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wing程序中,经常能看到如下这种代码:
SwingUtilities.invokeLater(new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extField1.setText("element changed!");
textField1.setForeGround(Color.RED);
}
});
为什么要用SwingUtilities.invokeLater,而不直接调用呢?因为大多数SwingAPI是非线程安全的,也就是说不能在任意地方调用,它应该只在EDT中调用。Swing的线程安全靠事件队列和EDT来保障。
EventQueue的派发机制由单独的一个线程管理,这个线程称为事件派发线程(EDT)。和其他很多桌面API一样,Swing将GUI请求放入一个事件队列中执行。
通过EDT,使得不具备线程安全的Swing函数库避开了并发访问的问题。
背景概念
要了解EDT,首先需要了解一些背景概念:
同步与异步:
同步是程序在发起请求后开始处理事件并等待处理的结果或等待请求执行完毕,在此之前程序被block住直到请求完成。
异步是当前程序发起请求后立即返回,当前程序不会立即处理该事件并等待处理的结果,请求是在稍后的某一时间才被处理。
串行与并行:
串行是指多个要处理请求顺序执行,处理完一个再处理下一个;
并行可以理解为并发,是同时处理多个请求(实际上我们只能理解为是这样,特别是CPU数目少于线程数的机器而言,真正意义的并发是不存在的,各个线程只是断断续续地交替地执行)。
下图演示了串行与并行的机制。可以这么说,在引入多线程之前,对于同一进程或者程序而言执行的都是串行操作。
串行:
并行:

本文介绍了Swing程序中的线程管理,重点讲解了事件分发线程(EDT)的概念及其重要性。Swing的线程安全依赖于EDT和事件队列,通过invokeLater和invokeAndWait方法确保在正确线程中执行GUI操作。内容涵盖了同步、异步、串行、并行等基础概念,以及如何避免线程安全问题。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95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