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工作(一)

稻盛和夫本人秉持的劳动观是这样的:热爱工作,拼命工作,持续拼命,工作是一种修行,工作是万病良药。是不是有点简单,甚至老生常谈?但是稻盛和夫了不起的一点就是:他用偏执狂的精神把这些价值观践行了下来。他就是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所著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所说的偏执狂,大大的偏执狂。

《干法》这本书带有很强的现身说法的味道,稻盛和夫结合自己的经验重点谈了“劳动观”,探索了“人为什么要工作”、“劳动究竟为了什么”以及则囊通过“努力工作”、“拼命劳动”让人生有价值,在浮躁的当下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这本书有六章:

  1. 磨练心灵,提升心志:为什么要工作

  2. 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如何投入工作

  3. 以“高目标”为动力: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4. 持续就是力量:抓紧今天这一天

  5. 追求“完美主义”:怎样才能出色工作

  6. “创造性”地工作:每天都要钻研创新

六章结束后,有个系统的结语: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 x 热情 x 能力

最后还有一个附录,是稻盛和夫在杭州的演讲:“干法:经营者应该怎样工作”。

整本书既是稻盛和夫“劳动观”、“工作观”的阐释,也是一套完整的理念和方法论(看6章的标题即可了解),非常赞,赞,赞。

下面我挑前四章来介绍下,最后还会有一节,讨论你现在心里升起的问题,没错,就是你现在想的问题。

为什么工作

很多人把工作看作不得不忍受的“必要之恶”。我要生活,需要经济来源,所以我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时间来换取薪水。所以,他们要么对工作无所谓,要么讨厌、拒绝,工作时只是在不情不愿地消耗时间,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感受不到工作对自己的意义。

实际上,工作是对心志的磨练,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是自我实现的基础。唯有勤奋工作,创造价值,奉献自我,个人在世上额意义才能够体现。这和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所说“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与合作”是完全一致的。

稻盛和夫认为,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他还说工作是“万病良药”,即使在苦难当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他自己在松风工业的经历,也印证了他所说的“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

稻盛和夫坚信,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人生。现在的时代已经富裕了,强迫劳动已经消失了,但你的人生美好吗?你过得有价值吗?你快乐吗?稻盛和夫说:

获得心中快乐的前提是劳动。每天认真工作,努力获得回报,才能让你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和时间的珍贵。

拼命工作的背后隐藏着快乐和欢喜,正像漫漫长夜结束后,曙光就会到来一样。欢乐和幸福总会从辛苦的彼岸露出它优美的身姿,这就是劳动人生的美好。

工作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人生世上一遭,最年富力强的40到50年都会在工作中度过。假如工作成了必须忍受的痛苦,那整个人生都很难快乐,所以我们十分有必要扭转对工作的态度,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迷恋工作、热爱工作、拥抱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快乐,收获美好人生。

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

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一个人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概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且,即使进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要能分配到自己所期望的职位,从事自己所期望的工作,这样幸运的机会几乎没有。

大多数人初出茅庐,只能从“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开始。

但问题是,多数人对这种“不喜欢的工作”抱着勉强接受、不得不干的消极态度,因此对分配给自己的工作总是感到不满意,总是怪话连篇、牢骚满腹。这样下去,本来潜力无限、前程似锦的人生只会白白虚度。

无论如何,必须得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要把“被分配的工作”当成自己的天职,抱有这种心境非常重要。如果你还不肯抛弃“工作是别人要我做的”这种不恰当的意识,就无法从工作的“苦难”中解脱出来。

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往往就像寻找一座空中楼阁;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先爱上眼前的工作。

只要喜欢了,就能不辞辛劳,不把困难当困难,埋头工作。只要一心一意埋头工作,自然而然就能获得力量。有了力量,就一定能做出成果。有了成果,就能获得大家的好评。获得好评,就会更加喜欢工作。

这样,良性循环就开始了。

要想做出成绩,首要的就是运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去喜欢工作,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只要你这么做了,人生就将硕果累累。

这是稻盛和夫的观点,也是他从自己在松风工业的经历中淬炼出来。这种说法,与《致加西亚的信》一书类似,牛X的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哲学,这些哲学往往彼此辉映。

稻盛和夫本人极度认真的投入工作,具有“抱着产品睡”的精神,他说,“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产品,如果不注入如此深沉的关爱之情,事情就很难做得出色。”他认为,要做好工作,就应该消除“工作”和“自己”之间的距离,要悟到“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的程度。(foruok注:这有点太高了,千万人中也没几人有此觉悟……)

京瓷公司在创建后不久,曾制作用于冷却广播机器真空管的“水冷复式水管”。但京瓷以前只做小型陶瓷产品,这种水管尺寸太大(直径25厘米、长50厘米),用的是老式陶瓷原料,属于陶器,而且要在大管中通晓冷却管,结构非常复杂。

稻盛和夫在京瓷不具备相关技术的前提下接了订单(他总是这样,京瓷就是这样被淬炼出来的),为此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

由于产品很大,要让产品整体均匀干燥极为困难。开始时,在成型、干燥过程中,几乎每次都出现赶早不均、因而先行干燥的部分发生裂痕的现象。稻盛和夫用了各种方法反复试验,但结果仍不理想。

最后,我决定抱着水管睡觉。

我在炉窑附近温度适当的地方躺下,把水管小心翼翼地抱在胸前,整个通宵他都慢慢转动水管,用这种方法干燥,同时防止水管变形。

在旁人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但当时我想的是“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产品培育成人”,我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倾注全部的爱。正因为如此,我能够通宵达旦紧抱水管。

这种让旁人看来心酸流泪的“认真”,让我顺利地完成了“水冷复式水管”的制造任务。

我当时做智能机顶盒时也很投入,还以为自己把它当做我的孩子,尽了全力,可和稻盛和夫一比,我付出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而且我也很难做到像他那样消除工作与自我的界限,持续投入和付出。所以,我现在还是普通人,将来也还是。

我们是普通人,我们做不到稻盛和夫那样偏执地努力与投入,但如果我们想要成就某项事业,还是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持有明确的目标,持续认真的工作,将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京瓷创建不到10年,全球最大的电脑公司IBM给京瓷下了一批精密陶瓷产品的订单。但对产品的性能要求超乎常规,也远超京瓷当时的技术水准。京瓷千方百计,历尽艰难,将20万个产品交给IBM,结果却被悉数退回,当时损失惨重。

“努力已经达到极限了,实在无计可施了。”年轻的技术员茫然若失,呆立炉前。

稻盛和夫见他双肩发抖、流泪抽泣、意志消沉,看他那神情,稻盛和夫问:“你向神起到了吗?”技术员听了这话,吃了已经。当稻盛和夫连续说了几遍之后,技术员终于说:“我明白了。让我从头开始,再次努力试一试吧。”

后来,包括这位技术员在内的开发小组,一次又一次克服了各种各样的技术难关,最终做出了满足客户苛刻要求的、完美无缺的、高水平的产品,2000万个,全部按时顺利交货。

别人说努力已达极限,可稻盛和夫说:

真的已经“尽人事”,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自己身体里的力量真的全部用尽了吗?你真的已经将自己的魂魄注入产品中,并且坚持不懈地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了吗?

只有抱着强烈的愿望,使出浑身的力量,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神”才会愿意现身,才会向你伸出援手。

按我粗浅的理解,这是人做一件事时竭尽全力后的“福至心灵”,是就像弗弗西斯那样,面对看似绝望的情境,依然义无反顾地持续努力,才会超越自己,迎来神的启示。

稻盛和夫给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的定义是这样的:

所谓“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是说“到这种程度就行了”,而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努力。将目标一次接一次向前推进,就要进行持续的、无限度的努力。

平平常常的努力,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成果,只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最强动力。

我的公众号“程序视界”,每周更新三篇原创,才坚持了一年,我有时居然会产生犹疑,甚至想要放弃,真是十分惭愧。看了这书之后,我再次鸡血满满,决定不忘初衷,持续做下去——哪怕它只能对一个人产生价值,我也要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把它做下去。

持续就是力量

看起来平凡的、不起眼的工作,却能坚韧不拔地去做、坚持不懈地去做,这种“持续的力量”才是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基石,才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才是真正的“能力”。

世上被誉为“天才”“名人”的人们,他们毫无例外,都发挥了这种“持续的力量”。常年坚持这种努力,那么,杰出的技能和优秀的人格也会变成你的特质。

将努力变为“持续的力量”,就能让你这个“平凡的人”变为“非凡的人”,你就会具有强大的力量。

假如你能按照稻盛和夫的说法,持续努力,当努力成为一种习惯后,坚持就不再需要有意提醒、刻意自控,就变得与你融为一体,成了你的一部分。然后,不可思议的结果,最终就能从“抓紧今天这一天,比昨天更进一步”这种习惯中自然生长出来。

抓紧今天这一天非常重要,腰权力过好今天这一天,在今天这一天中,最低限度是必须向前跨进一步,今天比昨天,哪怕只是一厘米,也要向前推进。前进的同时,还要反省、改善、改进。

《大学》里有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的就是稻盛和夫所说的今天比昨天更进一步。《论语》里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则与稻盛和夫所说的每日反省、改善、改进一致。可见,精进的意识和哲学,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

所谓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抓住当下,把一瞬间、一瞬间都过得非常充实,就像跨过一座一座小山。小小的成就连绵不断地积累、无限地持续,这样,乍看宏大高远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荀子的《劝学篇》我们上中学时可能都背诵过,里面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只要我们能够抓住当下,认真过好每一个当下,从每一个简单、纯粹的当下里体会到持续努力的喜悦,未来就会被创造出来。

有的人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完成某个目标。但稻盛和夫说,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人之所以可以不断成长的关键。

要想不断成长,必须坚信人的能力有无限伸展的可能,建立目标时要面向未来,设定“超过自己能力之上的指标”。

然后,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未来这个时点”实现既定的目标。如果只用自己现有的能力来判断决定“能做”还是“不能做”,那么,就不可能挑战新事业,或者实现更高的目标。“现在做不到的事,今后无论如何也要达成。”如果缺乏这种强烈的愿望,就无法开拓新领域,无法达成高目标。

稻盛和夫给出了一个模型,用于指导如何用“将来进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

从应该到达的未来的某一点倒算-->评估自己现有的能力-->再考虑用何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就是以终为始,步步倒逼。

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

在结语部分,稻盛和夫用一个方程式表达了自己的工作观(人生观):

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 x 热情 x 能力

我们从右往左来解读。

先是能力。所谓“能力”,就是指智能、运动神经或者健康等,这是由父母或上天授予的。这是一个人在漫长的人生中最初被授予的一笔重要财富,是天赋之才,因人而异,从“0分”到“100分”。

光有天赋是远远不够的,“能力”能否发挥出来,更重要的是后天努力。这个“努力”,就是“热情”。这个“热情”可以由自己的意志决定。当你把这个“热情”发挥到极致,持续做出无限度的、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催化“能力”,产生乘积效应。“热情”也有个人差异,也从0分到100分。

假如一个人能力打90分,但不肯努力,热情只够30分,那结果是2700分。另一个人能力60分,但热情可打90分,那结果就是5400分,分数比天赋好的那人高出一倍。

所以,即使能力很平凡,但只要拼命努力就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功。古语有云,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

是不是很鸡汤?其实稻盛和夫这本《干法》,并没什么大家不知道的新道理,大部分都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但,很少有人能偏执到真的把这些老生常谈做下来并且做到极致。而当你真的把它做到了极致,神奇的反转就发生了。

当年上大学时玩一款“金庸群侠传”(RPG游戏),里面有一种拳法,叫做野球拳,前9级都没什么威力,比降龙十八掌啊黯然销魂掌啊七伤拳啊都差很多,可是一招一式磨练到第10级时,忽然就秒杀诸般拳法了。这就是偏执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做到极致后的效果。

我想起来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里总结的成就公式:“成就 = 技能 x 努力”。这个成就公式与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如出一辙。但稻盛和夫在他的人生方程式里还加了一个因子:思维方式,而且这个因子是关键性的,它决定了方向,取值是-100分到100分。什么概念?假如方向错了,努力和热情分值越高,产生的破坏性就越大。你想想游戏中的反面BOSS,想想古今中外的大反派,就明白了吧。

所以,稻盛和夫说,必须持有正面的“思维方式”。那么,何谓正面的“思维方式”?书里有一段话:

不厌辛劳,愿他人好,愿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正值;相反,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诚的人生态度,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负值。

你可以据此继续展开,什么是正面什么是负面,相信每个人都能分辨得出来。

稻盛和夫在创建第二电电(KDDI)时,反复拷问自己是不是“动机至善,私心了无”,最终他确认自己真的“动机至善,私心了无”,才投入行动,最后把KDDI也做成了世界500强。而他没有持有公司一点股份!

这就是正面的思维方式!

问题讨论

1. 知易行难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知易行难。”

你心里是不是在一开始就萦绕了这些话语……其实,我和你一样一样的,也冒出过这些想法的。

我们都觉得《干法》立意太高,稻盛和夫这个超级赛亚人太牛X,他能持续淬炼自己,能化腐朽为神奇,把平凡变为非凡,而我们普通人则很难做到。

没错,确实如此。但,如果你能琢磨透“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法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这句话,就能接受稻盛和夫的观点,用将来进行时看待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日臻完善。

2. 你可以选择喜欢的工作

在第二章,稻盛和夫强调了一个人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概率不足千分之一,应该务实一点,“干一行爱一行”,“喜欢上你所从事的工作”。

其实现代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和机会空前发展,遇见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比如你喜欢游戏,也可以成就事业,钛度科技的CEO李晓峰(人皇Sky),就是一路打游戏过来的,你可以搜索一下他的经历,堪称传奇,他在打游戏这条路上持续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有次我在陕西师范大学演讲,另一外嘉宾张萌老师,是狼人杀英雄榜的创始人。他辞去了从事14年的IT工作,做了狼人杀英雄榜这个事儿。

只要你有心,就可以发现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是我的观点。正是基于这一点,我给自己了一个新的角色——职业规划师,帮助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到在行约我(搜索安晓辉),也可以到分答问我(戳阅读原文)。

不过,无论你现在做的工作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干法》所提倡的工作观,都是值得坚持的。惟其如此,人生才不会白白虚度。惟其如此,你才能在任意的工作中磨练自己的心志,才能让自己更有价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