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第一章 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简称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联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是网络的网络。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
  2. 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3.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因特网)是专有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点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4. 因特网现在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技术,以及三层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结构。
  5. 因特网按工作方式可划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主机在网络的边缘部分,其作用是进行信息处理。路由器在网络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按存储转发方式进行分组交换。
  6. 计算机通信是计算机中进程(即运行着的程序)之间的通信。计算机网络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连接方式(P2P方式)。
  7. 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8. 按作用范围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和个人区域网PAN。
  9. 计算机网络最常用的性能指标是: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和信道(或网络)利用率
  10. 网络协议即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
  11.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由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组成。运输层最重要的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而网络层最重要的协议是网际协议IP。

第二章 物理层

  1.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如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过程特性。
  2.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源系统包括源点(也称源站or信源)和发送器,目的系统包括接收器和终点(也称目的站or信宿)。
  3. 通信的目的是传送信息,如话音、文字、图像、视频等均是信息。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信号时数据的电气或电磁的表现。
  4. 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连续信号)和数字信号(离散信号)。代表数字信号不通离散值的基本波形称为码元。
  5. 根据双方信息交互方式的不同,通信可分为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
  6. 来自信源的信号叫基带信号。信号要在信道上传输就要经过调制。调制有基带调制和带通调制之分。最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有调幅、调频、调相。
  7. 传输媒体分两大类:导引型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非导引型传输媒体(无线或红外或激光)
  8. 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FDM, TDM, CDM, WDM(光的频分复用)
  9. 用户到因特网的宽带接入方法有: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光纤同轴混合网HFC(在有线电视网的基础上开发的)、FTTx(光纤到……)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一、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分类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
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
二、各层传输的数据单位
网络层:IP数据报(或IP分组)
数据链路层:帧
物理层:比特
三、数据链路层传输数据时的三个基本问题
(1) 封装成帧(framing)——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
(2) 透明传输
(3) 差错控制
四、点对点协议 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
现在全世界使用得最多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点对点协议 PPP。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因特网时,一般都是使用 PPP 协议。
1. PPP 协议应满足的需求
 简单——这是首要的要求
 封装成帧
 透明性
 多种网络层协议
 多种类型链路
 差错检测
 检测连接状态
 最大传送单元
 网络层地址协商
 数据压缩协商
2. PPP 协议不需要的功能
 纠错 (只需要检测有无错,而不需纠错)
 流量控制
 序号
 多点线路
 半双工或单工链路
3.PPP 协议有三个组成部分
1) 一个将 IP 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2) 链路控制协议 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
3) 网络控制协议 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4.PPP 协议之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

五、媒体共享技术
1. 静态划分信道
1) 频分复用
2) 时分复用
3) 波分复用
4) 码分复用
2. 动态媒体接入控制(多点接入)
1) 随机接入
2) 受控接入 ,如多点线路探询(polling),或轮询。
六、以太网的两个标准
DIX Ethernet V2 标准与 IEEE 的 802.3 标准只有很小的差别,因此可以将 802.3 局域网简称为“以太网”。
七、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
➢ 逻辑链路控制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
➢ 媒体接入控制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
与接入到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都放在 MAC子层,而 LLC 子层则与传输媒体无关,不管采用何种协议的局域网对 LLC 子层来说都是透明的,如下图所示:

局域网对 LLC 子层是透明的
注意:
1. 由于 TCP/IP 体系经常使用的局域网是 DIX Ethernet V2 而不是 802.3 标准中的几种局域网,因此现在 802 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LLC(即 802.2 标准)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2. 很多厂商生产的适配器上就仅装有 MAC 协议而没有 LLC 协议。
3. 所以我们以后一般不考虑 LLC 子层 。

八、以太网提供的服务
 以太网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交付,即尽最大努力的交付。
 当目的站收到有差错的数据帧时就丢弃此帧,其他什么也不做。差错的纠正由高层来决定。
 如果高层发现丢失了一些数据而进行重传,但以太网并不知道这是一个重传的帧,而是当作一个新的数据帧来发送。
 以太网发送的数据都使用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

图 曼彻斯特编码方式
九、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CSMA/CD)
 CSMA/CD 表示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 “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 “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
 总线上并没有什么“载波”。因此, “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发送的数据信号。
➢ “冲突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
➢ 当几个站同时在总线上发送数据时,总线上的信号电压摆动值将会增大(互相叠加)。
➢ 当一个站检测到的信号电压摆动值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就认为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冲突。
检测到碰撞后
➢ 在发生碰撞时,总线上传输的信号产生了严重的失真,无法从中恢复出有用的信息来。
➢ 每一个正在发送数据的站,一旦发现总线上出现了碰撞,就要立即停止发送,免得继续浪费网络资源,然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
重要特性
➢ 使用 CSMA/CD 协议的以太网不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进行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 每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存在着遭遇碰撞的可能性。
➢ 这种发送的不确定性使整个以太网的平均通信量远小于以太网的最高数据率。

十、以太网的 MAC 层
1、48 位的 MAC 地址
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 MAC 地址,共48位,其前3个字节(即高24位)用于标识不同的生产厂家,后3个字节(即低24位)由厂家自行指派,用于标识产品号。
2、从网络上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