL来访问资源的一种方式。众所周知,URL(Uniform Resour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就是我们平常使用的请求地址了,其中包括两部分:请求方式与请求路径,比较常见的请求方式是GET与POST,但在REST中又提出了几种其它类型的请求方式,汇总起来有六种:GET、POST、PUT、DELETE、HEAD、OPTIONS。尤其是前四种,正好与CRUD(Create-Retrieve-Update-Delete,增删改查)四种操作相对应,例如,GET(查)、POST(增)、PUT(改)、DELETE(删),这正是REST与CRUD的异曲同工之妙!需要强调的是,REST是面向资源(ROA)的,这里提到的资源,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领域对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我们经常通过领域对象来进行数据建模。

REST是一个无状态的架构模式,因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由客户端发出请求到服务端,最终返回自己想要的数据,当前请求不会受到上次请求的影响。也就是说,服务端将内部资源发布REST服务,客户端通过URL来定位这些资源并通过HTTP协议来访问它们。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对REST请求进行简单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见,请求路径相同但请求方式不同,所代表的业务操作也不同,例如,/advertiser/1这个请求,带有GET、PUT、DELETE三种不同的请求方式,对应三种不同的业务操作。

简单来说就是:用URL定位资源,用HTTP描述操作。
URL定位资源,用HTTP动词(GET,POST,DELETE等)描述操作。

在设计web接口的时候,REST主要是用于定义接口名,接口名一般是用名词写,不用动词,那怎么表达“获取”或者“删除”或者“更新”这样的操作呢——用请求类型来区分。


一.REST和RESTful概念和区别:

1.关于rest
rest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表述性状态转移,是一种架构风格。rest原则:
<1>网络上的所有事物都被抽象为资源
<2> 每个资源都有一个唯一的资源标识符
<3> 同一个资源具有多种表现形式(xml,json等),通常使用json格式。
<4> 对资源的各种操作不会改变资源标识符
<5> 所有的操作都是无状态的

2.关于restful
restful: 遵守了rest 原则 的web服务
理解:rest与restful相比,多了一个ful,就英语层面来说是一个形容词,restful翻译为中文为: “rest式的”
是rest式的什么呢?答案是 rest式的应用,rest风格的web服务也是rest式的应用,rest式的web服务是一种ROA(The Resour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资源的架构),ROA听起来很高大上有没有。。

3.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restful是由rest派生出来的。


转载: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049777/article/details/81131819
https://blog.csdn.net/intelrain/article/details/80449371
https://blog.csdn.net/aiyaya_/article/details/78208420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829196/article/details/79641911
https://blog.csdn.net/caib1109/article/details/51536853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