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SET命令参数详解

SQL*PLUS维护系统变量,也称SET变量,利用它可为SQL*PLUS交互建立一个特殊的环境,如:设
置NUMBER数据的显示宽度;设置每页的行数;设置列的宽度等。可用SET命令改变这些系统变
量,也可用SHOW命令列出它们.

使用set命令的语法如下:
  SET 系统变量  值

其中系统变量及其可选值如下:
  ARRAY[SIZE]          {20(默认值)|n}
  AUTO[COMMIT]         {OFF(默认值)|ON|IMM[EDIATE]}
  BLO[CKTERMINATOR]    {.(默认值)|C}
  CMDS[EP]             {;|C|OFF(默认值)|ON}
  COM[PATIBILITY]      {V5|V6|V7|NATIVE(默认值)}
  CON[CAT]             {.(默认值)|C|OFF|ON(默认值)}
  COPYC[OMMIT]         {0(默认值)|n}
  CRT crt              
  DEF[INE]             {&|C|OFF|ON(默认值)}
  ECHO                 {OFF|ON}
  EMBEDDED             {OFF(默认值)|ON}
  ESC[APE]             {\(默认值)|C|OFF(默认值)|ON}
  FEED[BACK]           {6(默认值)|n|OFF|ON}
  FLU[SH]              {OFF|ON(默认值)}
  HEA[DING]            {OFF|ON(默认值)}
  HEADS[EP]            {|(默认值)|C|OFF|ON(默认值)}
  LIN[ESIZE]           {80(默认值)|n}
  LONG                 {80(默认值)|n}
  LONGC[HUNKSIZE]      {80(默认值)|n}
  MAXD[ATA]            n
  NEWP[AGE]            {1(默认值)|n}
  NULL text
  NUMF[ORMAT]          格式
  NUM[WIDTH]           {10(默认值)|n}
  PAGES[IZE]           {14(默认值)|n}
  PAU[SE]              {OFF(默认值)|ON|text}
  RECSEP               {WR[APPED](默认值)|EA[CH]|OFF}
  RECSEPCHAR           { |C}
  SCAN                 {OFF|ON(默认值)}
  SERVEROUT[PUT]       {OFF|ON} [SIZE n]
  SHOW[MODE]           {OFF(默认值)|ON}
  SPA[CE]              {1(默认值)|n}
  SQLC[ASE]            {MIX[ED](默认值)|LO[WER]|UP[PER]}
  SQLCO[NTINUE]        {>;(默认值)|文本}
  SQLN[UMBER]          {OFF|ON(默认值)}
  SQLPER[FIX]          {#(默认值)|C}
  SQLP[ROMPT]          {SQL>;(默认值)|文本}
  SQLT[ERMINATOR]      {;(默认值)|C|OFF|ON(默认值)}
  SUF[FIX]             {SQL(默认值)|文本}
  TAB                  {OFF|ON(默认值)}
  TERM[OUT]            {OFF|ON(默认值)}
  TI[ME]               {OFF(默认值)|ON}
  TIMI[NG]             {OFF(默认值)|ON}
  TRIM[OUT]            {OFF|ON(默认值)}
  UND[ERLINE]          {-(默认值)|C|OFF|ON(默认值)}
  VER[IFY]             {OFF|ON(默认值)}
  WRA[P]               {OFF|ON(默认值)}

系统变量说明:
  ARRAY[SIZE] {20(默认值)|n} 置一批的行数,是SQL*PLUS一次从数据库获取的行数,有效值为1至5000. 大的值可提高查询和子查询的有效性,可获取许多行,但也需要更多的内存.当超过1000时,其效果不大.

  AUTO[COMMIT] {OFF(默认值)|ON|IMM[EDIATE]} 控制ORACLE对数据库的修改的提交. 置ON时,在ORACLE执行每个SQL命令或PL/SQL块后对数据库提交修改;置OFF时则制止自动提交,需要手工地提交修改,例如用SQL的COMMIT命令. IMMEDIATE功能同ON.

  BLO[CKTERMINATOR] {.(默认值)|C} 置非字母数字字符,用于结束PL/SQL块.要执行块时,必须发出RUN命令或/命令.

  CMDS[EP] {;|C|OFF(默认值)|ON} 置非字母数字字符,用于分隔在一行中输入的多个SQL/PLUS命令.ON或OFF控制在一行中是否能输入多个命令. ON时将自动地将命令分隔符设为分号(;).其中C表示所置字符.

  COM[PATIBILITY] {V5|V6|V7|NATIVE(默认值)} 指定当前所链接的ORACLE版本.如果当前ORACLE的版本为5,则置COMPATIBILITY为V5; 为版本6时置成V6; 为版本7时置成V7. 如果希望由数据库决定该设置,在置成NATIVE.

  CON[CAT] {.(默认值)|C|OFF|ON(默认值)}设置结束一替换变量引用的字符.在中止替换变量引用字符之后可跟所有字符,作为体会组成部分,否则SQL*PLUS将解释为替换变量名的一部分.当CONCAT开关为ON时,SQL*PLUS可重置CONCAT的值为点(.).

  COPYC[OMMIT] {0(默认值)|n} 控制COPY命令提交对数据库修改的批数.每次拷贝n批后,将提交到目标数据库.有效值为0到5000. 可用变量ARRAYSIZE设置一批的大小.如果置COPYCOMMIT为0,则仅在COPY操作结束时执行一次提交.

  CRT crt  改变SQL*PLUS RUNFORM命令使用的缺省CRT文件.如果置CRT不包含什么,则crt仅包含''''.如果在一个Form的系统调用期间,要使用NEW.CRT(缺省CRT是OLD.CRT),可按下列形式调用Form:
    SQL>;RUNFORM -C NEW form名
    或者
    SQL>;SET CRT NEW
    SQL>;RUNFORM form名
第二中方法存储CRT选择,以致在下次运行RUNFORM命令(是在同一次SQL*PLUS交互中)时,不需要指定.

  DEF[INE] {&|C|OFF|ON(默认值)} 设置在替换变量时所使用的字符.ON或OFF控制SQL*PLUS是否扫描替换变量的命令及用他们的值代替. DEFINE的ON或OFF的设置控制SCAN变量的设置.

  ECHO {OFF|ON} 控制START命令是否列出命令文件中的每一命令.为ON时,列出命令;为OFF时,制止列清单.

  EMBEDDED {OFF(默认值)|ON} 控制每一报表在一页中开始的地方. 为OFF时,迫使每一报表是在新页的顶部开始;为ON时,运行一报表在一页的任何位置开始.
  
  ESC[APE] {\(默认值)|C|OFF(默认值)|ON} 定义作为Escape字符的字符.为OFF时,使Escape字符不起作用.为ON时,使Escape字符起作用.

  FEED[BACK] {6(默认值)|n|OFF|ON} 显示由查询返回的记录数.ON和OFF置显示为开或关.置FEEDBACK为ON时,等价于置n为1. 如果置FEEDBACK为0,等价于将它置成OFF.

  FLU[SH] {OFF|ON(默认值)} 控制输出送至用户的显示设备.为OFF时,运行操作系统做缓冲区输出;为ON时,不允许缓冲. 仅当非交互方式运行命令文件时使用OFF,这样可减少程序I/O总是,从而改进性能.

  HEA[DING] {OFF|ON(默认值)} 控制报表中列标题的打印.为ON时,在报表中打印列标题;为OFF时禁止打印列标题.

  HEADS[EP] {|(默认值)|C|OFF|ON(默认值)} 定义标题分隔字符.可在COLUMN命令中使用标题分隔符,将列标题分成多行.ON和OFF将标题分隔置成开或关.当标题分隔为关(OFF)时,SQL*PLUS打印标题分隔符像任何字符一样.

  LIN[ESIZE] {80(默认值)|n} 置SQL*PLUS在一行中显示的字符总数,它还控制在TTITLE和BTITLE中对准中心的文本和右对齐文本. 可定义LINESIZE为1至最大值,其最大值依赖于操作系统.

  LONG {80(默认值)|n} 为显示和拷贝LONG类型值的最大宽度的设置. 对于ORACLE7, n的最大值为2G字节;对于版本6,最大值为32767.

  LONGC[HUNKSIZE] {80(默认值)|n} 为SQL*PLUS检索LONG类型值的增量大小.由于内存的限制,可按增量检索,该变量仅应用于ORACLE7.
  
  MAXD[ATA] n  置SQL*PLUS可处理的最大行宽字符数,其缺省值和最大值在不同操作系统中是可变的.

  NEWP[AGE] {1(默认值)|n} 置每一页的头和顶部标题之间要打印的空行数.如果为0, 在页之间送一换号符,并在许多终端上清屏.
  
  NULL text 设置表示空值(null)的文本,如果NULL没有文本,则显示空格(缺省时). 使用COLUMN命令中的NULL子句可控制NULL变量对该列的设置.

  NUMF[ORMAT] 格式  设置显示数值的缺省格式,该格式是数值格式.
  
  NUM[WIDTH] {10(默认值)|n} 对显示数值设置缺省宽度.
  
  PAGES[IZE] {14(默认值)|n} 置从顶部标题至页结束之间的行数.在11英寸长的纸上打印报表,其值为54,上下各留一英寸(NEWPAGE值为6).

  PAU[SE] {OFF(默认值)|ON|text} 在显示报表时,控制终端滚动.在每一暂停时,必须按RETURN键.ON将引起SQL*PLUS在每一报表输出页开始时暂停.所指定的文本是每一次SQL*PLUS暂停时显示的文本.如果要键入多个词,必须用单引号将文本括起来.
  
  RECSEP {WR[APPED](默认值)|EA[CH]|OFF}
  RECSEPCHAR { |C}  指定显示或打印记录分行符的条件.一个记录分行符,是由RECSEPCHAR指定的字符组成的单行.空格为RECSEPCHAR的默认字符.
  RECSEP告诉SQL*PLUS在哪儿做记录分隔.例如将RECSEP置成WRAPPED,在每一缠绕行之后,打印记录分行符.如果将RECSEP置成EACH,SQL*PLUS在每一行后打印一记录分行符.如果将RECSEP置成OFF, SQL*PLUS不打印分行符.
  
  SCAN {OFF|ON(默认值)} 控制对存在的替换变量和值的扫描.OFF禁止替换变量和值的处理; ON则允许正常处理.
  
  SERVEROUT[PUT] {OFF|ON} [SIZE n] 控制在SQL*PLUS中的存储过程是否显示输出.OFF时为禁止; ON时则显示输出. SIZE设置缓冲输出的字节数,缺省值为2000, n不能小于2000或大于一百万.
  
  SHOW[MODE] {OFF(默认值)|ON} 控制SQL*PLUS在执行SET命令时是否列出其新老值old或new的设置.

  SPA[CE] {1(默认值)|n}  设置输出列之间空格的数目,其最大值为10.
  
  SQLC[ASE] {MIX[ED](默认值)|LO[WER]|UP[PER]}  先于执行之前,将SQL命令和PL/SQL块的大小写进行转换. SQL*PLUS将转换命令中的全部文本,包括带引号的直接量和标示符.SQLCASE不改变SQL缓冲区本身.
  
  SQLCO[NTINUE] {>;(默认值)|文本}  在一附加行上继续一SQL*PLUS命令时,SQL*PLUS以该设置的字符序列进行提示.
  
  SQLN[UMBER] {OFF|ON(默认值)}  为SQL命令和PL/SQL块的第二行和后继行设置提示.为ON时,提示行号;为OFF时,提示设置为SQLPROMPT的值.
  
  SQLPER[FIX]  {#(默认值)|C}  设置SQL*PLUS前缀字符.在键入一SQL命令或PL/SQL块时,可在单独行上键入一SQL*PLUS命令,由SQL*PLUS的前缀字符做前缀. SQL*PLUS直接执行该命令,不影响SQL命令或PL/SQL块.前缀字符必须是非字母数字字符.
  
  SQLP[ROMPT] {SQL>;(默认值)|文本}  设置SQL*PLUS的命令提示符.
  
  SQLT[ERMINATOR] {;(默认值)|C|OFF|ON(默认值)}  设置用于结束和执行SQL命令的字符. OFF意味着SQL*PLUS不识别命令终止符,用键入空行来结束SQL命令. ON重设置终止符为默认的分号(;).
  
  SUF[FIX] {SQL(默认值)|文本}  设置缺省文件的后缀,SQL*PLUS在命令中使用,来引用命令文件. SUFFIX不控制输出(spool)文件的扩展名.
  
  TAB {OFF|ON(默认值)}  决定SQL*PLUS在终端输出中如何格式化空白空间. 为OFF时,在输出中使用空格格式化空白空间;为ON时,用TAB字符. TAB的缺省值依赖于系统,用SHOW TAB命令可查看该缺省值.
  
  TERM[OUT] {OFF|ON(默认值)}  控制由文件执行命令所产生的输出的显示. OFF禁止显示,以致从一个命令文件假脱机输出,在屏幕上看不到输出. ON时显示输出. TERMOUT OFF 不影响交互地进行命令的输出.
  
  TI[ME] {OFF(默认值)|ON}  控制当前日期的显示. ON时,在每条命令提示前显示当前时间; OFF时禁止时间的显示.
  
  TIMI[NG] {OFF(默认值)|ON}  控制时间统计的显示. ON时,显示每一个运行的SQL命令或PL/SQL块的时间统计; OFF时,禁止每一个命令的时间统计.
  
  TRIM[OUT] {OFF|ON(默认值)}  决定SQL*PLUS在每一显示行的末端是否允许带空格. ON时将每行尾部的空格去了,特别当从慢速的通信设备存取SQL*PLUS时可改进性能; OFF时允许SQL*PLUS显示尾部的空格.TRIMOUT ON 不影响假脱机输出. 设置TAB ON时,SQL*PLUS忽略TRIMOUT ON.
  
  UND[ERLINE] {-(默认值)|C|OFF|ON(默认值)}  设置用在SQL*PLUS报表中下划线列标题的字符. ON或OFF将下划线置成开或关.
  
  VER[IFY] {OFF|ON(默认值)}  控制SQL*PLUS用值替换前、后是否列出命令的文本. ON时显示文本;OFF时禁止列清单.

  WRA[P] {OFF|ON(默认值)}  控制SQL*PLUS是否截断数据项的显示. OFF时截断数据项;ON时允许数据项缠绕到下一行. 在COLUMN命令中使用WRAPPED和TRUNCATED子句可控制对指定列的WRAP的设置.
 

set colsep' ';     //-域输出分隔符

set echo off;     //显示start启动的脚本中的每个sql命令,缺省为on

set echo on              //设置运行命令是是否显示语句

set feedback on;       //设置显示“已选择XX行”

set feedback off;     //回显本次sql命令处理的记录条数,缺省为on

set heading off;   //输出域标题,缺省为on

set pagesize 0;      //输出每页行数,缺省为24,为了避免分页,可设定为0。

set linesize 80;     //输出一行字符个数,缺省为80

set numwidth 12;     //输出number类型域长度,缺省为10

set termout off;     //显示脚本中的命令的执行结果,缺省为on

set trimout on;   //去除标准输出每行的拖尾空格,缺省为off

set trimspool on;  //去除重定向(spool)输出每行的拖尾空格,缺省为off

set serveroutput on; //设置允许显示输出类似dbms_output

set timing on;          //设置显示“已用时间:XXXX”

set autotrace on-;    //设置允许对执行的sql进行分析

set verify off                     //可以关闭和打开提示确认信息old 1和new 1的显示.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导入/导出是ORACLE幸存的最古老的两个命令行工具,其实我从来不认为Exp/Imp是一种好的备份方式,正确的说法是Exp/Imp只能是一个好的转储工具,特别是在小型数据库的转储,表空间的迁移,表的抽取,检测逻辑和物理冲突等中有不小的功劳。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作为小型数据库的物理备份后的一个逻辑辅助备份,也是不错的建议。对于越来越大的数据库,特别是TB级数据库和越来越多数据仓库的出现,EXP/IMP越来越力不从心了,这个时候,数据库的备份都转向了RMAN和第三方工具。下面说明一下EXP/IMP的使用。   如何使exp的帮助以不同的字符集显示:set nls_lang=simplified chinese_china.zhs16gbk,通过设置环境变量,可以让exp的帮助以中文显示,如果set nls_lang=American_america.字符集,那么帮助就是英文的了 程序代码EXP的所有参数(括号中为参数的默认值): USERID 用户名/口令 如: USERID=duanl/duanl FULL 导出整个数据库 (N) BUFFER 数据缓冲区的大小 OWNER 所有者用户名列表,你希望导出哪个用户的对象,就用owner=username FILE 输出文件 (EXPDAT.DMP) TABLES 表名列表 ,指定导出的table名称,如:TABLES=table1,table2 COMPRESS 导入一个extent (Y) RECORDLENGTH IO 记录的长度 GRANTS 导出权限 (Y) INCTYPE 增量导出类型 INDEXES 导出索引 (Y) RECORD 跟踪增量导出 (Y) ROWS 导出数据行 (Y) PARFILE 参数文件名,如果你exp的参数很多,可以存成参数文件. CONSTRAINTS 导出约束 (Y) CONSISTENT 交叉表一致性 LOG 屏幕输出的日志文件 STATISTICS 分析对象 (ESTIMATE) DIRECT 直接路径 (N) TRIGGERS 导出触发器 (Y) FEEDBACK 显示每 x 行 (0) 的进度 FILESIZE 各转储文件的最大尺寸 QUERY 选定导出表子集的子句 下列关键字仅用于可传输的表空间 TRANSPORT_TABLESPACE 导出可传输的表空间元数据 (N) TABLESPACES 将传输的表空间列表 程序代码IMP的所有参数(括号中为参数的默认值): USERID 用户名/口令 FULL 导入整个文件 (N) BUFFER 数据缓冲区大小 FROMUSER 所有人用户名列表 FILE 输入文件 (EXPDAT.DMP) TOUSER 用户名列表 SHOW 只列出文件内容 (N) TABLES 表名列表 IGNORE 忽略创建错误 (N) RECORDLENGTH IO 记录的长度 GRANTS 导入权限 (Y) INCTYPE 增量导入类型 INDEXES 导入索引 (Y) COMMIT 提交数组插入 (N) ROWS 导入数据行 (Y) PARFILE 参数文件名 LOG 屏幕输出的日志文件 CONSTRAINTS 导入限制 (Y) DESTROY 覆盖表空间数据文件 (N) INDEXFILE 将表/索引信息写入指定的文件 SKIP_UNUSABLE_INDEXES 跳过不可用索引的维护 (N) ANALYZE 执行转储文件中的 ANALYZE 语句 (Y) FEEDBACK 显示每 x 行 (0) 的进度 TOID_NOVALIDATE 跳过指定类型 id 的校验 FILESIZE 各转储文件的最大尺寸 RECALCULATE_STATISTICS 重新计算统计值 (N) 下列关键字仅用于可传输的表空间 TRANSPORT_TABLESPACE 导入可传输的表空间元数据 (N) TABLESPACES 将要传输到数据库的表空间 DATAFILES 将要传输到数据库的数据文件 TTS_OWNERS 拥有可传输表空间集中数据的用户 关于增量参数的说明:exp/imp的增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增量,所以最好不要使用。 使用方法: Exp parameter_name=value or Exp parameter_name=(value1,value2……) 只要输入参数help=y就可以看到所有帮助. EXP常用选项 1.FULL,这个用于导出整个数据库,在ROWS=N一起使用时,可以导出整个数据库的结构。例如: exp userid=test/test file=./db_str.dmp log=./db_str.log full=y rows=n compress=y direct=y 2. OWNER和TABLE,这两个选项用于定义EXP的对象。OWNER定义导出指定用户的对象;TABLE指定EXP的table名称,例如: exp userid=test/test file=./db_str.dmp log=./db_str.log owner=duanl exp userid=test/test file=./db_str.dmp log=./db_str.log table=nc_data,fi_arap 3.BUFFER和FEEDBACK,在导出比较多的数据时,我会考虑设置这两个参数。例如: exp userid=test/test file=yw97_2003.dmp log=yw97_2003_3.log feedback=10000 buffer=100000000 tables=WO4,OK_YT 4.FILE和LOG,这两个参数分别指定备份的DMP名称和LOG名称,包括文件名和目录,例子见上面。 5.COMPRESS参数不压缩导出数据的内容。用来控制导出对象的storage语句如何产生。默认值为Y,使用默认值,对象的存储语句的init extent等于当前导出对象的extent的总和。推荐使用COMPRESS=N。 6. FILESIZE该选项在8i中可用。如果导出的dmp文件过大时,最好使用FILESIZE参数,限制文件大小不要超过2G。如: exp userid=duanl/duanl file=f1,f2,f3,f4,f5 filesize=2G owner=scott 这样将创建f1.dmp, f2.dmp等一系列文件,每个大小都为2G,如果导出的总量小于10G EXP不必创建f5.bmp. IMP常用选项 1、FROMUSER和TOUSER,使用它们实现将数据从一个SCHEMA中导入到另外一个SCHEMA中。例如:假设我们做exp时导出的为test的对象,现在我们想把对象导入用户: imp userid=test1/test1 file=expdat.dmp fromuser=test1 touser=test1 2、IGNORE、GRANTS和INDEXES,其中IGNORE参数将忽略表的存在,继续导入,这个对于需要调整表的存储参数时很有用,我们可以先根据实际情况用合理的存储参数建好表,然后直接导入数据。而GRANTS和INDEXES则表示是否导入授权和索引,如果想使用新的存储参数重建索引,或者为了加快到入速度,我们可以考虑将INDEXES设为N,而GRANTS一般都是Y。例如:imp userid=test1/test1 file=expdat.dmp fromuser=test1 touser=test1 indexes=N 表空间传输 表空间传输是8i新增加的一种快速在数据库间移动数据的一种办法,是把一个数据库上的格式数据文件附加到另外一个数据库中,而不是把数据导出成Dmp文件,这在有些时候是非常管用的,因为传输表空间移动数据就象复制文件一样快。 关于传输表空间有一些规则,即: ·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必须运行在相同的硬件平台上。 ·源数据库与目标数据库必须使用相同的字符集。 ·源数据库与目标数据库一定要有相同大小的数据块 ·目标数据库不能有与迁移表空间同名的表空间 ·SYS的对象不能迁移 ·必须传输自包含的对象集 ·有一些对象,如物化视图,基于函数的索引等不能被传输 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来检测一个表空间或一套表空间是否符合传输标准: exec sys.dbms_tts.transport_set_check(‘tablespace_name’,true); select * from sys.transport_set_violation; 如果没有行选择,表示该表空间只包含表数据,并且是自包含的。对于有些非自包含的表空间,如数据表空间和索引表空间,可以一起传输。 以下为简要使用步骤,如果想参考详细使用方法,也可以参考ORACLE联机帮助。 1.设置表空间为只读(假定表空间名字为APP_Data 和APP_Index) alter tablespace app_data read only; alter tablespace app_index read only; 2.发出EXP命令 SQL>host exp userid=”””sys/password as sysdba””” transport_tablespace=y tablespace=(app_data, app_index) 以上需要注意的是 ·为了在SQL中执行EXP,USERID必须用三个引号,在UNIX中也必须注意避免“/”的使用 ·在816和以后,必须使用sysdba才能操作 ·这个命令在SQL中必须放置在一行(这里是因为显示问题放在了两行) 3.拷贝数据文件到另一个地点,即目标数据库 可以是cp(unix)或copy(windows)或通过ftp传输文件(一定要在bin方式) 4.把本地的表空间设置为读写 5.在目标数据库附加该数据文件 imp file=expdat.dmp userid=”””sys/password as sysdba””” transport_tablespace=y “datafile=(c:\temp\app_data,c:\temp\app_index)” 6.设置目标数据库表空间为读写 alter tablespace app_data read write; alter tablespace app_index read write; 优化EXP/IMP的方法: 当需要exp/imp的数据量比较大时,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来优化exp/imp的操作。 exp:使用直接路径 direct=y oracle会避开sql语句处理引擎,直接从数据库文件中读取数据,然后写入导出文件. 可以在导出日志中观察到: exp-00067: table xxx will be exported in conventional path 如果没有使用直接路径,必须保证buffer参数的值足够大. 有一些参数于direct=y不兼容,无法用直接路径导出可移动的tablespace,或者用query参数导出数据库子集. 当导入导出的数据库运行在不同的os下时,必须保证recordlength参数的值一致. imp: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优化 1.避免磁盘排序 将sort_area_size设置为一个较大的值,比如100M 2.避免日志切换等待 增加重做日志组的数量,增大日志文件大小. 3.优化日志缓冲区 比如将log_buffer容量扩大10倍(最大不要超过5M) 4.使用阵列插入与提交 commit = y 注意:阵列方式不能处理包含LOB和LONG类型的表,对于这样的table,如果使用commit = y,每插入一行,就会执行一次提交. 5.使用NOLOGGING方式减小重做日志大小 在导入时指定参数indexes=n,只导入数据而忽略index,在导完数据后在通过脚本创建index,指定 NOLOGGING选项 导出/导入与字符集 进行数据的导入导出时,我们要注意关于字符集的问题。在EXP/IMP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四个字符集的参数:导出端的客户端字符集,导出端数据库字符集,导入端的客户端字符集,导入端数据库字符集。 我们首先需要查看这四个字符集参数。 查看数据库的字符集的信息: SQL> select * from nls_database_parameters; PARAMETER VALUE ------------------------------ -------------------------------------------------------------------------------- NLS_LANGUAGE AMERICAN NLS_TERRITORY AMERICA NLS_CURRENCY $ NLS_ISO_CURRENCY AMERICA NLS_NUMERIC_CHARACTERS ., NLS_CHARACTERSET ZHS16GBK NLS_CALENDAR GREGORIAN NLS_DATE_FORMAT DD-MON-RR NLS_DATE_LANGUAGE AMERICAN NLS_SORT BINARY NLS_TIME_FORMAT HH.MI.SSXFF AM NLS_TIMESTAMP_FORMAT DD-MON-RR HH.MI.SSXFF AM NLS_TIME_TZ_FORMAT HH.MI.SSXFF AM TZH:TZM NLS_TIMESTAMP_TZ_FORMAT DD-MON-RR HH.MI.SSXFF AM TZH:TZM NLS_DUAL_CURRENCY $ NLS_COMP BINARY NLS_NCHAR_CHARACTERSET ZHS16GBK NLS_RDBMS_VERSION 8.1.7.4.1 NLS_CHARACTERSET:ZHS16GBK是当前数据库的字符集。 我们再来查看客户端的字符集信息: 客户端字符集的参数NLS_LANG=_< territory >. language:指定oracle消息使用的语言,日期中日和月的显示。 Territory:指定货币和数字的格式,地区和计算星期及日期的习惯。 Characterset:控制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的字符集。通常设置或等于客户端的代码页。或者对于unicode应用设为UTF8。 在windows中,查询和修改NLS_LANG可在注册表中进行: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Oracle\HOMExx\ xx指存在多个Oracle_HOME时的系统编号。 在unix中: $ env|grep NLS_LANG NLS_LANG=simplified chinese_china.ZHS16GBK 修改可用: $ export NLS_LANG=AMERICAN_AMERICA.UTF8 通常在导出时最好把客户端字符集设置得和数据库端相同。当进行数据导入时,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 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具有相同的字符集设置。 这时,只需设置导出和导入端的客户端NLS_LANG等于数据库字符集即可。 (2) 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字符集不同。 先将导出端客户端的NLS_LANG设置成和导出端的数据库字符集一致,导出数据,然后将导入端客户端的NLS_LANG设置成和导出端一致,导入数据,这样转换只发生在数据库端,而且只发生一次。 这种情况下,只有当导入端数据库字符集为导出端数据库字符集的严格超集时,数据才能完全导成功,否则,可能会有数据不一致或乱码出现。 不同版本的EXP/IMP问题 一般来说,从低版本导入到高版本问题不大,麻烦的是将高版本的数据导入到低版本中,在Oracle9i之前,不同版本Oracle之间的EXP/IMP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解决: 1、在高版本数据库上运行底版本的catexp.sql; 2、使用低版本的EXP来导出高版本的数据; 3、使用低版本的IMP将数据库导入到低版本数据库中; 4、在高版本数据库上重新运行高版本的catexp.sql脚本。 但在9i中,上面的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如果直接使用低版本EXP/IMP会出现如下错误: EXP-00008: orACLE error %lu encountered orA-00904: invalid column name 这已经是一个公布的BUG,需要等到Oracle10.0才能解决,BUG号为2261722,你可以到METALINK上去查看有关此BUG的详细信息。 BUG归BUG,我们的工作还是要做,在没有Oracle的支持之前,我们就自己解决。在Oracle9i中执行下面的SQL重建exu81rls视图即可。 Create or REPLACE view exu81rls (objown,objnam,policy,polown,polsch,polfun,stmts,chkopt,enabled,spolicy) AS select u.name, o.name, r.pname, r.pfschma, r.ppname, r.pfname, decode(bitand(r.stmt_type,1), 0,'', 'Select,') || decode(bitand(r.stmt_type,2), 0,'', 'Insert,') || decode(bitand(r.stmt_type,4), 0,'', 'Update,') || decode(bitand(r.stmt_type,8), 0,'', 'Delete,'), r.check_opt, r.enable_flag, DECODE(BITAND(r.stmt_type, 16), 0, 0, 1) from user$ u, obj$ o, rls$ r where u.user# = o.owner# and r.obj# = o.obj# and (uid = 0 or uid = o.owner# or exists ( select * from session_roles where role='Select_CATALOG_ROLE') ) / grant select on sys.exu81rls to public; / 可以跨版本的使用EXP/IMP,但必须正确地使用EXP和IMP的版本: 1、总是使用IMP的版本匹配数据库的版本,如:要导入到817中,使用817的IMP工具。 2、总是使用EXP的版本匹配两个数据库中最低的版本,如:从9201往817中导入,则使用817版本的EXP工具。 例子 exp system/manager@mydb file=my.dmp log=20020101.log owner=scott exp 用户名/密码@服务名 file=c:\fr_yusnhu.dmp ower=用户 exp fr_yunshu/fr_yunshu@orcl file=d:\fr_yunshu.dmp owner=fr_yunshu exp system/manager@orcl file=111.dmp log=111.log direct=y compress=y feedback=10000 exp nc50/1 inctype=complete file=E:\data.dmp full=y(导出全部) exp nc50/1 file=E:\data.dmp OWNER = nc50(导出指定用户nc50) imp nc50/1@orcl inctype=complete file=E:\data.dmp full=Y(导入全部) imp nc50/1@orcl file=E:\data.dmp fromuser=nc50 touser=nc50(导入指定用户nc50)
《精通SQ:结构化查询语言详解》全面讲解SQL语言,提供317个典型应用,读者可以随查随用,针对SQL Server和Oracle进行讲解,很有代表性。 全书共包括大小实例317个,突出了速学速查的特色。《精通SQ:结构化查询语言详解》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目录 第1章 数据库与SQL基础  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1.1 数据库的由来  1.1.2 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1.2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流程 1.2.1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1.2.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2.3 数据库的工作流程  1.3 数据库的发展  1.3.1 第一代数据库  1.3.2 第二代数据库  1.3.3 新一代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1.4 关系数据库  1.4.1 关系模型  1.4.2 Codd十二法则  1.4.3 范式  1.5 SQL语言基础  1.5.1 SQL的历史  1.5.2 SQL语言的组成 1.5.3 SQL语句的结构  1.5.4 SQL的优点  1.5.5 SQL的执行  1.6 SQL环境  1.6.1 环境  1.6.2 SQL的层次结构  1.6.3 客户程序和服务程序系统  1.6.4 SQL环境中对象的命名规则  第2章 主要的关系数据库与SQL  2.1 SQL Server  2.1.1 SQL Server的结构  2.1.2 数据库访问标准化接口-ODBC  2.1.3 使用查询分析器执行SQL语句  2.2 Transact-SQL  2.2.1 Transact-SQL 概述  2.2.2 Transact-SQL的主要组成  2.2.3 Transact-SQL的一些重要命令  2.3 Oracle数据库  2.3.1 Oracle数据库软件组成 2.3.2 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  2.3.3 Oracle数据库系统结构 2.3.4 使用SQL*Plus执行SQL语句 2.4 PL/SQL简介  2.4.1 PL/SQL的特点  2.4.2 PL/SQL程序结构 第3章 创建、修改和删除表 3.1 表的基础知识  3.1.1 表的基本结构  3.1.2 表的种类  3.2 SQL数据类型  3.2.1 字符型数据 3.2.2 数字型数据  3.2.3 日期数据类型 3.2.4 二进制数据类型 3.2.5 文本和图形数据类型  3.2.6 自定义数据类型  3.3 表的创建(CREATE)  3.3.1 创建基本表  3.3.2 非空约束  3.3.3 DEFAULT指定缺省值  3.4 表的修改  3.4.1 增加新列 3.4.2 删除列  3.4.3 修改列  3.5 表的删除与重命名  3.5.1 重命名表  3.5.2 删除表  3.6 创建、删除数据库  3.6.1 数据库的创建  3.6.2 SQL Server中数据库的创建 3.6.3 删除数据库  第4章 索引与视图的创建 4.1 索引的基础知识 4.1.1 索引的概念  4.1.2 索引的结构  4.2 索引的创建与销毁  4.2.1 基本创建语法  4.2.2 本章实例用到的实例表 4.2.3 创建简单的非簇索引 4.2.4 多字段非簇索引的创建  4.2.5 使用UNIQUE关键字创建惟一索引  4.2.6 使用CLUSTERDE关键字创建簇索引 4.2.7 索引的销毁  4.2.8 使用索引的几点原则  4.3 视图的基础知识  4.3.1 视图简介  4.3.2 视图的优缺点  4.4 视图的创建与销毁  4.4.1 基本创建语法  4.4.2 创建简单的视图  4.4.3 利用视图简化表的复杂连接  4.4.4 利用视图简化复杂查询 4.4.5 视图的销毁  4.4.6 使用视图的几点原则  第5章 简单的查询  5.1 查询的基本结构  5.1.1 SELECT语句的结构  5.1.2 SELECT语句的执行步骤  5.2 列的查询  5.2.1 本章用到的实例表  5.2.2 单列查询  5.2.3 使用DISTINCT去除重复信息  5.2.4 多列查询  5.2.5 查询所有的列 5.3 排序查询结果 5.3.1 单列排序  5.3.2 多列排序 5.3.3 采用序号进行多列排序 5.3.4 反向排序  5.4 使用WHERE子句定义搜索条件查询  5.4.1 WHERE子句单条件查询 5.4.2 单值比较运算符 5.4.3 BETWEEN运算符范围筛选 5.4.4 NULL值的判断 第6章 复杂搜索条件查询  6.1 本章用到的实例表  6.2 组合查询条件  6.2.1 AND运算符  6.2.2 OR运算符  6.2.3 AND、OR运算符的组合使用  6.3 IN运算符  6.3.1 IN运算符的使用  6.3.2 IN运算符与OR运算符  6.4 NOT运算符 6.4.1 使用NOT运算符  6.4.2 NOT运算符与运算符  6.5 使用LIKE进行模糊查询 6.5.1 LIKE运算符  6.5.2 “%”通配符 6.5.3 “_”通配符 6.5.4 “[]”通配符  6.5.5 使用ESCAPE定义转义符  第7章 连接符、数值运算与函数  7.1 本章实例用到的表 7.2 连接符 7.2.1 连接符的应用  7.2.2 使用别名 7.3 数值运算  7.3.1 数学运算符的种类 7.3.2 数学运算符的运用  7.3.3 使用CAST表达式转换数据类型  7.3.4 使用CASE表达式  7.4 函数  7.4.1 有关函数的说明  7.4.2 字符处理函数  7.4.3 算术运算函数  7.4.4 日期时间函数  7.4.5 CONVERT()函数转换日期、时间 第8章 聚合分析与分组  8.1 聚合分析的基本概念  8.1.1 聚合分析  8.1.2 聚合函数  8.2 聚合函数的应用  8.2.1 求和函数-SUM()  8.2.2 计数函数-COUNT()  8.2.3 最大/最小值函数-MAX()/MIN()  8.2.4 均值函数-AVG()  8.2.5 聚合分析的重值处理  8.2.6 聚合函数的组合使用  8.3 组合查询  8.3.1 GROUP BY子句创建分组  8.3.2 GROUP BY子句根据多列组合行  8.3.3 ROLLUP运算符和CUBE运算符  8.3.4 GROUP BY子句中的NULL值处理  8.3.5 HAVING子句  8.3.6 HAVING子句与WHERE子句  8.3.7 SELECT语句各查询子句总结  第9章 多表查询  9.1 本章用到的实例表  9.2 表的基本连接  9.2.1 连接表的目的 9.2.2 简单的二表连接 9.2.3 多表连接 9.2.4 使用表别名 9.2.5 采用JOIN关键字建立连接 9.3 表的连接类型  9.3.1 自连接  9.3.2 自然连接(NATURAL JOIN)  9.3.3 内连接(INNER JOIN) 9.3.4 外连接(OUTER JOIN)  9.3.5 交叉连接(CROSS JOIN)  9.4 UNION与UNION JOIN  9.4.1 关系的集合运算  9.4.2 UNION运算符  9.4.3 ORDER BY子句排序UNION运算结果  9.4.4 对多表进行UNION运算  9.4.5 UNION JOIN 连接表  9.5 表连接的其他应用及注意问题  9.5.1 连接表进行聚合运算  9.5.2 多表连接的综合运用  9.5.3 多表连接注意事项  第10章 子查询  10.1 创建和使用返回单值的子查询  10.1.1 在多表查询中使用子查询  10.1.2 在子查询中使用聚合函数  10.2 创建和使用返回多行的子查询  10.2.1 IN子查询  10.2.2 IN子查询实现集合交和集合差运算 10.2.3 EXISTS子查询  10.2.4 EXISTS子查询实现两表交集  10.2.5 SOME/ALL子查询  10.2.6 UNIQUE子查询  10.3 相关子查询  10.3.1 使用IN引入相关子查询  10.3.2 比较运算符引入相关子查询 10.3.3 在HAVING子句中使用相关子查询  10.4 嵌套子查询  10.5 使用子查询创建视图  10.6 树查询 第11章 数据插入操作  11.1 插入单行记录  11.1.1 基本语法  11.1.2 整行插入  11.1.3 NULL值的插入 11.1.4 惟一值的插入  11.1.5 特定字段数据插入  11.1.6 通过视图插入行 11.2 插入多行记录 11.2.1 由VALUES关键字引入多行数据插入  11.2.2 使用SELECT语句插入值 11.3 表中数据的复制  11.3.1 基本语法  11.3.2 应用实例  11.4 从外部数据源导入、导出数据  11.4.1 Access数据库数据的导出  11.4.2 Access数据库数据的导入  11.4.3 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导出  11.4.4 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导入  第12章 数据的更新和删除  12.1 更新表中的数据  12.1.1 UPDATE语句的基本语法 12.1.2 UPDATE语句更新列值  12.1.3 利用子查询更新多行的值 12.1.4 依据外表值更新数据 12.1.5 分步更新表 12.2 删除表中的数据  12.2.1 DELETE语句基本语法  12.2.2 DELETE语句删除单行数据  12.2.3 DELETE语句删除多行数据  12.2.4 DELETE语句删除所有行  12.2.5 TRUNCATE TABLE语句 12.3 通过视图更新表  12.3.1 可更新视图的约束  12.3.2 通过视图更新表数据  12.3.3 通过视图删除表数据  第13章 安全性控制  13.1 SQL安全模式  13.1.1 授权ID  13.1.2 SQL的安全对象和权限 13.1.3 授权图  13.2 角色管理  13.2.1 CREATE语句创建角色  13.2.2 DROP语句删除角色  13.2.3 GRANT语句授予角色  13.2.4 REVOKE语句取消角色  13.3 权限管理  13.3.1 GRANT语句授予权限  13.3.2 REVOKE语句取消权限 13.3.3 SELECT权限控制 13.3.4 INSERT权限控制  13.3.5 UPDATE权限控制 13.3.6 DELETE权限控制  13.4 SQL Server安全管理  13.4.1 SQL Server登录认证 13.4.2 SQL Server用户ID的管理 13.4.3 SQL Server权限管理  13.4.4 SQL Server角色管理  13.5 Oracle安全管理  13.5.1 Oracle中用户、资源、概要文件、模式的概念 13.5.2 Oracle中的用户管理  13.5.3 Oracle中的资源管理  13.5.4 Oracle中的权限管理 13.5.5 Oracle中的角色管理  第14章 完整性控制 14.1 完整性约束简介  14.1.1 数据的完整性  14.1.2 完整性约束的类型  14.2 与表有关的约束  14.2.1 列约束与表约束的创建  14.2.2 NOT NULL(非空)约束 14.2.3 UNIQUE(惟一)约束  14.2.4 PRIMARY KEY(主键)约束 14.2.5 FOREIGN KEY(外键)约束 14.2.6 CHECK(校验)约束 14.3 深入探讨外键与完整性检查  14.3.1 引用完整性检查  14.3.2 MATCH子句  14.3.3 更新、删除操作规则 14.4 域约束与断言 14.4.1 域与域约束 14.4.2 利用断言创建多表约束 14.5 SQL Server中的完整性控制  14.5.1 创建规则(Rule) 14.5.2 规则的绑定与松绑 14.5.3 创建缺省值(Default)  14.5.4 缺省值的绑定与松绑  第15章 存储过程与函数  15.1 SQL中的存储过程与函数  15.2 SQL Server 中的流控制语句  15.2.1 BEGIN...END语句 15.2.2 IF...ELSE语句  15.2.3 WHILE、BREAK和CONTINUE语句 15.2.4 DECLARE语句 15.2.5 GOTO label语句 15.2.6 RETURN语句  15.2.7 WAITFOR语句  15.2.8 PRINT语句  15.2.9 注释 15.3 SQL Server中的存储过程和函数  15.3.1 系统存储过程  15.3.2 使用CREATE PROCEDURE创建存储过程 15.3.3 使用EXECUTE语句调用存储过程  15.3.4 使用CREATE FUNCTION创建函数  15.3.5 使用Enterprise Manager创建存储过程和函数 15.3.6 修改和删除存储过程和函数  15.4 Oracle中的流控制语句  15.4.1 条件语句  15.4.2 循环语句  15.4.3 标号和GOTO  15.5 Oracle数据库中的存储过程  15.5.1 存储过程的创建与调用  15.5.2 Oracle中存储过程和函数的管理 第16章 SQL触发器  16.1 触发器的基本概念  16.1.1 触发器简介  16.1.2 触发器执行环境 16.2 SQL Server中的触发器  16.2.1 SQL Server触发器的种类  16.2.2 使用CREATE TRIGGER命令创建触发器 16.2.3 INSERT触发器  16.2.4 DELETE触发器  16.2.5 UPDATE触发器  16.2.6 INSTEAD OF触发器  16.2.7 嵌套触发器  16.2.8 递归触发器  16.2.9 SQL Server中触发器的管理  16.3 Oracle数据库中触发器的操作  16.3.1 Oracle触发器类型  16.3.2 触发器的创建 16.3.3 创建系统触发器  16.3.4 触发器的触发次序和触发谓词的使用  16.3.5 Oracle触发器的管理  第17章 SQL中游标的使用  17.1 SQL游标的基本概念  17.1.1 游标的概念  17.1.2 游标的作用及其应用 17.2 SQL游标的使用 17.2.1 使用DECLARE CURSOR语句创建游标  17.2.2 使用OPEN/CLOSE语句打开/关闭游标  17.2.3 使用FETCH语句检索数据  17.2.4 基于游标的定位DELETE语句  17.2.5 基于游标的定位UPDATE语句 17.3 SQL Server中游标的扩展  17.3.1 Transact_SQL扩展DECLARE CURSOR语法  17.3.2 @@CURSOR_ROWS全局变量确定游标的行数  17.3.3 @@FETCH_STATUS全局变量检测FETCH操作的状态 17.3.4 游标的关闭与释放 17.3.5 游标变量  17.3.6 使用系统过程管理游标  17.4 Oracle中游标的使用  17.4.1 显式游标与隐式游标 17.4.2 游标的属性  17.4.3 %TYPE、%ROWTYPE定义记录变量  17.4.4 参数化游标  17.4.5 游标中的循环  17.4.6 游标变量 17.5 小结  第18章 事务控制与并发处理 18.1 SQL事务控制  18.1.1 事务控制的引入  18.1.2 事务的特性  18.1.3 SQL中与事务有关的语句  18.2 事务控制的具体实现 18.2.1 开始事务  18.2.2 SET CONSTRAINTS语句设置约束的延期执行  18.2.3 终止事务  18.3 并发控制 18.3.1 并发操作的问题 18.3.2 事务隔离级别  18.3.3 SET TRANSACTION设置事务属性  18.4 SQL Server中的并发事务控制  18.4.1 锁的分类  18.4.2 SQL Server中表级锁的使用  18.4.3 设置隔离级别实现并发控制 18.4.4 死锁及其预防  18.5 Oracle中的并发事务控制  18.5.1 通过加锁避免写数据丢失 18.5.2 设置只读事务(READ ONLY)  18.5.3 Oracle中的隔离级别  第19章 嵌入式SQL  19.1 SQL的调用  19.1.1 直接调用SQL 19.1.2 嵌入式SQL  19.1.3 SQL调用层接口(CLI)  19.2 嵌入式SQL的使用  19.2.1 创建嵌入式SQL语句  19.2.2 SQL通信区  19.2.3 主变量  19.2.4 嵌入式SQL中使用游标  19.3 检索、操作SQL数据  19.3.1 不需要游标的SQL DML操作 19.3.2 使用游标的SQL DML操作 19.3.3 动态SQL技术  19.4 SQL Server中嵌入式SQL的编译运行 19.4.1 嵌入式SQL代码  19.4.2 预编译文件  19.4.3 设置Visual C++ 6.0连接  19.4.4 编译运行程序  19.5 Oracle中嵌入式SQL的编译运行  19.5.1 嵌入式SQL代码 19.5.2 预编译文件  19.5.3 设置Visual C++ 6.0编译环境  19.5.4 编译运行程序  附录A SQL保留字  附录B 常用的SQL命令  附录C 关于运行环境的说明  C.1 SQL Server 2000  C.1.1 直接访问  C.1.2 从企业管理器访问 C.2 Oracle系统
Oracle中的SET命令用于设置SQL*Plus环境变量和系统变量。以下是常用的SET命令及其详细解释: 1. SET AUTOCOMMIT ON/OFF:用于设置是否自动提交事务。当AUTOCOMMIT为ON时,每个SQL语句都会自动提交,而当AUTOCOMMIT为OFF时,需要手动提交。 2. SET DEFINE ON/OFF:用于设置是否开启变量替换。当DEFINE为ON时,SQL*Plus将会把变量替换为其值,而当DEFINE为OFF时,不会替换变量。 3. SET ECHO ON/OFF:用于设置是否显示SQL语句。当ECHO为ON时,SQL语句会显示在屏幕上,而当ECHO为OFF时,则不会显示。 4. SET FEEDBACK ON/OFF:用于设置是否显示操作结果。当FEEDBACK为ON时,SQL语句的操作结果会显示在屏幕上,而当FEEDBACK为OFF时,则不会显示。 5. SET HEADING ON/OFF:用于设置是否显示列标题。当HEADING为ON时,SQL语句的列标题会显示在屏幕上,而当HEADING为OFF时,则不会显示。 6. SET LINESIZE n:用于设置每行显示的字符数。n为一个整数,表示每行最多显示的字符数。 7. SET PAGESIZE n:用于设置每页显示的行数。n为一个整数,表示每页最多显示的行数。 8. SET SERVEROUTPUT ON/OFF:用于设置是否显示PL/SQL块的输出结果。当SERVEROUTPUT为ON时,PL/SQL块的输出结果会显示在屏幕上,而当SERVEROUTPUT为OFF时,则不会显示。 9. SET SQLPROMPT 'string':用于设置SQL*Plus的提示符。string为一个字符串,表示提示符的内容。 10. SET TERMOUT ON/OFF:用于设置是否输出结果到屏幕上。当TERMOUT为ON时,SQL语句的结果会输出到屏幕上,而当TERMOUT为OFF时,则不会输出结果。 以上是Oracle中常用的SET命令及其详细解释。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