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标准库IO缓冲区 内核缓冲区(一)

1.C标准库的I/O缓冲区 

        UNIX的传统 是Everything is a file,键盘、显示器、串口、磁盘等设备在/dev 目录下都有一个特殊的设备文件与之对应,这些设备文件也可以像普通文件(保存在磁盘上的文件)一样打开、读、写和关闭,使用的函数接口是相同的。用户程序调用C标准I/O库函数读写普通文件或设备,而这些库函数要通过系统调用把读写请求传给内核 ,最终由内核驱动磁盘或设备完成I/O操作。C标准库为每个打开的文件分配一个I/O缓冲区以加速读写操作,通过文件的FILE 结构体可以找到这个缓冲区,用户调用读写函数大多数时候都在I/O缓冲区中读写,只有少数时候需要把读写请求传给内核。以fgetc / fputc 为例,当用户程序第一次调用fgetc 读一个字节时,fgetc 函数可能通过系统调用 进入内核读1K字节到I/O缓冲区中,然后返回I/O缓冲区中的第一个字节给用户,把读写位置指 向I/O缓冲区中的第二个字符,以后用户再调fgetc ,就直接从I/O缓冲区中读取,而不需要进内核 了,当用户把这1K字节都读完之后,再次调用fgetc 时,fgetc 函数会再次进入内核读1K字节 到I/O缓冲区中。在这个场景中用户程序、C标准库和内核之间的关系就像在“Memory Hierarchy”中 CPU、Cache和内存之间的关系一样,C标准库之所以会从内核预读一些数据放 在I/O缓冲区中,是希望用户程序随后要用到这些数据,C标准库的I/O缓冲区也在用户空间,直接 从用户空间读取数据比进内核读数据要快得多。另一方面,用户程序调用fputc 通常只是写到I/O缓 冲区中,这样fputc 函数可以很快地返回,如果I/O缓冲区写满了,fputc 就通过系统调用把I/O缓冲 区中的数据传给内核,内核最终把数据写回磁盘或设备。有时候用户程序希望把I/O缓冲区中的数据立刻 传给内核,让内核写回设备或磁盘,这称为Flush操作,对应的库函数是fflush,fclose函数在关闭文件 之前也会做Flush操作。

我们知道main 函数被启动代码这样调用:exit(main(argc, argv));。

        main 函数return时启动代码会 调用exit ,exit 函数首先关闭所有尚未关闭的FILE *指针(关闭之前要做Flush操作),然后通 过_exit 系统调用进入内核退出当前进程.

C标准库的I/O缓冲区有三种类型:全缓冲、行缓冲和无缓冲。当用户程序调用库函数做写操作(读操作时I/O缓冲区是如何变化的?)时, 不同类型的缓冲区具有不同特性。 

    全缓冲 

如果缓冲区写满了就写回内核。对于驻留在磁盘上的文件通常是由标准I/O库实施全缓冲的。在一个流上执行第一次I/O操作时,相关标准I/O函数通常调用malloc获得需使用的缓冲区。

   行缓冲 

如果用户程序写的数据中有换行符就把这一行写回内核,或者如果缓冲区写满了就写回内核。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对应终端设备时通常是行缓冲的。 

     无缓冲 

用户程序每次调库函数做写操作都要通过系统调用写回内核。标准错误输出通常是无缓冲的,这样用户程序产生的错误信息可以尽快输出到设备。

除了写缓冲区、写入换行符之外,行缓冲还有两种情况会自动做Flush操作。如果
用户程序调用库函数从无缓冲的文件中读取 
或者从行缓冲的文件中读取,并且这次读操作会引发系统调用从内核读取数据

如果用户程序不想完全依赖于自动的Flush操作,可以调fflush函数手动做Flush操作。 
#include <stdio.h> 
int fflush(FILE *stream); 
返回值:成功返回0,出错返回EOF并设置errno
fflush函数用于确保数据写回了内核,以免进程异常终止时丢失数据,如fflush(stdout); 作为一个特例,调 用fflush(NULL)可以对所有打开文件的I/O缓冲区做Flush操作。


2. 用户程序的缓冲区
        在函数栈上分配的如char buf[10];之类的缓冲区, strcpy(buf, str);  str 所指向的字符串有可能超过10个字符而导致写越界,这种写越界可能当时不出错, 而在函数返回时出现段错误,原因是写越界覆盖了保存在栈帧上的返回地址, 函数返回时跳转到非法地址,因而出错。像buf 这种由调用者分配并传给函数读或写的一段内存通 常称为缓冲区(Buffer),缓冲区写越界的错误称为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如果只是出 现段错误那还不算严重,更严重的是缓冲区溢出Bug经常被恶意用户利用,使函数返回时跳转到一 个事先设好的地址,执行事先设好的指令,如果设计得巧妙甚至可以启动一个Shell,然后随心所欲 执行任何命令,可想而知,如果一个用root 权限执行的程序存在这样的Bug,被攻陷了,后果将很 严重。

       下图以fgets / fputs 示意了I/O缓冲区的作用,使用fgets / fputs 函数时在用户程序中也需要分配缓冲 区(图中的buf1 和buf2 ),注意区分用户程序的缓冲区和C标准库的I/O缓冲区。



3.内核缓冲区
(1)终端缓冲

   终端设备有输入和输出队列缓冲区,如下图所示


         以输入队列为例,从键盘输入的字符经线路规程过滤后进入输入队列,用户程序以先进先出的顺序 从队列中读取字符,一般情况下,当输入队列满的时候再输入字符会丢失,同时系统会响铃警报。 终端可以配置成回显(Echo)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输入队列中的每个字符既送给用户程序也送给 输出队列,因此我们在命令行键入字符时,该字符不仅可以被程序读取,我们也可以同时在屏幕上 看到该字符的回显。
        注意上述情况是用户进程(shell进程也是)调用read/write等unbuffer I/O函数的情况,当调用printf/scanf(底层实现也是read/write)等C标准I/O库函数时,当用户程序调用scanf读取键盘输入时,开始输入的字符都存到C标准库的I/O缓冲区,直到我们遇到换行符(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都是行缓冲的)时,系统调用read将缓冲区的内容读到内核的终端输入队列;当调用printf打印一个字符串时,如果语句中带换行符,则立刻将放在I/O缓冲区的字符串调用write写到内核的输出队列,打印到屏幕上,如果printf语句没带换行符,则由上面的讨论可知,程序退出时会做fflush操作.
   
 
(2)虽然write 系统调用位于C标准库I/O缓冲区的底层,被称为Unbuffered I/O函数,但在write 的底层也可以分配一个内核I/O缓冲区,所以write 也不一定是直接写到文件的,也 可能写到内核I/O缓冲区中,可以使用fsync函数同步至磁盘文件,至于究竟写到了文件中还是内核缓冲区中对于进程来说是没有差别 的,如果进程A和进程B打开同一文件,进程A写到内核I/O缓冲区中的数据从进程B也能读到,因为内核空间是进程共享的, 而c标准库的I/O缓冲区则不具有这一特性,因为进程的用户空间是完全独立的.


(3)为了减少读盘次数,内核缓存了目录的树状结构,称为dentry(directory entry(目录下项) cache


(4)FIFO和UNIX Domain Socket这两种IPC机制都是利用文件系统中的特殊文件来标识的。FIFO文件在磁盘上没有数据块,仅用来标识内核中的一条通道,各进程可以打开这个文件进行read / write ,实际上是在读写内核通道(根本原因在于这个file 结构体所指向的read 、write 函数指针和常规文件不一样),这样就实现了进程间通信。UNIX Domain Socket和FIFO的原理类似,也需 要一个特殊的socket文件来标识内核中的通道,文件类型s表示socket,这些文件在磁盘上也没有数据块。UNIX Domain Socket是目前最广泛使用 的IPC机制.如下图:



4.stack overflow 无穷递归或者定义的极大数组都可能导致操作系统为程序预留的栈空间耗尽 程序崩溃(段错误) 

下面的这个是glibc给出的FILE的定义,它是实现相关的,别的平台定义方式不同.
   

  1. struct _IO_FILE {  
  2.   int _flags;   
  3.   #define _IO_file_flags _flags  
  4.   char* _IO_read_ptr;  
  5.   char* _IO_read_end;  
  6.   char* _IO_read_base;  
  7.   char* _IO_write_base;  
  8.   char* _IO_write_ptr;  
  9.   char* _IO_write_end;  
  10.   char* _IO_buf_base;  
  11.   char* _IO_buf_end;  
  12.   char *_IO_save_base;  
  13.   char *_IO_backup_base;  
  14.   char *_IO_save_end;  
  15.   struct _IO_marker *_markers;  
  16.   struct _IO_FILE *_chain;  
  17.   int _fileno;  
  18. };  

    上面的定义中有三组重要的字段:
    1.char* _IO_read_ptr;        char* _IO_read_end;    char* _IO_read_base;
    2.char* _IO_write_base;   char* _IO_write_ptr;      char* _IO_write_end;
    3.char* _IO_buf_base;      char* _IO_buf_end;
    其中
    _IO_read_base 指向"读缓冲区"
    _IO_read_end  指向"读缓冲区"的末尾
    _IO_read_end - _IO_read_base "读缓冲区"的长度
    _IO_write_base 指向"写缓冲区"
    _IO_write_end 指向"写缓冲区"的末尾
    _IO_write_end - _IO_write_base "写缓冲区"的长度
    _IO_buf_base  指向"缓冲区"
    _IO_buf_end   指向"缓冲区"的末尾
    _IO_buf_end - _IO_buf_base "缓冲区"的长度
    上面的定义貌似给出了3个缓冲区,实际上上面的_IO_read_base,_IO_write_base, _IO_buf_base都指向了同一个缓冲区.这个缓冲区跟上面程序中的char buf[5];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在第一次buffered I/O操作时由库函数自动申请空间,最后由相应库函数负责释放.(再次声明,这里只是glibc的实现,别的实现可能会不同,后面就不再强调了)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t main(void)  
{  
  char buf[5];  
  FILE *myfile =stdin;  
  printf("before reading\n");  
  printf("read buffer base %p\n", myfile->_IO_read_base);  
  printf("read buffer length %d\n", myfile->_IO_read_end - myfile->_IO_read_base);  
  printf("write buffer base %p\n", myfile->_IO_write_base);  
  printf("write buffer length %d\n", myfile->_IO_write_end - myfile->_IO_write_base);  
  printf("buf buffer base %p\n", myfile->_IO_buf_base);  
  printf("buf buffer length %d\n", myfile->_IO_buf_end - myfile->_IO_buf_base);  
  printf("\n");  
  fgets(buf, 5, myfile);  
  fputs(buf, myfile);  <strong><span style="color:#ff0000;">//这个地方可能有问题,应该改为fputs(buf,stdout);</span></strong>
  printf("\n");  
  printf("after reading\n");  
  printf("read buffer base %p\n", myfile->_IO_read_base);  
  printf("read buffer length %d\n", myfile->_IO_read_end - myfile->_IO_read_base);  
  printf("write buffer base %p\n", myfile->_IO_write_base);  
  printf("write buffer length %d\n", myfile->_IO_write_end - myfile->_IO_write_base); <strong><span style="color:#ff0000;"> //输出的结果为0(stdin的此值是否始终为0?)</span></strong>
  printf("buf buffer base %p\n", myfile->_IO_buf_base);  
  printf("buf buffer length %d\n", myfile->_IO_buf_end - myfile->_IO_buf_base);  
  
  return 0;  
}  

 可以看到,在读操作之前,myfile的缓冲区是没有被分配的,在一次读之后,myfile的缓冲区才被分配.这个缓冲区既不是内核中的缓冲区,也不是用户分配的缓冲区,而是有用户进程空间中的由buffered I/O系统负责维护的缓冲区.(当然,用户可以可以维护该缓冲区,这里不做讨论了)

 

    上面的例子只是说明了buffered I/O缓冲区的存在,下面从全缓冲,行缓冲和无缓冲3个方面看一下buffered I/O是如何工作的.

1.1. 全缓冲

    下面是APUE上的原话:
    全缓冲"在填满标准I/O缓冲区后才进行实际的I/O操作.对于驻留在磁盘上的文件通常是由标准I/O库实施全缓冲的"书中这里"实际的I/O操作"实际上容易引起误导,这里并不是读写磁盘,而应该是进行read或write的系统调用
    下面两个例子会说明这个问题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t main(void)  
{  
  char buf[5];  
  char *cur;  
  FILE *myfile;  
  myfile = fopen("bbb.txt", "r");  
  printf("before reading, myfile->_IO_read_ptr: %d\n", myfile->_IO_read_ptr - myfile->_IO_read_base);  
  fgets(buf, 5, myfile); //仅仅读4个字符  
  cur = myfile->_IO_read_base;  
  while (cur < myfile->_IO_read_end) //实际上读满了这个缓冲区  
  {  
    printf("%c",*cur);  
    cur++;  
  }  
  printf("\nafter reading, myfile->_IO_read_ptr: %d\n", myfile->_IO_read_ptr - myfile->_IO_read_base);  
  return 0;  
}  

上面提到的bbb.txt文件的内容是由很多行的"123456789"组成
    上例中,fgets(buf, 5, myfile); 仅仅读4个字符,但是,缓冲区已被写满,但是_IO_read_ptr却向前移动了5位,下次再次调用读操作时,只要要读的位数不超过myfile->_IO_read_end - myfile->_IO_read_ptr那么就不需要再次调用系统调用read,只要将数据从myfile的缓冲区拷贝到buf即可(从myfile->_IO_read_ptr开始拷贝)

 

     
    全缓冲读的时候:

    _IO_read_base始终指向缓冲区的开始
    _IO_read_end始终指向已从内核读入缓冲区的字符的下一个(对全缓冲来说,buffered I/O读每次都试图都将缓冲区读满)
    _IO_read_ptr始终指向缓冲区中已被用户读走的字符的下一个
   (_IO_read_end < (_IO_buf_base-_IO_buf_end)) && (_IO_read_ptr == _IO_read_end)时则已经到达文件末尾,其中_IO_buf_base-_IO_buf_end是缓冲区的长度
    一般大体的工作情景为:
    第一次fgets(或其他的)时,标准I/O会调用read将缓冲区充满,下一次fgets不调用read而是直接从该缓冲区中拷贝数据,直到缓冲区的中剩余的数据不够时,再次调用read.在这个过程中,_IO_read_ptr就是用来记录缓冲区中哪些数据是已读的,哪些数据是未读的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t main(void)  
{  
  char buf[2048]={0};  
  int i;  
  FILE *myfile;  
  myfile = fopen("aaa.txt", "r+");  
  i= 0;  
  while (i<2048)  
  {  
    fwrite(buf+i, 1, 512, myfile);  
    i +=512;  
    //注释掉这句则可以写入aaa.txt  
    myfile->_IO_write_ptr = myfile->_IO_write_base;  
    printf("%p write buffer base\n", myfile->_IO_write_base);  
    printf("%p buf buffer base \n", myfile->_IO_buf_base);  
    printf("%p read buffer base \n", myfile->_IO_read_base);  
    printf("%p write buffer ptr \n", myfile->_IO_write_ptr);  
    printf("\n");  
  }  
  return 0;  
}  

 上面这个是关于全缓冲写的例子.
    全缓冲时,只有当标准I/O自动flush(比如当缓冲区已满时)或者手工调用fflush时,标准I/O才会调用一次write系统调用.例子中,fwrite(buf+i, 1, 512, myfile);这一句只是将buf+i接下来的512个字节写入缓冲区,由于缓冲区未满,标准I/O并未调用write.此时,myfile->_IO_write_ptr = myfile->_IO_write_base;会导致标准I/O认为没有数据写入缓冲区,所以永远不会调用write,这样aaa.txt文件得不到写入.注释掉myfile->_IO_write_ptr = myfile->_IO_write_base;前后,看看效果.

 

    全缓冲写的时候:
    _IO_write_base始终指向缓冲区的开始
    _IO_write_end全缓冲的时候,始终指向缓冲区的最后一个字符的下一个
    (对全缓冲来说,buffered I/O写总是试图在缓冲区写满之后,再系统调用write)
    _IO_write_ptr始终指向缓冲区中已被用户写入的字符的下一个

    flush的时候,将_IO_write_base和_IO_write_ptr之间的字符通过系统调用write写入内核

    1.2. 行缓冲

    下面是APUE上的原话:
    行缓冲"当输入输出中遇到换行符时,标准I/O库执行I/O操作. "书中这里"执行O操作"也容易引起误导,这里不是读写磁盘,而应该是进行read或write的系统调用

    下面两个例子会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个例子可以用来说明下面这篇帖子的问题
    http://bbs.chinaunix.net/viewthread.php?tid=954547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char buf[5];  
  char buf2[10];  
    
  fgets(buf, 5, stdin); //第一次输入时,超过5个字符  
  
  puts(stdin->_IO_read_ptr);//本句说明整行会被一次全部读入缓冲区,而非仅仅上面需要的个字符  
  stdin->_IO_read_ptr = stdin->_IO_read_end; //标准I/O会认为缓冲区已空,再次调用read,注释掉,再看看效果  
  printf("\n");  
  puts(buf);  
    
  fgets(buf2, 10, stdin);  
  puts(buf2);  
    
  return 0;  
}  
  上例中, fgets(buf, 5, stdin); 仅仅需要4个字符,但是,输入行中的其他数据也被写入缓冲区,但是_IO_read_ptr向前移动了5位,下次再次调用fgets操作时,就不需要再次调用系统调用read,只要将数据从stdin的缓冲区拷贝到buf2即可(从stdin->_IO_read_ptr开始拷贝),stdin->_IO_read_ptr = stdin->_IO_read_end;会导致标准I/O会认为缓冲区已空,再次fgets则需要再次调用read.比较一下将该句注释掉前后的效果

    行缓冲读的时候,
    _IO_read_base始终指向缓冲区的开始
    _IO_read_end始终指向已从内核读入缓冲区的字符的下一个
    _IO_read_ptr始终指向缓冲区中已被用户读走的字符的下一个
    (_IO_read_end < (_IO_buf_base-_IO_buf_end)) && (_IO_read_ptr == _IO_read_end)时则已经到达文件末尾
    其中_IO_buf_base-_IO_buf_end是缓冲区的长度(这个地方是不是写反了,应该是:_IO_buf_end-_IO_buf_base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char buf[5]={'1','2', '3', '4', '5'}; //最后一个不要是\n,是\n的话,标准I/O会自动flush的,这是行缓冲跟全缓冲的重要区别  
  
void writeLog(FILE *ftmp)  
{  
  fprintf(ftmp, "%p write buffer base\n", stdout->_IO_write_base);  
  fprintf(ftmp, "%p buf buffer base \n", stdout->_IO_buf_base);  
  fprintf(ftmp, "%p read buffer base \n", stdout->_IO_read_base);  
  fprintf(ftmp, "%p write buffer ptr \n", stdout->_IO_write_ptr);  
  fprintf(ftmp, "\n");  
}  
  
int main(void)  
{  
  int i;  
  FILE *ftmp;  
  ftmp = fopen("ccc.txt", "w");  
  i= 0;  
  while (i<4)  
  {  
    fwrite(buf, 1, 5, stdout);  
    i++;  
    *stdout->_IO_write_ptr++ = '\n';//可以单独把这句打开,看看效果  
    //getchar();//getchar()会导致标准I/O缓冲区立即flush
    //打开下面的注释,你就会发现屏幕上什么输出也没有  
    //stdout->_IO_write_ptr = stdout->_IO_write_base;  
    writeLog(ftmp); //这个只是为了查看缓冲区指针的变化    
  }  
  return 0;  
}  

这个例子将将FILE结构中指针的变化写入的文件ccc.txt,运行后可以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上面这个是关于行缓冲写的例子.
    stdout->_IO_write_ptr = stdout->_IO_write_base;会使得标准I/O认为缓冲区是空的,从而没有任何输出.可以将上面程序中的注释分别去掉,看看运行结果

 

    行缓冲时,下面3个条件之一会导致缓冲区立即被flush
    1. 缓冲区已满
    2. 遇到一个换行符;比如将上面例子中buf[4]改为'\n'时
    3. 再次要求从内核中得到数据时(从标准I/O缓冲区中取数据时,不会flush的,打开此程序的getchar会发现很有意思的现象);比如上面的程序加上getchar()会导致马上输出

    行缓冲写的时候:
    _IO_write_base始终指向缓冲区的开始
    _IO_write_end始终指向缓冲区的开始
    _IO_write_ptr始终指向缓冲区中已被用户写入的字符的下一个

    flush的时候,将_IO_write_base和_IO_write_ptr之间的字符通过系统调用write写入内核

    1.3. 无缓冲

    无缓冲时,标准I/O不对字符进行缓冲存储.典型代表是stderr,这里的无缓冲,并不是指缓冲区大小为0,其实,还是有缓冲的,大小为1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t main(void)  
{  
  fputs("stderr", stderr);  
  printf("%d\n", stderr->_IO_buf_end - stderr->_IO_buf_base);  
  
  return 0;  
}  

  对无缓冲的流的每次读写操作都会引起系统调用

 1.4 feof的问题

    CU上已经有无数的帖子在探讨feof了,这里从缓冲区的角度去考察一下.对于一个空文件,为什么要先读一下,才能用feof判断出该文件到了结尾了呢?

<span style="font-family:Microsoft YaHei;font-size:14px;">#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t main(void)  
{  
  char buf[5];  
  char buf2[10];  
  
  fgets(buf, sizeof(buf), stdin);//输入要于4个,少于13个字符才能看出效果  
  puts(buf);  
  
  //交替注释下面两行  
  //stdin->_IO_read_end = stdin->_IO_read_ptr+1;  
  
  stdin->_IO_read_end = stdin->_IO_read_ptr + sizeof(buf2)-1;  
     
  fgets(buf2, sizeof(buf2), stdin);  
  puts(buf2);  
  if (feof(stdin))  
    printf("input end\n");  
  return 0;  
}  </span>

运行上面的程序,输入多于4个,少于13个字符,并且以连按两次ctrl+d为结束(不要按回车)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每当满足(_IO_read_end < (_IO_buf_base-_IO_buf_end)) && (_IO_read_ptr == _IO_read_end)时,标准I/O则认为已经到达文件末尾,feof(stdin)才会被设置,其中_IO_buf_base-_IO_buf_end是缓冲区的长度.也就是说,标准I/O是通过它的缓冲区来判断流是否要结束了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即使是一个空文件,标准I/O也需要读一次,才能使用feof判断释放为空

 

    1.5. 其他说明

    很多新手有一个误解,就是fgets, fputs代表行缓冲,fread, fwrite代表全缓冲 fgetc, fputc代表无缓冲等等.其实不是这样的,是什么样的缓冲跟使用那个函数没有关系,而跟你读写什么类型的文件有关系.上面的例子中多次在全缓冲中使用fgets, fputs,而在行缓冲中使用fread, fwrite。标准I/O缓存区是针对每个流的(FILE *fp),而不是针对I/O函数的
    下面的是引至APUE的,实际上ISO C要求:
    1.当且仅当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并不涉及交互式设备时,他们才是全缓冲的
    2.标准错误输出决不是全缓冲的.

    很多系统默认使用下列类型的标准:
    1.标准错误输出是不带缓冲的.
    2.如若是涉及终端设备的其他流,则他们是行缓冲的;否则是全缓冲的.




参考:《linux c 编程一站式学习》

转自:http://blog.csdn.net/jnu_simba/article/details/8806712
转自:http://www.cnblogs.com/cavehubiao/p/3981482.html

  • 7
    点赞
  • 2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所有源码均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直接运行,可以放心下载使用。有任何使用问题欢迎随时与博主沟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小程序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所有源码均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直接运行,可以放心下载使用。有任何使用问题欢迎随时与博主沟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