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提高篇(十二)-----equals()

本文详细解析了Java中equals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细节,包括如何正确重写equals方法以符合等价关系准则,并探讨了equals与==的区别。

       equals()

       超类Object中有这个equals()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比较两个对象是否相等。该方法的源码如下: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我们知道所有的对象都拥有标识(内存地址)和状态(数据),同时“==”比较两个对象的的内存地址,所以说使用Object的equals()方法是比较两个对象的内存地址是否相等,即若object1.equals(object2)为true,则表示equals1和equals2实际上是引用同一个对象。虽然有时候Object的equals()方法可以满足我们一些基本的要求,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我们很大部分时间都是进行两个对象的比较,这个时候Object的equals()方法就不可以了,实际上JDk中,String、Math等封装类都对equals()方法进行了重写。下面是String的equals()方法: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anObject) {
    if (this == anObject) {
        return true;
    }
    if (anObject instanceof String) {
        String anotherString = (String)anObject;
        int n = count;
        if (n == anotherString.count) {
        char v1[] = value;
        char v2[] = anotherString.value;
        int i = offset;
        int j = anotherString.offset;
        while (n-- != 0) {
            if (v1[i++] != v2[j++])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对于这个代码段:if (v1[i++] != v2[j++])return false;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String的equals()方法是进行内容比较,而不是引用比较。至于其他的封装类都差不多。

       在Java规范中,它对equals()方法的使用必须要遵循如下几个规则:

       equals 方法在非空对象引用上实现相等关系:

      1、自反性:对于任何非空引用值 x,x.equals(x) 都应返回 true。

      2、对称性:对于任何非空引用值 x 和 y,当且仅当 y.equals(x) 返回 true 时,x.equals(y) 才应返回 true。

      3、传递性:对于任何非空引用值 x、y 和 z,如果 x.equals(y) 返回 true,并且 y.equals(z) 返回 true,那么 x.equals(z) 应返回 true。

      4、一致性:对于任何非空引用值 x 和 y,多次调用 x.equals(y) 始终返回 true 或始终返回 false,前提是对象上 equals 比较中所用的信息没有被修改。

      5、 对于任何非空引用值 x,x.equals(null) 都应返回 false。

       对于上面几个规则,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最好遵守,否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

       在java中进行比较,我们需要根据比较的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比较方式:

      1) 对象域,使用equals方法 。
       2) 类型安全的枚举,使用equals或== 。
       3) 可能为null的对象域 : 使用 == 和 equals 。
       4) 数组域 : 使用 Arrays.equals 。
       5) 除float和double外的原始数据类型 : 使用 == 。
       6) float类型: 使用Float.foatToIntBits转换成int类型,然后使用==。
       7) double类型: 使用Double.doubleToLongBit转换成long类型,然后使用==。

       至于6)、7)为什么需要进行转换,我们可以参考他们相应封装类的equals()方法,下面的是Float类的: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obj instanceof Float)
           && (floatToIntBits(((Float)obj).value) == floatToIntBits(value));
    }

       原因嘛,里面提到了两点:

However, there are two exceptions:
If f1 and f2 both represent
Float.NaN, then the equals method returns
true, even though Float.NaN==Float.NaN
has the value false.
If <code>f1 represents +0.0f while
f2 represents -0.0f, or vice
versa, the equal test has the value
false, even though 0.0f==-0.0f
has the value true.

    

        在equals()中使用getClass进行类型判断

       我们在覆写equals()方法时,一般都是推荐使用getClass来进行类型判断,不是使用instanceof。我们都清楚instanceof的作用是判断其左边对象是否为其右边类的实例,返回boolean类型的数据。可以用来判断继承中的子类的实例是否为父类的实现。注意后面这句话:可以用来判断继承中的子类的实例是否为父类的实现,正是这句话在作怪。我们先看如下实例(摘自《高质量代码 改善java程序的151个建议》)。

       父类:Person

public class Person {
    protected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ect){
        if(object instanceof Person){
            Person p = (Person) object;
            if(p.getName() == null || name == null){
                return false;
            }
            else{
                return name.equalsIgnoreCase(p.getName());
            }
        }
        return false;
    }
}

       子类:Employee

public class Employee extends Person{
    private int id;
    
    public int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this.id = id;
    }

    public Employee(String name,int id){
        super(name);
        this.id = id;
    }
    
    /**
     * 重写equals()方法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ect){
        if(object instanceof Employee){
            Employee e = (Employee) object;
            return super.equals(object) && e.getId() == id;
        }
        return false;
    }
}

       上面父类Person和子类Employee都重写了equals(),不过Employee比父类多了一个id属性。测试程序如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mployee e1 = new Employee("chenssy", 23);
        Employee e2 = new Employee("chenssy", 24);
        Person p1 = new Person("chenssy");
        
        System.out.println(p1.equals(e1));
        System.out.println(p1.equals(e2));
        System.out.println(e1.equals(e2));
    }
}

       上面定义了两个员工和一个普通人,虽然他们同名,但是他们肯定不是同一人,所以按理来说输出结果应该全部都是false,但是事与愿违,结果是:true、true、false。

       对于那e1!=e2我们非常容易理解,因为他们不仅需要比较name,还需要比较id。但是p1即等于e1也等于e2,这是非常奇怪的,因为e1、e2明明是两个不同的类,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首先p1.equals(e1),是调用p1的equals方法,该方法使用instanceof关键字来检查e1是否为Person类,这里我们再看看instanceof:判断其左边对象是否为其右边类的实例,也可以用来判断继承中的子类的实例是否为父类的实现。他们两者存在继承关系,肯定会返回true了,而两者name又相同,所以结果肯定是true。

       所以出现上面的情况就是使用了关键字instanceof,这是非常容易“专空子”的。故在覆写equals时推荐使用getClass进行类型判断。而不是使用instanceof。


巩固基础,提高技术,不惧困难,攀登高峰!!!!!!

### AES加密算法详细工作原理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是一种对称加密算法,其核心在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数学运算将明文转换为密文,并能够在拥有相同密钥的情况下恢复原始数据。以下是关于AES加密算法工作的详细介绍: #### 加密过程概述 AES算法基于分组密码的概念运行,它将输入的数据分为固定大小的块(通常是128位),并对这些块执行多轮变换来完成加密操作。具体来说,AES支持三种不同的密钥长度:128位、192位和256位[^1]。 #### 主要组成部分 整个AES加密流程可以分解成几个主要阶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部分: - **初始轮 (Initial Round)**: 在这一环节中,首先会把明文扩展后的子密钥进行异或(XOR)操作作为准备步骤。 - **主循环 (Main Rounds)**: 此后进入若干次迭代处理,每次迭代都由四个基本的操作构成——字节替代(SubBytes),行移位(ShiftRows),列混淆(MixColumns),以及新一轮的密钥加(Key Addition)[^3]。 - 字节替代利用S盒(S-boxes)来进行非线性的替换; - 行移位负责重新排列状态矩阵中的每一行元素位置; - 列混淆则通过对每列施加特定多项式乘法达到扩散效果; - 密钥加则是简单地将当前轮数对应的子密钥同状态做XOR计算。 - **最终轮 (Final Round)**: 最终一轮略去了MixColumns步骤以简化实现并保持安全性不变。 #### 解密过程描述 解密的过程基本上是对上述加密步骤的一个逆向工程。这意味着需要按照相反顺序依次撤销之前所做的各项变化动作直至还原得到最初的明文形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某些操作本身即具备自反性质比如XOR, 所以其反转方式可能看起来非常相似甚至完全一致[^2]。 ```python from Crypto.Cipher import AES import base64 def pad(text): while len(text) % 16 != 0: text += b' ' return text key = b'Sixteen byte key' cipher = AES.new(key, AES.MODE_ECB) plaintext = b'This is a test!' padded_plaintext = pad(plaintext) encrypted_text = cipher.encrypt(padded_plaintext) print(base64.b64encode(encrypted_text)) ``` 以上展示了一个简单的Python脚本用于演示如何使用PyCryptodome库执行基本的AES ECB模式下的加密任务。
评论 1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大明哥_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