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进程间通信——pipe管道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程序员必须让拥有依赖关系的进程集协调,这样才能达到进程的共同目标。
  每个进程各自有不同的用户地址空间,任何一个进程的全局变量在另一个进程中都看不到,所以进程之间要交换数据必须通过内核,在内核中开辟一块缓冲区,进程1把数据从用户空间拷到内核缓冲区,进程2再从内核缓冲区把数据读走,内核提供的这种机制称为进程间通信(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管道是一种最基本的IPC机制,由pipe函数创建:

#include <unistd.h>
  
int pipe(int filedes[2]);

  管道作用于有血缘关系的进程之间,即通过fork所创建的进程。
  调用pipe函数时在内核中开辟一块缓冲区(称为管道)用于通信,它有一个读端一个写端,然后通过filedes参数传出给用户程序两个文件描述符,filedes[0]指向管道的读端filedes[1]指向管道的写端(很好记,就像0是标准输入1是标准输出一样)。所以管道在用户程序看起来就像一个打开的文件,通过read(filedes[0]);或者write(filedes[1]);向这个文件读写数据其实是在读写内核缓冲区。pipe函数调用成功返回0,调用失败返回-1。
  所以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进行进程间的通信: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举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void)
{
    int fd[2];
    char str[1024] = "hello it is a test\n";
    char buf[1024] = {0};
    pid_t pid;

    //fd[0]读端
    //fd[1]写端
    if(pipe(fd) < 0)
    {
        perror("pipe");
        exit(1);
    }

    pid = fork();
    if(pid > 0)
    {
        //父进程里,关闭父读
        close(fd[0]);
        sleep(3);//通过这个sleep可以知道管道的读是一个堵塞函数
        write(fd[1], str, strlen(str));//当管道满的时候,再写就会阻塞
        wait(NULL);

        close(fd[1]);//用完管道要关闭读端和写端
    }
    else if(pid == 0)
    {
        int len = 0;
        //子进程里,关闭子写
        close(fd[1]);
        len = read(fd[0], buf, sizeof(buf));
        write(STDOUT_FILENO, buf, len);

        close(fd[0]);//用完管道要关闭读端和写端
    }
    else
    {
        perror("fork");
        exit(1);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运行后过3秒输出  hello it is a test

  所以使用管道会有一些限制:
  两个进程通过一个管道只能实现单向通信,比如上面的例子,父进程写子进程读,如果有时候也需要子进程写父进程读,就必须另开一个管道。
  管道的读写端通过打开的文件描述符来传递,因此要通信的两个进程必须从它们的公共祖先那里继承管道文件描述符。上面的例子是父进程把文件描述符传给子进程之后父子进程之间通信,也可以父进程fork两次,把文件描述符传给两个子进程,然后两个子进程之间通信,总之需要通过fork传递文件描述符使两个进程都能访问同一管道,它们才能通信


  使用管道需要注意以下4种特殊情况(假设都是阻塞I/O操作,没有设置O_NONBLOCK标志):

  1. 如果所有指向管道写端的文件描述符都关闭了(管道写端的引用计数等于0),而仍然有进程从管道的读端读数据,那么管道中剩余的数据都被读取后,再次read会返回0,就像读到文件末尾一样。
  2. 如果有指向管道写端的文件描述符没关闭(管道写端的引用计数大于0),而持有管道写端的进程也没有向管道中写数据,这时有进程从管道读端读数据,那么管道中剩余的数据都被读取后,再次read会阻塞,直到管道中有数据可读了才读取数据并返回。
  3. 如果所有指向管道读端的文件描述符都关闭了(管道读端的引用计数等于0),这时有进程向管道的写端write,那么该进程会收到信号SIGPIPE,通常会导致进程异常终止
  4. 如果有指向管道读端的文件描述符没关闭(管道读端的引用计数大于0),而持有管道读端的进程也没有从管道中读数据,这时有进程向管道写端写数据,那么在管道被写满时再次write会阻塞,直到管道中有空位置了才写入数据并返回。

以上情况具有普遍性,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


注:阻塞管道, 使用fcntl函数设置O_NONBLOCK标志(fcntl的使用方法
举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errno.h>

int main(void)
{
    int fd[2];
    char str[1024] = "hello it is a test\n";
    char buf[1024] = {0};
    pid_t pid;

    //fd[0]读端
    //fd[1]写端
    if(pipe(fd) < 0)
    {
        perror("pipe");
        exit(1);
    }

    pid = fork();
    if(pid > 0)
    {
        //父进程里,关闭父读
        close(fd[0]);
        sleep(5);
        write(fd[1], str, strlen(str));//当管道满的时候,再写就会阻塞
        wait(NULL);
        close(fd[1]);//用完管道要关闭读端和写端
    }
    else if(pid == 0)
    {
        int len = 0, flags;
        //子进程里,关闭子写
        close(fd[1]);

        //使其非阻塞---------------------------------------
        flags = fcntl(fd[0],F_GETFL);
        flags |= O_NONBLOCK;
        fcntl(fd[0],F_SETFL,flags);

        while(1)
        {
            len = read(fd[0], buf, sizeof(buf));
            if(len == -1)
            {
                perror("read");
            }
            else
            {
                write(STDOUT_FILENO, buf, len);
                break;
            }
            sleep(1);
        }
        close(fd[0]);//用完管道要关闭读端和写端
    }
    else
    {
        perror("fork");
        exit(1);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read: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read: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read: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read: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read: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hello it is a test
  • 5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