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skywang12345/p/3310835.html


简介

哈希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ashMap 是一个散列表(也叫哈希表),它存储的内容是键值对(key-value)映射。
HashMap 继承于AbstractMap,实现了Map、Cloneable、java.io.Serializable接口。
Warming:HashMap将“key为null”的元素都放在table的位置0处,即table[0]中;“key不为null”的放在table的其余位置!

HashMap 的实例有两个参数影响其性能:“初始容量” 和 “加载因子”。
容量 是哈希表中桶的数量,初始容量 只是哈希表在创建时的容量。
加载因子 是哈希表在其容量自动增加之前可以达到多满的一种尺度。 当哈希表中的条目数超出了加载因子与当前容量的乘积时,则要对该哈希表进行 rehash 操作(即重建内部数据结构),从而哈希表将具有大约两倍的桶数。
通常,默认加载因子是 0.75, 这是在时间和空间成本上寻求一种折衷。加载因子过高虽然减少了空间开销,但同时也增加了查询成本(在大多数 HashMap 类的操作中,包括 get 和 put 操作,都反映了这一点)。在设置初始容量时应该考虑到映射中所需的条目数及其加载因子,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 rehash 操作次数。如果初始容量大于最大条目数除以加载因子,则不会发生 rehash 操作


构造方法

// 默认构造函数。
HashMap()

// 指定“容量大小”的构造函数
HashMap(int capacity)

// 指定“容量大小”和“加载因子”的构造函数
HashMap(int 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包含“子Map”的构造函数
HashMap(Map<? extends K, ? extends V> map)

API

void                 clear()---清空HashMap,它是通过将所有的元素设为null来实现的。
Object               clone()---判断HashMap是否包含key
boolean              containsKey(Object key)---判断HashMap是否包含key
boolean              containsValue(Object value)---判断HashMap是否包含“值为value”的元素
boolean              containsNullValue()---判断HashMap中是否包含“值为null”的元素
Set<Entry<K, V>>     entrySet()---返回“HashMap中所有Entry的集合”,它是一个集合
V                    get(Object key)
boolean              isEmpty()
Set<K>               keySet()
V                    put(K key, V value)
void                 putAll(Map<? extends K, ? extends V> map)---将"map"的全部元素都添加到HashMap中
V                    remove(Object key)---删除“键为key”元素
int                  size()
Collection<V>        values()

继承关系

java.lang.Object
   ↳     java.util.AbstractMap<K, V>
         ↳     java.util.HashMap<K, V>

public class HashMap<K,V>
    extends AbstractMap<K,V>
    implements Map<K,V>, Cloneable, Serializable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中可以看出:
(01) HashMap继承于AbstractMap类,实现了Map接口。Map是"key-value键值对"接口,AbstractMap实现了"键值对"的通用函数接口。
(02) HashMap是通过"拉链法"实现的哈希表。它包括几个重要的成员变量:table, size, threshold, loadFactor, modCount
  table是一个Entry[]数组类型,而Entry实际上就是一个单向链表。哈希表的"key-value键值对"都是存储在Entry数组中的。
  size是HashMap的大小,它是HashMap保存的键值对的数量。
  threshold是HashMap的阈值,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调整HashMap的容量。threshold的值=“容量✖加载因子”,当HashMap中存储数据的数量达到threshold时,就需要将HashMap的容量加倍。
  loadFactor就是加载因子。
  modCount是用来实现fail-fast机制的。

Hash冲突

比如:数组的长度是5。这时有一个数据是6。那么如何把这个6存放到长度只有5的数组中呢。按照取模法,计算6%5,结果是1,那么就把6放到数组下标是1的位置。那么,7就应该放到2这个位置。到此位置,哈斯冲突还没有出现。这时,有个数据是11,按照取模法,11%5=1,也等于1。那么
原来数组下标是1的地方已经有数了,是6。这时又计算出1这个位置,那么数组1这个位置,就必须储存两个数了。这时,就叫哈希冲突。冲突之后就要按照顺序来存放了。
HashMap就是一个散列表,它是通过“拉链法”解决哈希冲突的

拉链法

拉链法又叫链地址法,Java中的HashMap在存储数据的时候就是用的拉链法来实现的,拉链发就是把具有相同散列地址的关键字(同义词)值放在同一个单链表中,称为同义词链表。有m个散列地址就有m个链表,同时用指针数组T[0…m-1]存放各个链表的头指针,凡是散列地址为i的记录都以结点方式插入到以T[i]为指针的单链表中。T中各分量的初值应为空指针(来自百度知道)。简单来说拉链发就是数组加链表

1、HashMap数据存储数组

transient Entry[] table;

2、数据节点Entry的数据结构

static class Entry<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final K key;
    V value;
    // 指向下一个节点
    Entry<K,V> next;
    final int hash;

    // 构造函数。
    // 输入参数包括"哈希值(h)", "键(k)", "值(v)", "下一节点(n)"
    Entry(int h, K k, V v, Entry<K,V> n) {
        value = v;
        next = n;
        key = k;
        hash = h;
    }

    public final K getKey() {
        return key;
    }

    public final V getValue() {
        return value;
    }

    public final V setValue(V newValue) {
        V oldValue = value;
        value = newValue;
        return oldValue;
    }

    // 判断两个Entry是否相等
    // 若两个Entry的“key”和“value”都相等,则返回true。
    // 否则,返回false
    public final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o instanceof Map.Entry))
            return false;
        Map.Entry e = (Map.Entry)o;
        Object k1 = getKey();
        Object k2 = e.getKey();
        if (k1 == k2 || (k1 != null && k1.equals(k2))) {
            Object v1 = getValue();
            Object v2 = e.getValue();
            if (v1 == v2 || (v1 != null && v1.equals(v2)))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实现hashCode()
    public final int hashCode() {
        return (key==null   ? 0 : key.hashCode()) ^
               (value==null ? 0 : value.hashCode());
    }

    public final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getKey() + "=" + getValue();
    }

    // 当向HashMap中添加元素时,绘调用recordAccess()。
    // 这里不做任何处理
    void recordAccess(HashMap<K,V> m) {
    }

    // 当从HashMap中删除元素时,绘调用recordRemoval()。
    // 这里不做任何处理
    void recordRemoval(HashMap<K,V> m) {
    }
}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Entry 实际上就是一个单向链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HashMap是通过拉链法解决哈希冲突的。
Entry 实现了Map.Entry 接口,即实现getKey(), getValue(), setValue(V value), equals(Object o), hashCode()这些函数。这些都是基本的读取/修改key、value值的函数。

EntrySet()

HashMap是通过拉链法实现的散列表。表现在HashMap包括许多的Entry,而每一个Entry本质上又是一个单向链表。
当我们通过entrySet()获取到的Iterator的next()方法去遍历HashMap时,实际上调用的是 nextEntry() 。而nextEntry()的实现方式,先遍历Entry(根据Entry在table中的序号,从小到大的遍历);然后对每个Entry(即每个单向链表),逐个遍历。

get()

计算key的hashCode,然后定位Entry[]位置,然后在获取迭代器去遍历Entry[i]的单向链表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if (key == null)
        return getForNullKey();
    // 获取key的hash值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 在“该hash值对应的链表”上查找“键值等于key”的元素
    for (Entry<K,V> e = table[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return e.value;
    }
    return null;
}

put()

若要添加到HashMap中的键值对对应的key已经存在HashMap中,则找到该键值对;然后新的value取代旧的value,并退出!
若要添加到HashMap中的键值对对应的key不在HashMap中,则将其添加到该哈希值对应的链表中,并调用addEntry()。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 若“key为null”,则将该键值对添加到table[0]中。
    if (key == null)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 若“key不为null”,则计算该key的哈希值,然后将其添加到该哈希值对应的链表中。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 若“该key”对应的键值对已经存在,则用新的value取代旧的value。然后退出!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 若“该key”对应的键值对不存在,则将“key-value”添加到table中
    modCount++;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return null;
}

addEntry()
找到table[bucketIndex]的Entry<K,V>,将key-value设置进去,判断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 保存“bucketIndex”位置的值到“e”中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 设置“bucketIndex”位置的元素为“新Entry”,
    // 设置“e”为“新Entry的下一个节点”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K,V>(hash, key, value, e);
    // 若HashMap的实际大小 不小于 “阈值”,则调整HashMap的大小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2 * table.length);
}

(01) **addEntry()**一般用在 新增Entry可能导致“HashMap的实际容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
例如,我们新建一个HashMap,然后不断通过put()向HashMap中添加元素;put()是通过addEntry()新增Entry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知道何时“HashMap的实际容量”会超过“阈值”;
因此,需要调用addEntry()
(02) createEntry() 一般用在 新增Entry不会导致“HashMap的实际容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
例如,我们调用HashMap“带有Map”的构造函数,它绘将Map的全部元素添加到HashMap中;
但在添加之前,我们已经计算好“HashMap的容量和阈值”。也就是,可以确定“即使将Map中的全部元素添加到HashMap中,都不会超过HashMap的阈值”。
此时,调用createEntry()即可。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