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中的垃圾收集机制

JavaScript具有自动垃圾收集机制,执行环境会负责管理代码执行过程中使用的内存。

  1. 标记清除
    JavaScript中最常用的垃圾收集方式是标记清除。当变量进入环境(例如,在函数中声明一个变量)时,就将这个变量标记为“进入环境”。从逻辑上讲,永远不能释放进入环境的变量所占用的内存,因为只要执行流进入相应的环境,就可能会用到它们。而当变量离开环境时,则将其标记为“离开环境”。
    可以用任何方式标记变量。这不重要,关键是采取什么策略。垃圾收集器在运行的时候会给存储在内存中的所有变量都加上标记。然后,它会去掉环境中的变量以及被环境中的变量引用的变量的标记。而在此之后再被加上标记的变量将被视为准备删除的变量,原因是环境中的变量已经无法访问到这些变量了。最后,垃圾收集器完成内存清除工作,销毁那些带标记的值并回收它们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2. 引用计数
    这种垃圾收集策略不常用。跟踪记录每个值被引用的次数。当声明了一个变量并将一个引用类型值赋给该变量时,则这个值的引用次数就是1。如果同一个值又被赋给另一个变量,则该值的引用次数加1。相反,如果包含对这个值引用的变量又取得了另一个值,则这个值的引用次数减1。当这个值得引用次数变成0时,说明无法访问这个值了,就可以将其占用的内存空间回收回来。这样,当垃圾收集器下次再运行时,就会释放那些引用次数为0的值所占用的内存。
    但是有一个问题,循环引用,对象a中包含一个指向对象b的指针,而对象b中也包含一个指向对象a的引用。例如:

function problem() {
    var object1 = new Object();
    var object2 = new Object();

    object1.someObject = object2;
    object2.anotherObject = object1;
}

这个例子中,object1和object2通过各自的属性互相引用;这两个对象的引用次数都是2.采用标记清除策略,由于函数执行之后,这两个对象都离开了作用域,因此这种相互引用不是个问题。但是采用引用计数策略,但函数执行完毕后,object1和object2还将继续存在,因此它们的引用次数永远不会是0。假如这个函数被重复多次调用,就会导致大量内存得不到回收。
IE中JavaScript访问的com对象采用的就是基于引用计数策略的,只要IE中涉及com对象,就会存在循环引用的问题。例如:

var 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omething");
var myObject = new Object();
myObject.element = element;
element.someObject = myObject;

这个例子的解决方法是手工断开原生JavaScript对象与DOM元素之间的连接。如:

myObject.element = null;
element.someObject = null;

当垃圾收集器下次运行时,就会释放它们的内存空间。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