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性能优化之 String篇
关于String相关知识都是老掉牙的东西了,但我们经常可能在不经意的String 字符串拼接的情况下浪费内存,影响性能,也常常会成为触发内存OOM的最后一步。
所以本文对String字符串进行深度解析,有助于我们日常开发中提高程序的性能,解决因String 而导致的性能问题。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String类型的本质
String类型的本质
先看一下String的头部源码
/** Strings are constant; their values cannot be changed after they
* are created. String buffers support mutable strings.
* Because String objects are immutable they can be shared.
* @see StringBuffer
* @see StringBuilder
* @see Charset
* @since 1.0
*/
public final class String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Comparable<String>, CharSequenc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6849794470754667710L;
private static final char REPLACEMENT_CHAR = (char) 0xfffd;
打开String的源码,类注释中有这么一段话“Strings are constant; their values cannot be changed after they are created. String buffers support mutable strings.Because String objects are immutable they can be shared.”。
这句话总结归纳了String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String是值不可变(immutable)的常量,是线程安全的(can be shared)。
接下来,String类使用了final修饰符,表明了String类的第二个特点:String类是不可继承的。
String类表示字符串。java程序中的所有字符串,如“ABC”,是实现这个类的实例
字符串是常量,它们的值不能被创建后改变。支持可变字符串字符串缓冲区。因为字符串对象是不可改变的,所以它们可以被共享。例如:
String str = "abc";
相当于
String s = new String("abc");
这里实际上创建了两个String对象,一个是”abc”对象,存储在常量空间中,一个是使用new关键字为对象s申请的空间,存储引用地址。
在执行到双引号包含字符串的语句时,JVM会先到常量池里查找,如果有的话返回常量池里的这个实例的引用,否则的话创建一个新实例并置入常量池里,如上面所示,str 和 s 指向同一个引用.
String的定义方法归纳起来总共为以下四种方式:
- 直接使用”“引号创建;
- 使用new String()创建;
- 使用new String(“abcd”)创建以及其他的一些重载构造函数创建;
- 使用重载的字符串连接操作符+创建。
常量池
在讨论String的一些本质,先了解一下常量池的概念java中的常量池(constant pool)技术,是为了方便快捷地创建某些对象而出现的,当需要一个对象时,就可以从池中取一个出来(如果池中没有则创建一个),则在需要重复重复创建相等变量时节省了很多时间。常量池其实也就是一个内存空间,不同于使用new关键字创建的对象所在的堆空间。
在编译期被确定,并被保存在已编译的.class文件中的一些数据。它包括了关于类、方法、接口等中的常量,也包括字符串常量。常量池还具备动态性(java.lang.String.intern()),运行期间可以将新的常量放入池中。
常量池是为了避免频繁的创建和销毁对象而影响系统性能,其实现了对象的共享。
java中基本类型的包装类的大部分都实现了常量池技术,
即Byte,Short,Integer,Long,Character,Boolean;
Java String对象和字符串常量的关系?
JAVA中所有的对象都存放在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