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成树原理
当一个网络是环形的网络时,会形成广播风暴,所谓的广播风暴是指对于一个大家都不知道主机的MAC地址,所有交换机都会不停的相互广播,会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导致正常业务不能运行,甚至彻底瘫痪。而STP生成树形成一个树状结构的无环网络拓扑,使得网络拓扑物理有环,逻辑无环。
二、生成树协议工作原理
spanning(生成) tree(树) protocol ,简称STP,形成一个树状结构的无环网络拓扑。
所有交换机物理上是互相连接,会形成广播风暴,那么STP的作用就是解决广播风暴。
–避免广播风暴:所有交换机默认运行生成树协议,形成初始无环拓扑,一些端口会被阻塞
–链路备份:当现有的链路出了问题,交换机会自动启用之前被禁用的端口,形成一个新的无环拓扑
工作原理:
选择根网桥(Root Bridge)、选择根端口(Root Ports)、选择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s)、每个STP实例中有一个根网桥,每个非根网桥上都有一个根端口,每个网段有一个指定端口,非指定端口被阻塞。
三、选举规则
1.选择根网桥:
每个广播域选举一台交换机做为根网桥,网桥ID最小的作为根网桥
网桥ID:网桥优先级+网桥mac地址
网桥优先级:
范围:0-65535
默认优先级:32768
步长:4096
2.选择根端口:
每个非根网桥上选择一个根端口,此端口到达根网桥的路径成本之和最低则作为根端口
路径成本=带宽
1000M带宽 成本2w
100M带宽 成本20w
如果成本一样则此端口直连(邻居)网桥ID最小作为根端口
如果直连网桥ID一样则端口标识最小作为根端口
端口标识=端口优先级+端口号
端口优先级:取值范围0-240
默认值128
步长16
3.选择指定端口
根网桥上的所有端口都是指定端口,每根网线上选择一个指定端口
此端口所在交换机到达根网桥路径成本最低则作为指定端口
如果成本一致则所在交换机的网桥ID最小则作为指定端口
4.阻塞端口
剩下没有选的端口为阻塞端口
四、案例
有以下拓扑图,分析选举端口角色。

1.选择根网桥,比较网桥ID,网桥ID最小的为根网桥




通过命令查询得知,SW2的网桥ID最小,SW2为根网桥,其他为非根网桥

2.选择根端口,每个非根网桥上选择一个根端口,此端口到达根网桥的路径成本之和最低则作为根端口
-
SW1的e0/0/1口到根网桥的成本是20w,而e0/0/2到根网桥的成本是40w。所以e0/0/1是SW1根端口。

-
SW3的e0/0/1到达根网桥的成本是20w,而e0/0/2到达根网桥有两条路,成本分别是40w和60w,所以e0/0/1是SW3的根端口

-
SW4的e0/0/3到达根网桥的成本是20w,e0/0/1到达根网桥的成本是40w,e0/0/2到达根网桥的成本是40w,所以e0/0/3是SW4的根端口。

3.选择指定端口,根网桥上的所有端口都是指定端口,每根网线上选择一个指定端口,此端口所在交换机到达根网桥路径成本最低则作为指定端口,如果成本一致则所在交换机的网桥ID最小则作为指定端口
-
通过上面的选举,2号网络、4号网络和5号网络的端口都有角色了,只需要在1、3号网络上选举指定端口。(此处的网络编号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看图理解,并无实际意义)

-
1号网络中网线相连的两个非根网桥到根网桥的成本一样,则比较端口相连的网桥ID,网桥ID小的则此端口为指定端口。SW1的网桥ID为4c1f-cc88-6094,SW4的网桥ID为4c1f-cca4-24eb。
SW1的网桥ID更小,所以与SW1相连的e0/0/2为指定端口

-
3号网络中网线相连的两个非根网桥到根网桥的成本一样,则比较端口相连的网桥ID,网桥ID小的则此端口为指定端口。SW3的网桥ID为4c1f-ccad-583b,SW4的网桥ID为4c1f-cca4-24eb。
SW4的网桥ID更小,所以与SW相连的e0/0/1是指定端口

4.选择阻塞端口,其他端口角色选举完毕,剩下的端口就是阻塞端口

五、验证
SW2是根网桥,根网桥上的每个端口都是指定端口

SW1的e/0/1是根端口,e0/0/2是指定端口

SW3的e0/0/1是根端口,e0/0/2是阻塞端口

SW4的e0/0/1是指定端口,e/0/0/2是阻塞端口,e0/0/3是根端口

好啦!到此为止,整个案例就完成了!记得关注我!
本文详细介绍了STP(生成树协议)的工作原理,旨在避免网络中的广播风暴,形成无环拓扑。内容涵盖根网桥选举、根端口和指定端口的选择规则,以及阻塞端口的确定。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阐述了STP如何在不同拓扑结构中选举各端口角色,帮助理解STP在网络中的应用。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