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端的开发相对来说比客户端稍微难一点,也就是给填充相关结构体的时候,需要一点一点的去查阅,验证各个结构中各个成员各自代表什么意思,以及对应的功能需要是那个接口实现,这是开发服务端最头疼的事情。(在开发过程中郁闷了好久,后面是通过搜索工具抓包海康设备来填充相关信息的)开始切入主题了,准备服务端的开发了。
同理需要前面生成的代码,这个时候较之客户端的开发,需要在代码生成的时候之前生成的soapServer.c文件了,当放在客户端测试目录下用makefile编译的时候,你可能会很惊讶,怎么这么多错误,这么多函数报错,而且都是没有定义呢?
ifndef WITH_NOSERVEREQUEST
SOAP_FMAC5 int SOAP_FMAC6 soap_serve_request(struct soap *soap)
{
soap_peek_element(soap);
if (!soap_match_tag(soap, soap->tag, "wsdd:Hello"))

这篇博客主要介绍了在ONVIF开发中如何进行服务端的发现功能。作者指出,开发服务端需要实现所有报错的接口函数,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宏来方便编写。文章详细阐述了创建socket和实现__wsdd__Probe函数这两个关键步骤,以此实现设备端的发现功能。通过示例和截图,展示了ONVIF搜索工具的搜索结果,证明了设备端发现功能的成功实现。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