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MySQL的最初的核心思想,主要是开源、简便易用。其开发可追溯至1985年,而第一个内部发行版本诞生,已经是1995年。到1998年,MySQL已经可以支持10中操作系统了,其中就包括win平台。
此文档将从安装开始带领着读者一步步深入了解mySQL相关功能,该文由作者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結而组成,其中包括如下内容:- 近几十条优化经验
- mySQL集群、主备
- 多种SQL优化分析手段
- mySQL读写分离
- mySQL横向及垂直折分
面向读者
本文读者需要具备初级Linux系统使用的相关经验。
MYSQL的历史
MySQL的爆发实际是在01、02年,尤其是02年发布的4.0 Beta版,正式选定InnoDB作为默认引擎,对事务处理能力及数据缓存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同年4.1版开始支持子查询,至此MySQL终于蜕变成一个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05年的5.0版本又添加了存储过程、服务端游标、触发器、查询优化以及分布式事务功能,但同年被Oracle抄了后路,InnoDB被Oracle收编。08年,MySQL被Sun收购,09年,Oracle收购了Sun和MySQL。
MySQL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自由选择存储引擎。每个表都是一个文件,都可以选择合适的存储引擎。常见的引擎有 InnoDB、 MyISAM、 NDBCluster等。但由于这种开放插件式的存储引擎,比如要求数据

本文是MySQL系列教程的第一部分,介绍了MySQL的安装、配置优化,特别是如何配置远程连接和慢查询日志,以及存储引擎InnoDB与Myisam的区别。通过启用profiling分析慢SQL语句,提供数据库性能调优的方法。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